【作 者】罗娟:长江科学院《长江科学院院报》编辑部
【摘 要】由于作者对参考文献不重视以及不了解规范、文献数据库给出的参考文献信息错误很多而作者未进行甄别,作者著录参考文献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隐蔽性错误,而编辑从形式上判断容易漏过此类错误,参考文献著录正确性并不乐观。通过整理参考文献著录隐蔽性错误类型并进行案例分析,如漏著主要责任者、拼音著录中国人名时漏著多字名、混淆卷号和期号、漏著卷号、将总期号误著为卷号、将下转页码误著为终止页码等,以提醒作者、编辑同仁以及文献数据库重视并注意避免此类错误,共同努力维护参考文献著录的正确性。
【关键词】参考文献;隐蔽性错误;案例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按照规范要求正确著录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作者的重要责任[1]。科技论文作者往往不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认识不到其重要性,缺少严谨对待参考文献的态度,以及对著录标准不了解不学习,导致参考文献的著录从格式到内容的不规范、甚至错误现象比比皆是。很多编辑同仁对参考文献著录的标准进行了探讨[2-6],对很多著录错误进行了总结[7-10],对于推动正确著录参考文献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工作要求编辑对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掌握较好,对于明显不符合规范或者明显有信息错误的参考文献能够及时进行纠正。笔者近年来在编辑工作中花费不少时间对参考文献进行核查,总结了参考文献著录时一些表面看起来不易察觉的错误类型并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醒作者及编辑同仁重视并注意避免此类错误,不要轻易放过此类错误,努力维护参考文献著录的正确性。
1 主要责任者著录错误
例1 刘允芳,朱杰兵。空心包体式钻孔三向应变计地应力测量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4):448-453.
例2 侯景瑞。汶川地震滑坡与影响因素[J].地震工程学报,2011,33(增刊1):398-402.
经笔者核实,例1有3个主要责任者,应全部著录,正确的著录为:
刘允芳,朱杰兵,刘元坤。空心包体式钻孔三向应变计地应力测量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4):448-453.
笔者在百度学术中检索后发现例2就是直接引用百度学术给出的引用格式,与原文献不一致,作者也未查看原文献。另外,百度学术给出例2的期刊名称也是错误的,很多期刊变更过刊名,著录时应尊重原文。正确的著录为:
侯景瑞,袁中夏。汶川地震滑坡与影响因素[J].西北地震学报,2011,33(增刊1):398-402.
这两个例子著录格式规范,各项信息齐全,看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经过核查均发现了主要责任者著录错误的问题。发生此类错误,该著录的作者及期刊有失对主要责任者的尊重,会不利于维护该著录的作者及期刊在广大作者群体中的良好印象,从而影响该著录的作者及期刊的学术声誉。撰写科技论文时,作者一般从百度学术、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获取其他相关的论文,如进行引用则对其进行文献著录。但是数据库中的文献信息不保证完全正确,也存在很多错误[11],若不加以甄别直接进行引用和著录往往就会出现错误,也从侧面反映了该著录的作者并没有对文献原文进行仔细阅读就直接引用的学术不严谨行为。
例3 MENG J,XUE B,LIU B,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Top Managers'Leadership and Infrastructure Sustainability[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Archiectural Management,2015,22(6):692-714.
例4 JIAO L,SHEN L,SHUAI C,et al.A Nove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China Case Study[J].Sustainability,2016,8(9):910.
这两个案例取自中文期刊。中国学者在国外的期刊发表论文时,国外不同的期刊对中国人姓名的著录规则与中文期刊规则不同。为了与西方人名著录规则保持一致,大多数国外期刊对于中国人姓名也采取名前姓后的著录方式,此外,无论中国人姓名中的“名”字数多少,一律采取第一个字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全部小写的规则。当中文期刊引用中国学者发表在国外期刊的论文时,很多作者和编辑对此类姓名著录的标准模糊不清。根据规范[1],用拼音著录中国人姓名时,应姓前名后,姓全部大写,名可缩写且取每个字拼音的首字母。由此可知,当中国人姓名中“名”超过一个汉字时,应著录所有汉字的拼音首字母。根据笔者观察,此类错误现象非常之多,如文献[9]也提出了这类错误,很多编辑同仁们还未对此类错误有所认识,核查文献时应这类问题引起注意。上述两个案例正确的著录分别为:
MENG J N,XUE B,LIU B S,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Top Managers'Leadership and Infrastructure Sustainability[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15,22(6):692-714.
JIAO L D,SHEN L Y,SHUAI C Y,et al.A Novel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A China Case Study[J].Sustainability,2016,8(9):910.
2 期刊文献卷期号著录错误
例5 冯剑军,张俊彦,张平,等。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厚壁圆筒塑性极限载荷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4,2(25):208-212.
例6 俞茂宏。岩土类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4,2(16):1-10.
例7 俞茂宏。对“统一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1996,5(18):97-99.
例8 朱国民,蔡钢思,高增梁,等。厚壁圆筒在内压和轴向力复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J].压力容器,2008,7(25):1-5.
以上案例对卷号、期号概念不清,混淆了卷期号,而编辑在校对时看到著录的卷期号齐全,会轻易放过这些著录的错误。这四个文献著录,卷号都远远小于期号。中文期刊一般一年为一卷,根据笔者的职业敏感性和对某些期刊的了解,创刊年份不可能这么晚,上述案例都是犯了将卷号和期号著录反了的错误。编辑核查时应多积累,正确的著录分别为:
冯剑军,张俊彦,张平,等。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厚壁圆筒塑性极限载荷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4,25(2):208-212.
俞茂宏。岩土类材料的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1994,16(2):1-10.
俞茂宏。对“统一强度理论”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1996,18(5):97-99.
朱国民,蔡钢思,高增梁,等。厚壁圆筒在内压和轴向力复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J].压力容器,2008,25(7):1-5.
例9 LI Y P,CHEN L Z,WANG Y H.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e-cracked Marble under Comp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05,42(9):2505-2516.
期刊出版合期时,参考文献时应将全部期号著录完整,期号之间以符号“/”连接。数据库给出的引用格式往往会漏掉合期的某些期号,例9正确的著录为:
LI Y P,CHEN L Z,WANG Y H.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Pre-cracked Marble under Compres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2005,42(9/10):2505-2516.
同理,期刊出版合卷时,应将全部卷号著录完整,卷号之间以符号“/”连接。此外,卷期号著录还有其他隐蔽性错误。如:期刊有卷号的,著录时应给出卷号,不能漏掉卷号;很多期刊没有卷号,但是给出了总期号,作者著录时经常将总期号误著录为卷号;等等。
3 页码著录错误
例10 刘红英,郑凌云,拜存有。榆林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3):130-140.
例11 葛贵。对张掖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1):42-46.
例12 钱龙霞,王红瑞,蒋国荣,等。基于Lo-gistic回归和NFCA的水资源供需风险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40-2049.
期刊文献出现页码上转下接时,作者著录起止页码则往往会出现隐蔽性错误。如例10和例11所示,起止页码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经笔者核查,这两个案例页码均出现上转下接,作者没有厘清起止页码的概念,直接将下转页码著录为终止页码。事实上,终止页码至下转页码之间都不属于这两篇文献的页码范围。例10和例11正确的著录分别为:
刘红英,郑凌云,拜存有。榆林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3):130-133,140.
葛贵。对张掖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7(1):42-43,46.
对于例12,则是起始页码著录错误,比正确的起始页码少一页。笔者经分析认为,很多期刊在每篇文献首页的页眉均设计有期刊名称、卷期号等信息,而从文献第2页开始在页眉标注页码,作者未能直接找到有效的首页页码信息导致著录时将第2页页码误认为起始页码。例12正确的著录为:
钱龙霞,王红瑞,蒋国荣,等。基于Logistic回归和NFCA的水资源供需风险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2):2039-2049.
本文整理了参考文献著录隐蔽性差错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如漏著主要责任者、拼音著录中国人名时漏著多字名、混淆卷号和期号、漏著卷号、将总期号误著为卷号、将下转页码误著为终止页码等,以期提醒广大学术论文作者、编辑同仁对这些错误引起重视。文献数据库给出的参考文献信息错误也很多,作者、编辑应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甄别,而不应直接照搬引用。参考文献著录的隐蔽性错误不易察觉,作者、编辑甚至数据库应抱着严谨的态度对待,而不仅仅从形式上判断参考文献是否著录规范正确,各个环节都应仔细核查,共同维护参考文献著录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2]黄城烟,王春艳.参考文献新国标若干重要概念的理解和著录方法[J].编辑学报,2016,28(3):239-242.
[3]祝清松.基于GB/T7714—2015的参考文献著录趋势分析[J].编辑学报,2016,28(4):352-353.
[4]朱大明.阅读型参考文献与引文参考文献的概念及特征[J].编辑学报,2016,28(4):324-326.
[5]赵正,龚阔英.档案文献著录格式建议[J].编辑学报,2018,30(1):43-44.
[6]赵正,龚阔英.参考文献中舆图著录格式研究[J].编辑学报,2017,29(5):438-439.
[7]于学玲,阎明凡.科技期刊编辑要善于发现参考文献隐蔽性差错[J].编辑学报,2014,26(2):132-133.
[8]杨兰芝,刘永芳.应正确著录学位论文等3类参考文献[J].编辑学报,2017,29(6):554-556.
[9]马建华.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隐形错误例解[J].编辑学报,2019,31(2):169-170.
[10]刘东信.英文参考文献审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析[J].编辑学报,2011,23(4):316-317.
[11]金铁成.期刊编辑使用百度学术审核加工参考文献时应注意的细节[J].编辑学报,2017,29(6):53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