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疫情大考检验发行物流整合运营

2020-04-28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蔡雷
  关键词 发行集团 物流 课前到书 大数据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各发行集团攻坚克难,全力保障特殊时期“课前到书”,有序复工复产。疫情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大考——近几年物流基建和业务转型成效几何?业务模式变革又将向何处去?

  攻坚克难有序复工复产

  余向东是文轩物流中心商品管理部经理,主要负责文轩外采商品的收货工作。在复工前期,他每天与该部门20多名员工通过电话、微信方式进行联系,进行工作的协调和分配。

  复工后某日,按计划4人出勤,到达库房后,收货月台上源源不断的货运车辆让大家有些意外——因前期积压的外采商品从四川省外集中运抵,造成收货量突增,虽然已值教材收货尾期,但到货品种多、复本小、包件零星。余向东立刻带领大家协调卸货,在没有人员可临时补充的情况下,他既收货又驾驶叉车,经过近10小时的奋战,顺利应对了疫情期间单日收货2000件、110万册的小高峰。

  余向东的经历,也是各地发行集团物流人在疫情中工作的缩影。

  2月13日,浙江新华物流配送公司在全国省级新华发行企业中率先恢复正常运营。各地发行集团物流相继复工,攻坚克难,全力保障特殊时期“课前到书”。复工后,各物流公司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如山西新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因防疫物资紧缺、人员不足、交通受限等因素影响,物流作业效率下降,仅打包环节较往季每天就减少2000——3000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四个月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减少约5750万元。

  文轩物流中心发货部副经理刘慧毅谈到,疫情期间两大难题就是人员和车辆,人手尤其紧缺。

  浙江新华物流配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紧急协调各部资源,在“防控第一、生产有序”的前提下,制定春季教材发货应急预案,成立教材配发突击队,协调车辆保障全省范围内的课本专线配送,有效缓解了疫情期间无法发货的困难局面。

  文化物流的日均发货量485.47万码洋,其中教材教辅252.6万码洋,图书189.6万码洋,电商发货43.47万码洋——皖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华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取得这样的业务数据,得益于公司在企业运营方面实施的三大保障措施:“一是人力保障,多渠道招聘员工以及劳务用工,以解决复工后业务集中带来的影响;二是运营保障,所有运营业务单据做到日清、日毕;三是设备设施保障,增加物流设备设施和租赁外部仓库,提高作业效率等多方面措施,保证整体运营不受影响”。该公司已全面恢复正常运营和发货,整体业务日清日毕,教材教辅发行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各板块业务整体零客诉。

  疫情倒逼物流智能化方向

  各发行企业近几年来在新技术应用、电商平台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悄然变化,经此一“疫”,接受了全方位的实战检验,疫情也倒逼各家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乃至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发力第三方物流、物流大数据分析与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仓储模式转变、推动物流智能化。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物流分公司副经理周晓东表示,该公司自动化研发工作已实现100%自有知识产权,数据分析及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供应链开发与主要业务匹配度显著提升,同时也为开展第三方物流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透露,今年分公司将建立以需求端为触点的大数据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发;整合资源优势,利用主营业务的高覆盖、多网络优势,开发商品流转“到家入户”的延伸服务功能;建立重庆市内同业公司标准化数据库的开发,使商品库存、调配、运输等基础信息共享共用。

  皖新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创新管理优化流程,更换文化物流图书标签,增加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备,使文化物流整体运营效率提升20%,第三方物流(联宝)整体产能提供22%,作业效率整体提高100%,人力资源保障效率提高30%。吴建华表示,2020年公司将持续提升文化物流主业的服务质量,确保主业稳固,结合民生产业市场的开拓,发展供应链采销存配运一体化服务,提升全产业链管理能力,打造现代物流板块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转型为专业化经营的平台型企业。同时,建立以“网络+产品+服务+技术”为核心的物流大数据平台,形成O2O物流商业模式,结合文化物流大力发展民生物流,建设文化民生产业物流智慧运营体;建立智能化自动化图书物流配送中心,智能化货到人配送系统、智能物流配送中心存储码洋不低于3亿,年发货量不低于50亿码洋;建设皖北中医药物流产业示范基地。

  浙江新华物流配送公司充分利用信息先行的优势,将预约12天内到货的品种与数量,精准实时推送到所有连锁门店,在实物到达物流仓前添货,助力物流收货的同时,致力于降低上架库存量,极大提高了实物周转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库存分析等手段管控库存,对不动销品种进行定期分析、反馈,在业务部门配合下,及时清理滞销品种,保持库房的良性周转。此外,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的建模分析,为代储出版社提供了新品销售分析报表,为出版社的提印决策起到数据支撑作用。据悉,2020年,浙江新华物流在保障集团主业经营的同时,正积极开拓第三方物流服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仓储模式转变,包括完善系统、优化流程、规范操作、创新服务、融合渠道等,以更好地支撑业务快速发展。

  江西蓝海物流公司通过几年来的仓库技术改造项目,物流综合作业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库存容量从原来的10万件达到改造后的不少于40万件,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性。在物流服务方面,加大了电商物流业务的拓展,通过在仓储空间资源、仓储技术和设备、仓储管理经验方面的优势,与电商企业加强合作,提供代采、代管、代发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已取得较好效果。2020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电商物流业务开发,同时加强江西省内出版行业(非集团内业务)的仓配业务开发,加快推进物联网研发成果商业化、产品化进程,把物联网项目打造成公司科技转型的亮点项目。

  危机之下,善察危者得先机。疫情大考尚未结束,能否抓住疫情倒逼出来的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是物流企业面对的崭新课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