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因疫情暂停营业3个月的湖北省外文书店重新开门迎客。当天,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云早早起床赶往店内。“员工们也很激动,8点半不到就都来了,共同做好准备,迎接读者。”陈云说,“4·23”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外文书店重启,将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及线上阅读活动,服务武汉市民,重树信心,更好地生活。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当天,除湖北省外文书店外,武汉还有多家实体书店,或恢复营业,或“云”上开展阅读活动,以书香迎读者。
为迎读者把绿植的叶子都擦了一遍
23日上午10时,外文书店正式营业。5分钟后,迎来了第一位读者。经过扫安全码、测量体温、手部消毒及登记姓名等流程后,赵女士戴着口罩走进书店。
“我想买一套人教版的标准日语课本,看剧以及旅游中都会用到。”赵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外文书店的老读者,从小就在这里买书看书。早上,她从位于卓刀泉的家中散步过来,走了近40分钟,看到书店已经开门,于是进来购买图书。
“一个城市必须要有书店。”赵女士说,她一直喜爱书店,疫情期间,在微信中看到许多书店自救的信息,也积极参与支持,如购买了单向街书店的储值卡、先锋书店的盲袋等。“真心希望实体书店存下来、活下去。”说到这里,赵女士已是热泪盈眶。
家住汉口的胡先生,当天也特意来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我在外文书店附近做生意,从店铺走过来很方便”。记者看到,胡先生购买了《家风:傅雷给孩子的信》《中外神话传说》以及钢笔等文具,一共消费323元。此前一天,他通过“湖北省新华书店”微信公众号,领取了一张“满240元减90元”的湖北新华惠民券,在使用该券后,实际付款233元。“优惠力度挺大,很划算。”胡先生说,希望书店越来越好,武汉越来越好。
“看到读者回来了,心里就感到踏实、温暖了。”外文书店店长黄鹂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书店一直在准备复工,如对书店进行了盘存、库位管理,方便读者快速准确地找到图书;开展线上培训,提升员工的防疫、服务能力;通过社群等线上平台,推出阅读活动,满足市民需求。接到复工通知后,该店聘请了专业防疫单位对书店的所有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不仅包括收银台、书架、阅读区域桌椅、电梯扶梯、洗手间等顾客会接触的常规区域,还包括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等隐秘区域。
湖北省外文书店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诞生,距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很多老武汉人心中的一份厚重记忆。近年来,经升级改造,书店现有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七层,不仅提供购书服务,还提供知识服务,是新型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为了迎接读者,我们甚至把店内绿植的叶子都擦了一遍。”黄鹂说,书店营业后,将进一步做好防疫工作,如每天两次定时定点消毒,滚动播放防疫相关信息等。此外,书店在一楼大厅增设了收银台,并设置特别图书展台,展示教材教辅、少儿读物、文创产品等,方便读者快速购买。
文化惠民线上线下联动
除外文书店外,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旗下的泛海书城、万隆书城、红T书店,也于23日恢复营业。
“我们在复工前就已经成立了各门店的复工防疫小组,制定了复工防疫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据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武汉分公司副总经理易晓静介绍,开业前已请专业的消杀公司对各书店进行全方位消杀,员工们在返岗前进行了多轮安全防护培训。目前各门店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并提醒进店读者爱护环境,做好防护。因为图书产品的特殊性,读者进店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杀。湖北新华武汉分公司还与联营商户加强沟通,做好商品及设施的消毒工作。
“目前,我们准备了图书和多元产品,各门店以‘书香江城 文化惠民’为主题,开展优秀图书线下展销。”易晓静说,为优先满足读者对疫情防控知识的需求,在显著位置集中展示、销售有关疫情防控的图书,方便读者选购。各门店还将积极探索线上营销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慧阅读微信群等,及时传达门店各类信息;提供线上图书咨询和线上预订图书服务,顾客网上订单,门店线下配货。
“世界读书日,我们踩着春风回来了。”4月23日,位于武昌区楚河汉街内的文华书城(汉街店)也正式复工开业。书店营业时间为10:00—19:00,除做好防疫措施外,全场图书七折、自营文创产品六折销售。读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结算,可再享受武汉市文旅消费补贴,最低至四折。
同一天营业的还有视觉书屋(美院店)。当天,该店为读者准备了一些颜值高且内容丰富有趣的书籍,有大师画册、植物手绘手稿,还有插画师的图像小说、关于旅行的摄影画册等,如《艺术的慰藉》《植物手绘艺术:关于热爱、探险与发现的自然之旅》等,“武汉消费券”均可使用。“下午6点关门后,查了一下营业额,卖了17本书,757元。今天进店的客人大约12人,一共有7人买了书。”视觉书屋负责人段成波说。
“云”上相约寻找精神力量
“现在坐在书店,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23日晚,湖北省作协主席、作家李修文在位于汉阳人信汇广场的物外书店,带领读者“云游”书店,并分享《致江东父老》《山河袈裟》等作品。
作为“武汉最美书店”,疫情前几乎每个周末,物外书店汉阳店都会举办线下阅读分享活动,阅读分享区的阶梯台阶上常常一座难求。而当晚,除了相关工作人员,人数很少。李修文说,作家和书店是相连的,如果书店没有了,作家和读者也就没有了面对面交流的空间,“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书店要做下去,文学也要继续”。
记者了解到,物外书店汉阳店已于4月15日复工营业。物外书店营销经理王毅说,为陪伴读者,疫情期间,书店开展了多场线上分享会,发布书单影单,也收到了许多读者的鼓励,如“感谢物外书店给我的精神支持,不是书店需要我,而是我需要书店”“一直是物外的会员,不加班的晚上会去坐坐”。据介绍,物外书店汉口店、物外书店光谷K11店于4月25日起复工营业。考虑到线下营收状况堪忧,物外书店将加快线上转型的步伐。
于4月18日恢复营业的卓尔书店,也在世界读书日当天举办了多场线下阅读分享活动。“《鼠疫》这部小说在今天或者未来任何时刻,都有着现实性和当下性的意义,因为其中描写的人,就是我们自己……”下午3:00,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卓尔书店读书群,分享“《鼠疫》的隐喻——局内人与局外人”,带领读者从书中寻找精神力量。
据卓尔书店总经理汪素娟介绍,书店营业后,有不少牵挂书店的读者前来购书。一位家住书店附近的读者,疫情期间曾多次来电询问何时开业,在恢复营业的第一天便过来选购了一本《曼巴精神》;一对因疫情久未相见的小姐妹相约前来购书,她们说:“回来后的卓尔书店,美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