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稿件拒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0-04-28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作 者】卢圣芳: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舰船研究》编辑部

  【摘 要】作为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稿件外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对保证期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所在编辑部在稿件外审过程中碰到的情况,从稿件质量、专家的时间等几个方面对专家拒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可以从专家的遴选、编辑部对文章的初审、对专家的人文关怀和专家信息的动态更新等几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减少拒审率,提高稿件处理效率。

  【关键词】科技期刊;稿件拒审;对策

  稿件外审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稿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学术性,在保证期刊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所在编辑部期刊属于一本综合性的学术性期刊,专业方向涉及总、船、机、电等与船舶相关的各个学科,再加之近年来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涌现,使得在审稿专家的选择方面非常困难,再加之与专家的沟通交流不够等各种原因,导致出现了不少专家拒审的情况。

  针对专家拒审,同行已在该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霍振响等[1]针对高校学报中出现的拒审情况,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专家拒审的原因及一般规律性,提出了应对措施。胡晓梅[2]和郭林懿等[3]也就专家拒审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本文将前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在编辑部的情况和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全面分析专家拒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缩短稿件外审周期,提高稿件处理效率,进而提高期刊质量及影响力!

  1 专家拒审原因分析

  1.1 稿件质量不佳

  在平时的编稿过程中编辑们应该都深有体会,当拿到一篇稿件质量高、写作规范的稿件时,编辑起来会非常顺畅,效率也高,但若碰到一篇质量较差、写作不规范、语句也不通的文章时,常常会有看不下去的感觉,在该篇稿件上花费的时间明显要比其他稿件多,有时甚至是一般稿件的2——3倍。同理,审稿专家在评审稿件的过程中,对于稿件质量明显较差的,会比较反感,认为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统计,连带着也会对编辑部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也不看好该刊物的发展前景[4],久而久之,对于该编辑部发来的评审稿件会习惯性地认为质量不好而拒审。

  1.2 文章内容与专家研究方向有出入

  在多年的编辑工作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外审稿件被拒是因为稿件所涉及的内容与专家现阶段的研究方向不是很契合,专家出于对稿件负责任的态度,为避免给出不公正的意见,一般会拒审。

  而审稿专家在收到与自己现阶段的专业方向并不是很符合的稿件时,从心理上来说,应该也是有想法的,因为这说明编辑部对自己并不是很了解,对其目前所从事的研究也不清楚。在不清楚该专家目前的研究状况就盲目送审,从情感上来说,这对审稿专家也是一种伤害。

  对于给一个并不了解自己目前状况的编辑部服务,专家心理上应该是不太情愿的,当然对于该编辑部以及其期刊也就不会看好,因为这从另一方面说明编辑部的工作并不细致,期刊前景堪忧!

  1.3 工作繁忙没时间

  专家事务繁忙、无暇审稿是导致稿件拒审的一个重要方面[2]。作为一名知名专家,特别是学术成就比较大、学术声望比较高的专家,他们的工作都是比较繁忙的,除了平时紧张的科研任务外,有的还要指导研究生论文答辩、申报基金课题、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出国交流学习等,若是碰到还担任行政职务的,时间上将更是难以排开,碰到这种情况,稿件被其拒审也就很正常了。

  1.4 心里期望未得到满足

  不少专家愿意为期刊审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想通过评审稿件,从中了解行业内相关研究院所的研究动态,目前正在从事的课题研究以及当前的进展,获取前沿信息以及高水平的研究信息。而当拿到稿件浏览下来发现所审稿件质量不高时,他们会因为不能从中获取高水平的信息而兴趣不高,有的专家为了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就会干脆直接拒审。

  另一方面,编辑部总是不停地要求专家帮忙审稿,但审稿费的发放却不及时,而且也没什么激励或是奖励措施,会让专家感觉不到期刊编辑部的关心和对其工作的认同,从而影响心情,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对编辑部送审的稿件产生懈怠情绪甚至是直接拒审。

  还有一种情况是,专家原本对期刊的发展前景比较看好,认为比较有发展潜力,因而审稿也比较积极主动,希望能通过努力成为该刊的编委。但若编辑部没有了解到专家的该意愿,在编委换届选举或是增选编委时不仅没有考虑该专家,也没有相应的解释或是安抚性措施,会对专家的积极性有所打击,进而也会产生懈怠情绪甚至是对该编辑部的所有送审稿件一律拒审。

  2 对策及处理措施

  2.1 做好稿件的初审

  编辑部在收到作者的投稿后先对文章进行初审,首先看文章是否符合刊物宗旨,并利用知网的学术不端等检测平台对文章进行检测,剔除掉不符合刊物发表范围和与已发表文献重合比高的文章;其次看文章的题名与内容是否符合,摘要写得是否符合要求,四要素是否齐全,文后列的参考文献是否大多为近五年的研究成果,文章通篇语句是否通顺;最后对文章从形式上予以把关,看文章的各要素是否齐全,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学术性[4]。发现有欠缺的地方则返作者修改,待修改符合要求后再送专家外审。

  因为在初审的过程中摒弃了一些质量较差的文章,所以送给专家评审的文章在质量上一般会比较有保证,因此,审稿专家只需从文章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学术质量等方面进行判断,对文章的学术质量进行把关即可。这不仅可以为审稿专家节省不少花费在稿件评审上的时间,而且好的稿件审稿专家评审起来也会比较舒服,因而连带着对编辑部也会存有比较好的印象,进而也比较看好期刊的发展前景,并愿意为该期刊服务。做好这些工作后,若不是特殊情况,专家一般不会拒审稿件。

  2.2 动态更新审稿专家库信息

  有的审稿专家随着其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和基金项目,其研究方向会有所拓宽或是改变[5],这就要求编辑部对专家的研究动态能有所了解。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可以利用知网等数据库关注专家的论文发表情况,二是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以及利用各种出差的机会上门拜访等形式跟踪其承接的基金项目情况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然后对审稿专家库中各专家的信息及时予以更新,确保送到专家手上的稿件是专业对口的。

  2.3 遴选社会事务少、专注于科研前沿的中青年专家

  随着专家学术地位和在行业内的声望的不断提高,其所承担的职责和社会职务必然也会更多,工作将更加繁忙,他们很少有多余的时间能安静地为期刊审稿。再者,像这种年龄偏大、学术地位比较高的专家学者大多还承担有一些行政职务,事务性的工作比较多,较少有时间和精力真正参与前沿性的研究课题,他们往往对行业内的趋势发展有前瞻性的了解和自己的观点,但对于具体的研究项目也许还不如从事具体研究工作的青年学者。所以,编辑部在选择审稿专家时,应尽量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青年学者,因为他们正处于事业的上升阶段,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并且也有时间和精力,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很好地完成审稿工作[6]。

  2.4 注重对专家的人文关怀

  专家也是普通人,也有情感需求,也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与帮助。编辑应加强与审稿专家的交流和沟通,在稿件送审前,最好能电话或是短信、微信联系,了解审稿专家近段时间的工作安排,看是否有时间评审稿件。若是了解到审稿专家某段时间内因有其他事物而无法承担审稿任务,编辑之间应该相互通告并做好记录,注意在这段时间内尽量不要给该专家安排审稿任务,并温馨提示专家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其次,编辑在送审稿件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一段时间之内不要让同一专家评审多篇稿件。因为专家本身工作就比较繁忙,为期刊审稿利用的都是自己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若是给某一专家评审的稿件量大了,容易对专家形成负担,易造成他们疲于应付的状态,这样极易导致审稿质量降低、审稿速度下降,而且也容易引起审稿专家的反感,这对编辑部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再次,审稿专家同时也是作者,为回报其一直以来对刊物的支持与帮助,对于审稿专家的来稿编辑部应优先安排审稿,优先快速发表,并免收其版面费,对于专家的请求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可尽量满足,以体现编辑部对专家的感激之情,从而与专家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使稿件的外审环节更加快速、顺畅。

  2.5 认可专家对期刊的学术贡献

  审稿专家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为期刊审稿,一般是将其视作一种荣誉和学术地位的象征[7],他们在明知审稿费用比较低的情况下还愿意为期刊认真审稿,足以说明他们在学术上的无私奉献精神。而且在审稿的过程中,为了给出客观而公正的评价,评审一篇稿件往往需要查阅很多相关的文献,所付出的劳动与编辑部支付的微薄稿酬是不对等的。基于专家的这种奉献精神,编辑部应每年或是每半年在其所在期刊、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和QQ等上公布为期刊评审做出了贡献的专家名单,表达编辑部对他们辛勤劳动的谢意。

  在可能的情况下,编辑部也应尽量提高审稿费标准并及时支付,这也是体现编辑部对专家劳动的尊重和对其工作认可的一种方式。除此外,还应定期开展优秀审稿专家评选活动,为他们颁发证书并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同时在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和QQ等媒体上公布获奖专家名单,总之,就是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表达期刊编辑部对审稿专家工作的认可与感谢!

  期刊要发展,质量是王道,而期刊质量主要取决于稿件本身的质量,审稿专家作为稿件科学性、学术性和创新性的把关者,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稿件的外审过程中,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拒审的情况,影响稿件处理周期,进而影响期刊质量与影响力。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分析拒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对缩短稿件外审周期、提高期刊质量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霍振响,朱建春,赵正.高效学报审稿人拒审原因探析[J].高教论坛,2019(1):120-123.

  [2]胡晓梅.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拒审、拖延审稿原因分析及应对办法[J].编辑学报,2019,31(2):187-190.

  [3]郭林懿,李启明.医学期刊中审稿专家拒审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73-379.

  [4]卢圣芳.科技期刊稿件初审质量控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47-149.

  [5]卢圣芳.科技期刊审稿专家库管理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6(3):79-81.

  [6]葛莉欧彦葛世超.期刊催审优化与审稿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编辑学报,2019,31(S1):45-47.

  [7]詹燕平,游滨,陈移峰,等.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选择与管理及其审稿积极性的调动[J].编辑学报,2014,26(6):572-57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