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期刊编务的作用及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探析

2020-04-27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作 者】熊远培:陆军勤务学院训练基地编辑部

  【摘 要】编务与出版工作相生相伴,贯穿和服务于编辑出版活动的全过程,是保证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内容。着眼期刊质量建设发展,从编务是让编辑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的得力助手、是连接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是确保出版活动规范运行不可或缺的管理中坚三方面阐述了编务的重要地位作用;着眼有效履行职能任务,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修炼高超的专业技能、提升高效的交流水平、锤炼高强的管理能力四方面探析了编务人员提升职业素养应把握的要点,以期对强化编务人员职能、加强和改善编务工作、更好地服务期刊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期刊编务;编务工作;编务作用;编务能力素质;期刊建设

  编务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1],它与出版工作相生相伴,贯穿和服务于编辑出版活动的全过程。如果我们把整个出版活动的选题、组稿、审稿、修改、定稿、发排、编校、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比作一颗颗美丽珍珠的话,那么编务就是把这些珠子串在一起成为精美绝伦首饰的那条线。由此可见,编务在期刊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正确认识编务在期刊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强化编务人员工作职能;牢牢把握期刊建设发展对编务职业素质的要求,加强和改善编务工作,不仅是新时代出版工作对期刊编务人员提出的要求,更是期刊编辑部领导应高度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1 编务在期刊建设中的作用

  编务总揽出版活动的行政杂务[2],其在期刊出版活动中发挥着助手作用、纽带作用和管理作用。

  1.1 编务是让编辑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的得力助手

  期刊出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包括稿件的收发登记、审稿运转、清样校对、版式设计、稿件编排及定稿印刷、出版发行、稿酬发放、资料归档,等等。这些工作,看起来普通而平凡,但琐碎而繁杂。要把它完成好,编务人员必须要有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高度自觉和兢兢业业、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饱满热情。其主动承担起这些工作,能让编辑部领导和编辑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钻研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拓展视野,提升业务水平;能让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选题策划、稿件改编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期刊内涵质量。由此可见,编务的助手作用的发挥,是办好一个期刊最基础性的工作。

  1.2 编务是连接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纽带

  编务人员经常周旋于编辑、作者、审稿人及读者之间[3],协调和处理大量的事物性工作。在编辑部这个团队里,编辑之间存在着工作上的联系和人事间的关系,要使编辑团队成为一个优秀和富有生气活力的集体,编务要科学分配编辑改稿任务量、合理安排编辑人员培训、适时组织编辑进行良性竞争等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在办刊过程中,三者之间的互动是常态,由于有些期刊编辑部为了确保审稿的公正性,要求专家和编辑进行盲审,当审稿专家和编者对作者撰写的文章有重大修改意见时,需要编务及时告知作者,并在审稿专家、编者与作者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当读者对期刊刊发的文章有疑问,第一时间给期刊编务打来电话,这时需要编务为读者和作者牵线搭桥。除此之外,编务还要处理好作者和读者来函,使读者、作者诉求得到满足,从而形成良好的编读关系、作读关系。由此可见,编务是对内沟通的桥梁与对外联系的纽带。

  1.3 编务是确保出版活动规范运行不可或缺的管理中坚

  编务在出版活动中,负责管理档案资料、财务预算、审稿费(稿酬)发放等,管理的职能十分突出。如,对收到的作者稿件,要进行登记管理;对出版法规文件、专家的审稿意见,要及时存档备查;对每期刊物出版后的稿费、审稿费,要认真核发;对办公费、邮资费、差旅费,要进行预算管理,等等。除此之外,编务还要行使参谋和规划的职能。如,要协助编辑部领导制定并实施期刊建设与发展规划,参与对编辑部业务工作的决策并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对编辑程序的运行及工作进展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督。由此可见,编务不仅要知管善管,还要管得住管得好,成为期刊编辑部出版活动规范运行不可或缺的管理中坚。

  2 期刊编务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编辑和编务与期刊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说编辑水平高低决定期刊内容质量的话,那么,编务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期刊服务读者和服务行业的水平。因此,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较强业务素质的编务人员,是提升期刊竞争力的需要,是期刊编辑部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2.1 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期刊编务的职业道德与编务服务性的特点紧密相连,曾有人形象地说,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而编务是“为作嫁衣者作嫁衣”[3]。这生动地阐述了编务工作的服务性特性。因此,作为默默无闻“为作嫁衣者作嫁衣”的编务人员,必须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一是树立职业理念。首先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以挚爱之心对岗位,以诚实之心对工作。只有真诚热爱编务工作,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工作任务。其次要有全身心奉献的意识。要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根据编务工作性质、自身素质现状、刊物特点要求,着眼办刊需求,脚踏实地工作。只有充分认识编务工作的性质,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养成竭诚为他人服务的工作态度。二是强化职业责任。首先要有政治责任。“政治是方向、特色是生命、质量是根本、法规是保证”是各期刊编辑部要求所属人员树立的办刊意识,其中政治要求是首位的。因此,作为一名期刊编务人员在严谨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在政治上切不可存有依赖或侥幸思想,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其次要有社会责任。期刊担负着传播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文化积累的使命,要使高层次文化得以及时传播,作为负责期刊出版发行工作的编务人员,必须将期刊快速精准投递出去,使读者第一时间能够学到新知识,切不可因工作马虎出现漏寄错寄问题。再次要有业务责任。编务面对的是审稿专家、编者、作者和广大读者,工作中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按部就班的工作任务,还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真正做到服务到家、服务到位。三是遵守职业规范。首先要加强期刊编务标准化、规范化知识积累。其次要将编务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的典型任务按照事务性、业务性工作梳理出来,再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理,对每项工作以时间节点设计一个科学规范的流程,在编务实践中严格遵照执行。

  2.2 修炼高超的专业技能

  编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审稿专家,要根据专家研究方向和稿件内容选取合适的审稿人;对编辑,要协助他们完成相关的日常事务,并参与稿件的校对;对作者,要负责来稿登记、审稿意见反馈、邮寄样刊;对读者,要耐心地为对方解困答疑,等等[4]。因此,作为编务必须虚心好学、博采众长,特别是要向有经验的编务请教,使自己少走弯路,修炼高超的专业技能。一是着力相关领域知识拓展学。任何一个期刊都有其服务的行业和领域,如果编务没有对相关行业和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要想将作者来稿选送给最为合适的审稿人,以此得到科学的评审结果,显然是做不到的。因此,编务人员必须加强与期刊服务的行业和领域相关知识的拓展学习,以适应编务角色涉猎面广的特殊要求。二是紧贴编务工作特点勤于学。期刊清样校对是编务的业务工作,要做好校对工作必须要有驾驭文字的能力,能够对文章的字、词、句、段进行精雕细琢,使之表述得当;能够对文章层次和结构精心构思,使其条理清楚,详略有致;能够消灭错字、别字和病句,使文章的语言文字水平与精彩的文章内容相得益彰[4]。因此,作为期刊编务,必须紧贴工作特点勤于学习,做到懂专业使校对的文章讲的是行话,懂写作能使文稿逻辑严密、推理合理、论证透彻、符号规范的要求。三是熟练运用现代媒体不断学。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期刊出版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基本上实现了期刊管理的信息化,而且越来越多的期刊编辑部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了编务管理系统。这要求编务通过学习,熟练掌握编务管理系统在期刊的收稿、审稿、编排、校对、发排过程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作效率。

  2.3 提升高效的交流水平

  期刊出版需要编辑与编务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协调与审稿专家、编辑、作者和读者之间关系的编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及出色的沟通交流能力。

  一是与作者交流。在出版工作中,选择作者并与作者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编务通过与作者交流,可以催生出更加符合期刊宗旨和社会需求的选题和优秀作品。编务要提升与作者交流的能力,首先要弄清期刊定位,然后再根据期刊定位去发现作者、选择作者。其次要建立稳定的作者队伍,通过建立作者队伍数据库,不断保持联系,定期发布组稿计划,在选题、修改、删减等各个环节与作者保持沟通交流,并维护好作者的权益。

  二是与读者交流。读者是具有一定阅读需要和阅读能力的社会群体,是作者、编辑劳动价值和社会作用的实现者,更是编务的服务对象。作为作者与读者联系的纽带,编务必须与读者加强互动,掌握读者需求。首先要弄清读者对象。学者型的读者,往往既是读者又是作者,他们关心学术前沿方面的问题,与他们交流要关注学术热点问题;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读者,其兴趣广泛,阅读面宽,与他们交流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点;对于那些具有一般文化知识的读者,他们是需要通过阅读增长实用知识的读者群,与其交流要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知识点。总之,与不同层次的读者交流要采取不一样方式。其次从提高读者兴趣的角度进行交流。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阅读实践培养出来的,编务要学习借鉴美国《读者文摘》的做法,树立“自己的杂志是办给不读书的人看的”理念,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下大力培养一支铁杆的读者队伍。此外还要为读者服好务,建立读者俱乐部,以方便热心的读者给编辑部写信,告知稿件中的错误,提出选题建议等。将这些读者的名字、地址、联系方法存入信息库,编务可以与读者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并为读者答疑解惑。

  三是与审稿专家和编辑交流。编务要正确领会审稿专家的意图,及时将审稿的相关信息传递给编辑,确保编辑与审稿专家在稿件修改上的意见一致。同时,要与审稿专家和编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融洽关系,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此外,编务还要加强与兄弟期刊同行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在交流中开阔眼界。

  2.4 锤炼高强的管理能力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编务人员高强的管理能力,能确保期刊领导(编辑)在选题策划时集中精力,不因事物性工作的拖累而分心走神;能确保出版活动在法规制度下规范运行,不因编辑部人少事多的矛盾而打乱战;能确保出版经费进出有序科学合理,不因编辑部经费自收自支无专门部门监管而不计成本效益随心而为。因此,锤炼编务过硬的管理能力十分必要。一是懂出版法规。为规范出版行业的管理,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内容涉及期刊出版管理、期刊出版业务工作办理程序、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等各个方面,作为身处出版管理一线的编务人员,必须对出版的相关法规制度融会贯通,在解决出版过程的问题时,自觉做到遇到问题找法、处理问题依法、解决问题执法。二是知出版流程。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各期刊编辑部都总结出了(选题、组稿、审稿、修改、定稿、发排、编校、印刷、发行、归档)基本的工作流程,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涉及管理问题,期刊编务只有对出版的流程烂熟于心,才会知道某个时间节点有管理任务,才能将管理责任落到实处。三是会成本核算。期刊的出版经营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规律,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量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保证出版活动的可持续发展[5]。这就要求编务人员会预测核算期刊定价、发行折扣率、生成(销售)数量、销售税金、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数据,利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把准产量、成本投入、利润的最佳匹配点。同时,还要熟悉《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规定的基本稿酬标准确定付酬方式和标准,了解生产原材料及印刷市场行情控制印制费用,最终给领导提供科学的出版物的保本点、目标利润、目标销量和定价测算结果,为期刊编辑部经营决策、收支平衡和投入产出能力提供数字依据。

  参考文献:

  [1]夏阳.试析学报编辑部的编务工作[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6):111-113.

  [2]蔡红洋.浅谈新时期高校学报编务工作的特点[J].引进与咨询,2003(11):17-18.

  [3]李冠楠.高校学报编务工作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41-43.

  [4]苏怀东,李虎,彭全海.对学术期刊编辑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A]//军队学术期刊编辑研究.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1):192-193.

  [5]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90.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