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基于TQM理念的科技期刊质量提升研究与实践

2020-04-26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作 者】杜能钢;戴钧;姜鲲;揭建群: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摘 要】为提升科技期刊质量,在期刊作者投稿、编辑选稿、收稿、审稿、编辑校对、装帧印刷、期刊营销等过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首先是全员参与,任何与期刊有关的人员(从领导到群众)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其次是对每个程序、每个细节进行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提出了相关路径与方法,以及考核措施,以期最终得到一个高质量的科技期刊产品。

  【关键词】TQM;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即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和本组织所有者及社会相关方受益而建立的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是改善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方法,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美国,发达工业国家积极参与推行,在实践运用中各有所长。其中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起世界瞩目。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深化,逐渐由早期的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演化成TQM,其含义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领域,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科技期刊的出版,期间要经过很多道程序,最终形成产品——杂志。产品生产就会产生管理问题,要生产合格的高质量产品,就需要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是相对广义的质量概念,它不仅要对文章的政治、学术、技术质量进行管理,也要对编辑质量、出版质量、读者服务质量进行管理。不仅要对期刊进行管理,也要对人员进行管理。总之是全面的质量管理。

  参与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的人员有社长、主编、编委会、值班编辑(一般责任编辑轮流担任)、责编、编务、排版印务、作者、营销人员等;按期刊的出版流程,有投稿、约稿、收稿、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稿件退修、发录用通知、编辑校对稿件、与作者联络沟通、值班编辑拼版、印刷装帧、发行推介等过程。本文通过对全面质量管理参与人员以及期刊出版流程进行融合研究,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进行相关论述。

  1 TQM相关研究

  通过检索关键词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发现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在期刊质量管理的研究不多。曹兵、佟建国[1]提出构建适合科技期刊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包含:满足顾客需求的合理的定位系统、全员参与的决策与执行系统、科学的信息收集系统、全过程的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追求创新的质量反馈系统等;李嘉、刘淑华[2]说明了领导在科技期刊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指出要把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好,还要建立健全科技期刊各方面的质量管理机构,提出了建立原则;周志新[3]介绍了PDCA循环4个阶段,即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或总结,在科技期刊TQM过程中的应用;周传敬[4]结合科技期刊质量管理,阐述了ISO9000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并简介了2000版ISO9000标准结构,提出科技期刊质量管理应该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思想和标准;卢圣芳[5]从科技期刊源头——稿件质量管理,提出作者管理概念,等等。上述研究都对期刊质量提升过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进行了论述,为我国科技期刊质量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从科技期刊质量管理内涵出发,根据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以及科技期刊作为一件商品的属性,论述了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于科技期刊质量管理全流程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有理论指导的可操作模式,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2 科技期刊质量管理内涵

  科技期刊是一种商品,具有所有商品的属性,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具有知识性、专业性、价值倍增性、使用价值的持久性和公共性等,因此要根据期刊的特殊属性进行质量管理[6-7]。

  (1)科技期刊质量内涵首先体现在学术质量上,即期刊能反映当前行业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刊发文章具有指导性及可借鉴性,行业人员能通过期刊对当前研究工作进行启发,能把握行业动向,及时调整研究方向,能得到理论指导以及使用的应用实例。这就要求期刊工作人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把握追踪最新行业动向,了解行业相关研究在哪个方面、目前进展到何种程度、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还有哪些未研究领域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科技期刊及时和作者互动交流,互通信息。

  (2)科技期刊质量内涵其次体现在编辑质量上。编辑质量的高低体现了杂志人员素质的高低,是科技期刊编辑部的主要工作,是杂志的生命线。

  (3)科技期刊质量内涵还体现在期刊服务质量上,主要包括期刊作者服务质量、读者服务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

  (4)科技期刊质量内涵还体现在印刷装帧质量上。读者、作者拿到手的产品是否印刷精美、装帧漂亮,是第一眼直观印象。

  下面对科技期刊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梳理,对每个过程以及每个程序中的人员在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与行为方式进行论述[8]。

  3 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

  3.1 收稿阶段质量管理

  网络时代到来,绝大多数作者通过网络投稿,期刊通过网络在线或邮箱收稿,网上审稿系统应用较为普及。编辑部收稿一般是编务负责。该阶段编务工作简单,只需点击收稿即可将作者稿件收进系统。但编务不应该只是收稿,应该在收稿时查看稿件大致的研究内容,从标题知晓稿件是否属于本刊发稿范围。如果基本属于,则收,如果是风牛马不相干的稿件,就应该拒收退稿。比如医学期刊来了一篇文学作品稿件,很明显不在期刊发稿方向,这时应该直接拒收。

  3.2 审稿阶段质量管理

  编辑部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严格实行三审制度,即初审、复审、终审。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局要求,初审人员要具备中级职称,应该招收具有资质的人员在这个工作岗位,或者通过培训使在岗人员达到国家要求。初审阶段很重要,应进行以下事项的审核。

  (1)学术不端检测。目前,期刊应用较多的是知网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和万方数据的检测系统。当提交来稿时系统自动检测复制比,各期刊对于学术不端标准不一致,有的定为30%以下通过,有的定为10%以下通过。从知网要求来看,不能高于30%,这应该是科技期刊的红线。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有的作者和代写代发人员掌握了知网检测系统规律,想尽办法逃避检测。比如改掉相关句子的顺序,从外文版文章通过翻译软件翻译为中文,虽然语句不通顺,但能得到很低的检测数据,等等。因此,初审人员在检测结果出来后,不能确定就没有问题,一定要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有问题的文章要拒收退稿。

  (2)初审管理。初审要通篇查看文章,首先从学术文章的要求出发,审查格式对不对。标题、摘要、作者、单位、引言、内容、结语、参考文献等要素是否齐全。摘要是否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文章引言是否有研究背景,前人的研究进行到了哪一步、达到了什么程度,本文的创新点在哪里,还有哪些未完成的研究或今后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参考文献引用是否正确规范等。其次要快速通读,审查文字是否通顺,研究的基本逻辑是否正确。

  (3)复审管理。复审一般由编辑部主任负责。复审主要把握文章的研究领域,是否具有学术价值,能否对行业研究起到引领作用,是否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成果,能否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不放过具有闪光点的文章。要优中选优,刷掉一批层次不高的稿件,对于可以通过修改提高的稿件尽可能退修。

  (4)外审管理。外审对于提高期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外审人员一般是编委会成员,在成立编委会时就进行了精挑细选,外审专家都是行业精英,了解行业动态,文章的价值会一目了然。外审专家工作更多的是在文章的技术关键上把好关,提出修改意见。有些外审专家很负责,提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无形中对刊物的学术性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些外审专家即使学术工作繁忙也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及时审稿,可极大地鼓励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有些外审专家看稿很仔细,严谨治学、精益求精。这些外审专家们给编辑及作者做出了很好的表率,编辑部要充分发挥外审专家的作用,尊重外审专家的意见,向外审专家学习。

  (5)终审管理。终审一般由杂志社主编或社长担当,终审通过了即可采用,否决了直接退稿。领导者是科技期刊方针目标的决策者,对各层次的质量责任起着指挥、组织、分配和协调作用,其质量意识、质量态度对员工的影响力很大。领导对质量管理的态度影响着员工的认真程度。主编(社长)首先要把握文章的政治方向,严格按照新闻出版规定执行。其次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发现好稿件,不错过有希望的稿件。还要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以质量为基准,质量不合格的坚决退稿。通过每期终校问题的讨论会,将相关规范以及编辑技巧传递到每个编辑,共同探讨提高编校水平。同时要把握刊物出版节奏,有些刊物稿件很多,刊物能发的很少,造成刊期过长,使科研成果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终审应站在一定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3.3 编辑校对阶段质量管理

  该阶段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是科技期刊提升质量的关键程序。一般编辑部是三校,有的编辑部为精益求精,实施六校,还有的在三校之后再进行一次互校,这都是为了提供期刊质量的举措,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9]。下面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探讨编辑校对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3.3.1 一校电子版校对

  作者投稿采用后,文章要根据学术论文要求进行编辑校对。随着自动化办公的推广,笔者期刊将以前的纸质版一校改为在电脑上进行。多年实践表明,在电脑上进行校对优势很多:

  (1)浏览全篇文章快速方便。电子版只用在电脑屏幕上拖动鼠标就可很快浏览全篇文章,对于序号错误、学术文章要素缺失等问题一目了然,还可根据杂志要求,对作者排序错误的内容进行快速调整,整个工作清晰自然。

  (2)校对时,对于错字错句修改方便,文章需要补充的内容也清清楚楚,图表是否清晰等问题能及时发现。校对可多次、分段进行,版面整洁干净,减少了排版室很多修改工作量。

  (3)无纸化办公,节省了成本,利于环保。

  3.3.2 二校、三校及互校

  二校、三校要通读,一字一句,找出字词以及语句的问题。对于图表清晰度问题,要联系作者,清晰的图表是配合文字必须的要件,文字清晰而图表模糊,不是高质量期刊应有的面貌。

  (1)首页很重要,标题是关键,要根据文章内容确定标题,可增加副标题。作者简介要规范,符合杂志整体要求。比如作者简介,应该有哪些项目,各个杂志要求不一样,但一本杂志该项目要统一。

  (2)文中校对。对于作者的原稿,编辑原则是尊重原稿内容,不轻易做改动,明显错误的文法及数据必须改动。对于不清楚的描述可网上搜索相关知识核对,也可与作者联系请教斧正,切不可胡乱修改,造成一些常识性错误以及专业性错误。文字素养对一个编辑来说是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提高,方能胜任编辑工作。

  (3)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按照国家标准GB/T7714-2015要求执行。

  (4)互校在一些编辑部采用,但不是必须。互校的好处是,有些编辑会习惯性地出现一些问题,但自己却因为习惯养成很难发现。换一编辑校对,就可规避这些习惯性问题,解决一些原编辑注意不到的错误。如果编校时间允许建议编辑部增加这个程序。

  (5)差错率统计与考核[10]。根据国家标准差错率不高于万分之二,各期刊社要把此标准作为期刊的努力目标。将差错率统计与部门年终考核相挂钩,要制定详尽的考核奖励惩处办法,大家集体讨论通过后按此执行,不打折扣。只有严格依规办事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4 值班编辑职责

  科技期刊出版前,值班编辑要拼版,而后交给主编终校,然后校对红稿,送印刷厂付印。值班编辑是本期期刊出版的具体负责人,做好值班编辑工作非常重要。

  (1)督促、协调当期稿件编校进度,根据编辑部工作节奏和主编工作安排,确定督促协调当期稿件编校日程安排。

  (2)负责当期纸质刊物统稿,按照时间安排,做好电子版预校统一发排,纸质版二校、三校的统一分发、回收及送改、校红。

  (3)根据当期稿件出刊安排表,结合栏目要求及拼版原则,认真、细致完成当期杂志拼版;合理、科学控制版面,对因拼版需要,篇幅或图表需作较大调整的稿件须告知责任编辑,由责任编辑联络告知作者,与作者商定。

  (4)合理安排当期封二、封三,确认无误后打样,交负责人或主编审定。

  (5)负责当期杂志清样对红,对需由责任编辑处理的,返责任编辑处理。

  (6)对当期杂志出版质量负责,全面检查终校清样稿,纠正差错,主要包括:①封一、二、三、四内容(如卷次、期号、日期、条码等);②中文目次文字、页码;③内文页眉卷、期、年月及题目、作者;④内文作者标注、单位标注、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参考文献标注;⑤内文序号、图表序号、段落序号、参考文献序号;⑥内文题目及各级标题等的字体、字号;⑦图、表的大小、位置;⑧英文题目及摘要、关键词。

  (7)根据实际排版核实版面费收取是否准确,对误差较大的稿件报告负责人,并协助处理。

  (8)根据有关要求作好清样稿检查有关记录,提供原始资料,作为有关奖惩的依据。

  (9)对当期纸质刊物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10)整理当期红稿及原稿、二校稿、三校稿,及时与编务交接,附稿件清单。

  由此可见,值班编辑事实上是当期刊物质量的总负责人,对当期刊物质量管理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根据实际工作程序设计了值班编辑清样校核项目表(表1),可为相关单位校核时作为参考。


表1 《软件导刊》年第期值班编辑校样清单
责任人
稿号 正文 作者及简介是否修改 目次 作者是否重(有2篇文章) 封面
作者标注与简介是否一致 单位、省市、邮编 页眉作者及题目是否与正文一致 关键词及标点 中图分类号/识别码、DOI等 基金项目 图表序号参考文献序号[1][2][3]、实引等 引言至结语标号0、1、1.1等 英文标题/关键词 数字、单词等分开 目次栏目名称/卷期/出版日期 目次页码是否正确 目次题目是否与文章一致 整本页码 年、卷、期 侧面年、卷、期
1                                    
2                                    
3                                    
4                                    
5                                    
6                                    

  5 校样反馈

  在清样完成后,将其发给作者校样,作者可发现因为编辑专业知识不足而改错的问题,也可发现自己写稿时疏忽的较大问题,同时还可对期刊编校问题责任认定起到一定作用,这对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非常重要。笔者所在刊物现已全部实行了作者校样制度,从反馈问题来看,这个程序很有必要,建议期刊全面实行。

  6 印刷装帧阶段质量管理

  刊物一般交由对口印刷厂印刷。在期刊产品出版前,印刷单位要对值班编辑工作做最后的扫尾,对重大失误进行修改,不漏掉任何细节。首先要选择有印刷资质的厂家,考察其人员和设备情况,其次要了解其他单位在该印刷厂印刷的质量情况,货比三家[11]。印刷工期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科技期刊有出版时效,要和印刷厂签订合同,按时印刷出刊。

  7 出版发行经营阶段质量管理

  一般科技期刊发行量不大,主要面对行业科研人员及相关专业学校教师和学生,有些杂志在行业影响力很大,需加大传播力度。发行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利用相关会议、活动等机会,扩大科技期刊知名度与影响力。

  编辑部所有人员都要优质服务、诚信服务、质量第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提高经营服务质量。要有评价反馈机制,可参照相关标准制定规范,利用电话、QQ、微信等建立评价平台,及时获得作者、读者的评价,作为编辑部人员的考核依据。

  本文从科技期刊出版流程、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科技期刊产品质量要素等多方面,论述了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于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提出了途径与方法。结合工作实际,具体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在期刊全方位管理中的应用实践。期刊是具有精神意义上的商品,对从事期刊工作的人员素质要求很高,全面质量管理也有其特殊性,期望本文能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编辑朋友起到参考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兵,佟建国.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及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1):189-193.

  [2]李嘉,刘淑华.领导在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8):567-569.

  [3]周志新.论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及PDCA循环的应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47-850.

  [4]周传敬.借鉴ISO9000的管理思想加强科技期刊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12(4):254-255.

  [5]卢圣芳.加强作者管理提高科技期刊质量[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7(12):104-108.

  [6]刘会强,周春丽.西部地区科技期刊特色化办刊策略研究——以新疆师范类科技期刊为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5-17.

  [7]孙媛媛.科技期刊质量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D].天津:天津大学,2012.

  [8]程宝成.质量控制(QC)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D].郑州:郑州大学,2009.

  [9]刘青.强化过程控制的精品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0]成宝涛.全面医院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17(12):30-31.

  [11]骆光恒.S公司质量管理改进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