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图书选题策划方式的变化与趋势探析

2020-04-22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作 者】吴子琳、刘华坤: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摘 要】本文指出了选题策划的内涵和意义,总结了影响选题策划方式变化的各种因素,就选题策划方式的演变划分了三个阶段,并对其选题策划方式和行业情形进行探析,最后对选题策划方式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选题策划;大数据;AI;出版行业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源头,在出版物生产传播过程中最能体现文化创意原创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现代化的出版,选题策划都发挥着重要功能。优质的选题策划可以提高图书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因此,选题策划能力也成为出版行业观察与评价一个出版社“两个效益”绩效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技术对图书市场及用户消费的深刻影响,图书选题策划方式也在演进之中,体现出新的特点。

  1 选题策划的内涵及文献分析

  对选题策划内涵的理解,以及按照时间轴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便于对选题策划发展过程有较为清晰的了解。

  1.1 选题策划的内涵

  选题策划是指出版编辑人员按照国家大政方针、出版管理规定和自身市场定位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落实选题计划及行销方案的创造性活动,或者说是编辑人员根据编辑方针、市场需求和受众需要,分析工作目标和内容设计最佳工作方案的过程。

  1.2 选题策划相关文献分析

  本文以CNKI知识资源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数据源,检索式为SU=“选题策划”+“图书”,检索时间截止到2019年10月23日,得到相关文献1712篇。自1992年以来,有关图书选题策划的文献呈放量上升趋势,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



图1选题策划文献总体趋势
数据来源:文献总数:1632篇;检索条件:((主题=选题策划或者题名=选题策划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选题策划,中英文对照)或者title=中英文扩展(选题策划,中英文对照))并且(主题=图书或者题名=图书或者v_subject=中英文扩展(图书,中英文对照)或者title=中英文扩展(图书,中英文对照)))(模糊匹配),专辑导航:全部;数据库:文献跨库检索

  1.2.1 理论指导类文献综述

  经过文献计量分析,国内对选题策划进行的研究始于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拂到出版行业,出版社开始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搞好选题策成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万里出版编辑部(1992年)首先提出关于实用书的选题策划要点[1]。同济大学出版社黄国新(1993年)认为,要使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关键是搞好选题策划,在具体运作时要抓住12个字,即“贯通上下,注视内外,瞻顾前后”[2]。沈雁(1995年)提出“选题决策科学化是出版事业发展需要,通过计算机,我们可以快速高效地了解国内外最新最全的图书情报资料信息,科学地整理分析,辅助进行选题开发和决策”[3],认为选题决策科学化是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过程。通过计算机可以高效地了解国内外的最全面的图书情报资料信息。这些可以成为辅助科学选题的重要信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广泛应用,出版社的选题策划也开始接触新的方式。在学界中,很多学者对数据型的选题策划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臧伟(1998年)提出,需要建立选题策划的科学运行和评价机制,提出许多科学辅助选题决策的方法,例如函询法和德尔菲法,可操作性较高的相关图预测法、相关树预测法、交叉影响预测法、脚本法、马尔柯夫预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等等,作者认为这些方法都应该加以借鉴、研究并运用到选题预测工作之中[4]。石建英(1998年)也强调信息在选题策划中的重要性,指出要“提供计算机及相关产品(包括图书检索系统、图书情报网络等),相关的图书资料(包括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有必要的组织保证”[5]。

  1.2.2 案例分析类文献综述

  对于案例的研究,主要是学者开始建立数据化选题策划的理想模型,行业中开展选题策划创新系统的研究。英国学术出版商爱思唯尔2013年就与伦敦大学学院共同建立“UCL大数据研究所”,帮助研究者和科研机构从海量数据中计算、评估研究热点,选定研究方向,并为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提供决策参考[6]。原新闻出版总局2007年提出“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并写入“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4年,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招标,重点研发统一标准的新型数字复合出版技术,形成综合印刷版出版物、数字出版物和各类数字信息资源生产与服务的数字复合出版系统[7]。其中有关书报刊出版的三个选题策划辅助决策系统,针对传统出版社沿用的编辑经验型选题做出改革,可以全方位搜集数据信息,促进选题策划的科学性、快速性和精准性。

  姜军(2016年)比较几个大数据和分析工具[8],通过Jsoup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取,利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储存和管理图书信息,为选题策划奠定资源基础。但是这些软件仍然是单一软件,并没有形成系统平台级应用。周岚、吴宵征(2017年)建立了理想的大数据分析系统模型[9]。模型中涉及了云计算、大数据,计算机领域的多门技术手段,可以采集出版机构、网络平台、零售商等等的数据,实现对热门选题的即时跟踪。

  多年来,绝大多数出版社ERP系统累积了大量的出版数据,对了解图书动态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文献搜索到群众出版社的《致命错误:公安民警因公伤亡战术失误案例评析》一书,就是通过ERP系统策划发行的,并且取得了成功,累积了大量的读者[10]。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对选题策划有极大的帮助作用。田林林(2018年)提出[11],验证选题可行性的方法不仅有经验型的决策方策,还可以充分利用生产、销售、客户画像,得出可供参考的、相对客观的预测结论。

  2 不同时期选题策划方式特点

  图书选题策划的发展是呈现科技参与度逐渐上升的趋势。它的特点是从编辑经验型到大数据依托、人工智能选题的发展史叠代式的发展。上一个阶段和下一个阶段有时间上的交叠。

  2.1 主要选题策划方式的阶段划分

  通过文献分析以及参与图书出版社的选题策划辅助决策系统应用的实践,本文将图书选题策划方式对应改革开放以来出版行业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2.1.1 人工判断为主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刚刚起步,国家开始对出版产业进行了大力的扶持,可以说,这段时期是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红利期。出版社属于事业单位,因此各个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相对较少。另外,这段时期的电脑等新技术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因此图书出版的周期也相对较长。同样,由于这段时期的市场竞争相对不是很激烈,编辑的市场意识也相对比较淡,编辑会花更多时间打磨一本好书,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段时间出版了一系列的经典图书,其中有很多到现在还在再版中。

  2.1.2 信息技术早期应用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从21世纪初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文化产业和出版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民营企业和外国出版机构也相继在我国开展业务,出版产业进入到一个相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出版技术的发展使出版周期不断缩短,新书出版率增加,编辑开始通过数据追逐热点策划图书,最后导致图书品种结构失衡、退货率高库存积压,出版资源浪费严重。

  美国谷歌公司2014年在其全球图书数据库中建立了“词频统计器”应用系统,全球超过1500万册藏书内的词汇被添加到系统之中。用户在网页最多可以输入5个不同的词语就可以通过词频统计器观察这些词汇在不同年代出现的频率。这也是比较早的出版条目数据库应用。

  出版业界对于新的选题策划方式的应用主要在大型出版集团,例如统计ERP系统内的信息,很少有出版社专门建立数据库或者分析系统,即使有数据采集平台抓取互联网的内容,但是这些网络爬虫抓取的内容没有经过文本语义分析和去重分析,因此只能简单地进行内容的浏览,无法形成分析数据,判断选题热点及热度趋势。在这样的数据分析下,群众出版社通过ERP系统策划发行的《致命错误:公安民警因公伤亡战术失误案例评析》取得成功,累积了大量的读者;人民公安出版社编辑策划了《侦查错案中的认知心理研究》一书,受到读者的肯定和欢迎。

  2.1.3 大数据辅助选题策划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从2014年开始至今。出版行业作为与信息关系十分密切的行业,与大数据技术和AI技术商、平台应用商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国内京东电商平台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书在线销售数据以及读者购买行为数据。为打响品牌,他们对近千万用户的网页浏览、搜索及购买习惯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和新世界出版社合作发行了《大卫·贝克汉姆》,成为“京东出版”上线的第一本新书;北京开卷公司是出版行业技术与数据公司的代表,2015年发布的Smart数据查询分析系统,搭载了图书查询、排行榜、市场竞争、本版图书以及服务于编辑、发行、管理等智能化分析工具模型,为出版上游企业提供编辑选题、发行营销、内部运营和战略管理提供流程化的数据支持及解决方案。

  在行业内,浙江出版集团2017年开发了选题策划和新书提印辅助系统,建立书目、市场等信息资源库,通过资源积累、建设完善,打造全方位、一体化大数据资源平台,为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电子工业出版社也拥有自己的BPM出版业务管理系统,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内容运营服务平台等配套系统辅助选题策划。2019年,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开展应用示范,其中SF01包“选题策划辅助决策系统”搜集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为出版社提供出版热点发现、出版选题分析、选题报告生成、营销跟踪反馈、综合评估等功能。该系统还可以为选题提供科学建议,同时回收发行数据和用户数据,用于创建更精准的建议,整体形成“出版选题策划→产品运营→营销跟踪反馈→综合评估→出版选题策划”的闭环流程。

  2.2 不同阶段选题策划特点表现

  2.2.1 人工选题策划的特点

  传统选题策划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选题信息的收集方式不依靠互联网络,进行选题策划的主要方式是编辑本人体验性的寻找选题。例如,参考市场上已有的畅销书籍展开自己的选题;研读当下的政策进行符合国家发展的选题;与读者、作者、其他编辑等沟通交流;从投稿中进行选择等等。

  这时的出版社属于事业单位,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相对较少。另外,电脑、网络应用等新技术的普及率不是很高,图书出版的周期也相对较长。由于这一时期的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编辑的市场意识也比较淡薄,编辑会花更多时间打磨一本好书,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更加紧密。这段时间出版的一系列经典图书,其中有很多到现在仍在再版。

  2.2.2 数据支持选题策划的特点

  信息技术应用早期阶段,学界对于新的数据化选题策划方式表现出认可和支持的态度,专家学者开始对科学化的选题策划方式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并尝试着建立模型,也有少量的针对个体系统的研究。

  总体来说,早期应用阶段是“小数据”的信息获取,选题策划还是以个人经验为主,加以人工收集各方信息的方式形成选题,并继续进行选题论证,这种经验型的选题方式并不具有系统性,难以避免会出现选题雷同、资源浪费,与市场信息脱轨的问题。

  2.2.3 大数据辅助选题决策的特点

  这个时期,新书种类不断增加,单品种效益逐渐降低。新书出版周期缩短,销售周期缩短转为线上营销,退货率增高。同时,市场上图书的选题雷同,模仿抄袭的情况依旧严重。现阶段选题策划方式主要特点是,大数据辅助选题决策的观点已经在出版行业深入人心,政府对新兴技术产业大力支撑,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战略地位得到重视,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并很快应用。同时,出现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选题策划分析系统,能够主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生成相对完整的选题报告[12],对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有了很大帮助,不再需要编辑手动搜索、数据去重、人工分析数据等操作。

  3 选题策划方式演变的成因初探

  本文提出选题策划方式逐步演变,主要有以下推动因素,分别是出版单位改革、市场需求变化、科技进步和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3.1 出版单位深化改革

  出版单位的性质影响选题策划方式的演变。改革开放前后一段时间,我国出版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单位,出版活动既不参与市场竞争也不受市场经营影响,因此从上自下缺乏活力。首先,出版社管理层面很少想到以技术更新的方式推动源头上提升出版社的地位。其次,编辑的选题策划方式没有来自市场的压力,也就没有工作上创新的动力。出版社长期保持着原始的选题策划方式,以编辑个人的选择和经验为主。

  1992年以后国家开始进行体制改革,出版单位也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但很多出版单位虽然名义上转为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并没有变化,实际上是“事业单位企业经营”,是人往事业靠、财往企业走。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产业很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方面,企业和员工“不作为”却依旧享受安稳的待遇,另一方面,出版社享受国家的财政拨款却难以有出彩的项目。这是的出版社内部创新动力不足是导致选题策划方式难以进步的主要原因。

  如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出版产业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和集团化的体制改革。民营出版企业和外国出版企业也逐渐进入我国出版市场,市场竞争激烈。“鲶鱼效应”激活了传统出版单位的革新,出版单位要在激烈的竞争的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必须寻找高效的选题策划方式,通过源头上策划出更优质的图书,增加市场竞争力,占有市场份额。

  3.2 市场需求的拉动

  市场需求的大小影响选题策划方式的演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出版市场上图书种类较少,出版周期长,出版率低,出版品种少,出版行业的中外交流也不多;另一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也相对较低。总体来说,出版产业处在发展较缓慢的状态。此时,我国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也是影响出版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编辑策划工作与市场需求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通过编辑个人对市场需求理解进行的策划,即可以满足图书的市场需求。

  进入21世纪后,出版产业的市场需求有了极大的增加,甚至在某些类型的图书上接近饱和状态,经验型选题策划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简单直接的选题方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畅销书的选题市场重复率很高,带来了出版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冷门的、专业的选题又少有编辑进行策划;市场需求的热点变化极快,编辑依靠经验策划选题在进行市场推广时,精准度较低,容易错过营销热点,需求变化促使出版社开始寻找更加科学的选题方式。

  3.3 科技进步的推动

  科学技术的更新影响选题策划方式的演变。过去,选题策划依赖于传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出版社原有的成熟选题中拓展新的选题;二是模仿市场上已有的畅销书籍展开自己的选题;三是去书店进行实地勘察;四是根据当下的政策进行符合国家发展的选题;五是与读者、作者、其他编辑等沟通交流;六是从投稿中进行选择等。这些方式受编辑的个人经验、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等因素等主观影响较大。

  伴随互联网和电脑化办公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阅读使越来越多的阅读数据和行业数据记载在各个网站之间。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增加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性,数据逐渐在选题策划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出版选题策划方式朝着越来越依托互联网的方向发展。

  从最早人工收集数据到目前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选题策划的方式也逐渐随着技术的更新不断演化,从最初的依靠编辑人员的自身能力到现在的借助大数据技术辅助编辑主体,在日益更新的技术的辅助下,选题策划不断创造了更多既能创造社会效益,也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优秀图书作品。

  大数据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人工智能为出版社抓取社会热点、行业信息和消费者信息,为出版企业提供关于选题策划的分析报告。人工智能生成的选题策划,将会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使选题策划拥有全局化思维和科学化手段[13]。

  3.4 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行业政策和国家财政支撑是选题策划方式演变的影响因素。国家颁布的相关扶持政策,对特定行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国家相继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重点强调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发挥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复合数字出版系统工程”中的出版选题辅助决策系统,帮助文化产业与科技力量实现融合,改变过去编辑经验型的选题策划方式,通过大数据的辅助提升新闻出版行业的选题策划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文化产业的科技支撑,满足用户多元化、碎片化的阅读需求,改善新闻出版行业“有高原无高峰”的现状。通过推进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文化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文化核心技术装备制造水平,有力促进了传统出版选题策划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4 选题策划方式的变化趋势

  4.1 对选题策划方式变化的评价

  选题策划方式的不断变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首先,在市场竞争较小的情况下,选题策划方式即使比较原始,依旧能够满足当时的读者需求。此外,早年间出版行业发展不充分,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只要做好电子科技类的图书,社科文献出版社只要做好社科类出版物,各个出版社只要做好自己的特色图书即可在出版产业市场中立足稳脚跟。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出版社都建立了各类图书品类的分社,因此做好充分的选题调研、有智能化的选题策划辅助系统就格外重要。

  选题策划方式的不断变化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从技术研发到行业应用也是曲折的发展过程,往往要接受技术的检验然后得以修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是一个技术从无到有的过程,编辑开始尝试使用科学方式进行选题策划。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选题策划中的应用是选题策划智能化更高一次的尝试。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供了基础,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选题策划中将会有更智能化的应用。

  4.2 选题策划方式及研究的演进趋势

  出版行业选题策划的数据化积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在一些技术较为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如北京、浙江等,已经开始尝试运营出版社内部的选题策划发行系统。但是在一些相对技术待发展的省份,编辑策划的模式依旧比较传统,偏向人工判断阶段时期的选题策划方式,因此,数据化支撑选题策划是演进初级化的一个方向。这是其一;其二,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将与出版行业更深层次的结合。虽然在商业化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阿里巴巴、京东等大企业已经做得比较完善,但是在出版业中,目前的人工智能选题辅助决策处于相对初级的应用阶段。在对数据的解构与分析、系统智能化、操作界面的优化上,各类的智能选题辅助系统仍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还会向更加高级的阶段演进。

  技术的发展将会推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深入。目前研究中理论分析的论文比较多,但一直以来有学者在试图建构模型,质化与量化建模的研究都需要持续且互相借鉴。另外,大部分文献基于出版现状提出的建议,个体案例和系统分析的文献较少,学位论文研究的深度也待加强。当新的选题策划方式普及之后,大量的研究案例会给理论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从而推动学科理论的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里机构出版有限公司编辑部.实用书的时代感[J].编辑学刊,1992(1):48-50.

  [2]黄国新.面向市场经济,搞好选题策划[J].科技与出版,1993(6):25.

  [3]沈雁.计算机图书情报资料信息系统辅助选题决策初探[J].大学出版,1995(4):33-34.

  [4]臧伟.选题策划的科学方法[J].中国出版,1998(3).

  [5]石建英.信息与选题策划刍议[J].出版发行研究,1998(5):50.

  [6]丛挺.基于知识链的全球学术出版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出版科学,2018,26(1):27-32.

  [7]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BD%E5%AE%B6%E6%95%B0%E5%AD%97%E5%A4%8D%E5%90%88%E5%87%BA%E7%89%88%E7%B3%BB%E7%BB%9F%E5%B7%A5%E7%A8%8B/18545377?fr=aladdin

  [8]姜军.“互联网+”思维在图书选题策划中的运用[J].今传媒,2017(1):161-162.

  [9]周岚,吴宵征.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选题策划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9):72-74.

  [10]公安部政治部编.致命错误:公安民警因公伤亡战术失误案例评析[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

  [11]田林林.“互联网+”时代公安图书编辑选题策划新视角[J]新媒体研究,2018(19):126-127.

  [12]李秀珊.利用大数据辅助选题策划和新书提印的探索[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7-06-30(010).

  [13]范军,陈川.AI出版: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出版行业的融合[J].中国编辑,2019(5):64-7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