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文字有温度科技有力量——论科技出版主题图书重点出版物策划与出版

2020-04-18 来源:《中国出版》
  【作 者】张树:机构地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摘 要】科技出版社如何策划主题出版,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呢?分析最近5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入选情况,可以从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精品意识;策划先行,精准定位;选题视角要新颖;坚持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通俗性;讲好科技故事,展现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圆梦精神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主题出版;科技出版社;政治意识;精品意识;新颖视角;科技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读者集团调研时说道,“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1]作为出版工作者,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读者策划出版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既是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是必须具备的使命与担当。在众多的精神产品中,主题出版物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出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任务与责任,出版人有必要将这一伟大进程记录好,为人类的文明成果增加一份厚重的力量。[2]可以说,加强主题出版工作是出版社服务大局,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传世精品的必然选择。作为科技出版社,如何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方面形成特色,如何利用好作者优势、资源优势,为时代立言,传递正能量,讲好科技兴国故事,讲好科技背后的制度优势,用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最新的科研成就、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进而形成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这是科技出版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科技出版社如何策划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作一探索与分析。

  加强主题出版已经成为出版界共识,各家出版社都尽力尽责策划了一些主题出版物,主题出版物已经成为引领时代阅读的风向标,产生了规模宣传效应。笔者就职于科技出版社,对科技出版社所出版的主题出版物尤为关注,那么最近5年科技出版社都有哪些书入选了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呢?

  2015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书100种,科技出版社入选图书7种,这7种图书分别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话》(维)(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脊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嗨!我是地球!》(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双向投资及一带一路”丛书(机械工业出版社)、“生物科技引领下一轮军事革命”丛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视觉特写·西藏”丛书(人民邮电出版社)、《青藏铁路》(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书是96种,科技出版社入选3种图书,分别是:《中国高速铁路隧道》(中国铁道出版社)、《绿色发展与森林城市建设》(中国林业出版社)、“‘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规划研究”系列丛书(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77种,科技出版社有1种图书入选,即《大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研制团队采访报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69种,科技出版社有4种图书入选,分别是《辉煌中国——科技强国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国之大运”系列丛书(航空工业出版社)、“中国高铁”丛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是77种,科技出版社有6种图书入选,分别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第一辑)”(科学出版社)、《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科技发展70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70年邮票看中国》(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科技改变中国丛书”(人民邮电出版社)、“‘向太空进发’中国载人航天科学绘本系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通过分析最近几年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入选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下列结论:(1)科技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方面占比很少。在5年的时间里只有16家科技出版社有图书被列入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在这16家出版社中,中央社有8家,地方社有8家,从中不难看出,在主题出版物方面,中央大社并不占绝对优势。在这些出版社中,只有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有图书两次入选主题出版物,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相对比较分散。(2)题材多样化。在科技出版社入选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主要以科普图书为主,但也有报告文学题材,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研制团队采访报告》;有理论辅导读物,如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精学导读丛书(第一辑)”;也有综合性介绍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的选题,如《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中国科技发展70年》《70年邮票看中国》等。(3)参与力度有待加强。从近5年科技出版社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入选情况来看,科技出版社主题出版的参与力度有待加强。多年以来,许多从事科技出版的出版工作者,认为主题出版是人民出版社的事情,与科技出版社距离远了一点,即使想做,也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作为出版工作者,不忘出版初心,始终为读者选好书、出好书,开启智慧,是出版人恒久的责任与使命。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回应公众关切,也是出版人责无旁贷的义务。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在《书业商会二十周年纪念册·序》中就说过“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3]出版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是神圣的,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主题出版的时代性、社会性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主题出版作为出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社的发展之本,也是出版社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4]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出版社如何策划主题出版,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呢?

  一、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进入了蓬勃发展状态,许多行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作为科技出版工作者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成为时代的参与者、宣传者,把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传播到广大读者中,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2019年中国科协办公厅和中国科学院办公厅联合发布《2019年科普创作选题指南》中明确了科技出版的选题思想与方向,该文指出科普工作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聚焦科学技术前沿”“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科普工作者要“围绕国家前瞻性战略部署,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大计划等,深入解读其部署实施的战略意义、剖析决策背后的科学依据、展示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核心科学技术,科学诠释战略布局相关成果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关键影响,引导公众理性科学地认识国家战略部署的目的和内涵。围绕重大热点事件开展科普创作,关注其涉及的科技信息,探索事件和活动背后的科学人文意义”。[5]该文不仅有思想指导,也有具体选题范畴,其核心思想是科普选题的策划一定要与时代发展密切结合起来,要与国家战略结合起来,要与读者的需求结合起来。在最近5年入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关于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国家重大工程等方面的图书占比还是比较高的,如“双向投资及一带一路”丛书、《青藏铁路》《大国之翼——C919大型客机研制团队采访报告》、“中国高铁”丛书等。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精品意识

  周慧琳在《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主题出版工作》一文中认为,主题出版工作的作用决定了主题出版的重要性,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是坚持党性原则的体现;是坚持出版“二为”方向的体现;是全面发挥出版功能的体现;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6]策划主题出版要认清主题出版工作的属性,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精品意识,把打造精品、为读者提供更美的精神食粮贯穿在整个主题出版活动的始终。在策划“中国高铁”丛书出版过程中,如何将专业、枯燥的高铁知识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介绍给读者,如何让读者看懂专业知识,了解中国高铁背后的国家战略决策、了解几代高铁人的精神与梦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里为读者提供一套最权威的高铁知识读本,始终是笔者在思考并努力落实到策划选题、书稿写作、内容加工过程中的一根主线。“中国高铁”丛书选题立项后,出版社首先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内容策划会议,高铁的规划者、建设者以及来自著名院校的学者等专家济济一堂,从各自不同角度对这套书的内容提供了意见与建议,在反复论证后由原来的6册扩大到9册。在书稿写作过程中,先后在上海召开了5次内容协调会议,对作者提供的样稿反复修改,有的书稿已经成型但过于教科书化,只好让作者全部推翻,重新拟订写作提纲。全套图书交稿后,尽管已经修改多次,但还是感觉到专业化太强,恐怕影响到读者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不影响科学性、专业性基础上,编辑对全部书稿做了润色加工。在经过多次努力后,一套集权威性、科学性、专业性、可读性于一体的高端科普图书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三、策划先行精准定位

  每年中宣部都颁发关于做好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仔细阅读分析,结合自身优势,寻找自己的选题策划方向。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不能涵盖所有的主题出版内容,如何根据国家要求并结合自身出版社的实际情况,策划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主题出版物,是需要仔细思考的。以我社为例,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选题方向是科技、文献类图书,如何在科技、文献类图书方面做好主题出版是出版社长期以来不断思索的问题。每年的主题出版通知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有一样的关键词,都有一样的主线,那就是出版要有大局观念,要有责任意识,要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明白了这些内容,并结合当年的出版重点方向,出版社就可以提前布局,提早进入策划阶段。在选题策划过程中,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精准定位,适应读者多样化、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要。此外,要打破多年形成的惯性思维,克服路径依赖,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就一定能策划出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主题出版物。

  四、选题策划视角要新颖通过小角度反映大的历史通过一个侧面记录时代的发展变迁

  在主题出版方面,一方面需要宏大主题,全面、综合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巨变,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新中国70年大事记》等图书,也要有从小的视角反映大的时代主题的出版物,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记录这个时代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读者提供不同的阅读感受,如《账本里的中国》《70年邮票看中国》等书就是这类出版物的代表性作品。在《70年邮票看中国》一书中,作者通过近2000幅邮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所走过的历程,反映了各行各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邮票,对邮票的知识以及邮票所反映的内容也略知一二,但把众多邮票集中在一起,通过一条红线串联起来,按照史家春秋笔法整理出版,在方寸之间反映一个时代的主题,给读者的印象是深刻而新颖的。

  五、坚持内容的权威性、科学性、通俗性真正起到吸引人、引导人的作用

  一部好的主题出版物,一定是作者与出版者智力和心血融合的产物。[7]主题出版物不是对国家政策方针的机械性解读,不是照本宣科地宣传一些观念与理论,而是要从读者的阅读角度出发,形象地、生动地、有血有肉地策划出版主题出版物。[8]在策划出版《70年邮票看中国》一书时,针对全书如何布局,从怎样的角度把这些邮票组织起来既反映70年祖国的发展变化,又能让读者喜闻乐见,编辑和作者反复沟通,最后确定以10年为时间节点编辑成一个集邮册,全书通过7个集邮册来反映70年的发展变化。每个集邮册都有一个高度概括的主体思想,如第一本集邮册是纯情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人民带来了清新纯净之风,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席卷华夏大地,那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岁月;第七本集邮册是新的征程,在70年的峥嵘岁月里,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正在向着“强起来”的目标砥砺前行,这是一个奋进的新的征程。这种图书结构的设计,使读者对内容一目了然,既能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也能对70年的邮票发行史有一个基本了解,掌握了许多邮票知识。该书以丰富而生动的内容,深受读者喜爱。

  六、讲好科技故事,充分展示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根本原因、宝贵经验,展现科技工作者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勤劳吃苦、奋斗圆梦精神

  70年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科学决策,如何让人民了解科学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如何让人民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学精神,是出版人应尽的责任。在近几年的主题出版方面,我们看到《青藏铁路》、“国之大运”系列丛书、“中国高铁”丛书都是这类选题的代表性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国家重大决策和举世工程。在“中国高铁”丛书的序言中,前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写道,“为了做到实事求是,作者们查阅了海量资料,反复筛选与求证,对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发展历程做了符合实际的阐述,也纠正了网络上的不实传言。为了做到深入浅出,作者们力图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揭示高铁技术原理和设计结构”,在该套图书中既回答了读者的关切,也解释了众多的高铁技术,并展示了高铁人的创新精神、奋斗精神,使读者全面地了解了中国高铁以及中国高铁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

  总之,做好主题出版有多个维度,主题出版物是时代赋予出版人的责任,也是出版人的担当与使命,主题出版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六年后再赴甘肃,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些事[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823/c164113-31312222.html

  [2]邬书林.与时俱进提升主题出版水平[J].出版与印刷,2019(2)

  [3]李岩.为时代奉献精品力作营造主题出版时代新格局[J].出版参考,2018(2)

  [4]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5]中国科协、中科院联合发布《2019年科普创作选题指南》[EB/OL].http://www.kpcswa.org.cn/web/notice/061033142019.html

  [6]周慧琳.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主题出版工作[J].出版参考,2017(1)

  [7]郝振省.主题出版问题研究提纲[J].出版与印刷,2019(2)

  [8]韩建民,熊小明.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八大转变[J].出版广角,2018(6)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