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策略

2020-04-18 来源:《中国出版》
  【作 者】宫丽颖、李睿: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

  【摘 要】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是符合国家战略、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优化调整。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08至2018年间我国新闻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收入发展趋势,继而聚焦中文传媒、新华文轩、中文在线三家代表性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统计其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收入及比重变化状况,探究其数字出版产品策略,旨在为新闻出版企业进行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呈现出由传统到升级、由多样到系统、深耕特定领域三种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变化模式。整体来看,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经历了积累时期、量变时期与质变时期三个阶段;传统新闻出版企业要保持核心优势,可通过并购与合作、延伸IP产业链、出版融合发展等策略,有效实现数字出版生产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策略;转型升级

  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承担着党政宣传、舆论引领、文化弘扬等重要使命。2010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布局;2014年公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媒体。传统新闻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是符合国家战略、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的优化调整。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全年产业收入由2006年的近20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超8330亿元。[1]本文以数字出版产品生产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2008至2018年间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数量与收入的生产发展总体状况,继而聚焦中文传媒、新华文轩、中文在线三家代表性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着重分析其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收入及比重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展现其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探究其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策略,旨在助力我国新闻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的发展变化分析

  2008—2018年间,我国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出版发展,呈现由传统到升级、由多样到系统、深耕特定领域三种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变化模式;整体来看,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经历了积累时期、量变时期与质变时期三个阶段。

  1.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及数字出版产品数据来源

  根据万得(Wind)数据库资料,证监会行业划分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大类中新闻和出版业有24家A股上市企业,其中新华文轩为唯一的A+H股上市企业。根据这些企业在2008—2018年间的主营构成产品数据,从中筛选出各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并进行统计分析。

  数字出版产品的筛选标准是新闻出版署对于数字出版的定义,即:“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由此可见,数字出版是出版过程的全面数字化,单是某一环节的数字化不能称作数字出版。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有“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2]据此标准,从各上市公司的主营构成产品数据中筛选出数字出版产品。

  在筛选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数字出版产品,如在2008年有两家公司生产数字出版产品,2018年有16家公司生产数字出版产品。对于没有筛选到的数字出版产品及所属公司,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各公司划分产品类型、对产品命名的标准不一致,导致部分数字出版产品不能体现在产品营收数据中;第二,一些公司在研究时期内没有生产数字出版产品,以致按照上述标准筛选不到。本部分研究样本为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对数字出版定义筛选出的所有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数据。

  2.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种类的统计分析

  2008—2018年间,我国生产数字出版产品的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家增长至2018年的16家。


表1  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种类的生产发展变化状况
序号 公司名称 开始年份 数字出版产品种类及每五年变化
2008年 2013年 2018年
1 时代出版 2008 电子类产品 电子类产品、电子音像 电子商务、数字产品
2 中南传媒 2008 网站 数字出版-硬件、软件、其他,报媒网站 数字出版-硬件、软件、其他,报媒网站
3 博瑞传播 2009 —— 网游收入 网游收入
4 长江传媒 2009 —— 数码产品 数码产品
5 中文传媒 2010 —— 音像及数码产品 音像及数码产品、新业态
6 新华文轩 2011 —— 文轩数字校园、互联网 互联网销售、教育信息化及装备业务
7 中文在线 2011 —— 其他电信运营商阅读产品、数字图书馆、数字阅读技术工程项目、数据加工、网站授权阅读、自有网站阅读、手机阅读基地模式、移动基地运营服务 文化产品、教育产品、其他产品
8 读者传媒 2012 —— 读者电纸书、数码产品贸易、读者手机 电子产品
9 中国出版 2012 —— 电子音像 电子音像
10 新经典 2013 —— 数字图书 数字图书
11 中信出版 2013 —— 数字阅读服务 数字阅读服务
12 凤凰传媒 2014 —— —— 数据服务、游戏行业
13 天舟文化 2014 —— —— 移动网游戏-青云志、青云诀
14 华媒控股 2018 —— —— 新媒体
15 华闻传媒 2018 —— —— 网络游戏
16 世纪天鸿 2018 —— —— 教育信息化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如表1所示,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生产数字出版产品种类的每五年发展变化呈现三种模式,即由传统到升级、由多样到系统与深耕特定领域。其一,由传统到升级模式体现在:时代出版由电子类产品扩展到电子音像业务,再到发展电子商务与数字产品,实现产品的更新升级;中南传媒由单一网站扩展到数字出版;中文传媒则是扩展了新业态板块;华媒控股、华闻传媒、世纪天鸿三家公司在2018年生产数字出版新产品。此类模式体现出产品种类的快速更新与升级,同时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其二,由多样到系统模式体现在中文在线、读者传媒两家公司。中文在线起步于互联网生态,围绕数字阅读拥有多样化产品,它在发展中将业务逐渐系统化为数字阅读产品、数字内容增值服务与数字出版运营服务三大板块,2018年进一步整合为文化、教育与其他类产品。读者传媒同样将零散电子产品体系化。此类模式体现出产品结构内部的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其三,深耕特定领域模式体现在博瑞传媒、长江传媒、新华文轩、中国出版、新经典、天舟文化与凤凰传媒。其中博瑞传媒与天舟文化主打网络游戏,长江传媒主打数码产品,新华文轩主打出版与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中国出版数字出版产品主要是电子音像,新经典是数字图书,凤凰传媒是数据服务。此类模式下数字出版产品类型较为稳定,在特定领域深耕的同时,也在领域内不断转型升级,寻求融合发展。

  3.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出版产品数量及收入的统计分析

  2008—2018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上市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规模迅速扩张。如表1、图1所示,由2008年两家公司两种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到2018年的16家公司26种数字出版产品,数字出版产品收入由2000万元增长到近80亿元。进行数字出版生产的公司数量曲线呈缓慢上升趋势,数字出版产品的种类数量曲线的快速增长阶段是2010—2014年,数字出版产品总收入曲线的快速增长阶段则在2013—2016年。

  十余年间,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可划分为积累时期、量变时期与质变时期。2008—2010年,投入数字出版领域的新闻出版上市公司数量及数字出版产品数量持续增长,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的积累阶段。2010—2014年,数字出版产品数量增加明显,进入量变阶段,这与2010年国家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关于发展电子书产业的意见》两项政策相关,表明传统出版企业正投入生产多种类的数字出版产品。2014—2018年,进行数字出版的公司及数字出版产品数量没有增长趋势,收入却大幅度增加,进入质变时期。这一方面源于政策推动,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数字出版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给予新闻出版企业进行转型更多实际支持,另一方面原因是数字出版产品在生产端的技术外部性效果显著,同时在消费端的需求也越来越广,市场的供给侧、需求侧变化推动了数字出版的发展。



图1  2008—2018年数字出版产品所属公司数量、种类数量与总收入折线图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二、代表性出版上市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分析

  中文传媒、新华文轩、中文在线在2018年数字出版产品收入领先,三家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种类与收入比重数据显示了其发展路径。本部分结合企业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历程与策略,总结数字出版发展经验,以供传统新闻出版企业转型升级作参考。

  1.代表性新闻出版上市公司的选取

  对2018年新闻与出版上市公司数字产品总收入进行排序(见表2)。数字出版产品总收入排名前三的企业是中文传媒、新华文轩、中文在线,下文将这三家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作为深入研究的样本。


表2  2018年新闻与出版上市公司数字产品总收入统计表
序号 公司 数字出版产品总收入(万元)
1 中文传媒 344544.45
2 新华文轩 202302.02
3 中文在线 88548.99
4 天舟文化 35502.62
5 中南传媒 31310.26
6 凤凰传媒 29695.00
7 时代出版 25049.01
8 华媒控股 9869.40
9 博瑞传媒 8547.19
10 华闻传媒 7018.89
11 中信出版 6715.29
12 中国出版 3978.68
13 新经典 2220.47
14 读者传媒 843.44
15 世纪天鸿 702.17
16 长江传媒 298.84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2.样本公司基本信息分析

  中文传媒是三家公司中成立最早的公司,1998年成立后四年即上市,上市时间比新华文轩早14年,比中文在线早13年。新华文轩同时在港交所与上交所发行股票,是我国首家A+H股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3]在《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中文传媒被列为出版公司,新华文轩被列为发行公司,中文在线被列为新媒体公司,它们同属新闻与出版行业。

  3.样本公司的数字出版产品分析

  对三家企业的产品种类及收入比重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其数字出版产品发展历程,发现中文传媒的新业态产品是其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为其带来产品收入的飞速增长;新华文轩在出版融合教育信息化与电子商务领域深耕;中文在线则向数字出版服务转移重心。

  数字出版产品种类及收入比重变化的分析。如表3所示,中文传媒在2010年生产音像及数码产品,在2014年新增新业态产品,此后至2018年,一直保持这两类数字出版的相关产品。新业态板块是以智明星通为代表、以网络游戏为核心、以业态转型为目标的业务板块,结合了数字出版、新媒体平台、多行业融合。新业态板块2014年收入比重为2.12%;2015年增长为28.83%,涨幅超过10倍;在2016年后保持在25%以上。中文传媒以新业态板块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规模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表3  样本公司数字出版产品与收入比重(%)
  中文传媒 新华文轩 中文在线
2011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88) 文轩数字校园(1.22)
互联网(1.65)
数字图书馆(4.67)
数字阅读技术工程项目(1.61)
数据加工(0.93)
网站授权阅读(3.49)
自有网站阅读(2.62)
手机阅读基地模式(32.68)
移动基地运营服务(34.14)
2012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61) 文轩数字校园(3.14)
互联网(3.08)
数字图书馆(5.22)
数字阅读技术工程项目(3.27)
数据加工(0.22)
网站授权阅读(10.63)
自有网站阅读(6.73)
手机阅读基地模式(23.8)
移动基地运营服务(22.21)
电子书包(0.97)
2013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74) 文轩数字校园(2.87)
互联网(4.46)
数字图书馆(3.55)
数字阅读技术工程项目(1.55)
数据加工(0.17)
网站授权阅读(15.21)
自有网站阅读(6.34)
手机阅读基地模式(22.18)
移动基地运营服务(21.88)
其他电信运营商阅读产品(0.52)
2014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13)
新业态(2.12)
文轩数字校园(3.39)
互联网(9.29)
数字阅读产品(61.31)
数字出版运营服务(28.62)
数字内容增值服务(10.07)
2015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3.97)
新业态(28.83)
文轩数字校园(4.38)
互联网(15.10)
数字阅读产品(54.85)
数字出版运营服务(29.1)
数字内容增值服务(16.05)
2016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8)
新业态(37.96)
文轩数字校园(5.68)
互联网(16.92)
数字阅读产品(49.62)
数字出版运营服务(12.39)
数字内容增值服务(37.99)
2017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67)
新业态(30.45)
教育信息化及装备业务(8.32)
互联网销售(16.8)
数字阅读产品(48.48)
数字出版运营服务(13.26)
数字内容增值服务(38.23)
2018年 音像及数码产品(2.9)
新业态(27.02)
教育信息化及装备业务(9.24)
互联网销售(15.47)
文化产品(90.05)
教育产品(9.76)
其他产品(0.19)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新华文轩2011年起在出版融合教育信息化、电子商务两个领域进行探索。新华文轩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11年文轩数字校园的1.22%,发展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装备的9.24%,7年中稳步增长,规模持续扩大。新华文轩自2009年起致力于教育出版领域,借助于教辅出版与发行业务的传统优势,构建起教育服务数字出版产品网络,代表性产品有“移动教学平台”学生移动终端、“文轩一起教”教辅APP等。2017年起向教育信息化设备方向拓展,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出版协同走向深度融合。此外,新华文轩在2011年初探互联网产品,逐渐发展出以“文轩网”“九月网”等自由网站以及第三方平台的“文轩网旗舰店”等电商渠道,是出版与电子商务融合的产物。互联网产品的比重从2011年的1.65%扩展到15.47%,涨幅接近10倍,在2014至2015年增长近两倍,这与电子商务深度发展的时代趋势密不可分。

  中文在线是数字出版领先企业,2011—2014年内以数字阅读产品为核心,在教育与数字阅读增值服务领域双线拓展,数字出版产品分布在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网站阅读、移动阅读等方面,其中以手机阅读和移动阅读为主要产品,其次是网站阅读与教育信息化部分。2012年,中文在线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产品参与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承担的“电子书包”试点项目。2013年,中文在线与联通、电信两大运营商达成移动阅读合作,开拓了继移动基地运营服务外的其他电信运营商阅读产品。2014年,中文在线将其数字出版产品整合为三大类,体现出产品由分散到系统化、规模化生产,并且在数字阅读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出内容增值与技术服务,进行多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数字内容的价值链。2017年,数字内容阅读产品所占比重从61.31%下降到48.48%,出版技术服务从28.62%下降到13.26%,数字内容增值服务从10.07%上升为38.23%,可以看出中文在线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扩大数字内容增值服务产品的规模。在2018年,中文在线产品为文化、教育与其他产品三类,其中文化产品收入占了90.05%,体现其由技术服务深入到内容服务的发展趋势。

  数字出版产品收入分析。由图2趋势曲线可以看出三家公司数字出版产品收入增长幅度与速度,中文传媒数字出版产品收入增长显著,而新华文轩与中文在线增长相对缓慢、涨幅较小。中文传媒的数字出版产品收入从2011年的两亿元增长到2018年近35亿元,增长超16倍。中文传媒在2015年收入增长明显,其中新业态板块产品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做出主要贡献,但在2016年后呈下降趋势。新华文轩8年间的数字出版产品收入增长15倍多,在2014年后增长较为快速。中文在线2018年数字出版产品收入是2011年的7倍多,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图2  样本公司数字出版产品收入分析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

  4.代表性公司数字出版产品的发展策略分析

  三家代表性公司数字出版产品收入的差异源自各不相同的产品发展策略。中文传媒的新业态板块实行并购、IP产业化发展与出版融合发展等策略,新华文轩与中文在线的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策略更多体现在领域深耕与产业价值链延伸。

  中文传媒:并购、“大IP”与出版融合策略。新业态板块占中文传媒总收入比重近30%,是中文传媒进军数字出版的抓手,其中体现了并购、“大IP”与出版融合三大发展策略。

  首先,并购是中文传媒开拓新业态产品的跳板。中文传媒是传统出版企业,其布局了收入超40亿元的新业态板块,起点在于2015年并购智明星通带来的互联网人才与技术。中文传媒借助并购策略,以网络游戏为出发点,逐步开发出多样化的数字出版产品,实现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

  其次,“大IP”战略延伸产业价值链,促进产业增值。中文传媒以智明星通旗下《COK:列王的纷争》游戏产品为主体推行“大IP”战略,授权腾讯研发出新款游戏《乱世王者》,还将图书文学改编权授权海外,充分发挥了一款游戏IP的最大价值。除了游戏领域,中文传媒还在影视动漫、文创等多领域内进行布局,通过原创内容产品的IP化运营,充分发挥产品的独创性价值,在传播中体现品牌化效应,带动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在更大范围内建设生态图谱,由此带来范围经济效应。

  最后,出版融合战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中文传媒响应《关于加快新闻出版业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承担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中文传媒)重点实验室,“基于AR/VR呈现方式的知识服务科技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挂牌运行。此外,江西新媒体出版有限公司是中文传媒旗下专门从事新媒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近年来,其在数字出版、手机阅读、在线教育、AR、VR、MR等领域进行布局,持续推动“新华矩阵”建设,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图书、教育、物流、娱乐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中国书业融合发展的领跑者”。[4]中文传媒积极推进科技与业务的融合,推动出版与教育、物流等领域的融合,探索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方式。出版融合战略意味着公司技术不断升级、业务范围持续扩大,体现了公司进行数字出版的宏观战略布局。

  新华文轩:深耕教育信息化,抓牢用户需求。新华文轩致力于教育出版服务,十年来其业务由传统教辅、教育信息化产品,转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装备等领域,一直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潮流。

  自2009年起,?新华文轩一直深耕于教育行业,从传统的教辅出版发行,转型到教育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信息产品开发,再到教育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与教育装备业务,成为出版业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的代表,其成功核心在于牢牢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在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新华文轩除了传统优势,最大的优势便是对教育行业十分了解,对教师、学生与家长的需求明确把握,由此也确立了其在教育信息方面的专业性地位。

  中文在线:筑牢数字阅读地基,以IP延伸上层建筑。中文在线以数字阅读产品为核心优势,拥有数字内容资源超400万种,签约作家超2000位。中文在线在版权保护方面形成了技术、司法、社会三方保障体系,以严格保护版权形成企业优势,与同类数字内容出版商相比,更加具有竞争力,这是其多年来一直深耕数字内容出版的结果。

  以数字阅读内容为基础,中文在线向教育信息化、IP产业化、技术服务等领域延伸,可发展的上层空间十分广阔。近年来,中文在线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将数字出版内容与教育融合,开发数字出版教材、服务系统等产品,打出“教育+”特色。此外,通过开发原创内容版权的衍生权产品,其IP衍生开发业已涵盖影视、游戏、二次元等领域,最大化发挥原创内容的品牌价值,打造IP一体化产业链,打通上游版权与下游价值实现路径,推进原创数字内容的增值。中文在线是数字出版最先上市的企业,其技术体系完整,并推出数字出版运营服务,服务于企业客户,以技术优势带动更多传统企业转型,发挥技术的正外部性效应。

  三、数字出版产品发展策略建议

  新闻出版企业承担着文化传播、舆论引导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满足消费者对便捷、环保、价格低廉的数字产品的需求,因此亟须适应技术变革、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探索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之路。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为我国新闻出版公司进行数字出版转型提供借鉴。

  第一,保持核心优势,打造企业特色。传统出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优势,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以核心优势作为根基,以数字技术作为工具,方能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快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

  第二,借助并购与合作,突破技术难关。传统出版企业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人才上有所不足,单凭自身力量很难进行数字化转型,若要建立起技术与人才体系,又会耗费大量时间与资本。并购能帮助企业跨越技术鸿沟,实现行业转型升级。除并购外,传统出版企业还能通过与数字出版公司、新媒体公司进行合作,借助其技术服务来实现业态的转型升级。

  第三,IP产业化发展,延伸产业价值链。数字内容阅读产品凭借其较强的流通性拥有更广泛的受众人群,借助已形成的IP优势,进一步发挥衍生产品的价值,将会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形态,同时开发者也将实现IP价值变现。IP产业化发展将成为数字内容出版的下一发展形态,以数字内容IP形成的价值为核心,打通上游版权、下游多渠道的IP产业链,将为数字出版带来更多盈利点。

  第四,出版融合发展,布局数字出版生态圈。出版业处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之中。传统出版具有专业人才、专业内容资源、资本优势,新型出版具有技术、新型人才、新型内容资源与多样化渠道平台的优势,两者融合发展将能取长补短,带动出版业整体升级发展。在行业之外,多行业融合能建立起数字出版生态圈,拓展产业链,发挥范围经济的效用。以数字出版融合教育信息化为例,教育系统是受信息技术发展影响较小的领域,如今我国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出版行业可在教育信息化装备、产品等方面与之融合。除教育行业外,出版行业与文化、科技等行业有着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人民网.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超8330亿元[EB/OL].http://ip.people.com.cn/n1/2019/0904/c179663-31336384.html.2019-09-04/2019-09-05

  [2]中国政府网.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778072.htm.2010-08-16/2018-12-01

  [3]新华社.新华文轩A股上市[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6-08/08/c_1119355670.htm.2016-08-08/2018-12-01

  [4]中国证券网.中文传媒2017年盈利14.52亿元,拟10派4[EB/OL].http://600373.cn/media_news/detail.php?id=5598024.2018-03-28/2018-12-01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