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国韵承传”APP:让戏曲国粹走进更多青少年心田

2020-04-1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王坤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韵承传’APP免费开放童话故事100个,国乐民乐251首,京剧唱段500段,京剧看戏44个,增加了平台的点击率和阅读量,日均播放量较春节前提高了300%,用户注册量月均提高1000个以上,多数是20—35岁的年轻人。”说起“国韵承传”APP,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刘祖燕很感慨。该项目入选2019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刘祖燕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国韵承传”APP是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相融合的产物,虽然上线时间不长,其更加多元的服务模式还在探索中,但是它不失为当代戏曲出版中的新亮点,是一个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创新突出、双效俱佳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项目。

  以新媒体手段传播戏曲国粹

  随着数字传播方式迅猛发展,中国戏曲艺术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一个艰难而具有挑战的“生存课题”——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平台,以网站、手机移动终端为依托,使以戏曲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经典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得新生?

  应运而生的“国韵承传”APP是一款专注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戏曲音视频为载体形式服务于传统文化爱好者特别是喜爱中国戏曲的读者,具有学院派风格的专业戏曲APP。“这是在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20多年出版京剧音视频专辑积累下来数千段优质唱段及视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专业戏曲应用程序。”刘祖燕说,出版社创建“国韵承传”APP最初的想法是为传统音像产品数字化转型服务,以改变音像产品持续低迷的市场需求,为出版社经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们联合京剧领域资深编导和专业团队,为京剧爱好者精心打造非遗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的谈戏说艺视频和京剧行当知识大讲坛,内容专业、系统、门类齐全。”刘祖燕告诉记者,这个产品最初以传播精品京剧艺术剧目、京剧服饰、京剧知识等核心内容,为戏迷及听众打造一款集听戏、看戏、学戏、伴奏等为一体的专业戏曲APP。没想到,“‘国韵承传’APP一经上线,就吸引了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的昆曲、黄梅戏、越剧、婺剧、国乐民乐等优质戏曲资源的入驻,让APP成为门类更加丰富的戏曲平台,也使文化经典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新的传承与发展。”

  创新模式探索传承国粹

  “‘国韵承传’APP坚持创新为要,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适应移动化、知识化、数据化、碎片化、音视频化的信息传播趋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体现产品和服务在内容表达、呈现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突破与创新。”刘祖燕如是说。

  “国韵承传”APP按照戏曲爱好者的需求进行栏目设置,根据不同的需求分别设置了京剧听戏、京剧伴奏、名家谈戏、京剧讲坛、昆曲听戏、昆曲看戏、越剧听戏、越剧看戏、黄梅戏、婺剧、老唱片、国乐瑰宝等12个栏目,在细分栏目上精益求精,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它可以既满足喜欢看戏、听戏、学戏的戏迷票友,又可以为戏曲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还能为戏曲的普及推广进行服务。

  名家谈戏视频包含了生、旦、净、丑和乐器部分的近70位国家级非遗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实录,不同流派名家讲述自己一生从启蒙、学戏到演戏再到教戏、传承的经历和京剧专业教学内容以及他们经典的剧目欣赏等内容。“目前已有50位名家上线,其余名家正在陆续更新中。”在刘祖燕看来,这些艺术家均是见证过京剧辉煌历史且得到过顶级名家亲授的弟子,是当代传承京剧艺术最好的代表,也填补了京剧艺术在当代知识系统的一大空白。

  刘祖燕告诉记者,当时一条取自“国韵承传”APP张幼麟专辑的京剧短视频投放到微博后,引发了京剧圈的热议和转发。短短几天,该条微博就达到了78.5万次的阅读量、24万次的观看量、1300多次的转发量,以及大量热评……“截至现在,该条微博已经有106万次的阅读量、视频有28.4万次观看量。这条短视频不仅引起了相关京剧票友的关注转发,而且还有专业京剧评论家的点评。这对我们做京剧产品的人也是极大的鼓舞。”

  刘祖燕说,该短视频是京剧武生名家张幼麟徒弟王大兴的一段武打戏,原名叫《金翅大鹏》。微博名为“灰”的博友说,《金翅大鹏》的短视频之所以火了,不仅在于戏曲本身的美,更有那份细致、那份纯粹,连外行都能看出美来。

  刘祖燕说,为了解决困扰京剧爱好者、票友演唱缺少乐队伴奏的问题,“国韵承传”APP还提供了大量主流流派、不同剧目经典唱段的高音质伴奏,为戏迷提供更多的服务。

  让国粹在青年一代发新芽

  “‘国韵承传’APP旨在将最全面、最专业、最系统的京剧、昆曲等戏曲资源传播给读者,希望能为京剧等戏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刘祖燕告诉记者,随着平台属性的增强,戏曲的品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内容的深度挖掘,“国韵承传”APP能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引擎。

  “国韵承传”APP采用了付费与免费并行的服务模式,以实现戏曲产品的传播与差异化需求的服务。“在平台上我们开放了部分资源免费给读者,以提高产品的传播效率。同时,更多精彩、有附加价值的音频视频内容需要读者付费购买,以便我们找到更多有真实需求的用户,实现用户与出版的无缝链接。”刘祖燕说,“国韵承传”APP还提供实体产品数字化的延伸服务,如在实体产品上增加二维码,让数字化的实体产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行手机阅读,方便用户阅读,提供更多黏性服务。

  在刘祖燕眼里,当前大部分平台上的戏曲产品只是作为丰富品类而设置且都是免费的情况下,“国韵承传”APP实现免费加收费的模式,真正体现优质的内容必须要取得相应收益的理念,以形成良性的供求关系。

  “在疫情期间,‘国韵承传’APP的用户增长和收入都达到300%,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刘祖燕坦言,在用户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国韵承传”APP的用户有很好的忠诚度。“比如有的用户持续购买京剧艺术家的产品,可以清楚地发现,他是在欣赏完一个产品后再来购买其他产品的,这也给我们生产优质的产品增加了信心。”

  “国韵承传”APP以戏曲的传播为深耕方向,填补了喜欢国韵的读者在一定时期内没有优质产品的空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韵承传”APP能走进更多青少年读者的心田,能够培育更多读者,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取得双丰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