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期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开设了以“抗疫假期,我们陪你”为主题的系列直播活动。从2月17日开始,截至4月8日,已进行了80余场直播。主播队伍由中少总社社内资深编辑和社外作家组成,其中编辑数量约占2/3。
中少总社中少在线编辑安今金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中少总社开展直播活动的目的不只限于销售,而是培养小读者的忠诚度,树立品牌,赢得家长的信任,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直播缘起:专业作者编辑为家长解惑
中少总社之所以开展“抗疫假期,我们陪你”直播活动,是缘于疫情期间家长的陪伴困惑。
在微信群里,中少出版人发现平日被工作缠身的家长们获得了与孩子相处的大把时间,却不知如何运用。许多家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想陪孩子多读些书,但不知该如何引导;想陪孩子学习音乐、美术,但自己又没有相关的基础……
“读者在哪里,我们的阅读服务就要跟到哪里。既然我们有一批专业的写作者和编辑,为什么不把他们带到作者面前,回答家长们的困惑呢。”安今金说,中少总社找到的亲近读者的办法,就是直播。
安今金和美编赵瑜为直播做好预告、为主播们提供了小鹅通直播助手的使用教程和直播资料须知等文档,支撑起直播平台的文案设计和技术保障。然后又动员总社8个中心、部门,邀请了30位作者、编辑及相关专业人士,敲定了第一周的直播时间、时长、主播和主题。
第一场直播从计划到开播,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由中少总社资深编辑李橦主讲,主题为“疫情期间,小朋友应该如何面对?”,以17年前非典期间中少总社曾出版的一本《手拉手讲卫生》为基础,为小朋友普及一些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知识和个人卫生问题。
而之所以依托小鹅通平台进行,安今金说,因为小鹅通的直播平台很成熟,支持多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小鹅通平台区别于抖音的直播模式,可以将众多讲师集合到一个平台,以中少总社的名义进行直播。
目前直播中观看人数最多的是作家荆歌主讲的那一场。安今金认为,一方面因为有荆歌的高人气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其直播内容有趣又有料,主播本人也比较擅长带动直播气氛。
比较有特点的一场直播是由探长作家杨老黑主讲。杨老师从警30多年,其间破获了不少大案,他在工作之余,也进行文学创作。由他创作的“《儿童文学》淘·乐·酷丛书之杨老黑少年侦探系列”已于2009年由中少总社出版。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直播过程中为孩子讲一些侦探小说和烧脑谜题,非常有特点。
精准传送:留住观众的主题+独家内容
记者发现,贴合读者的选题+独家核心内容,是中少总社直播能够精准传送的重要原因。
中少总社直播的内容涵盖了绘本、儿童文学、科普历史、卡通漫画、专题教育、亲子互动等各系列专题。安今金说,这些主题明确的直播实际上也把选择权交还给了观众,能够让出版社更加直接地了解读者群体当下最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输出,从而灵活策划更有针对性的下一次直播。
除了策划出能够留住观众的主题,中少总社在直播时间的选择上也经过了慎重考虑。第一周试播时间是上午10点,后来发现这并非直播的好时段。一方面,孩子要在相同的时间上网课;另一方面,在家办公的家长们可能正忙于工作。考虑到这两点,从2月24日起,直播调整为中午12:30和晚上8:00两场,每场持续1小时。
在出版社直播中,独家的精品内容,往往更容易吸引读者,中少总社对此深有体会。在已播出的往期节目中,绘本《清明上河图 十三郎》的作者周子源,带领孩子们穿越到北宋时期领略精彩的古代智童传奇故事;插画家于虹呈以斩获多项大奖的绘本《盘中餐》为例,给孩子们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亲身经历了圈养大熊猫从繁殖、育幼、饲喂到野化放归培训过程的作家王永跃,为孩子们上演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熊猫想想森林历险记”……“这些直播成功吸引众多读者进入直播间后再也没有离开,这一现象更加鼓励出版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直播平台,进行自身独有的、深藏精神内核的内容传播。”安今金告诉记者,有的直播内容已被一些学校的网课选用。
在直播潮兴起时,中少总社就已经试水当当、京东、博库、天猫等各大平台进行带货直播。这次的系列直播更让安今金和同事们认识到,直播可以让图书更快抵达读者,增加曝光率,扩大宣传面。同时,也给编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读者、了解读者的途径。虽然也会在直播间上购书链接,但是,安今金认为,少儿出版的受众是小众人群,有不同于流量平台的受众特点,不能单纯复制一般的直播带货模式。
对于出版社直播的发展趋势,安今金认为,直播不应当仅仅被当作宣传手段,出版行业的核心是做内容,图书、音频、视频只是内容载体。我们应当在宣传的基础上,了解读者的需求,深挖现有内容,开发课程,做新的产品。中少总社一直认为,一切有利于拉近读者和作者距离、有利于和读者思想沟通、有利于满足读者求知需求的形式都会成为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