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平 通讯员 渠汛
2020年伊始,全国上下齐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广东教育出版社在抗击疫情中发现挖掘图书选题,陆续紧急策划出版了针对少儿、大众读者的《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不一样的春节日记:钟南山爷爷给学生的新冠肺炎防护手册》《钟南山谈健康》《口罩里的春天:最美生命教育青少年读本》等图书,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在疫情中发掘选题
面对疫情,粤教社针对幼儿和青少年读者策划出版了两本图书。《写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绘本》是一本面向3—8岁儿童,以准确、科学的文字介绍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的科普绘本。绘本通过孩子的视角,讲述了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简洁的文字向孩子科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传播方式、发病症状以及防护知识,为孩子揭开新冠病毒神秘的面纱。绘本还以贴近孩子生活的插图场景生动地描绘了新冠病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让孩子更深入了解新冠病毒,形成自我保护意识。《不一样的春节日记:给孩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读本》则面向6—12岁小学生读者,根据这一阶段孩子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以孩子视角和日记体的方式,用14篇日记故事,记录下这场疫情阻击战。
粤教社还敏锐意识到大众对钟南山院士的信任与依赖、对健康生活的期待与渴求,于2月3日紧急联系钟南山,得到授权签订了《钟南山谈健康》的重印协议,同时打通图书出版环节,仅3天时间便将该书重新修订出版。《钟南山谈健康》是钟南山亲著的健康书。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在上篇中,钟南山从自身经历和经验出发,谈了健康的重要性和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在中篇中,钟南山指出健康受内外两方面影响;在下篇中,钟南山总结出健康的五大基石。目前,该书线上线下渠道反应热烈,销售已超2万册。
火速完成出版任务
在疫情中发掘选题,体现的是出版人敏锐的嗅觉;加速度完成出版计划,体现的是出版人职业担当。
以《口罩里的春天》一书的出版过程为例,2月14日,在社领导的号召及组织下,由3位核心成员组成的“《口罩里的春天》紧急备战团”成立,其目标就是2月29日图书下印。
从2月14日到29日只有15天时间。按常规出版一本书的周期,从策划、组稿、发稿、编审、校对、质检、印制,至少需要2个月。编审流程不能省,编校质量要保证,备战团对标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调动相关部门精锐力量,加班加点顶上。
仅仅2个小时,确定图书定位及编写体例、架构——全书围绕战“疫”中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讲述他们如何用行动点亮生命之光的故事,分为“敬畏”“热爱”“守护”“成长”4个章节,每章6—8篇文章,每篇1500字左右。此后,又用了3个小时,面向全社征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报道”,共搜集权威媒体相关报道300余篇。最后,确定编写目录及参考素材,开始撰写初稿。
4天4夜,饱含全社人智慧与编辑写手才华的32篇文章新鲜出炉,富有春天明媚气息的封面和手绘插图也跃然纸上——组稿完成。
3天完成初审、复审、终审,成功发排,2天完成一个校次,晚上紧急前往印厂跟色质检……备战团成员戴着口罩,接续抗疫前线战士们的拼搏精神,大家感觉不到丝毫疲惫,更没有一人退缩。
2月29日晚,《口罩里的春天》如期下印。3月1日,一本有关战“疫”的生命教育读本问世。
坚守出版人的责任
粤教社在疫情期间出版相关图书并非首次。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从广东暴发并蔓延全国,该社决定把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张积慧护士长的工作日记编辑成书,以反映抗非斗争的真实情况,讴歌可爱可敬的医护人员。当时编辑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一次又一次出入收治大批非典病人的医院,与作者核对书稿内容,配齐照片;当他们放弃“五一”假期,连续加班9天9夜终于让《护士长日记》得以出版,他们心中或许没有想到,自己会创下该社图书出版时间最短的纪录。这本书此后多次重印,销售量达几十万册,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并获得国家图书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广东教育出版社社长陶己告诉记者:“从2003年非典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粤教社从不缺席。我们的团队争分夺秒,以文字为矛,以纸张为盾,紧抓时机,攻守有序。这就是出版人的责任和担当。”
从2003年《护士长日记》到2020年《口罩里的春天》,不论是9天,还是15天,穿越十七载时光,践行着粤教出版人初心与使命的编辑或许不同,但出版人的执着与责任感从来没变,并随着岁月流长,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