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我的父亲顾随》 女儿眼中的父亲顾随

2020-04-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赵林涛
  顾之京老师为父亲作传,始于1981年书目文献出版社的约稿。当时,顾随先生的著作、手稿、信件、日记等几乎散佚无存,以致之京老师颇感“无从落笔”,所幸“他留在友人、学生、女儿们记忆中的印象却是不会磨灭的”,而那一篇万余字的传略,依据的就是那些“音容宛在的印象和尚能搜集到的材料”。文章的题目同样是《我的父亲顾随》,刊发在《文献》第十辑。

  在之京老师的不懈努力下,1986年,《顾随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0年、2014年,四卷本和十卷本《顾随全集》先后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顾随先生这位“隐藏的大师”逐渐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成为阅读的新宠和研究的对象。

  之京老师生于1936年,是顾随先生的第六个也是最小的女儿。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前身)和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前身),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在津学习期间,除了在家耳濡目染,还得在父亲课堂上听讲。作为六姊妹中唯一继承父业的一位,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教授,搜集整理父亲作品,尤其进行生平思想研究,之京老师似乎责无旁贷,只有她,最有这个能力和条件。

  2007年9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女儿眼中的父亲:大师顾随》是之京老师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父亲生平、交游与创作、学术成就的专著。然而,随着更多作品的发现和研究成果的涌现,站在今天的角度,这本书中的遗憾之处不在少数;而补充和完善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直至《我的父亲顾随》的出版才暂且告一段落。

  传记以时间为经、主题为纬,共分八章。概括言之,第一章《求学之路》,叙写顾随先生从孩提到大学的学习经历。第二章《执教齐鲁津沽》,写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之后,在青州、济南、青岛、天津四地中等学校教书的情形。第三章《登上大学讲坛》,写自1929年起在燕京大学、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校的执教经历。第四章《困居沦陷的北平》,是全面抗战期间坚贞自守的写照。第五章《寄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专写沦陷期间如何为人师表、化育学子。第六章《抗战胜利后与古都黎明前》,写短暂的喜悦过后对新秩序的渴望。第七、第八两章《生活在新中国》,以1953年自北京师范大学调入天津师范学院为界,重点描述了顾随先生晚年在天津最为安逸幸福的几年时光。

  较之现有的关于顾随先生生平的研究著述,以及之京老师以往的传记文章和著作,这本《我的父亲顾随》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仍然是无可替代的第一人称视角。之京老师与父亲共同生活了24年,记忆当中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场景和故事。随着开发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节渐渐涌现笔端。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之京老师几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关于父亲的事业上。其间除了与自己的几位姐姐分享旧岁点滴,更得到父亲众多故交弟子的支持和帮助,积累了宝贵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图文并茂,故事性强。之京老师作有《顾随影记》,以照片讲故事,曾在多个场合辅助讲解。本书即在“影记”的基础上扩充而成,故而体例与前之《大师顾随》亦大不同,更加侧重生平,读来更加生动。

  第三,吸收了许多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随着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大量旧报刊的数字化,检索和辑佚变得简便而快捷。许多新的作品和信息被发现,过去的一些讹误被更正。如今呈现给读者的顾随先生,无疑是截至目前所能感知的非常真实的一位学人、亲切的一位父亲。

  (《我的父亲顾随》 顾之京 著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19年10月出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