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锋(苏州凤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要打造文化综合体,首先要明确落脚点是文化还是商业。如果是文化,可能我不是这方面专家。从我个人观察来看,全国范围内能把文化运营得较为自如,除了诚品书店以外,似乎其他同行都有些磕磕绊绊。但如果把落脚点放在商业上,那就简单许多。文化是和综合体项目较为贴近的一种业态,可能最多能为综合体带来影响力和部分客流,但基本不能依靠它去挣钱,而需要经营者将经营重点放在打造文化综合体的角度上。
说句老实话,这个难度大不大?非常大,因为与我们竞争的是其他的品牌性购物中心。因此,在整体运营过程中,如果把书店,或者说把“卖书”作为文化综合体经营的重要因素,从整体上看,这个趋势是走下坡路的。所谓做活动等都是空的,看似有一定效果,但长期如此,对消费者无法形成刺激。因为大部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没有强烈到这种程度。无论是活动还是体验,不能常年一成不变地开展。
总体来看,我认为文化综合体运营有一定难度,观察全国同行,做得成功的不多,一些项目只能说部分精彩。文化的产出相对较低,所以比一般的商业综合体在测算上还要艰难一点。
通过这次疫情影响,我们发现有无数的手段可以解决消费者购书的需求。或者说通过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算其实已被一些不在计划内的因素消耗了一部分,比如口罩、防护用品、食物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后续的消费需求。
在这一阶段,仅靠打书店牌、打情怀牌,对文化综合体的运营来说很难有所突破。所以,我建议要站在商业逻辑与规律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也是我一直倡导的观点,必须将书店当作商业项目看待,才能在未来拥有活下去的能力以及可能性。如果管理者还是将书店当作文化人的场所,把自己当作文化人,可能在后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而这个困难不完全是来自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而是来自自身定位的不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