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出版事业不断蓬勃发展,在塑造江苏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了力量。本文从发行量、国家级奖项获奖统计、"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获奖入选数量几组数据,分析江苏出版的体量变化、最高荣誉获得、读者影响,透视江苏出版的文化影响力;从获奖数据分析、当当榜单、开卷数据等方面,透视江苏出版的薄弱点,反思出获奖数量仍有差距、原创内容略显无力、营销手段还需加强;提出要从时代精神、江苏特色、文脉水准、"走出去"、融合发展几个方面不断发力,努力提升江苏出版的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江苏出版;数据分析;发行量;奖项;榜单;文化影响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出版起到传播真理、传承文明、启迪思智的重要责任。江苏要做到文化自信,前提是做到出版自信。江苏自古就是文脉之乡,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都在江苏的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文化印记。正是这些早期的文脉传承,使得江苏文化得以不断累积、沉淀和发扬,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江苏文化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版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推出直抵人心、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江苏以其深刻的文化影响力,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现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加深,出版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多组数据入手,剖析江苏出版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的举措。
1 解读3组数据,透视江苏出版的影响力
1.1 数说江苏出版改革开放以来的体量变化
江苏是文化大省,书香江苏不仅体现在江苏悠久的文化历史中,也体现在江苏出版的蓬勃发展中。尤其是改革开放的40多年里,江苏出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1是1978年和2016年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册数和销售总额对比,数据显示:1978年,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出版物2.14亿册,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总额为0.5亿元;2016年,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出版物19.2亿册,居全国第一位,是1978年的近9倍;2016年江苏省新华书店出版物销售总额达198.5亿元,居全国第一位,是1978年的397倍。[3]
表1 1978年和2016年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册数和销售总额对比
年份 | 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册数/亿册 | 江苏省新华书店销售总额/亿元 |
1978 | 2.14 | 0.5 |
2016 | 19.2 | 198.5 |
表2是2013—2017年全国居民综合阅读率和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对比,从居民综合阅读率看,2013—2017年江苏相关的数据逐年递增。其中,2017年全国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0.3%,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为88.8%,高出全国8.5个百分点,名列全国前列。[3]
表2 2013—2017年全国居民综合阅读率和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对比
年份 | 全国居民综合阅读率/% | 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 | 高出全国/% |
2013 | 76.7 | 82.2 | 5.5 |
2014 | 78.6 | 86.9 | 8.3 |
2015 | 79.6 | 88.4 | 8.8 |
2016 | 79.9 | 86.1 | 6.2 |
2017 | 80.3 | 88.8 | 8.5 |
江苏出版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力,创造了多个“全国前列”的数据,使得江苏书香的氛围越发浓厚,重塑了新时代江苏文化大省的形象。
1.2 数说江苏出版的最高荣誉国家级奖项
作为出版单位,衡量出版水平的标准之一是获得各类奖项。出版业内最受瞩目的大奖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从第一届到第四届,江苏图书类(包含提名奖)获奖的数量分别是11项、12项、8项、10项,共计有41项,获奖数量始终位居全国出版第一方阵[4]。其次是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从第一届到第六届,江苏图书类(包含提名奖)的获奖数量分别为6项、9项、9项、9项、11项、11项,共计有55项。随着每届奖项总额的增加而不断递增并趋于稳定,也始终位列省级获奖数量排行榜的前列。
这两个奖项的获奖情况,展示了江苏出版的硬实力,体现了江苏出版始终坚持内容原创、精品生产、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1.3 数说江苏出版的广泛影响好书佳作
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大奖涵盖出版的各个领域,其中有很多学术类的专业著作。学术著作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接触不多,难以形成较普遍的影响力。笔者从“中国好书”和“五个一工程”的评选情况分析大众读物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好书”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推出的、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图书推荐活动。可以说,“中国好书”代表了读者心中原创的顶级好书。表3为2018年“中国好书”月榜江苏上榜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江苏共有8种图书入选。其中,《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说戏》《大水》3种图书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书”,江苏获奖数量在全国出版集团中与中国出版集团并列第一。不仅如此,江苏历年月榜上榜数和年榜入选数均居全国出版集团前列。[5]
表3 2018年“中国好书”月榜江苏上榜统计
月份 | 获奖图书 | 总数/种 |
4月 | 《南寨有溪流》(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1 |
6月 | 《大水》(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1 |
7月 | 《说戏》(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远古的葱茏:古植物王国》(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
8月 | 《十四岁的旅行》(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1 |
9月 | 《野蜂飞舞》(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1 |
10月 | 《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1 |
11月 | 《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 1 |
“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品评选,每年评选一次。在2019年公布的第十五届图书类获奖名单中,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因为爸爸》获此殊荣。此外,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小水的除夕》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大美昆曲》获得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图书类奖项,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艾晚的水仙球》获得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图书类奖项。
这些图书都体现了江苏在强化导向原创、打造精品体系上取得的卓越成效。这些图书不仅是经得住考验的精品图书,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好书。
2 透过3个角度,反思江苏出版的薄弱点
江苏文化指引江苏出版的发展方向,江苏出版反映江苏文化发展实力。尽管江苏精品图书出版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在发展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2.1 从历年获奖分析,江苏出版与“第一名”仍有差距
首先,江苏省历来获得的各类出版奖项,数量始终位居第一方阵,但我们还要看到江苏出版与国家级出版社的距离,与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版社的差距。以中华优秀出版物的评选来说,从第一届到第六届,图书类(包含提名奖)奖项总额不断增加,分别是79项、130项、149项、200项、202项、200项,江苏获奖数量虽保持稳步上升,但在占比上前四届分别是7.6%、6.9%、6.0%、4.5%,呈逐年下降趋势,到第五届和第六届才缓缓上升。其次,在单个出版社获奖数量上,江苏凤凰出版社在首届有2本图书获奖(一本与江苏人民出版社联合署名),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南京大学出版社在第五届各有2本图书获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在第六届各有2本图书获奖,其他获奖出版社每届仅有1本图书获奖,而一些国家级出版社同一届常有多本图书获奖。最后,极少数中华优秀出版物获奖图书也是中国出版政府奖获奖图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出版社冲击国家级大奖的不自信和冲奖图书的后备不足。
2.2 从当当榜单分析,江苏出版畅销图书内容创造略显无力
随着网络购物的崛起,实体书店一般图书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大多数读者选择从网络购书。当当网是国内较为成熟的购书网站,其图书排行榜根据实时的销售数据不断更新,号称“中文阅读风向标”。当当网是一般读者常用的购书渠道,其榜单也对图书的销售形成了良性循环:越是榜单推荐的图书,越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购买。这种渠道的图书销售,带来的文化影响范围广、意义深。
榜单分为不同的类别,表4为2019年8月31日当当网图书畅销榜总榜前十名。通过表4可以看到,江苏暂未有图书上畅销榜总榜。而在分榜单——文学榜单上,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半小时漫画唐诗》居第5位;青春文学榜单上,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蜜汁炖鲍鱼》居第2位;历史榜单上,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居第3位。[6]
表4 2019年8月31日当当网图书畅销榜总榜前十名
排名 | 书名 | 出版社 |
1 | 《神奇校车图画书版》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2 | 《人间失格》 | 作家出版社 |
3 |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4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 | 商务印书馆 |
5 | 《正面管教》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6 | 《红星照耀中国(青少年版)》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7 | 《活着》 | 作家出版社 |
8 | 《少年读史记》 | 青岛出版社 |
9 | 《断舍离》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0 | 《流浪的地球》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可以看出,当当网销售渠道中,江苏上榜情况不理想。再看当当网总榜中入选的10种图书中,有6种为引进图书,5种主要读者对象为青少年和儿童。江苏入选分榜单的图书均为原创类图书,这体现了江苏畅销图书还要持续打造成为常销图书,且引进版投入略显不足。
2.3 从开卷数据分析,江苏出版营销手段还需加强
借助开卷Smart数据查询分析系统,可以查询到历年来图书实体店和网络销售的情况。笔者搜索了一些获奖好书的销售数据,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获得“中国好书”月榜的《远古的葱茏:古植物王国》,2018年和2019年销售数字并不太理想。因为这本书主要是通过图书馆馆配进行销售,虽然在馆配市场中本书销量可观,但是在零售市场销售中,本书的宣传还远远不够,非常缺乏营销策划。
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好书还要会吆喝”。显而易见,无论是网络销售还是实体书店销售,一些精品好书距离市场上的“畅销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要求编辑不断思考如何将“精品好书”转化为“畅销热书”,如何用市场的思维为精品图书找到一条合适的“出名之路”。
3 加强5个要点,提升江苏出版的影响力
3.1 把握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时代印记,图书就是时代的记录者。要想图书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影响更多的人,首先图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呼应时代的需求。作为出版从业者,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而要找准时代的落脚点,切合时代的诉求。如针对目前全民兴起的“诗歌”热,不少出版社策划了很多的好书,如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莫砺锋讲唐诗课》入选了2019年7月“中国好书”月度榜单,《半小时漫画唐诗》居当当文学榜第5位。如现今主题出版越来越受到重视,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因为爸爸》屡获殊荣,成为一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精品图书。新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探索精神、钻研精神、进取精神,而这些,都将汇聚为时代精神,指引我们不断策划出契合时代的选题。
3.2 树立江苏特色
原创精品图书要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在讲好中国故事之前,首先要讲好江苏故事。江苏特色是出版创作的源泉,代表着江苏的形象,值得后人传承。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运河志》就是对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今后也将成为大运河学术研究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再如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南京不哭》,是继张纯如后,又一位国际知名学者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以幸存者真实经历为背景的历史小说。
3.3 秉承文脉水准
江苏两千多年来出现的文化名人及经典著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全国名列前茅。《孙子兵法》、《文心雕龙》、四大名著都与江苏渊源深厚。江苏出版不仅要重视精品出版,更要做“精品出版中的精品”,体现江苏的文韵,展现江苏深厚的人文底蕴。如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彩江苏》就是一套全面反映江苏历史文化遗产的大型丛书,被列为江苏省文化系统重点工程。又如2016年启动的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已被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2018年首批《江苏文库》86册图书在首届江南文脉论坛开幕式上发布,该工程计划用10年编纂3000册,成为历史上第一部江苏文化百科全书[7]。
3.4 做好“走出去”
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充分发挥出版的作用,更多地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我们要更加积极实施出版“走出去”,让更多的江苏好书走出国门,把江苏文化带向世界。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不仅将幼儿科普读物《科学博物馆》成功输出海外,还实现了农业类图书《“金凤凰”新农村实用科技示范读本》的版权输出。又如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丝绸之路》,是学界研究丝绸之路的权威著作,其土耳其文版输出项目获得国家“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资助。
3.5 深化融合发展
5G时代即将来临,人们的阅读习惯不断改变,科技的更新迭代不容出版有停留的脚步,读者的需求也要求出版不断创新和改变。融合出版成为主流趋势,纸端和网端的融合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撑,也需要形式的改变。此外,好的内容如果对网络水土不服,不能满足读者舒适、便捷的要求,反而会成为融合出版的绊脚石。如出版与广播的结合,目前喜马拉雅等平台发展势头强劲,很多畅销书借助平台再一次发力,实现了融合出版的华丽转型。如《明朝那些事儿》,在实体书店中常年高居畅销榜,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录制成音频,也处在畅销榜的首位。
4 结语
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在谈到他从事出版工作时,说一是因为有书可读,二是书业关乎国家文化前途之大,他说:“我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8]江苏是文化大省,江苏出版助力江苏文化的传播,并不断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图书是精神产品,对读者的思想和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和渗透,这是任何物质产品不能取代的。出版的价值,就体现在好书对文化传播、积累所起的作用。正视江苏出版目前存在的薄弱点,进而在时代精神、江苏特色、文脉水准、“走出去”、融合发展几个方面不断发力,必将可以使江苏文化走出江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2]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的开场白[EB/OL].(2019-08-23)[2019-08-27]..
[3]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不断兴起的读书热[EB/OL].(2019-08-20)[2019-09-25]..
[4]蔡晨露,吴杨,杨帆.精品图书出版路径探索:基于江苏地区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类获奖数据[J].中国编辑,2018(2):63-69.
[5]苏江.以"中国好书"评选为契机 精品图书助力全民阅读[EB/OL].(2019-04-24)[2019-09-25]..
[6]当当网图书榜[EB/OL].(2019-08-31)[2019-09-25]..
[7]苏雁.三千典籍诉说江苏文脉:《江苏文库》及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综述[N/OL].(2018-12-18)[2019-09-30]..
[8]陆费逵.陆费逵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1: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