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宅家隔离仿佛让时间变得特别长。期间发生的很多事,却又让这段日子变得格外难忘。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和接力出版社(简称“接力社”)的审读校对同事、阅读服务事业部、数字出版部、天鹅阅读网等部门联合,完成了“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一书的编校工作,使其在最具影响力的多个数字阅读平台成功上线,且完成了后期一系列的宣传推广工作。通过梳理《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上线前后的时间线,该书的出版进程更加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中华人物故事汇”系列由中宣部指导协调,中华书局、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接力社共同编撰,是一套贯穿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人物小传,预计用3年时间出版310种图书。该系列丛书包括“中华传奇人物故事汇”“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和“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四个子系。其中,接力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共同负责“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图书的出版。
5个月前,初稿完成
2019年10月,“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第一辑)上市,包括《王杰》《王选》《王进喜》《中国女排》《中国航天员》《孔繁森》《华罗庚》《杨善洲》《谷文昌》《张海迪》《钱学森》《常香玉》《焦裕禄》《雷锋》《廖俊波》等15种,邀请徐鲁、汤素兰、葛竞等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创作。图书出版后,在北京、上海、南宁等地开展了20余场以“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为主题的读者见面活动,为当代少年儿童树立了人生榜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上述15种图书皆入选2019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我有幸参与了该系列第二批图书的编辑工作,负责其中的《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一书。该书作者儿童文学作家李秋沅在写作本书前,研读了有关钟南山院士的5本权威传记,并阅读、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的有关报道,在翔实资料的基础上历时半年精心构思创作成初稿,又经3次修改才定稿。我于10月24日收到了作者交付的终稿,经审读后,和同事们陆续展开了“三审三校”工作。
2个月前,及时增补
从2020年1月底开始,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中华大地肆虐。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在呼吁全国人民不要去武汉时,自己却登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1月28日,钟南山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明确疫情还是局部爆发时,眼含泪光地说,大家的劲头上来了,有全国人民帮忙、大家帮忙,武汉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基于钟南山院士的这些行动和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作者李秋沅用一周时间完成了增补的最后一章“国士的担当”。2020年2月3日,李秋沅把新增的大约2000字内容发给我。那天本应是年后复工的第一天,因为疫情形势严峻,社里决定延迟放假至2月10日。于是我和审读老师在家中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初审、复审和终审,并打算增补一幅钟南山院士在火车上蹙眉休息的插图。当时,《钟南山:生命的卫士》已完成了三审,正在进行二校,6幅内文插图已经完成了线稿。
50天前,“接力”速度
2020年2月13日,疫情仍在持续,全国战“疫”到了关键时刻。经接力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商议,接力社党总支、社务会集体决议,决定将“中华人物故事汇”系列第二批中的《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一书提速出版,电子书2月中下旬先于纸质书上市,提供大众免费公益阅读。但是按照正常编校流程,这本书需要完成4次校对和核红。这就意味着3天时间之内,要完成两个校次和核红的流程,还需要得到党建读物出版社和钟南山院士本人对书稿内容的认可。
接到任务后,审校部主任迅速给校对人员分配了任务,我同时组建了与审校人员沟通的微信群。每一个校次都有6位校对人员同时进行,每人负责一部分,有问题和需要统一的地方就在群里进行沟通。以第一天为例,我们每天的工作流程如下:2月13日下午4:00,我将二校退改完的稿子发在群里,6位校对人员就开始校对各自负责的部分。到晚上8:30,6个部分校对完成,我利用夜里和第二天早起的时间查证资料,回答疑问,处理完所有校对意见,赶在第二天早上9:00之前把退改意见发给排版公司,中午再出下一校次的文件。这样的工作流程连续进行了3天。最后一天因为要提交清样,大家对待稿件格外谨慎,可以用字斟句酌来形容。最终赶在第四天凌晨0:30把清样给到了党建读物出版社。稿件也得到了党建读物出版社和钟南山院士的认可。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白天时常要面对两只“神兽”的纠缠,好在大部分工作时间是在夜里和清晨。审校老师也几乎24小时全程在线,回答我们提出的每一个疑惑。
45天前,作品上线
交完清样后,我和审校老师又集中处理了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内文和封面也在短短三天内定稿。之后,接力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开始着手做电子书的格式转换和平台授权,他们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在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亚马逊、掌阅、咪咕等主流电子书阅读平台以及接力社自有平台天鹅阅读网上线该书。
从2月18日起,《钟南山:生命的卫士》电子书陆续在全网发布,向读者提供免费公益阅读。在此期间,阅读服务事业部开展了大量的媒体推广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营销优势,向更多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讲述钟南山的成长经历和战斗在抗击病毒一线的故事。
40天前,反响热烈
截至3月9日,《钟南山:生命的卫士》电子书在咪咕、掌阅等13个平台上线,累计阅读量近40万人次。其中接力社自有平台天鹅阅读网微信服务号,是疫情期间应读者要求孕育催生的产品模式,满足了很多读者希望在一个平台看到接力社多种富媒体产品的需求。接力社也因此找到了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的更加便捷的方法。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电子书免费上线后,很多小读者读后深受启发,纷纷创作各种小作品来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截至目前,在以“非常战疫、致敬英雄、为祖国加油”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中,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小读者的绘画作品。其中,柳州市竹鹅小学4个年级50多个小学生寄来了读后感、诗歌及写给钟南山爷爷和抗疫英雄的信。这些作品已于3月底在天鹅阅读网上展出。
写在最后的话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让人心怀希望的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钟南山院士仍在忙碌——2月27日,广州市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钟南山院士等专家介绍疫情防控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他还应邀为欧洲呼吸学会做视频报告,传授中国的抗疫经验。2月28日,《胸部疾病杂志》刊发了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最新研究文章,研究基于优化模型预测:中国新冠肺炎疫情将在2月下旬达到高峰,4月底趋于平缓,截至4月底,国内疫情规模在9万到12万之间。
现在,我们仍然宅在家里办公,只因钟院士所说的“严格的疫情监测和早发现早隔离的政策应保持到2020年4月”“我们有信心,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春天来了,战胜病毒的时刻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