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武贵勇:辽宁报刊传媒集团
【摘 要】在网络信息技术促动下,全球文化不断地发生碰撞与融会,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但是一些腐败的思潮也随之而来,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思想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编辑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实践者,为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责无旁贷。为此,编辑务必始终牢固树立使命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强化自身的党性修养,强化共产党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纪律修养,自觉传承优秀文化、文明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词】新时期;编辑;党性修养
时代的步伐从未停下,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在不断交汇融合,碰撞出璀璨的文化之花。先进的、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和普及,这就要求各类出版物既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从而形成互为补充的宣传格局,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这同时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既要认清新时代的发展态势,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以党性作为立业之本,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保持思想上的纯洁性与忠诚度。
一、新时期加强编辑党性修养的意义
党性修养是一个不断锤炼与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编辑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这是进行党性修养、提高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建设文化强国。在实现中国梦和文化强国的路上需要有一大批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遵守党规党纪,一心为党为国为人民而努力工作的编辑,这样才能有大量的有深度、有内涵、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学术专著和普及读物等,为全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力作,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与思潮,积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坚定共产党的信念,坚决拥护共产党,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拼搏[1]。
二、编辑强化党性修养的方法
(一)正确理解新时代党性的内涵,明确目标
党性修养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性修养的内容、要求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新时代赋予党性新的要求和内涵。在新的历史任务下,党性修养体现出了自省自知、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等特性。在各种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赋予了编辑新的使命和职责,这就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不辱使命,编辑要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从思想上认识到党性锻炼的重要性,要时刻保持自省自知,由内及外,将党风党纪、道德品性内化于心。
长期以来,我们党十分注重新闻队伍的建设以及思想政治的教育,注重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新时代赋予了共产党新的使命和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编辑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践行主题教育,提高政治觉悟,保持品行操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优良作风,拨乱反正,共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大家园[2]。
(二)陶冶党性,锤炼自身修养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认为:“情操是持久的心理成分,是几种情绪以某一事物为对象结合成的一个体系,是情绪最高、最集中的表现。”高尚的情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规范和指导人言行举止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个没有高尚情操的人,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抱负是无法实现的,也是无法得到人们的尊敬。党性是新闻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编辑从事新闻工作的灵魂所在。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变得日益频繁,各种信息内容纷繁杂乱,各种不良文化思潮不断侵蚀,产生了极为不好的影响。鉴于此,编辑要主动学习,经常“充电”,并且要能够从繁芜丛杂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内容,充分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习近平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思想为指导,在学习中不断陶冶党性,不断锤炼自身的修养,以党性修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和思想,甄别各种信息,挖掘其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坚定党的信念和思想意识,自觉履行职责
党性修养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在当今世界形势日益恶劣的背景下,党性修养是我们砥砺前行的指路明灯。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在西方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很容易受到干扰,特别是当代的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意识正处于发展阶段,纯洁的思想极易被不良思潮侵蚀,面对这样社会局面,新闻单位和编辑有责任为社会传播正能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纯洁无瑕的文化天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坚定党的信念和思想意识。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因此编辑首先要明确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既要包容多元化思潮,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思想要求编辑工作必须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要与时俱进,更要反映党的主张、人民诉求和心声,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大局,努力做好工作,自觉揭起时代的使命,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的中流砥柱和团结拼搏的方向。必须讲原则、讲政策、把好度,这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作为党的喉舌的出版社编辑的首要职责。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我们的头脑[3]。
(四)强化道德品质,提高专业素养
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是指方法、方向;德是指人的德行、品行和品质。道德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作用。道德修养是党性修养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后天养成的,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在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正确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道德观念各有不同,它是永恒不变的。因此,编辑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原则问题与是非面前,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党和国家大局为重,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牢固树立高尚的政治品德,增强思想政治觉悟,在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用自己的良好品行来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要明确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拼搏,需要加大党的思想、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形成舆论导向。这就要求编辑要强化政治修养,增强使命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修养水平,自觉纠正思想和行为的不良之风[4]。
(五)开展党性教育,强化党性修养
新时期,新闻单位以及编辑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将其作为行为实践的思想指导。“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新闻媒体作为主流舆论媒体,编辑的岗位职责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变革,编辑不但要不断学习,创新新闻编辑的思维,增强新闻编辑的能力,而且还要以新闻媒体权威性引导社会舆论,大力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精神,引导人们学习党的纲要,践行党的宗旨。
积极开展党性教育是强化编辑党性修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形势下单位和编辑加强党性教育意识,认真落实学习教育是高素质编辑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性教育的形式丰富多样,应该渗透到编辑的工作生活之中,并在实践中加以锤炼和强化。单位可组织编辑通过培训、讲学、座谈会等集体学习的形式,传递新时期党的精神、党的思想以及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思想,进而促使编辑坚定信心,不忘初心,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奋力前行。编辑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对马列主义理论、习近平建设发展理论的学习,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时代使命,积极探索工作的新方法,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贡献力量。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强化党性修养是新闻媒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关系到编辑队伍工作的先进性与思想的纯洁性,关系到社会文化思潮的正确引导。新时代赋予编辑人员新的使命,因此编辑人员务必从思想意识上坚定党的信念,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在上体的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春明.加强党性修养的思想指南[J].人民论坛,2018,17.
[2]张洁,韩啸.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修养的自我提升[J].科技传播,2018,06.
[3]任晓伟.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思想及其时代特征[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4]王一心.文化自信与职业忠诚——编辑修养的养成与提高[J].环球首映,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