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继续巩固,但由于国际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内外因素影响下,印刷业面临着复杂形势。各个印刷企业在有序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开展自救,已将目光瞄准了后疫情时代。本报D02—D06版特邀业内众知名企业负责人聚焦如何分秒必争布局后疫情时代。
北京新华印刷:坚守特色 做强做优主业
【作者】兰本立: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前疫情防控仍处在最吃劲的“下半场”,全国印刷业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风险,但也蕴含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印刷“国家队”,北京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继续坚持精品印刷,加快做强做优印刷主业。
后疫情时代如何持续抓好印刷主业?北京新华印刷将坚守印刷“国家队”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北京新华印刷是甲级保密资质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保障印品导向正确,严格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广大读者精神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北京新华印刷要坚守特色意识。近年来,北京新华印刷将两会文件、字典词典、豪华手工、儿童读物、教材教辅及期刊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产品板块。
在保障措施上,北京新华印刷将继续完善高质量生产模式。当前,经济增长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北京新华印刷将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生产设备、产品工艺、节能环保和信息化建设,稳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打造行业排头兵企业。同时,北京新华印刷还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优化生产车间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人才建设,强化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加强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和各级联动,更好发挥制度、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作用。
上海印刷集团:整合资源 构建全功能格局
【作者】沈剑毅: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目前我国疫情已得到缓解,但中国以外地区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复杂形势,上海印刷集团将积极协调防控疫情与生产发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改革、融合、创新、发展”,聚焦印刷主业,集聚整合资源,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级,积极构建改革、融合、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推动企业治理结构、运营管理及发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转型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上海地区骨干出版印刷企业集团。
新组建的上海印刷集团青浦印刷园区将通过资源和平台的整合、企业的重新布局和产能改造升级,建设全方位满足出版印刷需求,既有大规模的传统单双色和彩色印刷能力又具备按需数字印刷服务能力的综合出版印刷基地;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有限公司将继续以出版印刷、商业印刷及大规模彩色印刷服务为主,对接出版社、商业印刷需求方、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等,以PVC工具书封面印制、书刊水墨柔印为主,并增加单双色书刊轮转设备,满足出版社黑白图书增加的需求等。
上海商务数码图像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映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继续探索文创发展;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加强印刷字体创写开发,作为中国现代印刷字体设计发源地,筹建字体设计展示馆,打造上海文化新地标。
浙江印刷集团:加快数字融合步伐
【作者】王艺: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了短期内的经济发展。疫情发生期间,浙江印刷集团担当国企责任,坚守各自岗位,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展现出印刷行业的社会担当。随着国外疫情大流行呈加速趋势,疫情防控形势出现新变化。目前,浙江印刷集团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正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重点项目建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影响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形势,印刷业将会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四化”转型加快、动能转换在试错中调整、环保制约持续增强、发展空间亟待拓展等现状,机遇与挑战共存。2020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拓市场、稳规模、补短板、强弱项、精管理、增效益,在全力保障教材教辅生产,提升“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精品出版”服务能力,加快推动数字印刷技术融合应用步伐,完善与强化制度建设以及推进传统印刷技术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满足新需求,实现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西人民印刷:增强企业文化向心力
【作者】李岩: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随着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基础上,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推动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在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方面,公司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建工作做实为生产力,做强为竞争力,做细为凝聚力。
作为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有印刷企业,山西人印有着特有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在后疫情时代,山西人印将继续与时俱进,兴企业文化,创新时代企业品牌,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提升企业文化对员工和企业的影响力。
在生产经营方面,山西人印将继续突出主业主线,服务好主题出版。以统编三科教材为主的教材教辅生产是企业的经营主业,是政治任务,必须突出抓好,圆满完成。要积极服务好主题出版,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级出版单位的能力,同时注重绿色发展,不断推进技术改造。
在人才建设方面,山西人印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好职工职业教育培训,搭建学习、培养、管理、选聘平台,抓好管理队伍建设。
山东临沂新华:加强统筹夺取双胜利
【作者】李林虎: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董事长
当前,随着国内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山东临沂新华将继续做好“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工作,重点推进员工持股试点改革工作,在深入把握疫情防控和企业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做好统筹工作,突出重点,把握着力点,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山东临沂新华要以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契机,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加大技术和研发资金投入,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基础,逐步提高印刷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山东临沂新华要坚持印刷物流一体化经营,为出版客户提供印刷、仓储、物流一站式服务,促进向印刷上下游延伸,积极开展与知名文化公司的合作,拓展选题策划、编辑出版、出版发行等业务领域。
山东临沂新华作为山东省10家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之一,接下来,将根据山东省国资委的总体部署要求,按照员工持股试点改革方案,依法依规扎实推进,圆满完成持股试点工作,打造国企改革新亮点。
贵州新华印刷:做好“贵州名片”包装
【作者】茅青云:贵州新华印刷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贵州印刷业来说,包装产业将成为2020年的新增长点。目前,贵州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烟、酒、茶、药、食”5张名片,仅以贵州酒包装产业来作说明。2018年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所需包装成本为106.31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白酒销售收入(950亿元)的11.1%。白酒企业对包装的需求量巨大,但真正在贵州生产的包装产值不足30亿元,有超过70%的包装订单外流。2018年12月,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为配合《方案》实施,贵州专门出台了《贵州省促进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支持包装产业与贵州白酒、茶叶、药品等产业强化配套衔接。
后疫情时代,贵州新华印刷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包装产业上。贵州出版集团第一次党代会把“开放合作有突破”列入印刷板块“四个突破”中。2019年贵州新华印刷与民营印刷企业共同投资设立的贵州新华印包有限公司投产。作为国有印刷企业,贵州新华要发挥国企公信力,组织协调有利资源,做好设备和技术的准备,把做精品、强服务放在首位,做好“酒、茶、药、食”4张名片的包装。
凌奇印刷:应对“大考”练好内功
【作者】张仲伯:北京凌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20年年初的疫情危机对全国印刷业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对印刷业精益化、智能化生产的一次“大考”。长期来看,这场疫情也将加速改变印刷业的发展模式,倒逼印刷业练好内功,抓好内控管理,进一步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后疫情时代,凌奇印刷将进一步加强精益管理,提高印刷生产各个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印刷业是加工服务业,纸张从入厂经过若干环节到最后加工成成品,在企业内部流转,占用资源多,用工多,效率低。要想转型升级,企业就要对内部流程进行整合,有些工序可以委托社会资源进行加工,腾出部分房产资源进行适度商业经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使企业在困难的形势下得以生存。在绿色印刷方面,凌奇印刷将继续坚持源头入手、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方案,有效降低VOCs排放量,推进绿色化转型。
同时,作为军队印刷企业,凌奇印刷将做好新形势下军队服务保障工作,继续深化企业的调整和改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使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凌奇印刷将进一步把服务首都功能和为军服务保障统一起来,这既是凌奇印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
云南出版印刷:紧扣市场发展脉搏
【作者】马涛: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受疫情影响,全国整体经济运行按下了一次“暂停键”。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社会需求将全面恢复,甚至短期内个别强制性停滞的刚需将会呈现爆发性增长。例如教育培训、旅游休闲产业、食品、医药包装相关产业等,这将会给印刷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同时,疫情防控使“互联网+”广泛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中,居家消费推动了消费和服务模式的变化,生活、生产消费品的网购、代购以及物流快递需求的增长,都将使得包装产品需求迅速增长。
在后疫情时代,云南出版印刷集团将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强主业,多元发展。一是以打造“新华一厂教材教辅及精品图书绿色印刷基地”“国方公司报刊及包装装潢绿色印刷基地”等四大绿色印刷基地为抓手,着力推进印刷产业网格化建设;二是要继续以优化资源配置为重点,持续在数码印刷、包装印刷、保密印刷、票据印刷上发力;三是要持续加大设备技改力度,不断推进工艺技术创新,实现印刷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四是要充分挖掘发挥好国有资产优势,进一步实现企业现有房产、地产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提高资产性收入,构建企业多元发展新格局。
广西民印集团:谋划一揽子举措应对风险
【作者】卢佑祥: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疫情的影响下,2020年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同时,由于阅读载体、阅读方式更趋多元,导致出版印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业务存量缩小。在转型升级方面,印刷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如果“停留”过久则会导致经营压力日益增大,生存风险增多。
对广西民印集团来说,国有印刷企业保稳促增长依然是主旋律,其中书刊印刷业务可能总体增长平稳,新的增长点亮点不多。如果深度挖掘需求,按需印刷或许有空间,但存量依然较少,暂时还未成体系、成规模,产生巨大效益可能性也较小。
2020年,广西民印集团将在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供给、优化工艺流程、设备技改、重大项目投资、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环保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采取一揽子举措推动企业各项事业不断向好。全年重点实施精品印制战略,从严质量管理,高质量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保密件和重要文件资料等印制任务,参与“共同行动计划”,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书刊印刷“一站式”解决方案;推行绿色印刷,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实现转型和升级,并坚定不移加强对标学习,携手业内外伙伴坚持共建、共商、共享、共融、共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二〇六工厂: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作者】陈良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二〇六工厂厂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正在逐步实现小康生活,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现阶段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印刷文创将成为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新风口。
作为印刷文创企业,1206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成为人民群众和艺术家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通过技术创新把数字智能技术融入现代印刷文创,增加文化艺术传播的方式,从而让中国传统的经典书画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1206将紧跟政府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文创开发活力。在自身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做强自身文创实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深挖技术工艺,“死磕”产品品质,形成和巩固印刷文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1206已实现与战略合作伙伴的业务互补,形成良性循环。2020年,1206将重点推出“百部绘画”系列丛书和“百部书法”系列丛书,印刷更多更高质量的中国传世书画的经典作品。此外,1206还将积极开拓软装行业的挂画市场,和软装设计师合作,参与相关培训课堂,普及中国书画的传统知识,这将是1206的另一个“尝新”举措。
河南新华印刷集团:围绕高质量布局施策
【作者】张巍远:河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20年,河南新华印刷集团将立足新发展理念,立足印刷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继续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担当作为,以实干笃定前行,从党建引领、聚焦主业、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等方面布局施策。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河南新华将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原则,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生产一线的鲜明导向,努力形成党建与经营工作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生产经营方面,河南新华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将继续发挥主业优势,着力聚焦主业。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以工匠精神打造印刷精品,坚持全流程、全要素绿色印刷,圆满完成“课前到书”政治任务,确保质量、周期和服务;继续加大市场业务拓展力度,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实现社会活源与教材教辅印制的双提升。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落实的关键在于执行,河南新华将进一步提升制度执行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河南新华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数据信息与生产制造的智慧联通,加快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写好“十三五”的收官之笔,为“十四五”时期企业发展赋能加力。
安徽新华印刷:智能化转型进入加速期
【作者】沈春铭: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9年,安徽新华印刷内抓管理,外拓市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员工收入不断增长,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增强。尤其是面对2019年秋季三科教材加工周期更短的不利局面,仍然圆满完成三科教材印制工作,教材质量稳步提升,获得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肯定,退换书近乎绝迹,教材基本实现零投诉。2020年,安徽新华印刷将继续利用ERP和MES系统抓好协同生产、党建活动与生产充分融合;全力抓好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坚决保障三科教材的印制工作圆满完成。
2020年,安徽新华印刷将把握印刷业发展新方位、新坐标,在产业变革中谋求新飞跃,进一步加速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工作。近3年来,安徽新华印刷不断加大技改力度,投入资金1亿元,设备结构不断优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公司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接下来,安徽新华印刷将继续以MES协同生产系统为抓手,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积极探索建立ERP\MES系统与生产设备的接口,采集生产关键数据、设备关键数据、质量关键数据、环境关键数据,为未来设备互联互通,建立基于设备、生产大数据与分析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安徽新华印刷将继续发挥好三个智能化技术研发中心作用,与软硬件公司加强合作,逐步探索印刷智能化。
盛通股份:以头部优势构建生态圈
【作者】栗延秋: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随着政策的支持与推动,印刷业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升级,实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行业呈现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头部企业的优势不断增强。
2019年是绿色智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年。盛通紧随政策指引,守正创新,实现平稳发展。作为出版物印刷领域的领先企业,盛通目前在北京、上海、河北、天津拥有5个生产基地,涉及出版物印刷、包装印刷、商业印刷等多个行业细分领域。除了自有产能加工服务,还提供从创意设计、装帧排版、产能管理到原材料供应链、图书仓配等全方位、一体化的文化出版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的经营理念下,盛通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出版服务云平台,外部实现了业务流、信息流在产供销三方产业链的信息贯通,内部通过信息及设备智能化,各工厂实现产能共享联动。未来,盛通将坚持业务的相关多元化布局和发展,将发展战略持续定位在依托出版文化领域的行业地位、客户基础和核心资源,打造教育、出版文化综合服务生态圈。
金杯印刷:大湾区发展带来新契机
【作者】杨国伟:东莞金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9年,国内和国际营商环境的改变给印刷业带来不少新的挑战和机遇。业界通过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创新的魄力,精益求精、逆流而上。2020年,我们依然要再接再厉,在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等领域,继续深化做强。
2020年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可以从对外、内需和创新三方面考虑。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恰是印刷行业的机会,企业应借此积极参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虽然粤港澳三地的印刷业一直都在密切合作,但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是一个高智能化、高服务化的高质量产业链群,相信能为印刷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内,则是发掘内在需求,将自己擅长的产品与市场融合接轨,这是行业值得投入的板块。创新,依旧是企业的DNA,稳健的研发能力相信是企业成功的共同特征。
2020年金杯印刷会在以书刊印刷为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在如上三方面发力。金杯印刷一直以来都坚持绿色化、标准化、信息化及精益生产工作,企业内部通过四大管理领域促进可持续发展,包括使用先进技术,实现智能品管;通过精益生产,减少八大浪费;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化、信息化需要全员参与,精益生产、智能生产、绿色印刷更是相辅相成,金杯一直很努力地将这些概念灌输给员工,相信可持续发展一定是金杯未来的竞争优势。
辽宁新华:融合加速 向“一流”进发
【作者】侯维佳:辽宁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与创新创意,依旧是印刷业2020年的主旋律。
一是加速推进智能化发展。印刷技术的创新是印刷业有效发挥其阵地作用的关键支撑,决定着行业服务质量、水平和成果。可以说印刷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将带来更大的市场,并推动印刷业变革,从而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新需求。
二是深入推进融合发展。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印刷业深度融合,推进印刷业向上下游产业链及其他领域延伸发展,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激发新动力,创新融合,精益管理,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时代机遇,促进产业繁荣发展。要践行“一带一路”带来的机会,开阔视野,拓宽领域,研究产品、服务走出去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在追求互利双赢中实现新发展。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辽宁新华印务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之年。辽宁新华印务将以“把新华印务公司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一流印刷企业”为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设备技改和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培育智能信息化示范项目,加快品牌建设,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打造精品出版工程,以书刊及精品图书为核心拓展多元化业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印刷企业。
湖南天闻印务:产业升级诉求迫切
【作者】徐向荣: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5G的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智慧印厂普及速度比我们想象的更快,印刷产业升级的诉求前所未有地迫切。在直面压力和挑战的同时,印刷企业应以辩证眼光和战略定力抓住并用好发展机遇,积蓄实力,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时代潮流。
在新的起点,天闻印务在稳中求进的发展轨迹上将始终致力于内强外拓双向发力。一是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和生产经营工作中,坚定政治责任担当、坚守意识形态阵地,以党建带队伍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研究建立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引导培育员工提高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是坚持以教材教辅印刷业务为经营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是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书刊印刷企业,在切实聚焦实业、做精做强主业的同时,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人工智能型转化的生产模式变革,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化的运营模式变革,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的增长方式变革。
四是持续推进“种果树 剪枝蔓”经营战略,通过服务质量提升与优质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通过精细化管理助推企业效益增长。大力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把标准化工作贯穿始终。
山西新华:激活国有印企活力
【作者】杨志刚:山西新华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我国出版印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印刷企业要发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生力军作用,2020年要紧密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等重大主题做好服务工作。
全面绿色化已成印刷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因此,引用新型的智能化、数字化印装技术,必将成为印厂占领市场、赢得先机的重要支撑,也是印厂进一步提升双效的基础。简言之,要围绕主旋律,宣扬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服务工作。落实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行业发展方向,仍将是印刷业2020年发展的新增长点。
山西新华印业2020年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一是抓住优势,优化结构。认真服务好教材教辅生产,同时持续增强市场观念,培育满足客户要求就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理念。二是改革创新,筑牢发展基石。大力推行标准化管理,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活国有印企活力,促进企业持续进步。三是培育新动能,增强竞争力。把握印刷业发展机遇期,紧跟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步伐,大力搞好技改,以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搞好人才建设,特别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探索培养人才机制,补齐人才短板。
海南日报社印刷厂:借自贸港建设谋转型
【作者】肖巨煌:海南日报社印刷厂厂长
2020年将是较为艰难的一年,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还未结束。开年即遭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国内经济雪上加霜,印刷业将在艰难中前行。
总体来看,传统印刷将萎缩,部分可能增长。儿童读物随着全面两孩政策显效将持续增长;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高端精品书籍需求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包装印刷的大批量订单将向小批量个性化转变。同时,“互联网+印刷”将更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数码印刷在互联网环境下将加快发展,绿色化、智能化将是印刷企业增加投入的主要方向。为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多印刷企业将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2020年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南日报社印刷厂作为海南省国有印刷企业,将融入自贸港建设,抓紧推进印刷厂搬迁新址工作落地,争取新基地2020年开工建设。借印厂搬迁的机会,海南日报社印刷厂正在积极谋划转型升级。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的引领支持下,新印刷基地将列入“我为自贸港作贡献”建设项目,当前主要工作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目标是建设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印刷标杆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