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好书店的“三个维度”

2020-03-31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张吉响
  “遇见一个好书店,是一生的幸福”,对于一家自己喜欢的书店,人们常常这样赞赏。“这里有没有一家好书店?”是人们对一个地方的期待。那么,好书店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特质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书店的希望可谓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角度,但我认为,好书店是有一个判断基本标准的,这就是读者通过自己直观体验,自然而然地做出的结论,不拘泥条条框框、不搬弄教条文字,完全是直接进店看书,所产生的真情实感火花,做出具体回答:好,还不好?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书店是客观环境下的产物。我觉得,好书店基本标准应该有三度——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

  其一,是有温度。好书店一定是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融和在当地的人们活动之中。书是物质的,图书品种一定符合读者需求和期待,默契贴切,能产生精神层面的深度共鸣,成为人们有机生活的一部分。书店的本质是文化传递,传递、需要真诚,需要热情。离开了爱,当然传递就要打折扣了,爱的深浅程度决定着书店的温度高低。一家好书店就应该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感化人,把人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急人们之所及,想人们之所想,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让人们念念不忘,依依不舍,离不开,搬不走,舍不掉,视书店如同身边的柴米油盐一样,须臾不能缺少,津津乐道。

  这样的书店一定是温馨的,不管规模大小,不论品种多少,却散发出充盈的人文气息,饱含可亲真诚,心心相通读者,经营细致贴切,服务精细到位,满足读者多方面、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

  这样的书店一定以读者为中心,洋溢着静谧安详的气氛,有一种舒适温馨的环境。书架可以多具风情,五花八门,但排列一定庄重大方,摆放整洁有序,图书一定是分门别类的,精到准确,易于选书购书,而绝不能规模是现代的、装修是华丽的,但是服务却是消极被动的。店堂一定是虎虎有生气的,而不能是一个死气沉沉、毫无生息的冷冰冰世界,读者感受不到任何温暖。

  好书店绝不仅仅是一个卖书和买书的地方,而是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相融相交的世界,好书店一定既有品性和美德,也不缺少操守和气质,时时刻刻跳动着丰盈灵动、生生不息的时代脉搏。

  其二,是有广度。现在图书浩如烟海,品种繁多,门类广博,涵盖古今,包罗万象,几乎无所不有,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我国每年出版图书巨多,2018年出版就达51.9万多种。图书品种多少体现着一个书店的服务质量,丰富的品种应是一家好书店不断追求的目标 ,绝不能市场上有大量读者需求品种,而书店里却少这缺那,寥寥无几。一货有一客,百货迎百客,全品种服务是最好的服务。服务可以多种经营,但书一定是书店的当家品种,具有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品种,应既有畅销书,又有一般书;既有经典书,又有流行书;既有精装书,又有普通书;边界宽一些,范围广一些,感觉厚重一些。总之,丰富多彩的社会决定了五花八门的需求。一个书店如果没有充沛的品种,捉襟见肘,货架上总是稀稀拉拉,又有几个人会去光顾呢?读者去了又能得到什么满足呢!

  其三,是有深度。图书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最普通的读物是启蒙读物和基础教育读物,继之是各种娱乐消遣读物、社会科学通俗读物、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第三个层次是各种学科专业的一般著作;第四个层次为最高层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和自然科学的学术著作。图书内容的金字塔式层次结构,就决定了满足着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属地的读者需求。

  有的放矢,一家书店总要根据读者需求来打理,品种范围毕竟是有一定控制的。或品种狭窄一点,或面种宽范一些,其图书内容或集中一点,或全面宽泛。书店的深度,就是这家书店所展示的图书,与当前现实出版的类别图书所达到的接近程度、与读者需求所期待的程度,占比究竟是多少?尤其是指与这家书店的定位角度所企及的程度多寡。书店图书品种越多,占比就应该越高。好书店一定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占比具有相当深度的,特色鲜明,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别有天地,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大路货品种。特色建在读者需求基础之上,长期坚守,就能在市场上找到应有的立足之地。

  当今,有一些书店尽管陈列着许多图书,然而,相当的读者却说没有什么书,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这家书店的图书缺少认真的选择,都是一般般的常见品种,似乎很时尚,不是心灵鸡汤, 就是快餐文化,而没有什么特色,缺乏具有一定深度、含金量高的图书。表面看来,图书品种似乎很多很多,而大都是一些“滥竽充数”的图书,缺少能量,读者当然是不会买账的。

  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书店,什么样的人光顾什么样的书店。图书是心灵的艺术品,表面看来,经营图书是一种十分简单的行当,入行门槛低,从众者甚多,其实是这些人缺乏认真研究,浅尝辄止罢了。经营图书决不是简单的事情,图书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图书既是小商品,又不同于小商品。图书具有一定的小商品的共性,体量小,价值低,流通慢,可多可少,易于充足,但又是具有很强独特性的精神产品、信息产品,需求不易察觉,销售大有学问,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千变万化,经营者需要具备一定鉴赏能力。图书内容的深浅、厚薄、难易等诸多因素都维系着书店的生存,不易把握分寸。需要一个去伪存真,去弱求强的选择,要不断地加以比较、甄别、选择、存留。图书品种直接关系着书店生存,一个书店办得是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讲,就在于书店里的图书是否适销对路?是否应时应季?这就要求经营者充分的了解读者、了解市场。了解地越深入、越透彻,选书进货就会越精细、越对路。一家有作为的书店,一定是真心实意拜读者为老师,做读者知心朋友,精准的读者定位乃实体书店运营之道也。

  书店的经营者是书店的灵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开书店须既要懂书,又要懂商业。好书店一定是和读者不断磨合对接中,慢慢成长起来的,而绝不能拔苗助长,催苗速成。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有文化、懂经营是书店最长久的风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