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人民体育出版社:做好战“疫”大后方的体育出版补给

2020-03-3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美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人民体育出版社推广安全、科学、有效、针对性强、易于习练的居家防疫健身方法,承担起专业体育出版社的社会责任,贡献体育人的力量。2月15日起,人民体育出版社陆续策划、出版线上公益抗疫图书《居家健身防疫——世界冠军带你强身健体》《抗疫健身操》《武当九式太极拳》等图书。3月6日,人民体育出版社联合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学科团队推出《慢病人群居家锻炼指南》,该书旨在让慢病人群掌握居家锻炼的科学知识和有效的锻炼方法,激励运动锻炼的积极性。

  展现体育出版人担当

  拥有66年历史的人民体育出版社,见证着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出版经验。提及策划、出版抗疫系列图书的目的和意义,人民体育出版社副总编吴永芳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现在全国很多出版社陆续推出了防疫抗疫系列的图书,帮助大众了解病毒,普及病毒防控知识,同行间默契地打了一个漂亮的配合。

  在出版居家抗疫图书前,人民体育出版社做足了准备工作。“我们清楚地知道国内这方面的专家有哪些?近期哪位专家有这方面的成果?国内权威的机构和单位有哪些?各单位的团队情况和科研积累情况。因此,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书稿并保证书稿内容的质量。”吴永芳表示。

  专业的编辑队伍则是人民体育出版社成功策划、出版系列抗疫图书的人才优势。“出版社的这支编辑队伍特别能战斗,尤其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鸿篇巨制——‘奥运冠军成长之路’丛书,二十几位编辑参与其中,历时一年的时间完成组织编写、审校、设计、排版、印制、发行等所有工作。我社编辑经受住了考验,也从中快速成长起来。”在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编辑队伍成为人民体育出版社全民抗疫中的中坚力量。

  “纵然不能像医生那样逆行冲在第一线,但是作为体育出版社,也要立足自身,力所能及做点儿事情。”吴永芳认为,作为专业体育出版社,要为大众把好关,联合权威机构、权威专家创作创编科学健身指导图书,向大众提供安全、科学、有效、针对性强、易于习练的居家防疫健身方法。

  谈及《居家健身防疫——世界冠军带你强身健体》选择世界冠军带动防疫的原因,吴永芳表示,当前防疫抗疫的战场上,应该充分发挥世界冠军这个英雄群体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带动大众坚持居家健身,振奋精神,为家为国,夺取最后的胜利。

  《抗疫健身操》则针对居家或办公室环境,空间相对小,运动时间和运动量不宜掌握的情况,人民体育出版社联合国际著名的运动人体科学专家、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朱为模团队专门创编。

  发挥专业出版社优势

  《居家健身防疫——世界冠军带你强身健体》的选题灵感源于1月27日南京体育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出的一篇《病毒快走开,南体带你动起来》的文章。为确保短时间、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工作,人民体育出版社与南京体育学院一拍即合,确定了全书的主要内容为14位世界冠军参与创作、做动作示范的14套健身动作组合。

  南京体育学院在2月9日完成全部书稿内容,人民体育出版社在2月15日完成全部审校、设计排版工作,正式出版。

  《居家健身防疫——世界冠军带你强身健体》的出版,是一次超常规的“作战”。从确定选题到出版,共用了13天的时间。“出版社领导挂帅,组织动员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版式设计、排版、校对12人组成了‘战时’工作组,大家虽然散居在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多地,但还是克服诸多不便,借助电话、微信、QQ、视频会议等各种手段,通力合作。南京体育学院每提交一个专题的内容,即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与主创人员及时沟通,完善内容,解决疑问,严格按照出版相关管理规定的流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三审三校一读工作。”谈及出版的曲折历程,吴永芳感慨道。

  公益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为何以公益电子书的形式出版抗疫图书?吴永芳表示:“国难当前,我们要尽出版社的社会责任,体现体育出版人的担当。因此,选题策划之初,出版社领导就和编委会统一思想——要公益出版。”

  人民体育出版社深知,抗击疫情不能等待,面对印刷厂尚未正常开工、印刷需要一定的周期、物流不畅的现状,人民体育出版社采取电子书的方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各个阅读平台多渠道传播。

  据悉,人民体育出版社将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武术局、武汉体育学院联合推出第三本电子书《武当九式太极拳》。吴永芳说:“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武术局、武汉体育学院作为两个身处疫情中心的单位,防疫抗疫的同时,无偿拿出共同挖掘整理的武当武术经典成果——武当九式太极拳,一种原地太极拳,与大家分享,令我们感动。我们要坚定地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

  无疑,出版抗疫系列图书体现的是出版行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是每一位出版工作者引以为荣的事情。“在国难面前,我们不做旁观者。我们呈现给大众的作品是严肃的、严谨的出版物,其价值完全不能等同于网上的一篇博文、一篇文章。我相信,大众更愿意相信出版单位的判断和选择。我们不会辜负这种信任。”吴永芳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