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类别设置与分析

2020-03-28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作 者】徐艳、邝文国、吴桂亮:《江苏农业科学》杂志社

  【摘 要】[目的]旨在调查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设置情况,进而分析其与载文量等的关系,以期为促进新时代下期刊的品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类调查与总结的方法,对10类期刊2018年的栏目数、载文量进行统计、归类,数据来源途径为各期刊的官网与中国知网(CNKI),每个数据均重复计算3次;从栏目类别设置方法、栏目名称、栏目数量、栏目载文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80%的期刊(8种)有较丰富的栏目设置,其余期刊(2种)没有固定栏目甚至没有栏目;(2)8类期刊中栏目名称以4个字的偏正、联合结构的词组居多,由于各期刊对各学科的具体范围定义不同,使其对同一学科的具体名称有区别;(3)大部分期刊的栏目数量在2018年度的变幅不大,仅少数偏大,可能与部分期刊设置了专刊等有关;(4)栏目数量与整体上与期刊的总载文量呈正相关,最大载文量所在栏目可以从数量上体现出各刊的特色学科。[结论]期刊栏目不仅仅是作为目录索引,更可以在多个方面与期刊的形象、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可以为今后农业综合类甚至更大范围的期刊栏目的合理设置提供基本参考,并为期刊品牌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江浙沪地区;农业综合类期刊;栏目类别;特色分析

  期刊栏目,是指期刊将其刊载的论文按学科等不同进行的分类,具有导编、导研、导投、导读等功能,对于读者查找论文、作者了解拟投稿期刊、编辑审稿等具有重要意义[1-5]。一个期刊的栏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办刊思路与重心,此外,各个期刊的优势或特色学科,也能够在其栏目设置上得以体现[6-11]。目前,国内大部分期刊设有不同的栏目,并且已有较多关于期刊栏目设置的研究[12-15],然而,目前对于农业综合期刊的栏目设置研究较少。

  近年来,农业综合类期刊的发展较为迅速,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农业与生物、地理、经济等学科的交叉发展,使其研究的范围更加广阔而深入。江浙沪地区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先导地区,其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相应的配套设施多且发达,为其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无论从农业科技项目的申报数量看,还是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水平看,该地区的农业研究成果数与获奖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相应地,江浙沪地区的农业综合类期刊的发展也较为迅速。例如,近年来国家号召期刊企业化改制,并鼓励进行集群发展,江苏省农科院主办的《江苏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等在内的农业综合期刊已经积极响应,这两个杂志目前统一由江苏农科传媒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改公司也是于2014年期刊进行企业化改制后成立的。可以看出,江浙沪地区的农业综合期刊的办刊思路灵活,且对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反馈较快,因此研究该地区范围的农业综合类期刊对于指导其他地区或其他类型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2018年度我国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类别设置,以期分析栏目设置与期刊发展的关系,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农业综合类期刊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也从栏目设置的角度为期刊的品牌建设提供改进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笔者通过详细调查、筛选,共得到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期刊,并通过其官网主页与中国知网(CNKI)等途径,获得其相应的基本信息,如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情况、刊期等,详见表1。本研究以这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在2018年度的栏目设置等相关信息。


表1 江浙沪地区的10种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概况
期刊名 主办单位 主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情况 刊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CSCD来源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CA、EBSCOhost、Ulrichsweb、ZR、CABI、JST等 双月刊
《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JST等 双月刊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农业核心期刊、JST等 半月刊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核心期刊、AGRIS、CABI、ZR、DIALOG、CA、IC等 季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浙江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双效期刊、CA、ZR、CABI、AJ、AGRIS、FSTA、Ul-richsweb、OAJ等 双月刊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学会 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CSCD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AB、JST等 月刊
《浙江农业科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浙江省期刊方阵期刊等 月刊
《上海农业学报》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学会 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JST等 双月刊
《上海农业科技》 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双月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Agrindex、CABI、JST等 双月刊
  注:期刊的排序不分先后,表2同。主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情况参照各期刊2018年最后一期的封面或官网、CNKI中的相关信息。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总览》来源期刊;双效期刊指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出的在现有期刊总数10%—1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重点期刊;CSCD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RCCSE指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CA指美国《化学文摘》;EBSCOhost指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ZR指英国《动物学记录》;CABI指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JST指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文献数据库;DIALOG指美国的一种情报检索系统,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IC指波兰哥白尼索引;AJ指俄罗斯《文摘杂志》;AGRIS指《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索引》;FSTA指英国《食品科技文摘》;Ulrichsweb指美国《乌力希期刊指南》;DOAJ指瑞典开放获取期刊目录;<Agrindex>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情报系统(AGRIS)的检索刊物。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获取资料、数据的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或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官网,通过查阅相关目录、封面等方法,统计各期刊的栏目类别与数量。各个栏目的相关数据均重复统计3次,以减少误差。

  二、结果与分析

  1  栏目类别设置方法分析

  1.1 栏目类别设置方法

  由表2可以看出,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中划分栏目类别的有9类期刊,占总数的90%。另外,这10类期刊相应栏目类别的划分特点有以下几个:

  (1)根据专业或学科类别划分。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的“动物科学”“植物科学”“食品与工程”与《江苏农业学报》中的“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艺”等栏目。

  (2)根据用途划分。有些栏目所刊载的文章偏重于实用性,如《浙江农业科学》的“食品技术”“植保技术”等栏目;有些属于推广性的,如《上海农业科技》的“科技推广”等栏目;有些属于专题类的,如《江苏农业科学》的“专论与综述”、《浙江农业科学的》“专论与综述”等栏目、《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的“论文”等栏目。

  (3)根据文体类型划分。如《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的“研究简报”等栏目、《浙江农业学报》的“综述”等栏目、《上海农业学报》的“综述/文献综述”等栏目。

  总体来看,表2中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中的8类都划分了详细的栏目,并且这些栏目的划分大部分是依据文章的专业或学科类别进行的,大部分期刊是综合了以上3种划分方法。然而,《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仅有2期划分了栏目“研究简报”,其他文章均未划分栏目,《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则没有划分栏目类别。这样不仅对于读者查找文章造成了不便,而且不利于作者有方向性、针对性地投稿,对于编辑安排对应的审稿专家与后续编校人员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存在的问题

  除了《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江苏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浙江农业学报》《浙江农业科学》的栏目划分较为细致、稳定外,本研究通过具体分析发现,其他期刊的栏目类别划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栏目重叠或相似。由表2可以看出,《上海农业学报》的“资源环境·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等栏目,都含有“资源环境”几个字,此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畜牧·兽医”等栏目、“质量安全·食品保鲜”质量安全·农业气象”“质量安全”“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等栏目也较为类似,因此笔者将其合并统计,否则栏目统计会显得非常混乱且重复。对于这类情况,笔者建议多设几个不同名称的栏目或作简并化处理,免得同类栏目名称变化太大且重叠较多。对于《上海农业科技》而言,“粮棉油”“粮油作物”等栏目、“园林绿化”“园林与花卉”等栏目与“信息”“农业科技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等栏目的问题都是类似的,可以通过适当扩大名称的外延范围进行统一化处理。此外,《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的“动物科学”与“动物科学与医学”等栏目,前者全年只用了1次,仅有1篇论文,笔者认为这2个栏目完全可以归为一类,如采用“动物科学与医学”等含义更广的栏目,但是由于该期刊的特色比较突出,有3期是专刊,本身栏目设置就比较灵活,这样偶尔的不均一化设置也无伤大雅。

  (2)栏目设置不稳定。由表2还可以看出,很多期刊的栏目设置不稳定,表现在有的栏目在全年中只在1、2期中出现,而有的栏目全年每期都有。这可能由于稿源不足造成的,而这类原因是可以通过积极组稿、约稿得到改善的。

  (3)无栏目或栏目太少。笔者查阅《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发现,其论文类型都比较多,涵盖了不同学科,然而这2个期刊都没有做好栏目分类,可能与每期的稿源学科类型不同而较难分类有关,也可能是这些期刊没有分类的意识。

  (4)各自的特色不明显。由表2可见,例如,除了《江苏农业科学》《浙江农业科学》的栏目中有其他期刊没有的“蚕桑”类的栏目外,其他期刊中能够明显看出期刊特色的栏目不多,多数是比较大众化的栏目名称,这可能与农业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大氛围有关。


表2 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设置情况
期刊名 主要栏目名称与年度采用次数(用汉字表示,次)、载文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篇) 资料信息获取途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特约综述(六,16),植物科学(六,46),生物与环境(六,26),动物科学(六,33),食品与工程(五,22),农业前沿(四,4),研究简报(二,2) 期刊官网
《江苏农业学报》 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六,33),植物保护(六,17),耕作栽培·资源环境(六,39),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六,30),园艺(六,28),加工贮藏·质量安全(六,39),农业工程(二,3),综述(五,10),研究简报(二,3),农业经济·农业信息(二,3) 期刊官网
《江苏农业科学》 专论与综述(二十四,115),生物技术(二十四,148),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二十四,197),植物保护(二十四,122),园艺与林学(二十四,289),畜牧兽医与水产蚕桑(二十四,163),贮藏加工与检测分析(二十四,150),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二十四,221),资源与环境(二十四,369),农业经济与管理(二十四,325) 期刊官网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研究简报(二,2),未分类(四,82) 中国知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综述(五,17),论文(三,33),生物科学与技术(二,3),作物栽培与生理(二,4),植物保护(三,4),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三,7),农业工程(三,7),动物科学(一,1),园艺学(二,4),食品科学(二,3),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二,8) 期刊官网
《浙江农业学报》 作物科学(十一,25),动物科学(十二,54),园艺科学(十二,59),植物保护(十二,34),环境科学(十二,47),食品科学(十一,29),农业经济与发展(八,12),生物系统工程(九,14),综述(四,5) 期刊官网
《浙江农业科学》 专题论述(十二,23),果树与蔬菜(十二,105),粮食作物(十二,82),植保技术(十二,123),观赏园艺(十二,48),药用植物(十二,41),经济作物(十二,41),资源与环境(十二,72),食品技术(十二,67),农业经济与信息(十二,42),蚕桑与特种养殖(十一,24),种子专栏(十,12),畜牧兽医(十,27) 期刊官网
《上海农业学报》 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六,23),作物栽培·生理生化(六,24),资源环境·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六,27),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六,15),园艺·园林(五,15),质量安全·食品保鲜/质量安全·农业气象/质量安全/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六,17),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六,26),综述/文献综述(五,8) 期刊官网
《上海农业科技》 论坛(六,50),专题研究(五,16),农产品安全(五,11),粮棉油/粮油作物(六,84),养殖业(六,8),瓜果菜(二,14),园林绿化/园林与花卉(六,27),土壤肥料(六,37),科技推广(六,10),植物保护(六,73),园艺作物(四,45),信息/农业科技信息/食品安全信息(非论文,未计入) 中国知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未分类(六,87)
 
中国知网
  注:相关资料信息获取途经主要是各期刊的官网,如官网无相应内容,则从中国知网获取;对于《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科技》的部分名称重叠的栏目已作合并处理,相似或同类的栏目用“/”分开。下表同。

  2 栏目名称分析

  栏目名称应该简洁、明了、规范、准确,尽量使用偏正、联合结构的词组作为栏目名称。此外,栏目名称应该与期刊的办刊特色保持一致,特别是那些反映期刊特色的栏目,其命名要能准确反映所刊载文章的内容和特点,从而有效地对读者起到导向作用,也可减少编辑在安排审稿、编校、分栏工作中的工作量。由表2可以看出,江浙沪地区有较为丰富栏目设置的8种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名称特点如下:

  (1)字数。由表2可见,8类期刊的栏目字数一般在2—9字之间,4个字的偏正结构的栏目名称较多。最短的栏目为“综述”“园艺”“论坛”“论文”等,为单一名词;最长的栏目为“遗传育种与耕作栽培”“畜牧兽医与水产蚕桑”“贮藏加工与检测分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等,均为联合词组。

  (2)不同期刊对同一类栏目的命名不一样。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期刊对于同一类学科范围的栏目命名不一致,例如,涉及“生物”类的栏目,名称就有“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技术”“生物系统工程”等,可见各期刊对于具体栏目的专业范围划分不同。

  由表2还可以看出,这8类农业综合类期刊栏目的命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名称不稳定。这类问题与“2.1.3”节中栏目设置不稳定的情况类似。在名称上主要表现为同一期刊内同类学科的名称多样化、不固定等,如《上海农业科技》的“粮棉油”“粮油作物”等栏目。

  (2)部分名称不够准确。如《上海农业科技》中的“信息”“农业科技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等栏目,不是信息学中的信息的概念,是属于广告、公告类的消息,容易误导作者投稿,笔者在最终的统计中也没有将其计入。

  3 栏目数量分析

  3.1 不同期刊的栏目数量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除了2类无栏目或栏目过少的期刊外,其他8类期刊的平均栏目数排序依次为《浙江农业科学》《江苏农业科学》《上海农业科技》《江苏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浙江农业学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每期平均栏目数、总栏目数最多的均是《浙江农业科学》,最少的均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此外,从平均栏目数上看,10类期刊中<5个的有3类,≥10个的有2类,其他多数期刊的平均栏目数均介于5—10个之间。


表3 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数量
期刊名 2018年的栏目数(个)
每期 总计(不含重复) 平均 资料获取途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4-7 7 5.83 期刊官网
《江苏农业学报》 7-9 10 7.83 期刊官网
《江苏农业科学》 10 10 10.00 期刊官网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0-1 1 0.50 中国知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8 11 4.67 期刊官网
《浙江农业学报》 5-9 9 7.58 期刊官网
《浙江农业科学》 12-13 13 12.58 期刊官网
《上海农业学报》 7-8 8 7.67 期刊官网
《上海农业科技》 9-10 11 9.67 中国知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0 中国知网
  注:平均栏目数=各期栏目数的和/总期数。

  3 22018年各期刊不同期之间栏目数量的变化

  本研究统计了除《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报)》以外9类期刊的不同期之间的栏目数量变化可知,《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农业学报》的变幅较大。由图1可以看出,每期栏目数最大距平变幅[(最大值-平均值)/平均值×100%]绝对值最大的是《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为100.00%,可能由于该期刊一年中只有2期设置了1个栏目;其次是《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达到71.31%;最小的是《江苏农业科学》,为0。



图1  各期刊栏目数的最大距平变幅绝对值

  4 栏目与载文量的相关分析

  4.1 栏目数量与期刊年度载文量的关系

  由表3、表4可以看出,除了无栏目或栏目过少的2类期刊,总载文量最大的《江苏农业科学》,其平均栏目数也较多,排名第2;总载文量较小的《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其平均栏目数最少。此外,总载文量排名第二的《浙江农业科学》,其平均栏目数最多;总载文量排名第三的《上海农业科技》,其平均栏目数也排名第三;总载文量排名第四的《浙江农业学报》,其平均栏目数排名第六;总载文量排名第五的《江苏农业学报》,其平均栏目数排名第四;总载文量排名第六的《上海农业学报》,其平均栏目数排名第五;总载文量排名第七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其平均栏目数的排名也是第七。由此可见,载文量与栏目数量整体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能由于收稿量越大,其稿件所属的学科类别就越多,因此划分的栏目类别也越多,或者由于栏目设置较多,所能容纳的载文量也就越大。

  4.2 最大载文量所在栏目分析

  在本研究中,10类农业综合期刊的主办单位都是涉农高校、研究院所或学会等,因此这些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中,农业研究热点领域的文章普遍较多,如“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等栏目。其中“资源环境”及相关栏目在8类期刊的最大载文量对应的栏目中出现了3次,占8类期刊中的37.5%;与“植物”相关名称在8类期刊最大载文量所对应的栏目中出现了6次,占75%。

  此外,最大载文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刊的特色,例如各个期刊都有其审稿专家团,他们不仅是文章质量的“把关者”,有时候也是优秀论文的推荐者,因此一个期刊的优势或特色学科在其载文量上会有一定体现,例如,《江苏农业科学》载文量最大的栏目“资源与环境”,其载文量占总载文量的17.5%,远远高于栏目平均水平10%,而资源与环境也确实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优势学科。此外,有些期刊为了突出学术优势,注重高水平文章的发表,如《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笔者分析发现,2018年第2期为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百年院庆专刊,第3期为“作物逆境适应与品质形成机制专题”刊,第4期为“农用无人机与智能装备专辑”刊,主要相关研究成果都归在这几期的“论文”栏目中,这反映了该期刊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资源与学术性特点,并且能够紧紧围绕学术热点,从而发展品牌期刊的策略。

  4.3 不同期刊间平均栏目载文量的比较

  由表4还可以看出,不同期刊间平均单栏载文量的差别较大,范围为2.00—209.90篇/栏,最少的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最多的为《江苏农业科学》,次多的为《浙江农业科学》,为56.20篇/栏,其他多数期刊的平均单栏载文量在20——30篇/栏之间。单栏载文量一方面反映了期刊稿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期刊的整体载文量。


表4 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农业综合类期刊的平均单个栏目的载文量
期刊名 总载文量/篇 平均单栏年度载文量(篇/栏) 单栏载文量变幅(篇/栏) 最大载文量所在栏目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49 25.56 2-46 植物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205 26.18 3-39 耕作栽培·资源环境、加工贮藏·质量安全
《江苏农业科学》 2099 209.90 115-369 资源与环境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84 2.00 0-2 研究简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91 19.49 1-33 论文
《浙江农业学报》 279 36.81 5-59 园艺科学
《浙江农业科学》 707 56.20 12-123 植保技术
《上海农业学报》 155 20.21 8-27 资源环境·土壤肥料/资源环境·植物保护
《上海农业科技》 375 38.78 8-84 粮棉油/粮油作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87
  注:总载文量的获取途径同表3;平均单栏载文量用总载文量除以平均栏目数得到。

  4.4 同一期刊不同栏目的载文量比较

  此外,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期刊的单栏载文量表现出的特点如下:(1)部分栏目年度载文量过小。不少期刊的栏目最小年度载文量在5篇/栏及以下,有的甚至只有2——3篇/栏,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的“研究简报”栏目,2018年度只出现了2次,每期只有1篇文章;还有《江苏农业学报》的“农业工程”“研究简报”“农业经济·农业信息”等栏目,年度均只出现了2次,分别仅有3篇文章;《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的“动物科学”栏目,年度只出现了1次,仅有1篇文章,“生物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栏目分别仅出现了2次,分别仅有3篇文章。(2)栏目年度最大载文量与最小载文量差异过大。载文量大的栏目,常常是单期单栏文章大于10篇,有的甚至接近20篇,显得过于拥挤,而载文量小的栏目甚至出现单文成栏,表现出期刊对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此外,由于笔者已经对《上海农业科技》《上海农业学报的》部分文章较少且名称相似的栏目作了简并化处理,因此实际的差异可能比表4中显示的要大。

  这些栏目过少、文章过少的现象,对于期刊来说有一定的不利影响:(1)让读者觉得期刊对栏目的设置有些随机化;(2)单文成栏在某种角度占据了期刊的版面资源。然而也有一定的好处:(1)有利于把握主动性,有针对性地约稿;(2)保持栏目稳定,在稿源不足的情况下,没有随意删减栏目,可以保持栏目的稳定,从而让读者和作者觉得期刊办刊理念稳定可靠,并吸引相关专业的读者或作者。出现这些不均衡的原因,一方面是稿源因素,另一方面,与编辑部的被动性有一定关系,可以从某个方面提醒编辑部要针对稿源缺失的栏目,积极主动地组稿、约稿,统筹规划,保证期刊如期、如量出版。

  三、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期刊栏目设置对于新时代下期刊发展的影响表现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互联网、多媒体融合等特色日益突出,期刊面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而品牌建设可以使期刊突出自身闪光点,在众多期刊中突出自己,吸引高质量的作者与读者,从而促进自身发展。一个期刊的栏目是其“门面”,因为作者在了解一个期刊的过程中,除了刊名外,就是要了解该期刊所刊载文章的学科范围是否与自己的相符,如果一个期刊的栏目设置清晰有条理、规范、有特色,那么是很容易使作者在第一时间明白自己是否需要投稿,这样便在无形之中给期刊加了分,也节省了作者的时间;此外,得到高质量作者的信赖后,期刊的论文水平提高,学术信誉度提高,也有利于期刊获得数据库或评价体系的认可。

  栏目的数量与期刊的办刊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探讨,但是笔者认为,办刊水平高的期刊,特别是综合类期刊,其栏目数量不会太少,一方面表明其稿源充足,另一方面表明其学科范围较广泛,而且编辑、审稿人员的专业化分工较高,可以对各类学科的文章进行详细且准确的分类、审稿、编校。

  此外,从本研究得出的江浙沪地区已有的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设置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栏目设置规范、稳定且丰富的,大都稿源充足,如《江苏农业科学》等;栏目设置灵活且特色突出的,大部分实力较强,来稿质量高,组稿能力强,如《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等;栏目设置波动较大且经常刊登广告等信息的,可能缺少稿源等。

  2 结论

  本研究初步总结并分析了2018年度江浙沪地区10类农业综合类期刊的栏目设置、栏目名称、栏目数量、栏目载文量等基本情况。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1)80%的期刊有较丰富的栏目设置,并且大部分期刊综合了学科、用途、文体等划分依据进行栏目设置,只有20%的期刊没有固定栏目或者没有栏目;虽然存在栏目重叠、各期之间栏目的出现频率不一致等不足,总体上看这些期刊的栏目设置都有据可循,各有特色,少数可以看出较为鲜明的办刊特色。(2)8类期刊中栏目名称以4个字的偏正、联合结构的词组居多,不同期刊对同一学科的具体命名有区别,可能与各期刊对学科外延的拓展不同有关。(3)大部分期刊的栏目数量在2018年度内的变幅适中,少数偏大,可能与部分期刊设置了专刊有关。(4)栏目数量与整体上与期刊的总载文量呈正相关,且最大载文量所在栏目至少可以从数量上体现出各刊的特色学科。

  期刊的栏目设置对于期刊的整体品牌建设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从多个方面体现期刊的办刊水平、稿源量、作者群分布、办刊特色等,也可以吸引来稿,从而扩大稿源等。因此,各类期刊应该重视栏目设置。本研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为今后农业综合类甚至更广范围的期刊栏目的合理设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汪恒英,邝文国,马永祥.2006年我国14种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栏目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5):786-788.

  [2]李卓青.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3):465-467.

  [3]徐用吉,王薇.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若干建议[J].科技与出版,2008(2):36-37.

  [4]李建安.科技期刊的栏目设置、命名及方法评价[J].编辑学报,2000,12(1):10-13.

  [5]赵新.我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7):109-112,61.

  [6]郑勇.高校图书馆网站:从独白走向对话——以我国20所重点高校图书馆网站栏目设置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0(1):42-45.

  [7]吴倩,郭铁成,熊芝兰.试论医学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62-465.

  [8]孔垂辉.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栏目设置及其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29-31.

  [9]刘江霞.6种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栏目设置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890-894.

  [10]刘思文.基于控制论的期刊栏目设置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11]邓秀林.基于引文分析法的期刊栏目的学术影响力评价[J].现代情报,2007(5):154-155.

  [12]张晶,丘峰.期刊栏目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6):32-34.

  [13]方玉.期刊栏目策划的互动意识[J].科技与出版,2002(1):26-28.

  [14]黄丰.中外医学期刊栏目比较[J].编辑学报,2009,21(3):224-226.

  [15]王亚男,刘德生,俞敏.现代科普期刊栏目规划研究[J].编辑学报,2012,24(2):112-11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