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期刊专栏/专刊出版实践及经验启示

2020-03-28 来源:《天津科技》
  【作 者】衣春敏、李德强、丁彩娟、孔红春、彭秀华、刘贵春、任莹莹:《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摘 要】专栏/专刊的出版能很好地体现科技期刊的策划意识和组稿能力,借助传统期刊和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各自的优势,做好专栏/专刊的策划、组织、出版、推广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切实提高科技期刊在业内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中国给水排水》杂志近年来出版专栏/专刊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可为其他期刊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专栏;专刊;策划意识

  专栏/专刊(special column/issue)是指期刊为追踪报道某一学术热点或系统总结某方面研究成果而出版的栏目和特辑[1],具有时效性高、便于交流讨论、集中报道、方便学习借鉴的特点,对于读者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策划出版专栏/专刊是科技期刊争取优质稿源的重要抓手,也是使期刊从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3]。《中国给水排水》杂志为技术类期刊,长期坚持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并重的办刊方针,近几年从办刊实际出发,在出版专栏/专刊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愿与同行分享实践经验。

  1 专栏出版“多点出击细水长流”

  专栏的特点是可以围绕行业热点,渐次或同时展开,便于组织实施,编发稿件的数量和时间相对自由,更容易控制出版节奏,所谓“多点出击、细水长流”。近十年来,《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主要从跟踪基础研究和重大工程项目着手,先后在期刊上开设了“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雨洪管理”“地下污水处理厂”“住宅排水卫生安全保障”“广州深邃技术”“人工湿地”等专栏,均达到了预期效果。

  其中,2011—2012年推出的“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专栏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设计引水量为350万m³/d,概算总投资为89.53亿元,既是列入国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建立合理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点建设工程,也是广州亚运会配套的民生供水工程,在技术上实现了诸多突破和创新,填补了多项国内外同类工程技术上的空白。该专栏刊发稿件共计37篇,作者均来自项目主管单位、建设单位、科研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等。在穿越北江、白坭河的大口径沉管施工技术,穿越小塘立交桥和官窑立交桥段的“盾构内衬钢管”技术;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和钢管的制作、运输、安装,以及在软土地基处理、深基坑支护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国内类似工程均具有借鉴意义。该专栏的推出,为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设计、建设、施工、管理等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丰富和积累长距离输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随后进行的多项大型引水工程都借鉴了该工程的成功经验。

  开设专栏产生的效益,首先体现在社会效益方面,能够及时把行业重点工程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经验及时进行分享,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避免走弯路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期刊社而言,专栏的出版可以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毋庸置疑,包括版面费、新增广告费、学术会议宣传费、协办合作费等。专栏的出版可以采用更多新创意,灵活迅速地满足用户需求,进而开拓更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在当前工程实践类论文阅读多但引用少的情况下,专栏中的优质内容可以为提高期刊影响因子做出持续贡献。以发表在《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第6期的文章《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水质预警系统研究与实践》为例,截至2019已被有效引用26次,网络下载351次(数据来自中国知网)。

  后期在专栏论文基础上,经过整合编辑,结集成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图1)。这种基于期刊专栏的图书出版,开辟了期刊社与图书出版社合作的新路径。



图1 基于“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专栏出版的图书

  除此之外,“住宅排水卫生安全保障”专栏主要基于“十二五”水专项——建筑水系统微循环重构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即:排水系统性能检测平台研发与建设、高层建筑高安全性能排水系统研发、超高层建筑排水系统排水能力预测技术研发以及厨余垃圾排放系统成套技术研发,共发表论文21篇。在34层高度的试验塔上取得的最新成果,对促进新的设计方法和新产品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广州深隧技术”专栏,主要对国内第一个深层隧道排水工程项目——广州市深隧工程东濠涌试验段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深度报道,涵盖专业基础研究、建模、竖井设计及预处理、通风和除臭、防水和结构耐久性等重要内容,刊出后也受到广泛关注。

  在期刊公众号上开设的“国家水专项研究进展”“SCI论文摘要展播”“专利展播”等专栏,还可以发布在期刊、网站、微博上。这些原创内容提高了期刊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成为不少期刊同行效仿的榜样。这些新内容的推送,一周内的篇均阅读人数均在5000以上,有了稳定的阅读量。用数据说话,用户愿意为此付费,这也是对新媒体付费模式的一种探索。

  2 专刊出版“精准深入厚积薄发”

  目前,出版专刊已经成为科技期刊组织优质稿源,提升竞争力,扩大期刊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4]。专刊如果办得好,很可能使期刊由原来无人问津一跃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头羊”,受众认可度和学科影响力都会得到大幅提升[2]。与专栏出版不同,好的专刊有令人惊艳的感觉,当然这需要厚积薄发,准备充分。一般来说,专刊需要的周期较长,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文稿可能短时集中提交或需要频繁催稿等,对出版的人力、物力、执行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以《中国给水排水》杂志2019年推出的“海绵城市建设专刊”为例,对专刊出版重要环节进行介绍。

  2.1 选题策划,搭好框架

  选题策划是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受众对期刊的认可度和共鸣度。对于专刊而言,选题策划更是重中之重,专刊能否成功,主要看选题是否能够符合期刊的办刊方针和个性特点,是否能够反映编辑的创新思维和学识水平[5],是否能够引起受众足够的共鸣,真正为其所用。找到受众的精准需求点,是专刊获取预期效果的关键。就给水排水专业领域而言,海绵城市是近几年无可争议的行业热点,其基本概念已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进入普通大众的视野。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也可以看出,海绵城市相关研究迅速崛起,发文量和引用率遥遥领先。由此可见,专刊主题选择“海绵城市建设”可谓紧扣热点。在此选题之下,再选择全国闻名的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玉溪,集中报道工程设计、施工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更容易引发关注。根据整体内容安排,主要设置了“专题研究”“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应用”3个栏目,共刊发26篇文章。

  2.2 充分发挥期刊的资源优势

  在专刊处理流程上,由主编“挂帅”,建立绿色通道,保证优质快速处理来稿;在审稿方面,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对来稿进行细致的审阅,并针对来自施工一线作者的实际情况,作了特别详细的批注,提出更为具体的修改意见,便于作者理解审稿人的意图,修回的稿件能基本符合审稿要求,这样也会节省大量时间,保证出版进度;在文稿编辑加工方面,选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编辑进行细致编校,在实践中培养了作者,提高了一线作者的论文写作水平;增设技术把关措施,主要是利用期刊主办单位的专家资源——他们承担了玉溪海绵项目的整体设计,并常驻现场,对模型构建、设计施工、现场情况等非常了解。邀请设计人员参与稿件内容的校核和补充完善,有助于提升稿件的学术水平。

  2.3 加强专刊内容传播和品牌延伸

  专刊出版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受众契合点,利用这一优势,做好品牌延伸至关重要。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专刊内容进行精准推送,提醒读者关注;②在专刊出版各个阶段,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进行全方位推介,包括提前发布目次进行内容预告、介绍工程背景和最新进展等,吸引同行关注;③与已有的连续举办多年的相关主题学术会议相结合,会前、会中、会后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及时了解,也可以将部分专刊赠送给会议代表或作为活动小奖品,可谓一举多得。

  3 结语

  就当前科技期刊出版的现实情况,建议综合考虑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在传统出版方式基础上,充分考虑专刊出版周期和频率,适当增加专栏和专刊出版。要完成好的专栏和专刊出版,前提条件是需要有专业素养高、善于沟通和协调组织、有责任心的编辑队伍,否则再超前、再完美的策划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和财力、物力条件下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期刊的各种资源优势,借助新媒体传播,做好专栏和专刊出版,确实可以丰富期刊出版形式和内容,锻炼年轻编辑的综合能力,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徐书令.科技期刊加大专刊出版力度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J].编辑学报,2014,26(6):593-595.

  [2]郑雯,汤亚娥,王娟,等.医学期刊“专病专刊”出版模式探索[J].编辑学报,2018,30(6):640-643.

  [3]蔡斐,苏磊,李世秋.科技期刊争取优质稿源的重要抓手——策划出版专刊/专栏[J].编辑学报,2018(4):416-419.

  [4]黄锋,黄雅意,辛亮.出版学术专刊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影响研究[J].科技传播,2017(7下):44-46.

  [5]彭利平.行业科技期刊专刊策划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47-52.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