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策略

2020-03-28 来源:《天津科技》
  【作 者】郑庆祥、王农、张阳、潘淑君: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李无双:沈阳农业大学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融合发展迫在眉睫,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要努力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积极寻求实现融合发展的战略措施。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加快科技期刊编辑转型升级、提升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综合素质、提高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水平等策略,以期促进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新媒体(New 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新媒体环境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坏境。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科技期刊主办单位和编辑人员应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讨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途径,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必然受到其环境的影响,实现期刊编辑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新媒体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媒体编辑岗位越发不可或缺,提高新媒体编辑的综合素质也越发重要。目前,作为新媒体主要平台之一的微信公众号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科技期刊可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来实现媒体融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全新发展。

  1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转型升级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方式,过去传统媒体依托单一媒体形态进行的信息传播已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期刊在这种复合性、开放性、交互性的传播环境下已经心余力绌,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也越发重大。在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必须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必须不断变化和转型[1]。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转型升级发展是必经之路。

  1.1 思维理念的转变

  新媒体的出现使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改变着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变现有传统模式,去探索多媒体融合路径。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人的融合。作为新时代的科技期刊编辑,要学会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新思想、新观点,推动创新发展,要一马当先地接受并融入新的信息网络时代,在挑战与机遇共存的情况下,把握好工作实质,发挥积极作用。

  1.2 加强对信息内容的认知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高编辑水平和专业素质,面对良莠不齐、错综复杂的信息来源,要增加对内容认知的敏感度,以便进行有效判断。在处理来往稿件时必须认真审查,提高编校质量,保障期刊出版水平[2]。在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仍需要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广泛阅读了解行业领域内外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元素,增强知识储备来应对新的挑战。

  1.3 复合型全面发展

  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决定了编辑要增加自身功能性,除了需要掌握编辑基础知识和业务能力外,还需要掌握数字出版相关技术,包括数据库检索技术、网站搭建技术、大数据分析能力等。加强复合型编辑人才培养,就是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顺应形势的发展,理论结合实际,提高编辑的综合能力,推动科技期刊融合发展[3]。

  2 提高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的综合素质

  在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编辑岗位越来越重要。目前,由于大多数科技期刊新媒体工作普遍开展时间不长,且存在客观差异,新媒体编辑需要探索适合期刊发展的模式和道路。因此,提高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新媒体编辑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和自身修养,努力为期刊融合发展做出贡献[4]。

  2.1 强化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面对新时代应秉承的一种态度,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思维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型思维。新媒体编辑要了解互联网,就是要在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增加有效信息的搜集能力,提高敏感度,按照互联网规律探索媒体融合的机会。同时,新媒体编辑的互联网思维应以用户为中心,建立服务于用户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创新发展。

  2.2 提升新媒体操作技能

  新媒体时代对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体编辑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成为一个多面手。其中需要掌握和了解工作中涉及到的操作技能和平台资源,包括图片和视频的处理、编辑排版、设计制作等技能,并需要相关操作软件和专业网站的协助[5]。同时,还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通过数据分析网站如百度指数、清博大数据、新榜、360趋势等来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加强数据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水平。

  2.3 加强组织策划能力

  随着科技期刊新媒体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新媒体编辑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寻求推动工作发展的捷径,提高创新意识和策划能力。例如,通过科技期刊的平台资源,针对广大用户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线上可提高用户的活跃度,线下可增加期刊的宣传效果,通过定期组织策划热点主题的活动,形成新媒体品牌,促进科技期刊融合发展。

  3 提高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水平

  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为了更好地提高传播效果,促进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平台定位不明确、服务功能不强、传播性不足等。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必须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明确定位,优化内容推送工作,完善服务功能,努力改善传播效果,从而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

  3.1 根据用户需求明确定位

  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应瞄准期刊自身定位,以满足核心用户的需求为中心,在利用期刊媒介资源的基础上,确定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品牌策略[6]。目前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主要是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阅读爱好者,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平台要在推送理念、推送方式、推送策略等方面实现差异化运营,深入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发挥行业领域内的资源优势。只有通过打造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微信平台的传播效果,最终实现提高科技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目的。

  3.2 优化推送内容

  在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内容推送方面仍需要积极探索累积经验,可以通过一些途径进行优化。首先要加强微信公众号与科技期刊内容的融合,有选择性地推送期刊的优秀文章、前沿知识,通过发挥平台的时效性优势提供给用户优质内容。其次还需要完善推送内容的全面性,可以整合行业信息,包括相关政府门户网站、行业协会学会网站、行业其他自媒体平台资源等,同时也需要增加科普信息,提升文章的可读性[7]。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编辑排版也很重要,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提取内容中最具价值的关键点,利用图、表等形式丰富内容,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

  3.3 提高服务水平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在运营过程中要保障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科技期刊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平台的服务功能,如设置适当的菜单导航栏,丰富相应的内容等,以此提高用户服务满意度,进而提高平台的关注度和使用率[8]。其次,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要依靠期刊庞大的专家和作者群体,建立核心用户线上QQ群和微信群,定期选择热点话题与之互动,并开展线下活动,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真实需求,吸纳中肯意见和建议,进而调整服务功能策略,提高服务水平。

  4 结语

  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现已进入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科技期刊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改变现有模式,在坚持自身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探索科技期刊的多媒体融合路径,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才能促使科技期刊可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红.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转型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8(2):79-80.

  [2]张蕾,刘晓红.新媒体融合视角下学术期刊编辑的责任坚持与工作转型[J].编辑出版,2019(4):15-17.

  [3]齐烨,郑雨田,李娜,等.科技期刊在新媒体时代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J].天津科技,2018,45(8):87-91.

  [4]王农,郑庆祥,李无双,等.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思考[J].天津科技,2018,45(11):94-96.

  [5]陈晓堂.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应加强自我修养[J].编辑学报,2017,29(6):599-601.

  [6]王茂园.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与发展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8(36):54-56.

  [7]谢镒逊.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优势、存在问题与提升途径[J].新媒体研究,2018(23):40-41.

  [8]佘小宁.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实用性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8(19):41-4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