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奔跑的岱二牛》:新农村应有什么样的乡村精神?

2020-03-27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奔跑的岱二牛》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9年12月版/25.00元 ISBN:9787558417412

  ■受访人:黄蓓佳(作家) □采访人:夜 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春天正是读书天。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近期推出一系列重磅好书,以飨读者。

  其中《奔跑的岱二牛》是作家黄蓓佳继大奖作品《野蜂飞舞》之后,全新原创的儿童长篇小说。红草坝村是乡村旅游的新热门景点,但乡村少年岱二牛的父亲岱成材却沉浸在自己的“滑草板”实验中,对眼前的致富机会视而不见。岱二牛成了爸爸宏大理想的唯一支持者。在一次失败的滑草实验后,岱二牛捡到一只昂贵的手机。为了归还这只手机,岱二牛开始在乡村和城市间奔走……小说以幽默的笔调表现了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对乡村传统价值观念的冲击,以乡村少年岱二牛的寻寻觅觅串联起乡村温暖、亲切又有些荒诞的日常。当外面的世界在眼前徐徐展开,岱二牛和伙伴们守护着心中那小小的理想主义之光,满怀希望地迎向未来。

  长篇儿童小说《奔跑的岱二牛》是作家黄蓓佳在大奖作品《野蜂飞舞》之后,磨砺两年最新推出的作品。

  这是一本富有喜感的、书写当代乡村儿童生活的故事,也是一幅新农村的风俗图画。围绕一部手机,作家展开了一连串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各色人等在以“农家乐”闻名周边的红草坝村竞相登场。场景喧闹而欢乐,人物幽默又家常。

  作家为何将笔触聚焦到新时代农村和农民上来,又如何书写当代乡村少年?让我们听她娓娓道来。

  红草坝是作家理想中 的乡村生活

  □您为什么选择一位乡村少年作为最新长篇小说《奔跑的岱二牛》中的主角?

  ■写一个热气腾腾的当代乡村少年,我还是第一次。之前我写的《童眸》和《野蜂飞舞》,都是写过去生活的,偏沉重。我在新小说中试着去追求一种明快的简单,从情节到人物到语言,尽可能单纯、谐谑、有趣,还有点悬念,让我的小读者享受轻松阅读的乐趣。

  社会大变革之中的当代农村,其实有很多值得书写的好题材。以前我们提到农村,习惯想到的是破旧、凋蔽、落后、封建,父母外出打工,儿童留守乡村,女孩子早早辍学操持家务。这样的现象有,但不是全部。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经过多年的建设,有了敞亮的居所、干净的卫浴、清洁的用水、装货和载人的交通工具,以及漂亮的、甚至装备了全套电子设备的学校。农村孩子虽然不能享受城市孩子的高端教育,但衣食温饱已经不再是太大的问题。

  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写农村题材的作品,是不是可以从关注生存问题转到关注灵魂问题呢?新农村飞速建设,人的灵魂有没有跟上?精神面貌又是什么情况?村民的生活富裕了,乡村文明、乡村精神、乡村秩序如何重新构建?城乡文化又有什么差异?如何碰撞,又怎样交融?尤其在乡村旅游兴起热潮的当下,“农家乐”成为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必选项目时,成长在城乡交融之中的农村儿童,他们见惯了身边形形色色的旅游人群,置身在一个混杂而带有一点荒诞意味的文化群落之中,他们的想法、行动、遇见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考和决择,又有什么非同寻常之处?他们在价值理念上跟父辈又有什么样的冲突?

  这便是我所感兴趣的问题、我认为值得关注和书写的问题。我书中写到的红草坝,是我心目中一个当代乡村的典型所在,红草坝的日常生活,也是我理想中的不急不缓、不骄不躁的乡村生活的样子。

  □《奔跑的岱二牛》是一部反映当下乡村生活的作品,话题很“时髦”,有很多网红词汇出现,比如网红景点、乡村旅游、民宿、苹果手机、选择困难症……这些是有意为之吗?

  ■写当代农村,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自然离不开当下有热度的生活。不是我有意为之,是生活自然地为我们展现了这些。新时代的农村和农民,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封闭,与城市生活的沟壑也没有那么巨大。信息时代,大家共享很多新鲜的话题和生活方式,特别是书中的“红草坝”,本身是做旅游的村子,城里人、乡下人,人来人往,彼此融合,所做所想,避不开一些高热度的词汇。如果我有意忽略,才真正是落后于现实生活。

  塑造中国文学的新青年与新父亲形象

  □书名《奔跑的岱二牛》有什么用意呢?

  ■奔跑是一种姿态,是书中主角岱二牛喜欢的行走方式,也是我对一个乡村少年赋予的最多的喜爱。一个淳朴少年,迎着阳光,在田野中汗津津地奔跑,他跑向的是希望,是光明,是他人生的又一片天地。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奔跑更加动人了。如果用一个镜头拍摄出来,我相信也会是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影像。

  □岱二牛有两个特质,一是他愿意成全别人,二是他纯真和善良。他看起来很弱,但内心强大和执着。您是怎么理解和书写这个人的呢?

  ■开始动笔时,我本想客观塑造一个平凡男孩,甚至还想过要略带一点戏谑,一点黑色幽默。可写着写着,我被笔下这个行走如风的乡村少年打动了,他的朴实、诚恳、善良、厚道、友爱、隐忍……种种的性格特点,在我徐缓的写作进程中,一点一点地浮现和闪光,让我看到了他的可贵和高贵。他是平凡世界里的一束光,照亮了红草坝的乡村生活。他热腾腾的生命,在这个喧闹繁杂的世界里,格外尊贵和安详。他成熟、稳重、有担当,在今天的社会里,有责任感、有血性的男孩子太少见,我只能把我想看到的人物写在小说里。

  □《奔跑的岱二牛》里的爸爸岱成材也区别于我们印象中的农村男性,为什么要塑造一位兼具荒诞感和悲剧感的人物?

  ■我喜欢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塑造成人形象,这种塑造绝不马虎,力求精准和经典。《奔跑的岱二牛》是一部自带喜感的作品,书中人物也各有各的好玩之处。具体到岱二牛的爸爸岱成材,我的想法是在乡村人物群像中来一个异类的,带有谐谑色彩的“唐吉诃德”式的小人物形象。他有理想,有奋斗精神,有聪明才智,不甘于平凡,总想把日子折腾出动静来,但他生于乡村,成长的年代和环境没有让他真的“成材”,这是他一辈子的痛点。所以,他关心儿子们的成长,期盼未来比现在更好。他有点小聪明、小狡黠、小自私,也有“撞到南墙不回头的”乡村农民的执念。

  总而言之,这样一个兼具荒诞感和悲剧感的喜剧人物,只有放在红草坝的背景上,才显得可乐、可爱,某种时候又不无悲壮。在我的阅读视野中,感觉儿童文学中的乡村父亲形象,总是沉默、沉重、悲惨、木讷、无奈,或者大爱无边……可是,我既然写的是当代新农村,人物也总要有点新变化吧,人类不应该是有梦想的吗,父亲不也可以是老顽童吗?

  在能尽情奔跑的时候,努力跑起来

  □这部作品中有一个关键道具——手机,它的出现和失去,似乎带着某种玄机,带给主人公不一样的成长体验。这只手机到底对主人公意味着什么?

  ■选择手机做道具是偶然,因为现代生活离不开它,手机增加了人物和故事的粘性。如果没有手机,也会有别的出现,否则整部小说附着在哪儿呢?手机的损坏、修复,又损坏这一系列的过程,稍稍地有一点魔幻,是为了制造悬念,让小读者有兴趣读下去。毕竟,作家要表达的文学理念,要通过作品的可读性来传递,儿童文学尤其如此。

  □您之前的作品《童眸》描写了1970年代苏中小镇“仁字巷”里一群孩子的成长故事,《野蜂飞舞》把关注点落在抗日战争中华西坝校园里孩子的童年,《奔跑的岱二牛》则把目光聚焦到了当下。是什么让您能自由地切换创作视角,塑造不同的文学世界?

  ■我的许多作品都有从前的生活作底子,过往的生活都是一笔财富,在记忆里供我驱遣、调动。而且我写作快50年了,这么多年的积累让我对文字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任何题材我都有能力把它写好,这是一个职业作家的方向。

  我把写作比作手艺活,就像一个车工,车到什么程度,差一分一毫都不行。对人物的把控上,写作也是如此,有时候过一点点,劲儿就拿不住,作品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我喜欢写作,跟我创造的人物每天在一起。我会调动各种场景,变换各种词句,为一个个人物选最好的情节、最好的词句,让他成为不一样的人物,亦或有不一样的表达。我整天在家里琢磨的就是这些。

  □您想对读《奔跑的岱二牛》这本书的读者说些什么呢?

  ■想对孩子们说:在你能够尽情奔跑的时候,努力地跑起来吧,世界永远是你们的,欢乐、梦想、成功也永远是你们的。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