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中国考古大发现”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2020-03-27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傅光中
  《中国考古大发现》(增订本)刘尊志主编/齐鲁书社2019年9月版/55.50元

  《中国考古大发现》(龚良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版)是笔者进入出版界后编辑出版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书。20年弹指一挥间,笔者转岗到齐鲁书社后,又在齐鲁书社编辑出版了该书的最新增订本。

  编辑这部书稿的过程充满了诱惑和乐趣。书稿叙述的每一次考古大发现,都是一次考古探秘或文化探险之旅。面对遥远的古代遗存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发掘者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就给出所有问题的确切答案,考古发现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不仅要仔细打量许多出土的“不速之客”,还要查阅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所以,考古发现的魅力就是永无止境地发现——发现遗存,探索发现;提出新的问题,继续新的发现。探索、发现,再探索再发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永不停止的探索发现中,考古学家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古人、古物进行着一次次的打探和对话,直至接近或者找到历史的真相。

  书中所涉及的考古发掘和发现的涵盖面十分宽泛:从考察世界屋脊的古格王国遗址遗迹到发掘北京十三陵之一定陵的地下宫殿,从寻觅内蒙古草原的远古岩画到解读莫高窟佛教雕塑和沂源汉墓的汉画像石艺术……书稿所收入的考古发掘与发现覆盖中国广袤国土的东西南北中,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涉及遗址、墓葬、城址、寺庙建筑、玉器、青铜器、石刻、雕塑、陶瓷等,几乎文物考古的所有门类,它们从不同时段、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生动呈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于1921年安特生发现仰韶文化,上承宋元明清以来的金石学,同时吸收借鉴了近代西方考古学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中国考古学家主持进行的河南安阳小屯殷墟与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为标志,逐渐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近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将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该书所涉及的考古大发现,是对中国考古发掘与发现重要成果的一次比较集中的通俗化表达,不仅补写甚至改写了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史前史,而且以点成线地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发展的历程。

  但是,考古学绝不是局限于少数考古学家圈子里的象牙塔里的学问。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帮助社会公众了解人类古代历史文化,而且能够以此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正如该书主编刘尊志教授在序言中所说:我们编写再版这本公众考古学图书的目的,就是要向广大的社会公众普及宣传考古学知识和考古学家的劳动成果,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与丰富多彩、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

  该书用无可争辩的出土实物和可靠文献,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民族,在明朝中叶西方文艺复兴之前,中华文明曾经有2000年领先世界的科技发明和发现,所以古代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文明古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超级大国。中国的衰落是近代以后的事……

  通过该书,作者和出版者无非要表达一个观点——中华民族绝不是近代以来某些外国人眼里的“劣等民族”,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某些人眼里无可救药的“酱缸文化”。我们相信,古代祖先能够做到的,只要努力去做,今人同样可以做到;外国人能够做到的,只要努力学习、借鉴、创新,中国人同样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如何坚定?过去和现在正在发生的历史,一百年来的“中国考古大发现”正在给出答案。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