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吴田田: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摘 要】近年来,国内STEM教育发展风头正劲,具有不容忽视的产业潜力。出版企业纷纷参与布局STEM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重点研究了已出版的STEM图书和4家出版企业的STEM教育融合出版情况,得出5点启示,以期对STEM教育出版提供借鉴。
【关键词】STEM教育;教育出版;融合出版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当前,在教育领域,着重培养工程思维、设计思维、科技素养的STEM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从国外到国内,从高等教育到学前教育,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地方探索,从学校试水到企业实践,都表现出了不容忽视的产业潜力。
出版企业也积极在STEM教育出版领域布局,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教育出版的职责就是把优质教育资源结出的优质教育成果传递给接受者。出版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版工作承担选择、加工、整合和提升的使命,使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得以传播[1]。本文研究了当前出版与STEM教育融合发展情况,以期推进STEM教育出版成果的传播。
1 STEM教育普及类图书出版概况
在当当、京东等网上书店以“STEM”为主题字进行搜索发现:截至2019年6月,国内已出版普及类STEM教育图书30余种。从出版时间来看,大多集中在2017年到2019年;从出版者来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从2015年就从事STEM图书出版,目前共出版8种,是国内出版同类图书数量最多的;从出版方式来看,引进版图书大约占1/3,多引自美国和英国;从图书内容来看,包括国内外STEM发展研究报告、STEM课例与活动、本土化STEM实践总结等。
2 出版与STEM教育融合发展案例
2.1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系统化、一站式STEM教育服务
2.1.1 引进+本土化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引进美国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最新的STEM教材,依托自身30余年的教材开发经验,联合资深教研员和教师进行本土化设计[2],课程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1.2 依托“STEM未来计划”平台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搭建了专门的STEM教育在线平台“STEM未来计划”,将课程、教学、培训、服务整合起来,打造了系统的STEM课程服务解决方案,专为学校和机构提供包括课程、服务、工具等在内的全套服务。在线课程包括教学课件、教师教案、课程激活卡、学生耗材包、延伸阅读材料等内容[3],教师可享受一站式服务,项目上手快。
2.1.3 精确对应教材知识点
“未来计划”提供从幼升小到初中学段的STEM课程,既匹配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又符合我国各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并将课程与学校科学课、数学课的基本知识点紧密对接,使二者不再是“两张皮”,如小学低段“你能抓住我吗”一课,对应了人教版《数学》和教科版《科学(2017版)》关于物体长度、测量和物体形状、材质方面的知识[4]。
2.2 培生集团:全球资源+快速反应
作为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企业,培生集团在教育出版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方面起步早、成长快,是教育出版界公认的数字化转型领军者[5]。在STEM教育出版领域,培生集团也一直走在前列,其开发的STEM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2.2.1 共享全球教育资源
培生集团是跨国教育出版集团,具有丰富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服务经验。培生STEM课程引自美国,研发人员经过对国内教育政策、课程标准、相关教材、各级教育管理规定的研究,设计了符合我国国情、校情的课程体系。
2.2.2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注重连续性
培生STEM课程建立在对我国国家课程标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课程内容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学段间、年级间课程内容学习需要,保证上课的连续性。
2.2.3 注重课程迭代,与时俱进
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和移动学习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教育内容和教育媒介也不断发生变化。培生STEM项目保持对国家教育政策的快速反应,时刻洞察新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习惯,今年5月,在原有18个主题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设计月球秤、制作计时器、设计显示屏、设计激光锁、设计轨交站、设计自动售货机等6个主题,体现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还重点推出了“培生STEMPlus短课时创客项目”,共15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做创客”和“学编程”两个部分,涵盖小学4—6年级和初中7—9年级,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用书、配套工具包、全方位教学支持服务、数字化资源在内的项目支持体系[6]。
2.3 江苏数字出版传媒:联合研发落地
2.3.1 联合研发
2016年11月,江苏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联合成立了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下称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发挥了教研室、高校、企业的优势,实现了资源互补、共享和价值赋能。
2.3.2 课题项目带动
在STEM课程研发初期,协同创新中心就申请了“2017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并入选。与此同时,江苏省教育厅面向全省各学段遴选出近300所项目学校,共同参与STEM教育的研究和实施。项目基金和项目学校有力地支持了江苏STEM课程的研发与落地。
2.3.3 课程特色:生活化+优秀传统文化
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研究成果,包括小学STEM活动课程10册、小学人工智能课程4册,已经由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小学STEM活动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如再生纸书签、桥、雨水收集器等,还有效地将STEM知识点和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如皮影戏、投石机等。具体来看,STEM课程包括4个部分:学生活动手册、教师活动指南、与课程相配套的器材箱以及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人工智能课程“机器人创意程序设计”包括课程图书、创意程序平台、配套创意器材共3个部分,适用于3—6年级学生[7]。目前,这些课程以不同形式落地项目学校。
除此之外,协同创新中心研发的幼儿、中学STEM课程也正在出版中。STEM项目学校的优秀课例也结集出版。
2.3.4 师资培训与服务
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组织STEM课例比赛、网络培训、专家讲座等,着力培养一批优秀的STEM跨学科教师。
2.4 (香港)教育出版社:根据教材推出配套资源
2.4.1 配合教材推出延伸资源
(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常识教材一直重视STEM教育。为配合香港教育局对STEM教育的推进要求,出版社在教材《今日常识新领域》的基础上,推出《科学探究资源册》《生活中的科学探究》《科技活动资源册》《科技活动与生活》[8],教师以教材教授STEM知识和技能,以资源册为依托开展延伸活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动手操作,从而巩固所学。
2.4.2 以“常识教育网”数字平台为依托
与其他常识科目一样,出版社为学校和教师开展STEM教育提供教师用书、学生用书、教学活动材料、在线资源等资源包。在线资源由网络平台——常识教育网维护,平台提供“STEM教师专区”“STEM学生专区”“STEM*CODING资源册”“跨平台电子课本”等在线资源[9]。STEM资源和服务可由学校和教师根据校本课程进行灵活调用。
2.4.3 提供“STEM学校支援方案”
教育出版社还推出“STEM学校支援方案”,围绕STEM课程规划、教师培训、STEM活动过程等对教师进行培训,并提供活动资源、活动材料包。同时,主动和学校合作开发STEM校本教材,还生产出大批中小学使用的STEM活动实验案例[10]。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STEM教育作为一种科技素养教育,其顺利传播、发展与出版密切相关。本文研究分析了已出版的STEM教育普及类图书和4个出版单位西STEM教育出版融合案例,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将版权引进和课程本土化、校本化紧密结合,充分调动教育学者、教师和学校的积极性;
第二,STEM课程设置要积极回应教育政策,紧扣国家、地方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目标;
第三,课程内容要反映科技发展、日常生活应用和传统智慧;
第四,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注重数字技术迭代和课程更新;
第五,构建专门的STEM教育出版平台,提供课程服务和教育参考,全面打造STEM教育智库,是出版企业提升STEM教育出版行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參考文献
[1]李建臣.数字时代教育出版发展战略与趋势[J].出版科学,2015(6):43.
[2]STEM未来计划.课程开发理念[EB/0L].[2019-06-25].https://stem,ooowin.com/.
[3]STEM未来计划.关于我们[EB/OL].[2019-06-25].https://stem,ooowin.com/.
[4]STEM未来计划.基础课程关联[EB/OL].[2019-06-26].https://stem,ooowin.com/help.html?pid=2&cid=2.
[5]于明明.国外教育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启示——以培生集团为例[J].出版广角,2019(2上):44.
[6]培生.培生STEM项目升级版[EB/OL].[2019-06-26].http://www.pearson.com.cn/special/stem.
[7]凤凰数字传媒.STEM课程系列[EB/OL].http://www.ppmit.cn/index.php/Artide/index?id=27,2019-6-26.
[8]教育出版社.今日常识新领域(产品资讯)[EB/OL].[2019-07-02].http://ephhk.popularworldhk.com/file/file/public/EPHHK/catalogue/primary/general/Prll9m_%E4%BB%8A%E6%97%A5%E5%B8%B8%E8%AD%98%E6%96%B0%E9%A0%98%E5%9F%9F.pdf.
[9]教育出版社.STEM专区[EB/OL],[2019-07-02].http://newgs.ephhk.com/jsp/index,jsp.
[10]刘健智,李湘黔.香港STEM教育的推进和支持举措[J].物理教学探讨,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