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伍思璇:贵州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在市场的巨大需求下,各大图书出版及发行机构开始向市面大量推行科普类图书,从而出现了市场上科普类图书泛滥的情况,在海量科普类图书信息过量的情况下,读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挑选优质科普类图书,因此,科普类图书市场亟需打造精品品牌,定向向读者推送优质的科普类图书,从而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文章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科普类图书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研究结论能为科普类图书转型提供一点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科普类图书;融媒体;转型;精品;品牌
融媒体时代信息出现了严重过剩的现象,科普类图书市场也出现的类似问题,随着科普类图书市场的需求量日渐增大,市面上的科普类图书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这使得读者在购买优质科普类图书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挑选。科普类图书市场出现的这样的问题亟需科普类图书机构积极提升图书内容品质,使得科普类图书市场出现优质的精品图书。打造精品科普类图书,并树立相应的品牌是科普类图书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本文所研究的课题对于科普类图书转型升级树立精品品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融媒体时代科普类图书面临的问题
1.1 科普类图书泛滥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追求,科普类图书成为了图书出版领域的热门类图书。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各类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开始挖掘各类科学技术类知识,撰写、编辑及出版科普类图书。当前市面上所出版和发行的科普类图书种类繁多,所涉及的科普知识面较广,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5年间,我国科普类图书的发行数量分别约为5000万册、4500万册、7000万册、6500万册、5900万册、9000万册、6000万册、13000万册。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科普类图书的出版发行量大致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多。新时代人们对儿童的教育日渐全面化、科学化,越来越多的民众更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购买科普类图书,使得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在这样的需求下各种科普类图书开始出版发行,从而使得市面上的科普类图书同质化严重,内容重复性多,科普类图书泛滥,缺乏权威的科普类精品图书。
1.2 科普性与普及性失衡
科普类图书在图书编排和文字表达上均采用科学性语言表达,这类图书不同于情感类或生活类图书,语言表达上较为枯燥单调,缺乏趣味性和文学色彩。科普类图书的价值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向读者传播科学知识;第二类为培养读者的科学思维;第三类为培养读者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科普类图书的这些目标需要科普类图书在文字表达、图片编排等方面吸引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目前科普类图书的表达和编排上过于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的编辑模式难以吸引和激发读者的阅读欲,从而也难以激发读者在科学领域的探索欲。科普类图书应该运用趣味性语言和实用性语言表达科普知识,比如以游戏的语言或模式介绍火为什么无法烧着装满水的纸杯,从而激发读者实际动手去做该项实验,进而不断激发和培养读者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
1.3 科普图书创新性不强
当前科普类图书的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市场上部分科普类图书所表达的科学类知识大同小异。科普类图书创新性不强是目前科普类图书面临的问题之一。科普类图书的作者需要具备“科”与“普”两要素,且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新的科普知识,才能在撰写科普类图书时突出创新性。目前高水平的科普类作者较为稀缺,通常情况下一本科普类图书创作完成需要依靠同等水平的创作团队,能够形成同一水平,并磨合成较为协调的团队更为稀缺。例如具备扎实科学知识的文字作者在创作方面更加倾向于将文字内容写成教科书类,而专业绘画师可能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将配图绘画成具有娱乐性的图片,这与教科书类的文字表达格格不入、难以协调。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需要与文字创作者及图片绘画者进行沟通,若文字创作者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编辑则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将教科书类的文字表达成市场上所需要的普及性文字表达。科普类图书的创新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了科普类图书的创新性不强。
2 科普类图书借力融媒体转型树立精品品牌的策略
2.1 组建优质的科普类图书创作团队
创作优质的科普类图书需要一个优质的科普类图书创作团队,文字创作者、图片绘画者、编辑既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紧随市场的需求创作科学性和普及性相结合的语言文字,绘画者和编辑需要与文字创作者达成一致的观点,才能创作出文字与图片风格相统一的作品。打造精品品牌的科普类图书机构应该选拔优质的文字创作者、图片绘画者和编辑,让团队之间进行合作磨合,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并提出新时期科普类图书的创作要求,按照新时期的要求创作符合市场要求的科普类作品,团队之间定期沟通、学习、以及探讨新的创作形式和风格。例如将教科书形式的创作风格转变成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以新奇、炫酷的高科技电脑图片,及配合生动美好的图片,将科技风与悬念风相结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追求科学知识的欲望。团队之间相互磨合、探索,最终形成步调和风格一致的优质创作团队。
2.2 以“内容为王”推出精品科普图书
打造优质科普类图书,必须以“内容为王”,以精品内容吸引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科普类图书创作团队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反复探索科普类图书撰写内容,将撰写内容的知识进行反复探讨与沟通,精雕细琢地揣摩科普类图书的撰写内容,以悬念加科普的方式将内容一点点进行撰写和推敲,反复审核修改后,推出优质的精品图书。在以“内容为王”的情况下,定期推出优质内容的科普类图书,并采用一定的营销方法对图书进行推广和宣传,例如构建相关论坛和群,组建大量的粉丝,采取流量的方式不断推广和宣传即将推出的新版图书,对部分优质图书采取限量版的方式鼓励粉丝对书籍进行购买收藏,积极利用流量的方式不断提高图书的曝光率和宣传效果,从而激发读者对书籍的阅读兴趣,读者在该品牌书籍发行之前便可以通过预售购买图书,进而形成相应的品牌效应。
2.3 运用融媒体推出新型科普类图书
随着新型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市场受到了新型媒体的冲击,纸媒的部分受众已经从传统媒体渠道转向了新型媒体渠道。科普类图书的制作与销售也需与时俱进地进行转型升级。科普类图书的制作与发行应该结合传统渠道与新型渠道,同一版本纸质版书籍与电子版书籍同步发行,无声书籍与有声书籍同步制作与发行。科普类图书制作机构应该将纸质版书籍的内容利用融媒体技术转换成电子类动态书籍,运用融媒体技术宣传与销售。科普类书籍机构将书籍内容制作成有声动态视频,并采用融媒体中大数据的相关算法,根据读者的阅读兴趣主动将这些动态视频推送给读者观看,读者可以通过相应的移动设备App随时随地地查看动态有声视频。可以采取抖音上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该平台售卖电子或纸质版书籍,也可以通过视频付费的方式售卖科普类动态视频。全方位地推送及宣传科普类图书,以及运用流量变现的方式拓展图书的销售渠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知识的不断追求,科普类图书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图书出版机构开始纷纷抢占市场,推出各种科普类图书,从而使得科普类图书在市面上出现泛滥的问题。在信息严重过剩的融媒体时代,读者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优质的科普类图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对于读者而言存在较大的困扰。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普类图书市场亟需打造精品图书品牌,并积极借助融媒体和各种市场营销方法宣传精品图书,使得读者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购买精品科普类图书,为科普类图书市场打造可持续发展之路。
參考文献
[1]高宏斌,马俊锋.中国科普图书出版与销售情况管窥[J].科普研究,2018(6):66-67.
[2]马丽娜.我国少儿科普图书“走出去”的SWOT分析[J].特别策划,2017(9):18-20.
[3]马桂琴.对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4(5):38-40.
[4]陈芳芳,张楚武.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8(16):145-147.
[5]张平,罗子欣.当前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及思考[J].编辑之友,2011(6):24-27.
[6]向红伟.探析如何做好科普类图书出版——以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科普图书出版为例[J].传媒论坛,2018,1(11):137.
[7]范晓青,王红翠,王艳霞.融媒体下广播电视新闻如何编排更能吸引受众[J].传媒论坛,2019,2(19):130-131.
[8]张剑.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以福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