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出版数字化转型中的教辅编辑管理分析

2020-03-26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周济:长春出版社

  【摘 要】网络数字技术的覆盖,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变革,而数字技术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的变化更是巨大的。教辅出版社作为青少年书刊的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汇总了一些文献,将对怎样加快出版社数字化转型进行分析,也以不同的视角阐述了教辅编辑管理对出版社的重要意义;还解析了编辑人员在新形势下应该具备的新素质;同时,对教辅编辑管理思路的转变进行必要的论述。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教辅编辑;转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读书的习惯也在悄然改变,图书馆里的读者在逐渐减少,而网上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很少眷顾纸质书籍,网上浏览文章成为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现在网上读书只要有一部手机就够了,这就是数据化时代对传统出版业的巨大冲击。网上的资料是包罗万象的,大大地缩短了查资料的时间,从而把传统的教辅材料打入冷宫。可见,传统出版业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传统出版社必须做出一个抉择,就是传统模式向数字化转型的变革。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数字化转型对教辅出版社的影响

  网络信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不管哪个级别的学生都开始用网络查资料,甚至网上学习和上课也在悄然尝试中。部分高校在实施网上教学和实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案,而且更倾向于网络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最显著的变化还是学生们的阅读方式。在课余时间手里捧着书读的现象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App、平板等阅读平台,更方便学生查资料的需要,而且,还能吸收到在课本里找不到的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纸质阅读物已经很少有人问津,由此传统的出版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真正的出路在于和数据信息进行融合。而以出版青少年书刊为主旨的教辅出版,面临的压力更是巨大的。显然,教辅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都站在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被社会淘汰,改革是唯一的路径。面对数据时代的特点和学生特殊的学习方式,出版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传统的出版方式向数字化出版方式的转变,这样才能在传统出版物无人问津的困境下生存下来,然后借着数据化的技术找到自身的发展之路。

  2 教辅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措施

  新旧交替总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也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虽然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构成巨大的挑战,但阵痛过后发展的生机也会显现的。行业洗牌对于勇于抓住机遇的企业来说,也不见得是坏事。教辅出版要进行深刻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数据化转型中打破传统的管理体制,让自己在浴火重生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教辅出版社要顺利转型,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是出版社优先考虑的措施,其中软件是核心问题,不管是自己研发还是和其他新媒体合作,都要和自己的系统有高度的融合性,也就是说,这个软件系统必须和出版社的教辅材料相契合。教辅出版社要注重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把一些新的功能完善更新,比如数据编辑、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等功能,把属于自己的适合数字化出版的信息平台搭建起来。

  其次,在内容上要做到丰富的大数据化,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收集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在形式上要具备一定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比如在数据平台上进行有趣的教学,用先进的数据化把课堂和课外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适当地安排家长和学生互动的内容,增加平台模拟实验的环节,充分地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最后,通过学生和家长的亲密合作,总结出这个数据平台的优势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辅出版社在转型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盗版的问题。猖獗的盗版制约了好创意的发展,也是破坏数字化转型的罪魁祸首。这不是出版社本身能杜绝的问题,需要国家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有效遏制盗版的发生。

  3 向管理要效益的策略

  任何部门或者是企业,管理工作都是决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好的管理模式能够保护企业健康的发展,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更是至关重要的,对引导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对于出版社来说,管理更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又具备人性化的管理,才可以保证出版社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对于教辅出版社的编辑而言,出版的是青少年的读物和期刊,在各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疏忽,材料收集、材料编辑、材料校对等需要一丝不苟。管理指标要严格到一个标点、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误,对于学生的阅读资料来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对学习损失是不可低估的。总之,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保护数字化产品的质量,确保材料书刊的准确率,是对青少年负责的表现,也可以让读者更放心地阅读出版社的书籍,从而提高了教辅出版社的声誉。好的管理制度,也是激发企业员工创新的动力,要想适应现代化读者的需求,内容不断创新才是根本,具有新意的内容才吸引读者。反之,没有创新的出版内容会是一潭死水,读者就会对这样的出版社失去信心,对出版社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同时,对于出版社来说,编辑的素质和工作态度是很关键的因素,也就是说出版产品的质量和编辑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不好的产品对出版社信誉的影响也是负面的。所以,高效良好的管理系统,对教辅出版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材料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决不能等闲视之。

  4 传统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特点

  传统的教辅编辑的工作是繁琐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文字书稿内容的处理,俗称案头工作;第二是策划工作。对营销和选题进行总体的策划。具体工作很多,其中包括策划、审稿、组稿、装帧、付印、营销等等,传统出版社的编辑的工作通常就是这两方面的内容。随出版社工作的内容的增加,其内部的分工也发生一些变动,开始由不同的人担任这两方面的工作,而不是编辑的专属了。而这两方面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字功底好、想象力丰富、综合知识良好的人,才可以做文案工作。而且,文案工作的人还要心细,杜绝出现常规性的错误,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也要有所掌握。而对于负责策划的编辑来说,最基本的要求是语言沟通能力,还要思维活跃,具备营销人员的素质。另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市场的判断能力也是编辑必备的素质。这样的素质可以捕捉到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5 数字化转型对编辑的新要求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出版社虽然构成不小的挑战,但对于出版社的编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出版社数字转型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反过来也会产生减轻编辑工作量的效应。减轻工作量无疑也是一种让人欣喜的。而给编辑带来机遇的因素,主要还是让编辑找到了自身价值实现的舞台。文化属性的服务是编辑工作的特点,它对于传播文化思想、指引舆论风向、价值观的共鸣都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然而,数据出版给出版社带来的巨大变革,也给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最先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人,才是掌握发展先机的人。这让数字编辑看到了发展自己的契机。了解新媒体,学会运用新媒体的技能,是新形势下数字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而且还要养成在新媒体上发表观点的能力。编辑人员要比常人更能掌握学习的技巧,善于在广阔的信息里发现为自己所用的素材,引进到教辅资料库中来。同时把这样独特鲜活的素材,应用到自己的作品里,充分锻炼了编辑的创新能力和洞察能力。数字化编辑的工作量虽然减轻了,但他的脑力劳动却没有减轻,他的思维力要根植到网络数据中去,在纷繁的网络信息里迅速找到读者想要的信息,充分了解大数据下的读者的心里需求。编辑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数字化出版社的工作,使教辅出版社改型后的产品更符合读者的口味,编辑才能在大数据下的市场竞争中突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出版社得以生存下去的根本。以上探讨了出版社转型的总体状况,也分析了传统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路径。但是,从传统出版模式向现代数字化的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转换过程,涉及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出版社自身的问题是主要的,比如说,产品和资源禀赋,技术和资源的分配和整合情况,选择网上平台业务营销的模式,渠道特点和品牌影响的差异等,都是在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參考文献

  [1]岳伟.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J].中国报业,2015(6):79-80.

  [2]施高翔.建设面向数字出版信息化平台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6(1):80-82.

  [3]施业家.数字时代下期刊编辑工作的再认识[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19-12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