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探析

2020-03-25 来源:《科技传播》
  【作 者】樊雅琼:科学出版社石家庄分公司

  【摘 要】在新的出版形势下,校对人员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校对人员在思想政治、科技文化、出版业务、职业素养等方面素质的高低,会对科技图书质量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文章从角色定位、素质要求、质量作用等方面,具体阐述出版高质量发展对校对人员素质提升的要求。

  【关键词】新形势;科技出版;校是非;高质量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而校对工作作为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出版物质量保障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出版单位企业化改革和“互联网+”的背景下,科技出版物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要求,这也给我们科技图书校对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以更新的策略、更高的素质来把好质量关,在新体制、新业态背景下,坚持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

  1 新形势下校对的角色定位

  传统意义上的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数字化加工的不断普及,校对工作“校异同”部分已经相对弱化,这在无形中就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更多“校是非”的要求。新形势下校对人员的角色定位,是在稿件加工过程中自我能力的体现,是在出版社地位和作用的体现。

  换言之,校对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编辑工作,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出版之前,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价值和积累价值;校对工作是文字性、学识性、技术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因而是出版工作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2 新形势下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2.1 思想政治素质

  出版物都有其鲜明的政治性,科技图书出版中校对人员的政治素质对图书的思想政治高度能发挥重要作用。

  校对人员首先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进而提高辨别错误观点的能力。其次,应具备清晰的政策观念,能够较好地把握政治问题,避免在政治立场、舆论导向等方面出问题。

  校对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方法包括: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真学习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出版法律法规等。通过不断提升自我的政治敏感性,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科技出版的各个环节中。

  2.2 科技文化素质

  新形势下校对人员向“校是非”的方向发展,要求校对人员需要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利用专业所学做到对稿件更好地把关。除此之外,校对人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持续不断地学习新技术等相关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科技出版的需求。

  校对人员需具备的两种意识包括:1)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科技需要不断创新,校对人员需要有这种创新意识,这也是适应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2)要善于使用现代信息工具。校对人员必须学会使用新技术,才能更好地辅助校对工作的进行。现代信息工具的使用不仅关系到新形势下校对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图书的质量,还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普及发挥重要作用。

  2.3 出版业务素质

  专业的校对人员必须具备其专有的业务素质。

  1)具有扎实的出版专业基础。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出版规范与规定,进而保障图书高质量出版。

  2)具备扎实的校对业务能力。认识现代汉语通用文字,掌握现代汉字规范,从而能够敏锐地识别稿件中的错别字;掌握汉语拼音规则、汉语语法规则以及数字、标点符号、量和单位用法的国家标准;等等。

  3)具有广博的学识。校对人员需要了解各个相关专业的发展动态,这就要求其在平时的校对工作中要多学习、多积累。如熟练地掌握工具书的检索方法,能够比较快捷地查难释疑,并起到日积月累的作用。

  4)具有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如熟练地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和电脑校对操作技术。

  2.4 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校对人员的职业化素养和责任意识要重视从多方面提升和培养: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校对人员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现代校对理念。校对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有了责任意识才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

  2)增强职业意识培养,养成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习惯。注重细节,就是要对校样中存在的各种隐性差错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3)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稳定,耐得寂寞。一个好的校对人员应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平常心去应对出现的“异常”心理环境,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之达到最佳。

  3 新形势下校对人员素质对科技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出版物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印刷质量,校对人员对出版物质量的把关能力主要体现在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把关环节[1]。

  3.1 思想政治问题

  出版物内容涉及国家主权、港澳台、封建迷信等问题时,由于编辑缺乏对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的了解,或者稿件加工过程中不够仔细,导致错误未能及时发现和更正。

  例如,图1中将“香港”“台湾”与其他国家并列的描述有误,正确的描述应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再如,图2中“内蒙东部及北部古河套平原”,将内蒙古简称为内蒙的提法有误,正确的描述应为“内蒙古东部及北部古河套平原”。校对人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这对出版物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


图1

图2

  3.2 内容质量问题

  稿件内容结构不合理、问题不对应、知识性错误等都属于内容质量问题。

  例如,图3中“德克萨斯州”这其中隐含的知识性错误是州名称错误,正确的描述应为“得克萨斯州”。再如,图4中“Sereis”单词拼写错误,正确的描述应为“Series”。校对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养,才能在出版过程中发挥“校是非”的作用,帮助编辑发现差错。


图3

图4

  3.3 出版规范问题

  出版规范问题包含内容、格式的对应统一,序号的顺序排列等。

  例如,图5中正文描述“黏结能力”与表格描述“粘结能力”内容对应不一致,正确的描述应该做到图文(表文)一致。再如,图6页眉中章序号的大小写使用不一致。校对人员具备扎实的校对业务能力,才能在科技出版物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5

图6

  3.4编辑加工问题

  编辑业务能力是编辑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如果编辑的业务技能水平不够高,或者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未尽其责,稿件中经常会出现手写错误、加工不规范以及知识性错误等。

  例如,图7和图8中均为编辑手写错误进而导致排版错误,图7中误将“肉桂酸甲酯”写成了“内桂酸甲酯”,图8中误将"environment"写成了"enviroment"。校对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发现了这种错误并改正过来,极大地发挥了“校是非”的作用。


图7

图8

  4 结语

  校对工作对校对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校对符号和校对技巧,还要求我们有广阔的知识面,除此之外,校对工作还很考验校对人员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在长期的校对实践中,专业校对养成了独特的感知习惯、职业敏感、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校对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知识体系对稿件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判断、甄别,但它又不是独立于其他各项工作之外的,校对和编辑之间需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有利于稿件质量的整体提升。新形势下,校对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工具,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才能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參考文献

  [1]汪继祥.作者编辑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