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聚合力量助期刊蓄力传播

2020-03-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付莎莎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众多媒体的年初规划,在重新定义的媒体节奏中,谁能迅速把握节奏、切准痛点,发挥好传播力和影响力,方可彰显媒体品质。综观媒体在疫情中的表现,在运转不停的新闻传播中,期刊作为关键环节,传递着别样的“聚合”力量。相较于铺天盖地的滚动新闻资讯,期刊在相对较长的出版周期之下,聚集着多样的报道形式和深度内容,以高品质和大容量形成报道合力,为媒体战“疫”传递着正能量。

  打造矩阵聚合发力

  特殊时期,很多期刊采用合刊发售、线上刊载、音频传播等多样方式,打造着各自的聚合发力矩阵。纸质期刊出版在疫情期间尚显困难,为此,我们看到,一些期刊采用合刊的方式进行预售,在加量不加价的理念下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购买体验。《第一财经》YiMagazine因疫情2月纸质刊无法正常印刷,2月、3月合刊出售并推出“新冠疫情”重度封面报道,疫情结束后或将推出增刊等回馈读者。与此同时,大部分期刊结合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利用自身期刊网站和社交平台账户进行原创内容的及时发布,在其他平台和用户的转载中也形成了不错的传阅量,某种程度上也助力了后期纸质期刊的发售。

  除了形式上的矩阵聚合,期刊的内容也呈现出专业化和细分化的特点。这段时间里,新闻类期刊大多围绕疫情进行深度挖掘,学术期刊在自身公众平台上进行疫情相关文章的征集活动,并优先在网络平台进行发布,其刊载的疫情相关学术文章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既丰富了期刊的内容,又直指当前传媒业在应对疫情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当前业界新闻实践的进展。医学类期刊则及时发布疫情相关的新研究、新发现,在疫情资讯的普及和相关应对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14人除日常编辑工作外,还与读者进行相关防疫信息的互动,此类专业性较强的期刊为疫情防控和科学报道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聚焦高品质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作为期刊内容的核心环节,在疫情传播中也表现出了其翔实采访内容和深度信息传播的优势。同时,期刊版面相较于报纸也有更多空间用于深度报道的呈现,报道的层次感和丰富性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

  《中国新闻周刊》一组关于《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的报道包含5篇长文,配图近30张,这样的报道体量在报纸或新媒体平台上较难实现。而通过大篇幅的文字内容和图片配合,期刊形成完整且具有吸引力的深度报道却是优势所在。

  同时,期刊内容展现着丰富的层次和多元的视角组合,带来具有延展性的阅读体验。期刊每一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组合报道,包含着不同视角对同一时间的解读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内容组合带来的是阅读体验的双倍提升,对于一般新闻中缺乏的细节和视角进行补充和深入,让读者获得更多发散且具有关联的深度信息。《南方人物周刊》日前刊发的《医者钟南山》,结合防疫核心人物描绘出更加全面和真实的钟南山形象,在该期主题下,从健康延伸至公共领域的各个场合,并引出与之对应的采访人物,以丰富的层次和多元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且具有延展性的人物世界,阅读体验较佳。

  此外,全媒战“疫”并不只是口号,每一个媒体机构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为这场战“疫”贡献着力量,期刊也不例外。学术类期刊和新闻类期刊的内容传播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闻资讯的内容层次,满足了读者更为深刻和多元的阅读需求。同时,利用自身媒体定位找准疫情下的内容创新点,结合线上线下的传播、发售渠道,期刊不断拓展着丰富多样的报道模块和深度内容,让自身传播周期的限制反而成为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所需要的蓄力过程,而经过时间周期的打磨和沉淀,期刊在疫情期间也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