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夏露、张心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介绍了越南图书出版及销售概况,并简要分析了中越出版业交流合作情况,指出我们应该利用历史优势,加强当代出版合作,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民心相通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越书籍交流史;当代出版合作
越南号称文献之邦,越南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文教的民族。越南文化学者潘魁曾经在《越南文化学》一书里说:“走进任何一个越南家庭,他们都以拥有书柜里的一些书为自豪。”越南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他们很早就翻译出版中国及欧美的书籍。如今,在越南很容易看到世界名著或流行书籍的越南文译本。仅就中国书籍的翻译出版而言,走进河内任何一家书店,都有可能发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译本,同时也可能会发现《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武侠小说,甚至有不少像《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当代言情小说。越南还有一些代理出版和销售中国书籍的书店,例如笔者的一位朋友阮丽芝创办的“芝之书”书店就销售自创的丽芝文化传播公司出版的莫言的《蛙》、曹文轩的《草房子》、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事实上,越南的书店,有关中国的书籍非常常见,除了文学作品,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书籍都有不少译本在售。
需要指出的是,今天中国书籍越南译本之多见,并不是偶然的,这与中国书籍在越南长久广泛的传播以及由此形成的中越文化的诸多共性有关。了解这些,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观察越南出版业的现状,同时,这也能为未来两国出版业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1 历史上的中越书籍交流情况
从地理划分上看,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从传统的文化地理上看,越南属于东亚汉文化圈,它与日本、朝鲜一样,都曾长期以汉字为官方文字。而越南的历史情况更为特殊,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与中国实为一体,早在汉代,中原书籍就传播于当今的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区。唐末及五代十国分裂时期,越南取得独立,并于968年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丁朝。丁朝建立以后不久,973年越南即遣使入宋建立两国宗藩关系,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1885年《中法条约》(又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签订之后清政府完全承认法国统治越南为止。近千年的历史中,借由外交、商贸、佛教、道教等方面的往来,越南不断引进中国书籍,同时也将本国的优秀作品推广到中国。
越南立国之初,就不止一次地向北宋统治者请求引进《大藏经》以及儒家经典等书籍。越南人民将中国书籍视为精神食粮,中越之间很早就存在书籍贸易。15世纪,越南外交官黎文老曾说,“诗书所以淑人心,药石所以寿人命。本国自古以来,每资中国书籍、药材以明道理,以跻寿域。”由此可见,书籍和药材自古以来便是越南从中国引入的两大宗货物。明朝正统年间,越南使臣梁如鹄在中国学习了雕版技术并回国传授,这使越南刻书业兴盛起来。18世纪,越南西山朝曾下令禁止从中国进口书籍[1],其主要目的是发展本国喃文文学,但这也说明当时的书籍贸易依然十分普遍。在西山朝之后的阮朝,上至朝廷下到民间,对中国书籍的喜爱和购买似乎比前代更突出。阮朝的很多使臣出使中国,除了完成外交任务,还有另外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购书。明命皇帝就曾经对出使清朝的使臣说:“朕最好古诗、古画及古代奇书,而未能多得。尔等宜加薪购买以达。”19世纪初,明命皇帝的儿子、越南有名的词人从善王阮绵审(1819—1870年)还曾写过一首《购书》,咏唱他从中国购书的情形。
除了购书,越南书商也经常前往广东等地刊刻越南汉文和喃文书籍,再运回越南销售。明清时期,以佛山、广州和潮州为三大中心的广东地区刊刻业发展迅速。广东毗邻越南,水路方便运输,加之人员往来频繁,广东成为越南书籍刊印的重要城市。据刘春银、王小盾的《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尤其是广东佛山刊刻的越南书籍较多,不但有《大南实录正编》《皇越地舆志》《南圻六省地舆志》等正史类、地理类书籍,还有《说岳全传》《今古奇观》《李公新传》《蓼云仙》《小山后演歌》等小说戏曲,直到1910年间还有不少越南汉喃文献在广东佛山地区刊刻。①
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南在法国统治下逐渐实行文字拼音化,汉文和喃文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两国的书籍交流却始终没有间断。20世纪上半叶,越南甚至出现中国古典小说翻译热,像《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等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以及才子佳人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等300多部作品被越南翻译出版。[2]实际上,除了古典小说外,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中医名著,乃至政治经济方面的著作也都在越南翻译出版,至今仍有再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越南读者。如今,虽然各行各业逐渐全球化,越南也翻译出版欧美各国、日韩等许多国家的作品,但是中国的书籍特别是网络小说在越南依然有很大的市场,以至于笔者了解不少中国作家作品都是通过越南这一重要管道。这大约是越南出版业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方。
2 越南图书出版概况
2.1 发展概况
越南文字革新为拉丁文后,易读易写易记,因而识字率非常高,根据目前掌握资料,截至2016年,越南识字率为95%。②1986年,越南开始实行革新开放政策,30多年来,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都为越南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译介其他国家书籍的同时,越南一直积极发展本土出版业。
近些年,越南国内出版业发展趋于稳定,行业内各出版社、图书公司、报刊企业逐步适应市场机制,调整结构,以满足读者日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体来看,无论是出版物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保持着向好的态势。但与此同时,盗版图书层出不穷、出版机构资金缺口大等问题也对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2.2 法律环境
在越南,出版相关的法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早在1946年1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颁布的《宪法》对人民权利的规定就包括了出版自由的权利:“越南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后,越南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出版行业相关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1952年10月10日,时任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家主席胡志明颁布第122号敕令批准成立国家印刷厂,出版印刷报刊、图书及其他政府材料以支持革命需求,越南出版行业自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每年10月10日成为越南出版行业的传统节日。
1989年12月28日,越南国会正式出台《新闻法》(Luật Báo chí),明确规定保障新闻自由、保障新闻报刊的言论自由,其中新闻产品类型既包括纸质印刷媒介(报刊、时事公告等),也包括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介。
1999年,越南国会对《新闻法》进行了修订,在产品类型中增加了电子报刊媒介,同时在第17条补充道:关于报刊的出版与发行,国家政策将为经济社会贫困地区提供财政支持。2016年4月5日,越南国会正式颁布了最新版《新闻法》,这成为目前越南报刊出版与发行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
1993年7月7日,越南国会正式出台《出版法》(Luật Xuất bản),共6章45条,该法律成为规定出版活动(包括印刷和发行出版物)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此后,《出版法》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2年进行过三次修订,现行《出版法》为2012年第三次修订版本。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修订的《出版法》在原有法律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章关于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及发行活动的规定,以适应近几年出版市场的发展需求。
1996年11月29日,越南政府颁布第76号议定,指导实施《越南民事法典》(Luật Dân sự Việt Nam)中对著作权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了对文字作品、艺术作品、摄影作品及计算机软件等对象的保护。2001年,越南政府出台第27项通知明确了对上述议定中具体条例的实施。
2002年6月7日,越南政府颁布第2209号公文,明确规定在市场管理中严厉打击并处罚侵犯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保障权利所有人的合法利益。2005年12月21日,越南政府正式颁布《知识产权法》(Luật Sở Hữu Trí Tu),共18章222条,这标志着越南知识产权保护上升到新的高度,其中图书等文字作品以及新闻作品的著作权被明确列入保护范围,但同时,这部法律中也包括了工业领域的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等其他受保护对象。2009年6月19日,越南政府对《知识产权法》进行了修订,其中对受保护对象的范围、受保护期限及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政策做出部分调整,现行知识产权保护以此版本为依据。
2004年10月26日,越南正式加入《伯尔尼公约》,作为成员国之一对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提供保护。此后,越南政府不断规范出版行业秩序,推动越南出版业融入国际社会,出台了一系列面向出版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
2.3 出版销售情况
2.3.1 传统纸媒
近两年,越南图书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截至目前,从事图书相关经营的公司有300余家,专业出版社40余家,持有国家从业资格证的编辑1300余名。
根据越南出版印刷与发行局官方发布的《出版物发行与出版活动》年度总结报告③,2016年越南出版纸质图书种数共计32126种,3.3亿册,与2015年相比图书种数增长10.3%,册数减少8.8%。其中,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共计29390种,3.28亿册,种数占比91.5%。此外,非营利性图书出版共计2736种,260万余册。年人均享有图书数量为3.6本。2017年越南出版纸质图书种数共计30851种,约3.12亿册,年人均享有图书数量为3.3本。
从图书种类上看,越南图书可分为政治法律类、科学类(技术、经济)、文化类(社会、艺术、宗教)、文学类、教材教辅类、少年儿童类、词典外语类等。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越南出版图书种数共计26596种,约2.95亿册,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教材教辅类图书,共计9915种,约2.24亿册,约占总种数的37.2%,册数占比高达76%。其次是政治法律类(4206种,1240万册,约占总种数的15.8%,约占总册数的4.2%)、科学类(4580种,1181万册,约占总种数的17.2%,约占总册数的4%)、文化类(4235种,1440万册,约占总种数的15.9%,约占总册数的4.9%)及少年儿童类(3486种,2886万册,约占总种数的13.1%,约占总册数的9.8%)。词典外语类相对较少,种数仅为280种,册数为46.5万册。由此可见,越南面向少年儿童及中学生的教育教辅图书的种数占极大比例,且相对于其他种类图书印刷需求量大。
目前,除各大国有出版社外,越南经营出版、发行活动的出版传媒公司规模也日益扩大。从2016年的资料来看,营业收入增幅高、发展势头较快的图书公司有Alpha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新越(Tân Việt)文化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增长35%,主营电子图书的康越(Khang Việt)图书增幅超30%,东亚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增长25%,越南AZ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增幅超52%。特别是IPM出版传媒公司同比2015年营业收入实现翻倍。而越南人文文化股份公司也以670亿越南盾营业收入实现了15%的增长。
越南图书出版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一批新势力的加入,他们多发挥自身优势专营目标种类图书,比如以社会心理类图书为品牌的ZGroup公司,以经济类图书为主的WeCreate公司及专做教育类图书的Sivina公司。这些新兴公司在购买版权、开拓传媒销售渠道等环节表现突出,因此尽管目前他们仅限于经营部分类型图书,但仍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在越南,图书商主要的出版方向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国外图书版权并翻译出版,另一种是越南本土作家原创图书出版。在图书进出口方面,越南以进口海外图书为主。2016年,越南约进口图书4100万册,报纸杂志860万份(与2015年相比减少3%)。其中,进口图书种类集中在教育类(50%)、科学类(17%)、经济类(14%)、技术类(12%)、医学类(7%)。出口图书40万册,报刊680万份(与2015年相比增幅为3%)。④可以说,进口图书始终占据着越南图书行业不小的份额。但相比2016年,2017年进口图书减少了1100万余册,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越南图书市场的进口出版物开始饱和,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出版机构开始转向通过购买国外版权,自主出版国外书籍的方式取代进口图书。
从畅销书的市场情况来看,通常畅销图书占比约20%,滞销图书占比约30%,而50%图书销售情况稳定。一般来说,新书销售量达到3000册是一个均衡值,5000册以上则可以相对获利。近几年,文学类的人生哲理书成为越南图书市场的热门畅销书,如《与Tony来一杯咖啡》(Cafe cùng Tony )、《在冰上》(Trên đường băng)等作品一度突破10万册销量。
2016年,越南本土最大出版商之一的FAHASA公司表示,国语书销售额同比2015年增长28%,面向年轻人的文学类图书销量火爆,每周热销图书榜连续数周出现文学类图书。目前占据文学类图书热销市场的出版商包括青年出版社(Nhà Xuất Bản Trẻ)、雅南文化传媒(Công Ty Cổ Phần Văn Hóa Và Truyền Thông Nhã Nam)、金象娱乐传媒(Công Ty Tnhh Truyền Thông Giải Trí Kim Tượng)、IPM出版传媒(Công Ty Cổ Phần Xuất Bản Và Truyền Thông IPM)、AZ文化传媒(Công Ty TNHH Văn Hóa Và Truyền Thông Az Việt Nam)等知名商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前几年中国文学特别是言情小说在越南的大热,近来日本文学成为越南图书市场的新趋势,不少知名的日本文学作品持续畅销,主要原因是越南出版局出台了相关政策限制国内出版商出版中国言情小说,出版局认为部分言情小说的内容与当地文化相悖,会对年轻读者造成不良影响。
2.3.2 数字内容生产
除了传统的纸媒,越南新媒体也得到大力发展。越南在1997年正式开放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随着越南经济增速向好,互联网使用在越南不断普及。Wearesocial2018年的数字化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月,越南的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400万,渗透率为67%,其中高达94%的用户每天互联网在线,访问频率非常高。从上网目的来看,社交位列第一,占总上网时长的30%,其次是流媒体音乐服务,占比20%。从使用设备来看,智能手机是主流的网络接入设备,近72%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占43%;13%的用户使用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机的用户仅占5%。可以说,越南的互联网行业近几年始终沿着积极的方向迅速发展。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以及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越南图书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特别是销售环节,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兴起,众多越南图书出版商都启动了网络销售,不仅直接开设网上书店,而且纷纷入驻越南Lazada、Tiki等综合性电子商务购物平台,借助网络支付、物流配送拓展业务。但从生产环节来看,目前越南图书市场数字内容占比相对较低。资料显示,2014—2017年,越南电子图书营业收入占整个图书市场营业收入不足1%。据报告,2016年越南电子出版物共计679种,与2015年相比减少42%,销量为593万次,与2015年相比增长60%。2017年越南电子出版物共计217种,销量为376万余次。从数量和金额来看,2015—2017年,越南电子图书出版数量逐年减少,但电子图书的销售额却呈快速上涨趋势。针对电子出版物审查的诸多政策的出台,限制了电子图书出版市场的盲目扩大,同时版权意识的提高让更多读者选择购买正版电子图书。
3 中越出版业交流合作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越南文化部、通讯部与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及相关单位一直保持密切往来,在出版方面借鉴了不少中国的管理经验。笔者曾经多次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担任翻译,接待越南来访团,切身体会到两国的出版行业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形式更加多元,合作层次不断升级,水平持续提高。
3.1 政府层面
近年来,两国出版代表团制定了频繁的互访计划。早在2010年6月,越南出版代表团访华,中越双方签订了《2011—2015年人民出版社与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出版合作交流协议》,同时达成了《胡志明传》《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两本书的版权合作出版协议。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政府代表团访问越南,拜访越共中宣部并到胡志明市委机关报《西贡解放日报》(Báo Sài Gòn Giải Phóng)报社参观,中越双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信息传媒部关于新闻出版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提出将在多方面加强合作,包括相互交换两国新闻出版行业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的最新信息,相互提供涉及新闻出版版权及侵权等方面的专业支持和信息交换,加强新闻出版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推进新闻出版行业多层次互访等方面合作。[3]此后双方互访不断,2014年越南主流媒体代表团访问重庆出版集团,2016年10月,越南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Nhà Xuất Bản Chính Trị Quốc Gia-Sự Thật)代表团访问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代表团访问越南真理国家政治出版社。
3.2 版权贸易方面
自中越两国建立互访机制以来,双方合作不断增强,中越版权合作不断向纵深迈进,其中以中国图书在越南大量出版为主。例如,201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与越南东亚文化股份公司(Công ty cổ phần Văn hóa Đông A)签订了《三国演义》(60册)越南版的版权输出协议,该套书已于2016年在越南出版,首印1500套,深受东南亚读者的喜爱。截至2018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向越方输出版权30余项,部分图书在越南党员干部中产生了重大影响。2017年11月,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与越南文化投资与发展公司(Công Ty Cp Đầu Tư Phát Triển Văn Hóa Việt Nam)就《孤独症儿童训练指南》系列丛书达成版权输出意向。2018年11月26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布2018“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入选书目,其中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袖珍绘本版)》越南文版,该书由越南教育出版社(Nhà Xuất Bản Giáo Dục Việt Nam)出版,译者为越南著名中越翻译专家陈有浓(Trần Hữu Nùng)。此外,中华书局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人民日报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讲故事》等众多图书向越南输出版权。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越南文版由中国外文出版社与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越方组织了国内顶尖的翻译出版团队参与翻译出版工作,该书于2015年11月4日在越南河内出版发行。广西凭借地理位置优势与越南开展合作,广西各大出版社、高校及研究机构与越南出版行业合作密切。2017年11月,广西教育出版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出版项目《新能源在召唤》系列丛书与越南河内百科出版社(Nhà xuất bản Bách khoa Hà Nội)达成版权合作,并在越南各级学校、图书馆发行。
在学术领域,中越两国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出版也日新月盛。2010年,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丛书《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正式出版。越南汉喃研究院提供了丛书所收录大部分文献的清晰扫描件,并搜集了部分作者的传记资料,复旦大学方面进行了文献的真伪考订、编年排次、提要撰写和影印出版等工作。可以说,这套丛书是中越双方学术机构和学者通力合作的优秀成果。
此外,中国不少新闻机构、出版社也在越南设立分社或派有常驻记者。如新华社驻河内分社、《人民日报》驻河内记者站、《经济日报》驻河内记者站和中央电视台驻河内记者站等。2018年8月,在北京书博会上,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下属湖南人民出版社宣布与越南安乐文化公司在合作越南开办分社,并推出了首部图书《新常态下的大国经济》越南文版。近年来,中南出版集团已有150多种图书被越南引进。此外,中越多家出版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在两国设立国际编辑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广与深入,在先期合作的基础上,从2016年至今,中译出版社先后与各国的重要出版社展开合作,签约成立了16家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其中合作的出版社就包括越南丽芝出版社。
与此同时,中越双方积极合作举办文化会展活动。2017年11月,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驻越南大使馆联合主办,越南图书报刊进出口公司、中国外文局承办的《孔子的智慧》文化展在越南文化艺术展览中心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越南观众。
在译介方面,中越文学作品的译介和交流自古有之,中国各类图书的越南译本众多,深受越南读者的喜爱。世界图书馆联机中心(OCLC)的数据显示,仅2009—2013年,全世界翻译中国各类图书的总品种数量越南排名第二,共840种。除《三国演义》等中国经典名著早已家喻户晓,铁凝、莫言、阎连科、麦家等中国当代作家的系列作品几乎都出版了越南语译本。此外,影视剧小说、职场小说、言情小说在越南更是广受年轻人的喜爱,大量网络文学在越南的翻译出版表明新的文学形式在越南焕发出的蓬勃生机。越南读者与中国读者的阅读偏好非常接近,因而对中国图书的接受度高。
4 结语
我们在开展中越两国出版交流合作方面,应该充分利用两国文化相通以及历史上深入而密切的书籍交流的优势,对进入越南市场的中国书籍进行适当的引导,把中国优秀图书传播到越南,同时也应该采用拿来主义,翻译和出版一些越南的优秀作品,让中国读者更加了解越南,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为地区和世界的繁荣发展与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注释
①关于佛山刊刻越南书籍的情况,还可参见严艳《清末佛山坊刻越南喃字小说戏曲考述》,载《东南亚研究》2016年第一期。而关于中国典籍在越南的流传可参见刘玉珺《越南汉喃古籍的文献学研究》、陈益源《越南汉籍文献述论》等专著,均为中华出局出版。
②数据来源:越南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人口统计数据。
③数据来源:越南出版印刷与发行局2016年年度报告(BÁO CÁO Tổng kết hoạt động xuất bản, phát hành xuất bản phẩm năm 2016 và triển khai nhiệm vụ năm 2017)。
④数据来源:越南出版印刷与发行局2017年年度报告。
参考文献
[1] 陈重金. 越南史略[M]. 北京:中华书局,1998:324.
[2] 夏露. 略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古典小说在越南的翻译热[J]. 东南亚纵横,2007(5):50-55.
[3] 中越签署新闻出版合作谅解备忘录[EB/OL].(2011-06-13)[2019-12-29]. http://www.cnpubg.com/news/2011/0613/67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