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家 马季
中国当代文学经历了一个向西方经典学习、反思本土文化并重构现实主义的艰难历程,其根本意义在于厘清了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无论表现形式如何,文学的本质乃是通过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揭示,展现人的精神图景,也可以解释为以人的价值标准为基本元素勾勒时代画像。人和时代永远是互文关系,文学则以再现和发掘人和时代的关系为己任。
张炜在密集的长篇小说创作旅程之后,近年来拓展人文视野,将笔墨渗入自然文学领域,新作《我的原野盛宴》是一部胶东半岛海滨的动植物志。人与时代的关系,在今天更彰显人与自然的关系。近来肆虐的疫情恰好说明了人类忽视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野生动植物的关系遭到严重破坏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在这个意义上,自然文学应该成为人确立自身与时代关系的重要一环。在张炜笔下,原野当中一切美妙的景象和万物生长,都指向朴素的哲理,动物是有情有义、知道感恩的,植物也是有感觉有声音的,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讲不仅是奉献者,同时也是一位长者和师者。对于大自然的无私奉献,人类要有底线,应有一颗柔软的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和心脏一样,善待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李佩甫40多年的创作以现实主义写法见长,从《羊的门》开始一路走来,对中原大地的精神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河洛图》是李佩甫的最新长篇小说,依然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塑造了豫商集大成者康百万家族以康秀才、周亭兰、康悔文为中心的三代人以及仓爷、泡爷、马从龙、念念、断指乔等人物群像。康家历经12代、400多年,财富积累在豫鲁陕三省屈指可数,家族影响力历久不衰,而在经历了剧烈动荡的改朝换代以及“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变革之后,还能够依然故我,左右逢源、见招拆招、化险为夷,到底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密码里包含着康家总结出来的经验:向里看是所谓“留余”和“仁信”,向外看则是于国尽忠、于民尽仁、达则兼济天下,实则就是家国情怀。
徐则臣是“7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新作《北京西郊故事集》收入了《屋顶上》《看不见的城市》等9篇作品,描写了一群自花街来到北京西郊的年轻人的生活境遇。他们在这片他乡生存艰辛,却始终心怀热情,面对未来即使心中彷徨,也绝不屈服。不进城的时候,他们便在夕阳渐落之时爬到屋顶上,遥望那一片流动的北京。他们是北京现代化进程的见证者和实践者,时代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人生际遇。
《向爱而生》是石钟山的一部现实题材长篇小说,描写当代刑警深入制毒虎穴执行卧底任务,并与毒贩斗智斗勇的经历,这种人与时代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信仰催生激情,良知催生诗意,而人物命运在故事中的辗转起伏又透露出深扎现实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