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多元书写 助力抗疫

2020-03-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蓓蓓
  2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上的4本抗疫图书,从不同角度为抗疫之战助力,其中既有历史经验的梳理,也有对抗疫人物的书写;既面向孩子普及病毒知识,又针对成人提供防疫指南。

  身处疫情风暴中心的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时间通过图书将科学防疫知识传达给读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1月26日左右推出时,全国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和预防还处在普及阶段。在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王力军看来,书中内容可以增进大众及有关专业人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指导个人预防,降低传播风险。

  《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的最大亮点,就是故事化的内容、绘本化的呈现形式。该社科普编辑室主任胡星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通过这本书,可以让孩子真正了解病毒的发展历史,理解人类是怎样发现和战胜各种病毒的,孩子们才不会惧怕它,进而勇敢地战胜它。

  一方面通过科学知识让大众正确认识预防病毒,另一方面还要增强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勇气。《中国抗疫简史》责编张程认为,这本书在增强读者抗疫防疫、战胜病毒的信心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这次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坚定的话语一次次让大众吃下“定心丸”,他的故事值得书写。在《钟南山:生命的卫士》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这样的钟南山,他的天赋与意志力,赐予他生命发展的多种可能,但他最终专注于医学,执着探索,并将自己的才干发挥到极致。当疫情肆虐之时,他逆向而行,挺身而出,诠释了“国士”风范。这样的时代先锋人物,才是青少年应该学习的榜样。

  在这段抗疫岁月里,爱、故乡、梦想的话题也不断地被提及,来看看这两本书——“50后”的张炜在《我的原野盛宴》里重新审视自己的少年岁月,“70后”的徐则臣在《北京西郊故事集》中关注从南方小镇“北漂”的年轻人。

  在《我的原野盛宴》责编胡玉萍看来,这是一部纯净唯美、情感浓郁、有着深厚生活积累的非虚构作品。张炜以孩童的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从幼年的童真生活写起,为读者还原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民间历史,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精神家园的守望,是对人、对自然、对世界真挚的“爱的教育”。

  “一群从南方小镇走来的年轻人,一支离开故乡、走向远方、到世界去的理想主义之歌。”《北京西郊故事集》责编陈玉成这样解读这本书。所有来北京打拼的年轻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尽管书中人物在他乡生存艰辛,却始终心怀热情,面对未来即使心中彷徨,也绝不屈服。

  热爱学术的读者,不能错过《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该书责编李碧玉这样向记者分析这本书的亮点:“它是大家经典,是梁启超最重要的代表作,自1924年问世,有数十个版本,畅销近百年;它是清代学术不可绕开的必读书,是梁氏《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迄今之全本、定本。”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