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随“疫”应变,2020营销计划如何调整?

2020-03-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对新一年的计划和期待。出版社针对2020年作出的营销规划,也面临着是否要变和如何调整等问题。抗疫两月,人们慢慢对今年所余之时日有了新的看法与预期。对于出版社营销部门而言,实体渠道开始恢复但尚需时日才能完全回到常态,线上销售仍有潜力可挖,数字营销的优势更加凸显,这都是需要重新审视的方面。面对如此局面,不少出版社都对2020年营销计划进行了调整。由于复工不久,制定具体详细的计划尚需进一步的分析和论证,但一些出版社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长期目标,为2020年余下的300天宝贵时光指明前进的道路。至于具体如何走、怎样走得更快,则需营销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如果您有好的想法,欢迎向我们投稿。

  关注私域流量  着力直播带货

  ■周晓琴(四川人民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我社会更加注重线上布局,线上营销推广和运营将成为疫情期间及今后的重点,营销资源也会更多地向线上倾斜。

  首先,传统的电商渠道依然是布局主战场。进一步加强与当当、京东图书、文轩在线、博库、江苏凤凰等重点经销商的深度合作,充分运用其大数据优势,做好出版社全线品种及重点产品的营销推广;在传统运营方式基础上,更多考虑诸如私域流量、直播带货等营销推广方式。同时,注重开发小而美的特色民营电商,在个人理财、成功励志、文教等产品线方面发挥其专营突出的优势。

  其次,密切关注及发展新兴媒体营销渠道及方式,作为新的销售增长亮点。我社之前对通过短视频带货的营销方式进行了尝试,初有成效,今年将更多地开拓诸如抖音、快手、拼多多等新的营销推广方式和渠道。

  再次,进一步加强与业内诸多读书平台的合作。如针对不同的产品选择在豆瓣读书、樊登读书会等不同的平台进行深度营销推广合作,增加产品曝光率,提升意见领袖引导性,实现更好的销售转化。同时,加强自有线上平台的建设,在增加销量的同时,提升出版社品牌影响力。

  最后,充分利用各大电商渠道和线上平台的大数据优势。根据其富有针对性、精准性的需求,从市场端反向向编辑提供选题策划方向和思路,甚至将渠道需求和已有选题相互结合,打造更为精准的适销对路的定制产品,共同打造更多爆品畅销品。

  大力发展网络直销业务

  ■覃徕(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一般图书销售部主任):长远来说,面对地面销售前途未卜的状况,我社下定决心提升线上网络平台销售比例,统筹做好网络产品规划、在线产品展示、在线产品推广、网络产品销售控价服务等工作,为网络销售打下坚实基础;大力发展网络直销业务,扩大产品直销比例,重点以天猫旗舰店、拼多多旗舰店来实现直接销售;时刻关注政府扶持政策,尤其是政府采购项目,把政府的扶持政策转化为我社产品的现实销售。营销计划调整如下:一是主推重点产品线和重点新品,做好品牌建设与读者服务。二是整合我社编辑、营销、发行资源,成立专门图书推广阅读项目组,探索图书阅读推广新模式。三是集合重要渠道资源,形成对重点新品营销推广的合力。四是统筹作家资源,积极开展名家在线课程、直播活动。五是精细化的营销。对于重点新品,在确定渠道分工之后,发货任务细分,对各渠道、各片区下达具体发货任务并实施考核。六是搭建更多新媒体线上营销宣传平台。尝试加大短视频、直播、微信微博等营销投入和力度。

  上线“天鹅微课”打通资源平台

  ■接力出版社相关负责人:疫情是暂时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在人工智能和5G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数字化、信息化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战略的调整将对出版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接力出版社将始终坚持“精品战略”,以打造自有IP为目标,开发泛教育类(知识付费类)产品矩阵,开发自有多媒体平台,深耕数字内容产品的新媒体营销,拓展数字营销的深度与广度。3月底,接力出版社将上线“天鹅微课”APP,这是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包括名家直播、精品课程、问答库等多个功能板块的课程直录播软件,打通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鼓励用户交互分享的方式,将使更多家长受益,参与到全民阅读的活动中来。

  下一步,一是要发挥新媒体和线上媒体的作用,以线上交流代替校园宣传活动以及作家、画家与读者的交流,用新媒体来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实施“精品策略”,精中选精、优中选优,减少图书品种,同时进行品种优化,推出精品,多出读者刚需图书,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阅读需求。三是要拓展销售渠道,天猫店、社群电商、传统电商等的线上投入要加大力度。四是改变常规的思维模式,强化线上音频产品出版,增加线上出版内容和品种,多出音频书、富媒体电子书、数字图书、电子化图书、互动图书等。

  加强网络电商和自有系统发行

  ■中国工人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复工后,营销部门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尽快补发因疫情影响造成的图书;二是与经销商充分协作,深入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拉动终端销售;三是深入分析挖掘自身特色品类与系统发行潜力。

  此次疫情对整个出版界都带来明显影响,我社全年营销计划因此要做调整,一是产品上进一步集中打造、推广富有竞争力的精品力作与融媒体产品;二是营销渠道和业务来源上,进一步加强网络电商和自有系统发行;三是推广与传播上,也重点通过网络媒体、网上互动活动开展;四是价格上,给经销商和读者更多让利与优惠,提供更完善细致的服务,在客观上不得不一定程度降低经济指标预期的同时,更充分体现社会责任与社会效益的担当并提升出版社的品牌价值,从而将疫情带来的难关与挑战转化为出版社转型升级的契机。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