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美编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2020-03-20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蒋卓群(厦门大学出版社)

  如今,人工智能已逐渐进入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细分领域,例如自动驾驶、生物医学、产业规划、办公自动化等。近年,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也出现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如海报、插画、标志、网页、字体设计等都开发出了人工智能设计系统。2018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机智过人》节目中,由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人工智能设计系统“鹿班”与资深人类设计师现场对垒,同时设计《孙子兵法》的封面。“鹿班”不但在完成速度上远超人类设计师,其作品从形式到意涵都贴合《孙子兵法》的内容。可见,人工智能已经具备运用于书籍装帧设计的能力,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众认可的设计作品。

  视觉AI应用于书籍设计的可能性

  用于视觉设计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被统称为视觉AI。视觉AI研究领域已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可以运用于书籍设计,可以从构图、绘图、排版、图像处理等多个方面替代人类的工作,且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是高效快速的版式构图。人工智能比人类更擅长对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可以快速地生产具有形式美感的版式。二是图形图像的精细化处理。视觉AI技术(如Adobe 研发的Sensei智能系统)能够在智能判断图像语义的基础上,实现对图像中的对象进行自由地变化操作,且对图像语义理解和操纵可达到像素级别,乃至于最终效果体现出毫无处理的痕迹,实现高效、精准、海量的图像处理。三是机器学习快速成长。例如“鹿班”在开发出来的2年间学习和积累了500万件人类优秀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四是基于大数据的语义理解。原本由人类设计师对内容信息整理、消化、吸收再进行视觉外化的过程,在人工智能系统中时间将被大大缩短,甚至在某些知识领域的内容把握上比人类设计师更为准确。

  人工智能根据发展的不同层级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目前所处的弱人工智能阶段,视觉AI运用于书籍设计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首先,弱人工智能对人类自然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 其次,目前视觉AI暂无算法处理复杂的非结构性数据。一本书的设计除了平面的视觉设计外,还需要设计者运用工作经验,结合内容、成本等因素,对书籍的承印材料、印刷工艺、装订形态等进行综合考虑,这是装帧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而且,视觉AI的运用会面临创造性和情感缺失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商业模式和收益层面考虑,人工智能运用于书籍装帧设计时机尚未成熟。目前国内出版行业整体还未经历彻底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且AI技术尚无法完全取代人力工作,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获得利润的空间尚小。

  视觉AI能为读者带来个性化服务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视觉AI应用于书籍设计的局限性将有望被完全克服。人工智能在书籍设计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并将对书籍形态乃至整个出版行业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视觉AI应用于书籍设计有望实现读者需求端的超细分。在考虑一本书的装帧时,可以根据读者的年龄、阅历、国籍、地域等大数据,设计出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的封面、版式或插画,通过电子阅读设备推送给不同的读者群体。 另一方面,生物识别、智能感应等AI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未来,如何通过运用人工智能设计出迎合大众阅读习惯的出版物将成为书籍设计的新课题。

  此外,大数据算法将重新定义设计与市场的关系。纵观当前出版行业现状,装帧设计作为书的“嫁妆”仅仅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参考指标。人工智能运用于装帧设计后,在大数据分析背景下,点击率和转化率成为可考量因素,通过大数据可以分析出读者是否因装帧而买单,真正实现用设计提升经济效益。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