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行业都用自己的方式助力抗疫。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迅速反应,发挥专业特色,在短时间内针对不同群体,连推8本各具特色、针对性强、防疫急需的权威图书。
一方面,护航大众心理健康,针对成人和儿童分别推出心理防护图书。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恐慌、焦灼等负面情绪不断滋长、累积,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与防控疫情都非常重要。敏锐意识到这点,川科社迅速行动起来,由社领导牵头,立刻集结社内力量,针对防疫出版工作成立专项工作组,全力以赴,策划组织相关防疫图书。1月29日,该社社长钱丹凝带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心理卫生专家张伟及其领导的“四川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干预工作组”的专家代表在华西医院紧急召开了选题讨论会,很快确定了出版方向——针对此次疫情推出心理防护读本。从策划到出版仅仅2天半的时间,1月31日推出全国首本针对新冠疫情的心理防护图书《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电子版。 该书上线后,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又紧急推出了该书的藏汉双语版、彝汉双语版的电子书,为民族地区服务。此后,川科社进一步意识到,儿童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面对突发疫情和延期开学等情况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于是,又紧急策划并推出了《儿童战“疫”心理健康读本》一书。
另一方面,打好中西医组合拳,川科社又推出《中医抗“疫”大众调护指南》。针对学生需求,川科社配合新华文轩公司的工作安排和文轩教材公司的需要,组织华西医院相关专家编写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系列科普挂图(中小学生版)》。
同时,急抗疫之所急,川科社紧急推出4种医疗机构急需的防控图书。除了关注大众的疫情防控需求,川科社还从专业角度、从防控工作的实际需求去思考有价值的选题点。针对抗疫需求,该社紧急组织推出了分别由“四川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护理学院编写的4种面向医疗机构的专业指南性图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线防控的华西模式》《新冠肺炎医疗机构紧急防控指南》《新冠肺炎防控医院护理工作指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学院校护理教育的应急管理》,免费供各级医疗机构、广大医护人员阅读参考。
抗疫图书的出版必须做到抢时间又保质量。川科社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在内部建立了线上工作群,采取线上集体审稿和分别审稿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审稿的效率和质量。出版团队和编写团队之间也建立起了线上工作群,及时沟通,快速解决问题。二是邀请权威团队、权威专家编写书稿,从源头上保证书稿的高质量和高起点。三是让编辑团队早期、深度地介入图书编写过程。川科社团队与编写团队就图书的内容、框架、编写风格数次深入讨论,明确图书的内容重点,这是保证成稿质量的重要举措。
20余天推出8种抗疫图书,川科社将电子版全部免费供广大读者、各医疗机构及广大医护人员阅读,免费供各大平台、各微信公众号转载。期间,该社公众号阅读量大幅提升。如《新型冠状病毒大众心理防护手册》在公号的定稿、发布时间虽是深夜,但阅读量很快就达到了10万+,并持续快速增长。相关统计显示,在抗疫期间,川科社公众号的影响力在全国500多家出版机构中上升至第11位。川科社推出的抗疫图书被学习强国、中国高校思政网等众多平台关注或全文转发,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媒体报道。
对于下一步工作,该社社长钱丹凝表示,接下来,川科社还将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选题:一是面向大众推出一些关于突发卫生事件、流行病、传染病方面的科普读物;二是面向专业机构推出一些涉及应急综合管理、应急医学、灾难医学,新出现的传染病、流行病的中西医诊疗,生物医学,以及中医温病学等方面的高水平专著。“希望通过川科社出版的图书,提升大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科学理性地应对,不至于惊慌失措;促进专业机构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把更多的未知变为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