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研究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2013—2018年资助期刊被Web of Science (WoS) 数据库收录情况,考察D类项目资助期刊的发展成效,为世界一流期刊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WoS数据库,统计分析SCIE/SSCI收录D类项目资助期刊的学科分布和文献计量指标,评价D类项目资助期刊对SCI空白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填补作用。[结果] D类项目资助期刊中有21种期刊被SCIE/SSCI收录,47.6%的收录期刊进入Q1区,5种期刊填补了SCI学科空白,16种期刊有效增补了优势/前沿学科。[结论] D类项目资助培育了一批优质期刊,成果显著,21种已被SCIE/SSCI收录的期刊代表了优势/前沿学科,或填补了学科空白,对世界一流期刊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PIIJ D);SCIE/SSCI;学科空白;Web of Science (WoS)
中国是科研强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但SCI收录的科技期刊仅为195种,占中国期刊总量的2%[1],无法满足中国学者发表SCI论文的需求,导致大量优秀科研论文外流到国外的SCI收录期刊上。
中国科技期刊还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SCI的240个学科中有56.25%的学科(135个)在Q1或Q2区中没有中国期刊[1],176个自然科学学科中,有32个学科没有中国的期刊被收录[2]。因此,我国急需创办更多的优秀英文期刊,以填补学科空白,提升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期刊出版处于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阶段,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英文期刊进入国际著名的检索系统,部分英文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排名前列。2013年,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实施[3,4,5],使英文期刊的创办迎来了新的机遇,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瞄准国际一流期刊来创办一批优秀的英文期刊。
提升计划是2013年六部门联合实施的资助全国英文科技期刊的重大项目,是我国目前资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远的专项支持项目[2,3,4,5]。该项目分为A、B、C、D四类,其中D类项目主要是为了资助能够代表中国科技前沿和优势学科,或填补学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支持引导该类期刊建立科学规范的编辑出版运行机制,尽快提升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化科技期刊,以服务国家科技发展[3,4,5]。获得D类资助的期刊将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签发国内统一刊号,并给予50万元的经费资助。
赵勣等[3,4]从组织者的角度,对D类项目的申报、入选、获准和出版4个阶段进行了介绍,并对2013—2015年入选提升计划Ⅰ期D类项目的30种期刊的办刊进展进行了总结,其中仅有3种期刊被SCI收录并进入所在学科的Q1区。2016年开始实施提升计划D类项目第Ⅱ期,每年获资助的期刊增加至20种[3,4]。到2018年Ⅱ期项目评选结束,共有90种英文期刊成功入选D类项目。截至2019年5月,共有53种期刊获得50万元的资助,2018年JCR报告显示有多种D类资助期刊进入了Q1区,然而,目前鲜有对提升计划Ⅰ、Ⅱ期的D类项目进行总体分析评价的研究。为了及时梳理D类项目资助期刊的办刊成效,本文拟对2013—2018年提升计划Ⅰ、Ⅱ期资助的90种期刊进行筛选,选出被SCIE/SSCI收录的期刊,利用Web of Science(WoS)和JCR统计期刊的文献计量指标、近3年发文量和引用量变化、JCR分区、入选D类项目之后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变化,并考察学科分类以及所在学科的中国SCIE/SSCI收录期刊的情况,分析D类项目对增补优势/前沿学科、填补SCI收录学科空白的效果,为期刊的创办和一流期刊建设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3—2018年入选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90种期刊中,被SCIE/SSCI收录的21种期刊为研究对象。从赵勣等[3]发表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计划(2013—2015年)D类项目入选期刊的办刊进展》一文中获取2013—2015年入选的30种期刊名单,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公布的D类项目入选名单[6,7,8],获取2016—2018年提升计划Ⅱ期D类项目资助的60种期刊名单,并整理汇总得到2013—2018年入选D类项目的90种期刊。在2019年6月公布的JCR中,筛选出中国期刊,与D类项目资助的90种期刊进行比对,进一步筛选出D类项目资助的期刊中被SCIE/SSCI收录的21种期刊名单(表1)。
表1 21种被SCIE/SSCI收录的D类项目资助期刊的发展概况
注:*影响因子统计的是2018年的影响因子。序号 | 中文刊名 | 主办单位 | 研究领域 |
入选 年份 |
影响因子* | 发文量 /篇 |
最高 分区 |
刊期 | 其他数据库 | 创刊年份 | 被收录年份 |
1 | 亚洲药物制剂科学 | 沈阳药科大学 | 药理/药学 | 2016 | 4.016 | 60 | Q1 | 双月刊 | Scopus、DOAJ等 | 2006 | 2017 |
2 | 烧伤与创伤 | 重庆西南医院 | 急诊医学 | 2018 | 2.493 | 34 | Q2 | 季刊 | PMC、DOAJ | 2013 | 2018 |
3 | 癌症杂志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肿瘤学 | 2017 | 3.620 | 75 | Q2 | 月刊 | Scopus | 1982 | 2014 |
4 | 电子学报 | 中国电子学会 | 工程学 | 2013 | 0.945 | 179 | Q4 | 季刊 | Scopus | 1992 | 2002 |
5 | 眼与视觉 | 温州医科大学 | 眼科学 | 2014 | 2.683 | 31 | Q2 |
无固定 刊期 |
DOAJ、PMC | 2014 | 2018 |
6 | 摩擦 | 清华大学 | 工程学 | 2013 | 3.000 | 35 | Q1 | 季刊 | Scopus | 2013 | 2016 |
7 | 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胃肠/肝脏病学 | 2013 | 1.576 | 72 | Q4 | 双月刊 | IM/Medline、 Scopus等 | 2002 | 2009 |
8 | 高电压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工程学 | 2016 | 3.508 | 40 | Q2 | 季刊 | EI、DOAJ | 2016 | 2019 |
9 | 园艺研究 | 南京农业大学 | 植物科学/农业 | 2018 | 3.640 | 74 | Q1 | 月刊 | Scopus、DOAJ等 | 2014 | 2017 |
10 | 国际眼科杂志 | 中华医学会西安分会 | 眼科学 | 2015 | 1.189 | 299 | Q4 | 月刊 | Scopus、PMC等 | 2008 | 2010 |
11 | 镁合金学报 | 重庆大学 | 冶金工程 | 2018 | 4.523 | 43 | Q1 | 季刊 | Scopus、DOAJ等 | 2013 | 2018 |
12 | 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 工程学 | 2014 | 2.848 | 110 | Q2 | 双月刊 | Scopus | 2013 | 2013 |
13 | 纳微快报 | 上海交通大学 | 材料科学/物理 | 2013 | 9.043 | 77 | Q1 | 季刊 | Scopus | 2009 | 2012 |
14 | 计算材料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化学/材料科学 | 2016 | 9.200 | 80 | Q1 | 双月刊 | Scopus、DOAJ等 | 2015 | 2017 |
15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 能源与燃料工程 | 2016 | 2.540 | 114 | Q1 | 双月刊 | Scopus | 1974 | 2012 |
16 | 光子学研究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光学 | 2015 | 5.522 | 198 | Q1 | 双月刊 | Scopus | 2013 | 2015 |
17 | 心理学刊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心理学 | 2017 | 0.717 | 30 | Q4 | 季刊 | Scopus | 2012 | 2018 |
18 |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 | 中国科学院、基金委 | 材料科学 | 2013 | 5.636 | 134 | Q1 | 月刊 | EI | 2014 | 2017 |
19 | 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生化/分子生物学 | 2013 | 5.873 | 31 | Q1 |
无固定 刊期 |
Scopus、PMC、DOAJ等 | 2016 | 2019 |
20 | 世界急诊医学杂志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急诊医学 | 2016 | 1.437 | 36 | Q3 | 季刊 | PMC | 2010 | 2019 |
21 | 世界儿科杂志 |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儿科学 | 2013 | 1.169 | 75 | Q3 | 季刊 | IM、Medline | 2003 | 2008 |
1.2 研究方法
进入JCR,查询21种SCIE/SSCI收录期刊的WoS学科,再通过学科类别,查询SCI收录期刊的数量,限定检索范围为中国,查询中国期刊的被收录情况。计算相关学科领域的中国期刊被SCIE/SSCI收录的比例和D类项目中新增中国SCIE/SSCI收录期刊的比例,分析D类项目资助期刊在增补优势/前沿学科、填补空白学科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利用WoS和JCR,查询21种样本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包括近3年的发文量、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国际稿件比例、最高分区、高被引论文和零被引论文比例、学科发文贡献、创刊年份和SCIE/SSCI收录年份等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1 21种SCIE/SSCI收录期刊的基本情况
在21种SCIE/SSCI收录期刊中,有20种SCIE收录期刊,1种SSCI收录期刊(《心理学刊》),如表1所示。有10种期刊(47.6%)进入Q1区,有9种期刊首个影响因子即进入Q1区,并且近3年一直稳定于Q1区,突显了D类项目选刊的高水准。另外有5种期刊位于Q2区,2种期刊位于Q3区,4种期刊位于Q4区。这些期刊也显示出上升趋势,例如2018年《摩擦》的分区由Q2区升级为Q1区,2017年《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的分区由Q3区升级为Q2区。21种期刊中,有10种期刊于2013年之后创刊,从创刊年与入选D类项目的年度可以看出,有15种期刊在入选D类项目前已经创刊,说明其已获得国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即ISSN号),于境外出版发行,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基础。另外有5种期刊属于新创刊,即在入选D类项目之后创刊,分别是《摩擦》《中国科学:材料科学》《眼与视觉》《高电压》和《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这些期刊表现出色,发展迅速,其中3种期刊位于Q1区,2种期刊位于Q2区。21种期刊中,有10种期刊在入选D类项目之前已经被SCIE收录,11种期刊在入选之后被SCIE/SSCI收录,占52.3%。21种期刊中,由高校主办的期刊有6种,医院主办的期刊有6种,研究院主办的期刊有6种,其他学会主办的期刊有3种。从研究领域分类,医药领域的期刊数量最多(8种),其次为工程学(5种)和材料学(4种)。21种期刊的国际化水平均较高,除了被SCIE/SSCI数据库收录外,均被多个其他国际化数据库收录,例如Medline、PubMed Central (PMC)、Scopus、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 (DOAJ)、EI和Index Medicus (IM)等。从入选年度来看,21种期刊中,2013年和2016年被SCI收录的期刊数量最多,分别为7种和5种,其他年度较少,有2——3种。由于时间跨度不同,某些期刊由于创刊时间短,尚未呈现出优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更多的优秀期刊出现。
上述样本期刊由于刚刚创刊,年发文量均较低,7种期刊的年发文量小于50,刊期多为季刊(9种)和双月刊(6种),月刊较少(4种),还有2种期刊无固定刊期。因此,这些期刊需要稳步发展,逐渐扩大规模,向世界一流期刊靠拢。
2.2 21种SCIE/SSCI收录期刊的WoS学科分布与贡献
为了评价D类项目对WoS学科中优势学科和空白学科的增补效果,对21种期刊的WoS学科分布进行分析,统计了各个学科领域的SCI收录期刊总数、中国SCI收录期刊数量、D类项目增补的期刊数量、D类项目之外以往收录的中国期刊数量,并计算了中国期刊占SCI收录期刊总数的比例,以及D类项目增补我国SCI收录期刊的比例。
21种期刊共涉及24个WoS学科领域,其中有的期刊跨多个学科。24个学科领域共有3517种SCI收录期刊,收录期刊数量较少的领域有石油工程(19种)、急诊医学(29种)和园艺学(36种),其次为眼科学(59种)、皮肤病学(66种)和冶金工程(76种)。结果显示,中国在24个领域中SCI收录期刊数量占比均较低,共收录121种,仅占3.44%,其中收录期刊数量占比相对较高的学科是冶金工程和石油工程,占比分别为15.8%和14.5%,其他学科的占比均小于7%,说明中国期刊在这些领域内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5个学科在D类项目实施之前没有SCI收录期刊,分别是皮肤病学、急诊医学、园艺学、儿科学和心理学综合领域,D类项目实施后,有5种期刊被SCI收录,分别是《烧伤与创伤》《世界急诊医学杂志》《园艺研究》《世界儿科杂志》和《心理学刊》。D类项目在这5个学科领域的增补比例为100%,发挥了填补SCI空白学科的作用。其他16种期刊有效增补了其他19个优势/前沿学科,增补比例比较高的是眼科学(50%),以往SCI收录期刊1种,D类项目增补了1种期刊《眼与视觉》,此领域目前共2种期刊。增补比例在20%—40%之间的学科有8个,分别是材料科学综合、物理化学、手术、石油工程、胃肠病学/肝脏病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和电气电子工程。
此外,在这些D类项目资助期刊的相关WoS学科领域中,还有进一步细化的学科,在21种期刊中,也有一部分期刊具有地域唯一性,填补了一些细化的学科在SCI收录的空白,例如《亚洲药物制剂科学》于2017年11月被SCIE数据库收录,成为中国第一个被SCI收录的药剂学学术期刊,填补了药理学/药学领域中的药剂学学科SCI收录的空白。
2.3 21种SCIE/SSCI收录期刊的发文量和影响因子变化
对21种期刊近3年(2016—2018年)的发文量和影响因子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以了解这些期刊的发展概况,总结优秀期刊的办刊模式,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方案,制定优化的发展策略,为创办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借鉴和参考。
如表2所示,对21种期刊按照2018年的发文量进行了排序,期刊整体的发文量都不高,其中有8种期刊的年发文量小于50篇,7种期刊的年发文量大于100篇,6种的年发文量介于50到100篇之间,相比国际大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呈现出强而不大的局面。从发文量的变化来看,除个别期刊有递减趋势外(如《癌症杂志》),这些期刊总体上发展态势良好,发文量呈现稳步提升或者保持稳定的局面。表2中同时呈现了21种期刊近3年的影响因子变化,其中有9种期刊被SCI收录时间短,仅有一年或两年的影响因子数据,不足以看出趋势,另外12种期刊中,除了《园艺研究》和《癌症杂志》稍有波动或者递减外,其他10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均呈现逐渐升高或者基本稳定的局面,发展态势良好。从发文量和影响因子两个方面综合来看,表现最优秀的期刊有《光子学研究》和《中国科学:材料科学》,发文量增加趋势明显,目前年发文量已经超过100篇,且影响因子逐步提高;其次是《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纳微快报》和《摩擦》,发文量和影响因子也是稳步提高,由此可见,增加发文量不一定会降低影响因子,关键在于内在质量和影响力;发展最稳定的是《国际眼科杂志》,发文量和影响因子均处于稳定状态,但是该刊位于Q4区,应该不断扩大影响力和提升质量,向强刊靠拢。
表2 21种SCIE/SSCI收录期刊近三年(2016—2018年)影响因子和发文量变化
中文刊名 | 英文刊名 | 影响因子 | 年发文量 /篇 | ||||
2016 | 2017 | 2018 | 2016 | 2017 | 2018 | ||
国际眼科杂志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 1.177 | 1.166 | 1.189 | 338 | 336 | 341 |
光子学研究 | Photonics Research | 4.679 | 5.242 | 5.522 | 75 | 139 | 208 |
电子学报 |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 0.513 | 0.650 | 0.945 | 170 | 193 | 179 |
中国科学:材料科学 | Science China-Materials | 3.956 | 4.318 | 5.636 | 98 | 123 | 174 |
石油勘探与开发 |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1.903 | 2.065 | 2.540 | 125 | 112 | 114 |
现代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学报 |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 1.532 | 2.122 | 2.848 | 68 | 91 | 112 |
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 |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 1.649 | 1.500 | 1.576 | 92 | 88 | 103 |
世界儿科杂志 |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 | 1.164 | 1.228 | 1.169 | 86 | 94 | 93 |
计算材料学 | 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 — | 8.941 | 9.200 | 29 | 54 | 80 |
纳微快报 | Nano-Micro Letters | 4.849 | 7.381 | 9.043 | 42 | 52 | 77 |
园艺研究 | Horticulture Research | 4.554 | 3.368 | 3.640 | 35 | 42 | 76 |
癌症杂志 | Cancer Communications | 4.111 | 3.822 | 3.620 | 103 | 99 | 75 |
亚洲药物制剂科学 | 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 | 4.560 | 4.016 | 61 | 65 | 62 |
世界急诊医学杂志 |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 — | — | 1.437 | 53 | 55 | 49 |
镁合金学报 |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 — | — | 4.523 | 42 | 44 | 43 |
高电压 | High Voltage | — | — | 3.508 | 29 | 37 | 42 |
摩擦 | Friction | 1.508 | 1.869 | 3.000 | 34 | 35 | 36 |
烧伤与创伤 | Burns & Trauma | — | — | 2.493 | 39 | 37 | 35 |
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 | — | 5.873 | 22 | 38 | 32 |
眼与视觉 | Eye and Vision | — | — | 2.683 | 33 | 29 | 31 |
心理学刊 | PsyCh Journal | — | 1.216 | 0.717 | 25 | 43 | 31 |
3 讨论
3.1 中国期刊的机遇和挑战
在2018年11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出了创办世界一流期刊的倡导,预示着中国期刊的春天正式到来。对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界定与内涵,一时间出现了各种分析和解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即能发表最具原始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学科影响力指标位居世界综合或学科领域定量统计排名前5%的期刊[9,10,11,12,13]。这一目标需要中国的中英文期刊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给中国期刊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在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支持下,期刊迎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表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
3.2 D类项目对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的推动作用
D类项目主要为了资助能够代表中国前沿/优势学科的,或填补学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本研究分析了21种入选期刊的突出表现,考察了提升计划对中国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和世界一流期刊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D类项目的政策支持,使一批优势学科和填补空白学科的期刊得以成功创办,优化了学科分布,使中国期刊的整体结构更趋向合理化,有利于提升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竞争力。
D类项目的经费支持,已经培育出一部分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优质期刊,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了借鉴,例如《光子学研究》《计算材料学》《纳微快报》《园艺研究》《亚洲药物制剂科学》《镁合金学报》和《眼与视觉》,这些期刊的创刊起点高,入选SCIE后的首个影响因子就达到4以上,稳居领域内Q1区,而且呈现稳步提升,逐步由强变大的良好态势,逐步向世界一流期刊靠拢。
3.3 D类项目实施的前景
D类项目提供的刊号申请绿色通道,使相当一部分以ISSN号办刊多年,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获得了CN号,实现了国内外全面发展,解除了国内无CN号限制发展的束缚。但是,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已被SCI收录但未申请到CN号的期刊,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D类项目应该优先资助这些顶尖的期刊。
2017年版的JCR数据显示,中国的Q1区期刊共46种,进入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期刊有13种,进入10%——20%的期刊有16种,但这些期刊发文量不大,表现出强而不大的局面,期待提升计划继续资助中国的强刊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提升计划已经实施了6年,资助的期刊已有90种,本研究考察了提升计划资助期刊被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其中有21种期刊发展迅速,已经被SCIE/SSCI收录,有效填补了中国期刊被SCI收录的学科空白,同时也增补了优势学科,优化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但是,21种期刊的年发文量普遍较低,距离世界一流期刊还存在显著差距。由于期刊的入选时间和创刊时间有所不同,而且在不断的动态发展中,所以本研究结果不具有持久性,针对D类项目资助期刊的发展成果需要不断总结和跟踪。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D类项目资助期刊将不断脱颖而出,向世界一流期刊靠拢。
参考文献:
[1]任胜利, 肖宏, 宁笔 , 等. 2018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J]. 科技与出版, 2019(2):30-36.
[2]张晓宇, 翟亚丽, 朱琳 , 等. 基于WoS分析我国创办英文科技期刊的学科需求[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29(11):1148-1152.
[3]赵勣, 李芳 .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计划(2013—2015年)D类项目入选期刊的办刊进展[J]. 编辑学报, 2018,30(2):111-115.
[4]赵勣, 李芳, 宋军 .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申报、评审及实施[J]. 科学通报, 2017,62(23):2581-2585.
[5]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关于继续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通知[EB/OL]. [2019-07-01]. .
[6]关于公布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2018年度D类项目的通知[EB/OL]. [ 2018- 06- 04]. .
[7]关于公布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2017年度D类项目的通知[EB/OL]. [ 2017- 06- 01]. .
[8]关于公布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入选项目的通知[EB/OL]. [ 2018- 08- 12]. .
[9]王婧, 张芳英, 刘志强 , 等.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之路——盘点2018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J]. 科技与出版. 2019(2):36-43.
[10]李自乐, 郭宸孜, 张莹 , 等. 成为一流科技期刊的几个必要条件[J]. 科技与出版, 2019(1):6-12.
[11]刘志强, 王婧, 张芳英 , 等. 建设中国高校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展望——基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年度观察报告2018)》[J]. 科技与出版, 2019(1):13-19.
[12]赵卓伦 . 组织与呈现: 新媒体视阈下我国科技期刊传播策略研究[J]. 出版广角, 2019(2):21-23.
[13]郭宸孜, 白雨虹, 崔铁军 . 超越论文,服务科研——《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培育我国旗舰科技期刊的探索[J]. 编辑学报, 2019,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