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钟君
我是出版业的门外汉。在场的嘉宾更多的是从产业战略和整个产业发展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经验分享和观点阐述,我重点从微观层面、内容生产方面,围绕理论产品的融合发展谈谈自己的感受。
2019年,我们开发了一部网络动画片叫做《领风者》,这部动画片围绕马克思这一大IP,播放量达1000多万,特别为青少年所接受。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产品呢?我不是研究出版的,也不是研究历史的,我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过去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后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挂职分管理论工作。我发现,我们的理论产品讲起来很困难,被人们接受程度比较低,所以我就想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围绕着马克思生平和思想做了一系列产品链。
2016年,我们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一档电视节目《马克思靠谱》。《马克思靠谱》用内容红、形式潮、不戏说、不枯燥的方式,用群口秀的方式给年轻人分享马克思的故事,当时一共做了9集,每集45分钟,在内蒙古卫视、人民网和共青团中央微博同步播出,取得了比较好的反响,还获得了电视文艺星光奖提名,同时也带动了《社会主义“有点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等一系列理论节目的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推出了同名通俗读物《马克思靠谱》,这本书完全走市场,很多机场书店都在销售,目前销量已超过30万册。理论书籍被大家认同,同时在市场上有很好的销量,这一点让我特别自豪。
2018年,我们推出《马克思靠谱》第二季《马上学习》,共10集,每集45分钟,从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和日常故事出发,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故事串联起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和大家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一起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
与此同时,我们把产品链进行了深化,开发了动画片、同名漫画,还有主题歌、舞台剧、微信小程序,通过游戏答题和“头脑王者”联合开发表情包。在此过程中,通过一个IP跨媒介互动形成多方合力,形成了1+1>2的正向效果,使这个IP持续发力。
在做理论内容通俗化的时候,我的一个深刻体会是,一定是专家团队和专业作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我们在操作时,通常让专家讲,专业作者听,听完了拿出一稿,回过来专家再去修改,再回过来再让专业作者去打磨,通常两三道以后一个通俗化的理论作品出来了。理论作品要有可读性,关键就是这样几次转化的过程。
创新网上理论传播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传播方式、科技手段发生深刻变革的形势下,理论传播创新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推进网上理论传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创新网上理论传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明确了理论传播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明确了理论传播创新的基本原则,三是明确了理论传播创新的任务目标,四是明确了理论传播创新的重要方法。
在出版融合工作中,我们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严守规矩、遵循规律、形成规模、善于规划,做好理论传播创新的顶层设计:坚决防止导向错误,避免将马克思主义标签化、口号化、简单化,善于系统规划,形成传播合力;二是解放思想、克服惯性、创新思维,创新理论传播理念:理论传播思维要实现“从上往下讲”到“从下往上讲”和“从大往小讲”到“从小往大讲”的转变,从“简单思维”到“系统思维”的转变,实现“宣传灌输”与“传播推广”并重,既要做到“要你看”,又要实现“我要看”;三是创新讲述方式、话语表达、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创新理论传播模式:一要讲好理论故事,创新理论传播的讲述方式;二要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创新理论传播的话语表达;三要多样化呈现,创新理论传播形式;四要多平台推广,创新理论传播渠道。
相比于抽象枯燥的理论宣传,通俗生动的理论故事更容易为人所接受。我们要把好听的理论故事、生动的通俗话语和丰富的传播形式进行全渠道推广,形成规模效益,真正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