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工作、生活节奏。无论在一线还是后方,每个人都心系疫情,为打赢抗疫阻击战努力。出版业也迅速反应,筑起知识抗疫防线,传播科学防控疫情知识,努力恢复图书等内容供给,满足大众居家防疫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播成了出版方触及读者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由于实体书店受疫情影响明显,出版社的注意力也更倾向于网店。这种情况下,如果说去年只是少部分出版机构尝试直播营销,今年复工之后,电商直播就成为越来越多编辑必须尝试的一项营销活动。这其中,童书类直播又占据相对大的分量。与其它类别以作者、学者直播为主不同,不少童书类直播都是编辑上阵,其中既有直播经验丰富的“老手”,也有初次露脸的“小白”。无论是作者主讲还是编辑从幕后走到镜头前,童书类的直播显然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节奏设计、活动策划等。童书直播可能出现哪些窘境?需要哪些技能?决定直播带货转化率的因素有哪些?我们邀请了多位近期变身主播或参与直播策划的童书编辑,来聊一聊“直播那些事儿”,比拼一下近期“实战”积累的直播技能。
技能分享理性派
技能提炼 保持直播热度+适时调整书目顺序
在线直播售书是“去学院化”的过程
■陈小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
线上直播售书,简单之处在于,只要对手中的图书有详尽的了解,拥有面对镜头并开口的勇气,就能挂上美妆镜、竖起手机,当个主播。困难之处在于,图书编辑对自己的书视若亲子,售书却并不仅仅是一个夸自家孩子多出色的过程,如何避免编辑全程自嗨而观众不为所动格外重要。
2月21日晚,中少总社儿文出版中心与博库图书、木垛图书的天猫直营店合作,借由淘宝直播平台,进行了约3小时的线上直播。根据后续的跟进和数据反馈,此次直播的在线收看人数、点击率、销售数量和评论,都高于预期。
直播策划始于2月7日,中少总社市场发行部门联系儿文中心询问直播意向,儿文中心随即确定了参与直播的时间、书目和人员。随后两周,编辑们开始细化自己所要讲解推荐的图书,提炼卖点,确定1+n(主持+主讲)的轮播形式,每位主讲上线约30分钟并在小范围内进行演练。期间,整理样书并根据不同编辑主讲的主题将直播当天的书目串联,确定图书的优惠力度、直播中发放优惠券的数量、互动形式等细节,都是重要部分。
2月20日,美编制作出宣传图,新媒体组编辑开始在公众号进行宣传,同时发动全体同事在各自微信朋友圈、微博账号等平台转发,吸引关注。2月21日,参与直播的编辑与市场发行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最后的价格、优惠力度确认,提前列表整合图书打套销售的推荐方案。直播定于当晚7时正式开始,下午5时,编辑们登录抖音账号试播,并调试设备,调整书目介绍顺序,与直播间内的游客观众互动,听取建议。
应博库、木垛要求,直播正式开始前15分钟,编辑们提前开放直播间,进行暖场互动。随后,开始1+n模式轮播,期间“回答问题抽奖赠百元图书大礼包”3次,“拼手速抢满减优惠券”6次,并针对直播期间观众的提问作了选择性回答。
参与此次直播的编辑都是“萌新”,相对缺少当“露脸主播”的经验,在讲解过程中难免紧张。因此,主持人的存在十分必要,能够通过恰当的“接梗”“捧哏”消除主讲编辑的紧张感,更能提供不同的解读角度并起到提示作用,同时,主持人和主讲人之间的互动也让直播减少了生硬感。
“脸皮厚度”也是影响直播效果的因素之一。面对镜头,一旦无所适从,编辑更易陷入自嗨状态——“我讲我的书”讲得欢,完全忘记了回应观众的问题。作为主讲人的编辑更需要放平心态,代入家长和小读者的立场,将华丽的宣传语转化成更犀利、更抓人的卖点干货。以直播时《小舟》一书的讲解为例,主讲编辑抛弃各大名家为《小舟》所作的推荐语,直接点明该作品以“五四”时期女性的童年、青少年经历为背景,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历史氛围,所涉历史知识点和人物都是历史课本上耳熟能详的,可以作为历史课的课外补充材料,开阔眼界,增加历史知识和常识储备。
在线直播售书是一个“去学院化”的过程,必要时,编辑们可以做夸张的、吸引人的手势动作或表情变化,消除与读者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吸引注意力。保持气氛活跃,保证直播间的热度十分必要。
其次,根据直播间的热度调整推荐书目的顺序也十分重要。在热度尚未完全起来的直播初期,可以放置期待带起口碑的新品图书或单品图书;中后期,可以主推大套系或重点图书。同时,讲书不仅仅是关注书本身,将作品的主题、题材与时事、生活密切关联,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从而乐于下单。
技能提炼 注重节奏把控+实时互动
计划好的发布会及时调整为线上
■刘冰远(朝华出版社)
“女巫克拉拉”系列是朝华出版社2020年初的重点产品,作者是来自丹麦的国宝级作家、有“丹麦J.K.罗琳”之称的琳恩·卡波布。该作品已翻译出版多个文种,在西欧被称为“女版哈利·波特”。
“女巫克拉拉”系列项目,是朝华社开始专注童书后在外国儿童文学上的第一次尝试。然而,该项目来自小语种地区,译者难找,翻译过程较漫长,编辑加工也数次返工打磨,出版日期一再后延,连责任编辑都换了四茬儿,全社上下对其疑虑和期待值也越来越高。新书于2019年底前正式推出,原计划在丹麦文化中心做发布会。
新书发布自然要准备比较丰富可观的物料展示。团队和协办方丹麦文化中心做了多次沟通,希望尽量把能想到的要素都争取过来。这一过程正赶上西方圣诞季,只好把发布会放在元旦后的第一个周末。整个发布会极重要的一份资料是《女巫克拉拉》的原版电影,它被丹麦文化中心引进,做了汉化字幕处理,但相关版权授予和对字幕的核对确认过程有些漫长。我们内部开会探讨多次,慎重起见,把发布会又挪到了年后上班的第一周周末。
元旦后,丹麦文化中心收到了电影样片。我们赶紧落实会议流程和到场人员,比如找北欧文学翻译大家石勤娥,倾听她对该套书的看法,向可能到场助力的嘉宾、阅读推广人、渠道代表和参与这套书的外部力量发出正式邀请,并把已经在操作的黑猫征集活动正式发布出去,让爱猫人士关注和传播相关信息,还特别邀请了知名博主猫教主Dannie带着自家小猫Dolla做形象代言。同步,我们还请各地的老师带着学生做试读。意外的是这个主打女生成长的故事竟然也很受男生欢迎。作者琳恩·卡波布女士暂时无法来华,也通过视频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这部书。
当我们自信满满、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时,新冠肺炎疫情骤然而至。随着对疫情严重性的评估,我们只好放弃了准时在丹麦文化中心开发布会的幻想。编辑团队和营销团队迅速做出应变,整合已有资料和资源,着手从线下转到线上,并积极与京东等多个渠道对接,确认可能的直播平台和时间段。同步,团队各自分工,纷纷同已发出邀请的嘉宾沟通,由到场发言改为线上视频或文字推荐。
为了避免分享太枯燥,我把儿子上幼儿园时参加万圣节活动用的装备从箱子底挖出来,做了一番装扮。 两人以上直播需要戴口罩。在直播分享时,话一多,口罩就总往下掉,我只好不时地捂嘴提口罩,做出夸张一些的表情化尴尬为刻意的效果。
虽然准备得很用心,还是有意外发生。用作直播间的大会议室平时都安放着一台投影仪,也经常用到。结果直播前发现,投影仪不知道被收纳到哪里了。情急之下,营销同事把他们办公室的大电视推过来,在读秒的倒计时中下载了相关软件,才踩着点补上了投影仪的缺。
说完开场白,就要放PPT和相关视频,结果又发现电视和视频文件不兼容,播放不了。幸好,备用的一台老笔记本电脑处于打开状态,我们赶紧把拷进去的文件打开,让直播的手机镜头对着电脑屏幕转播画面。直播进行了三分之一,我看到一同分享的责编张璇神情紧张,语速也慢不下来。临场虽然急,但不可以乱。趁着镜头转向电视或电脑屏幕时,我悄悄嘱咐张璇适当压低速度,自己则主动制造点儿话题,控制节奏。接下来,在章节欣赏环节注重朗诵的表演效果,放慢语速。朗诵结束,我主动“挑事儿”,自顾自地分析起书里的人物特点和情节走向。放了一些其它内容后,我又借机“赖”上了“哈利·波特”,做比较阅读。分享收尾阶段,我结合当前的疫情热点,临场做了敬畏自然的宣讲。“女巫克拉拉”以巫术和魔法为噱头,其内核就是爱护自然、拯救世界进而拯救人类自己,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和飞跃。当时在线观看的有2000多人,据说有的半路想进直播室都没挤进来。
现在回看,当时为了防止打扰,我和张璇都关掉了手机网络。但因为不清楚直播室里大家的实时关注,互动性差了些。我们派发了一些礼物,但还可以再密集一些,保证粘度。个别地方的小口误,有同事发消息提醒,我们也没来得及看。这些都是需要再次总结、优化的地方。
技能提炼 注重温情+巧用道具
快速开发直播课程 打造温情节气科普
■张思雨(海豚出版社科学编辑部)
为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全国范围内学校普遍延迟开学,国家新闻出版署号召出版单位加强出版服务,与网络平台加强合作,推出优质的数字内容,更好地满足特殊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面对这一情况,海豚出版社编辑部迅速行动,结合自身内容、作者资源,策划开发线上内容。
海豚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是一套优质畅销产品,而2020年新出版的《二十四节气课程开发与实施》则是关于节气博物科学的课程,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结合,涉及数学、气象、物理、艺术、文学等多个学科,是中国本土的STEAM教育。海豚社在《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作者的大力配合下,迅速推出了“二十四节气博物学公开课”,每逢节气日,在当当直播平台和CCTalk直播平台上线播出。目前,已在当当直播发布了立春、雨水节气直播公开课,在CCTalk的直播公开课也即将上线。当当直播每次收看人数都在1万人左右,最多时达1.5万人,反响良好。
“二十四节气博物学公开课”一方面为“困”在家里的孩子提供了一些寓教于乐的学习素材,另一方面也符合二十四节气IP运营的长期规划,通过持续稳定的直播保持相关图书热度,推动构建一个可移动、没有围墙的二十四节气博物学院。
以上这两点奠定了直播的主基调——以科普节气知识为主要目的,侧重直播内容的教育性。直播结合图书创作团队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每期课程内容灵活设定主讲人员,有时是作者高春香,有时是绘者许明振,有时是科学指导齐德利博士,还有时是《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小主人公牙牙。
在直播课程的策划和落地过程中,海豚社编辑团队总结了几点经验心得:
一是要做有温度的科普、有温情的直播。直播要有吸引人的主题内容。这就需要策划团队与作者提前沟通,主题既要与图书内容密切相关,也要适当结合时事热点,做有温度的科普、温情的直播。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文化与博物科学的交融与碰撞,是一门博物学,内涵丰富。每次直播内容都紧扣这一核心,同时结合不同节气特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例如,立春节气突出“立”字,选取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角度;雨水节气则是强调雨水“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雨水节气直播中,《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作者的女儿齐香媛,也就是图书主人公牙牙,还向观众展示了自己为抗击疫情创作的故事绘本,为抗击疫情加油打气。这一特别设置的环节,为直播增添了一分温情。
二是巧用道具提高直播观感。立春节气的直播,正赶上春节假期因疫情被迫延长,齐德利博士只能在家进行直播,手头可用设备主要是手机,形式也是以电脑屏幕搭配讲解为主,直播效果略受影响。但他仍凭着自身丰富知识储备和科普经验,贡献了一次精彩的节气科普课程。
在雨水节气的直播中,齐德利博士灵活选取家中现有物品作为直播道具,不仅在电脑上播放PPT,还在背后放上小黑板,将直播时讲到的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在直播接近尾声时,他还在小黑板上为观众留了作业。此外,在讲到书中地理相关知识时,为了使得讲解更直观,他还多次使用地图、三球仪进行讲解。各种道具齐上阵,让观众如同置身课堂,也避免了长时间盯着同样的画面产生枯燥疲惫之感。此次直播观看人数最多时达1.4万人。
技能提炼 提前规避视觉、网络、利益“坑”
“直播转化率”的核心是产品本身
■童 心(狐狸家) 宋婷婷(中信·火麒麟)
流量集中在哪里,营销打法自然就会集中在哪里。早在这波“直播热”之前,狐狸家就已经开始与直播KOL的合作、短视频的尝试,中信出版集团也成立了以短视频为主的市场营销中心,与MCN机构合作,孵化自己的童书业KOL。
疫情让家长和孩子被迫宅家,的确是网课、直播的一针催化剂。当需求被放大,会发现整个童书行业几乎都在做直播,之前已经尝试过的自然得心应手,之前没做过的童书编辑也被“赶鸭子上架”。
为什么童书行业不用大咖,编辑自己也能做直播?成人产品,人们可能愿意去看李佳琦、薇娅的推荐,去看蔡康永、薛兆丰的分享,名人效应显著。对于童书的选购,自始至终,家长更看重的都是产品本身,比如它的功能、内容、出版方。所以相比大咖,作者和出版社的编辑反而更有说服力。
一场直播从无到有,需经历哪些环节?以最近淘宝、京东、当当三大平台的直播为例。第一,各平台有直播需求,会提前沟通,我们会准备一个书单提报。第二,选上后,确定直播主题,并从书单中挑选1——2套书作为主讲书。第三,确定直播时间后,提前邀请直播嘉宾,大多是我们长期合作的童书阅读推广人,提前沟通好直播脚本。第四,准备直播所需的宣推文字和图片素材,各平台的需求不同。第五,准备引流资源,三大平台通常都会给到站内、站外资源引流,同时也鼓励出版方、直播嘉宾利用自己的流量池引流。第六,每次直播完的复盘:观看量多少?转化率多少?如果高于该平台平均水平,是什么原因?如果低,是什么地方没做到位?
除了前面提到的淘宝、京东、当当三大电商平台,我们也尝试过和抖音、快手上的达人进行合作直播,还有像千聊、微信群里那种语音+图片的形式。就目前经验来看,淘宝直播的流量基础、运营能力、转化率都不错,观看人数五六千是平均值,推广资源位也给得比较精准。此次疫情后,京东和当当的直播水平也出现了突破。抖音、快手的直播效果,主要取决于合作达人本身的粉丝影响力,以及他/她对我们产品的理解程度和对直播脚本的准备程度。有没有吃透产品、准备得充不充分,效果会相差很多,和观众直播互动时一目了然。千聊、微信群里的语音+图片形式的直播,时间比较短,相对视频直播,互动性也比较弱。但优点是输出稳定、图片清晰,用户回看起来也很便捷。
“直播转化率”虽然和直播平台、时段、嘉宾、当场效果密切相关,但最核心的永远是产品本身,热门主题、科普、有功能性的绘本总会更好卖。复盘以往的直播,第一,视觉的“坑”要提前规避。主播形象很重要,提前做好简单妆发、打好灯光。背景布置也至少整洁、大方、明亮。第二,网络卡的“坑”填不起。务必要提前测试好硬件设备、网络环境、价格设置这些细节。第三,内容的“坑”永远有优化空间。每次直播都有一个主题,既然主题不同,直播脚本也该根据主题调整,和作者和编辑多沟通,讲出重点和干货。另外,要多从消费者的心态去复盘,多和直播经验丰富的人聊一聊,他们会告诉你直播其实非常讲究“节奏”。学会预判观众反应,才能让直播更“抓人”。第四,利益点的“坑”要尽量沟通好。消费者在直播间的消费习惯,已经被李佳琦、薇娅这些直播“一哥”“一姐”养成,那就是直播间买的东西就该是当前全网底价+赠品。所以定下直播时,要提前跟平台、达人好好沟通利益点,尽量给到消费者当下时间段最优惠的价格政策。
“囧事”总结感性派
技能提炼 直播前设备准备、测试到位
“全副武装”直播 状况不断的后事之师
■李 雪(天地出版社少儿分社)
“汪汪队立大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品牌,故事中涉及大量贴近现实的安全救援常识,特别有助于孩子增强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这一点恰恰是国内童书中少有的,却又是国内家长最为关注的。
在抗疫的特殊日子里,孩子的安全更是大事!天地社少儿分社团队及时和京东平台沟通,在“满100减50”的超级力度下,举行一场“汪汪队陪你宅在家里”的线上图书直播分享会。
此次直播前期沟通完全在线上进行。按照京东平台的直播需求,我们了解了现有在库图书产品,并针对主打产品定下了一系列书单:《汪汪队立大功拼音认读故事书》《汪汪队立大功儿童安全救援故事书》《汪汪队立大功儿童创意趣玩涂鸦》。确定好书单,准备好图书宣传海报,并在各个渠道和平台预热。在手机备忘录里记录下直播当天需要提前准备好的事宜,就等复工第一天开始直播。
想不到,问题还是出现了。2月10日上午,复工日,我和另外几位同事陆续来到单位。同事们都是全副武装,口罩、手套、罩衫一应俱全。 “支架呢?”“信号不好怎么解决?有没有Wi-Fi?”“样书都准备好了吗?”
虽然有手机备忘录指引,可到了现场,才发现状况层出不穷。最难解决的是信号问题。进入虚拟直播间,我们发现网速异常卡顿,幸好单位有一个路由器信号增强器,好不容易调整好,才让人松了口气。接下来是按书单找书。结果准备好的书单里有些书竟然没有了,可见“汪汪队”太受欢迎,连编辑部都没有存货。我们及时联系营销编辑,做了一些简单微调。
“不要忘了口播优惠!不要忘了口播优惠!” “后面还要手写海报的。”手机响个不停,营销编辑虽然身在后方,但是不断发来提醒。直播间里,来值班的同事协助我一一核对事项,终于在直播前十分钟做好了准备。
短短一小时,我将“汪汪队”的主打产品推送给大家。“汪汪队”图书品质过硬,加上线上直播这一安全渠道,很快就有近600人进入直播间观看。然而,由于戴着口罩,总觉得直播效果不是很满意。此时,只能用可爱的“汪汪队”来吸引大家了。
因为临时改了书单,有些书没有提前熟悉,直播的时候出现了语无伦次的情况。好不容易捱过去了,临近结尾,为了更加直观地给读者呈现优惠,赶来支援的营销编辑同学飞快替换掉我的位置现身说法,让读者直接看到京东的超级促销力度。
经过此次特殊时期在出版社直播,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一是特殊时期,前期线上沟通,要特别细致到位,避免当天直播手忙脚乱。二是直播前至少两小时按照准备好的备忘录逐一检查物料。三是安排好“线上直播小助手”,有问题随时解决。
技能提炼 选择擅长的方式+积累“化危为机”的经验
“将错就错”呈现分享式亲子直播自然感
■叶 敏(尚童童书)
第一次做直播,是2017年的事。提前约好的一位专家家里的网突然出故障,无法进行直播,而约好的直播间不能空着,救场如救火,我毫无准备之下硬着头皮进了直播间。
第一次直播时,没有专业设备,在餐桌上架起手机就开始讲书,虽然那套书我早就拿回家,孩子们也很喜欢,反复读过好多遍,还算熟悉。但讲了一会儿就发现看的人少,也很沉默,没有互动。正在这时,当时1岁多的二宝跑过来非要一起看书,于是一边直播一边给他讲。没想到20分钟后,直播间的氛围突然热络起来,观众多了,留言也多了。
那一次无心插柳,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自己也做过一个人正襟危坐讲一个多小时的直播,有观众,也有互动,提的多是一些专业性的问题。而每次带着孩子一起直播,直播间的氛围会比较不同,自己也会比较放松。
不管是哪种形式、氛围,做直播毕竟是为了宣传品牌以及转化为销售。这两个目的的达成,和平台、时机以及选择的图书等都有很大关系。既然都是摸索,我对自己说,要做自己擅长的,不要盲目学别人,要做到自己也享受这个过程。
因为疫情,很多编辑“被迫出镜”。对我来说,是继续探索的过程。目前,已经做了3场“亲子直播”,观众最多的一场是2.4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带货对编辑来说是个难题。有直播达人告诉我,直播间的观众每6分钟就会换一拨儿人,所以每6分钟就要重新唱一遍优惠信息等。但是这个事情“臣妾做不到”。于是,只能做自己擅长的——讲书,以及示范如何与孩子互动。我的两个孩子相差6岁,所以我能做的一个示范就是不同的书如何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以及同一本书如何让两个年龄差别这么大的孩子同时共读,家长可以怎么做让孩子各取所需。
直播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带孩子直播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根本不受控。提前安排好的桥段,到了关键时刻孩子不配合,或者自己讲得头头是道,两个孩子为了争抢谁拿着这本书,打起来了!后来,我就学会了“化干戈为浆糊”,将错就错。二宝2岁的时候,在一次直播的时候尿裤子了,还成了大家很爱看的一个点,让我哭笑不得。现在二宝3岁半,活泼好动又爱吃,上场直播的时候,读《老鼠邮差转一圈》,绘本里有一个喷火龙在吃烤肠,二宝跑到厨房也拿了一根烤肠回来,对着镜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的时候我在讲解,他就搂着我的脖子亲我,或者两个孩子起争执。这些时候我也不会觉得被打扰了,既然是分享式直播,就呈现一个自然的状态。直播本质上也是自媒体的延伸,我喜欢分享育儿过程,从前写公众号讲两个孩子的故事,现在是“活的”,也许这是吸引观众的一个点。
第二个问题是形象。编辑群体里美女不少,但是会打扮的却不多,对于直播间的滤镜玩不转。春节后第一场直播,洗了脸就上场,从屏幕里看自己眼睛有点肿,不精神;第二次精心画了妆,结果在直播间滤镜叠加下,眉毛、眼影和嘴唇的妆都夸张无比。
第三个问题是家里设备不专业。要讲绘本,固定机位的时候还好,当示范两个孩子玩玩具书的时候,设备就不给力了。光线也是问题。春节后第一次直播,正好北京下大雪,我把手机架在落地窗前直播,希望大家能看到我身后的飘雪。但因为是逆光,我们脸上不好看,就把家里的所有台灯都拿来,歪歪斜斜地摆上。结果最后,同事告诉我,在屏幕里基本看不到外面的飘雪,心思白费了。
两个孩子跟我一起做过十几场直播,我也发现了他们的很多成长。他们很喜欢,好像也很习惯在直播里读书,也会自然地对着屏幕去讲一些自己知道的东西。
技能提炼 用幽默和智慧应对临场能力和专业知识考验
几千字的直播稿只用来查数据
■许冬薇(飓风社)
因为疫情,全民宅家,直播成为图书编辑的必备技能。前几日,我和好朋友、微博大V晴天妈妈聊到近期正在做的诗歌线上公益活动,她刚好也在做“教育在行动”系列的微博直播,俩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合作一场“玩诗词,一起PK诗词大会”的连线直播。
从选书到确定平台的联动形式,再到直播架、灯光、背景墙的准备,试播……等一切妥当后,突然发现,直播的内容才是最关键的。白天线上办公忙各种工作,晚上一边准备直播稿,一边狂补“诗词大会”,恨不得把家里和诗词相关的书籍都翻出来……甚至直播前2小时,还在查资料。然而,精心准备了几千字的直播稿,最终直播时只用来查了一个数据……
幸好和晴天妈妈配合默契。粉丝们发古诗词、玩飞花令;探讨如何给孩子读诗,如何选择合适的诗歌或童谣……一时间,直播间里滚屏开启,粉丝们踊跃地参与互动。整场气氛很欢乐,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将近100分钟的连线, 真切感到当主播的不易,对临场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的要求都非常高。粉丝随时会有各种问题抛出来,需要用或幽默或智慧的回答赢得粉丝的信赖和喜爱。
全流程复盘
技能提炼 增添提升互动性的设计
新时期直播:让好书与更多读者连接
■潇 雅(贵州人民出版社蒲公英童书馆)
2月1日返程的火车上,全身防护的我已经开始与同事策划即将开始的一场关于病菌的直播项目,这完全是一场“云”状态的直播——从与平台运营老师的沟通、直播主题的敲定,到前期的直播测试及正式开播,全程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完成,下播之后又进入了近一个月的“云办公”。
春节假期结束至2月28日,蒲公英童书馆已经直播了13场,主题涵盖了科普、生命教育、诗歌、自然、传统文化、绘本阅读方法等。
直播活动是一个需要多环节配合的工作,从前期的主题策划、宣传设计、图书选品、与发行同事沟通活动价格,到直播期间的测试、解说、读者互动,再到后期的回顾复盘,需要每一个环节积极参与。以直播解说为例,通常情况下,营销编辑会与图书编辑搭档合作,从内容和营销等多个视角,精心为要推荐的书提炼亮点,2019年“6·18”大促直播期间,恰逢暑期到来,我们在当当淘宝直播间策划了第一场“蒲公英童书馆陪你过暑期”的主题直播项目。长达4小时的直播活动中,编辑、营销齐上阵,当晚观看量近5万,互动量超77万,对于第一次尝试直播的我们,读者反馈以及这些数据呈现,都是很不错的激励。
目前我们尝试的直播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邀请作者、专家学者作为直播嘉宾,以对谈的形式请嘉宾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穿插着作者的育儿观、儿童观和创作理念。如我们去年年底邀请原创财商绘本“大脚怪和金蛋蛋”系列的作者宋海东,当场作画赠送互动读者,中间向读者揭秘书中隐藏的各“大彩蛋”,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心得体会。
我们还在九儿无字书新作上市后,将直播间搬至九儿家里,开展了一场以“当孩子遇见无字书,一段图画书的奇妙旅程”为主题的直播。九儿不仅讲述了灵感来源,更是现场拿出作品原稿进行近距离展示,与读者坦诚分享创作的方法、素材、用纸等“机密”。
二是采用更多的直播推荐好书,这是另一种形式。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希望借助直播,让好书与更多读者相遇。我们曾策划“读懂孩子内心的秘密——蒲公英文学专场”的直播活动,《蓝色星星的孩子国》《小狐狸派克斯》等生动刻画儿童成长心理的文学作品颇受欢迎。整个直播过程中,最耗费时间和心力是每场直播的选品及直播文案撰写环节。我们一般会采取主题式直播策略,参考家长老师们比较关心的话题,以及儿童成长路上会遇到的问题等因素,确定直播主题。
疫情当前,家长困惑如何向孩子解释当下发生的事情,2月我们的首场直播秀就确定了“登上神奇校车·一起和病菌作战”的直播主题,以《神奇校车·与病菌作战》一书为主,《神奇校车》中关于“人体”“病菌”和“微生物”丰富的知识点对于满足小读者的好奇心颇有帮助。
之后,我们策划了“延期开学不停学,宅家读书也欢乐”直播,当晚观看量达1.25万、互动量10.28万。我们往期的直播受众主要是家长等成年用户群,考虑到疫情期间小孩也不能出门,我们尝试和腾讯少儿合作,策划了3场面向3——6岁儿童的直播,推荐真正被孩子喜爱、幽默风趣的绘本,如《我的神奇马桶·奇思妙趣三部曲》《斯凯瑞金色童书·忙忙碌碌镇》。
根据这么多次的直播体验,如何进行互动是我们直播前担心并思考的问题。要通过互动让小孩有兴趣听下去,在面对大人的直播中,要及时回答读者问题,让用户能够感受到自己被主播“看到”。为提升互动性,我们观看了一些少儿类综艺节目,并与直播平台的运营人员沟通,最后增加了轻松活泼的音乐元素,设计了一些直播互动手势、穿上了故事主人公卷毛老师的服装道具,还在直播间布置了故事角色的人形立牌、校车模型,烘托直播气氛。
技能提炼 依平台特点、时长、主题等制定直播方案
新手编辑重视直播稿 资深编辑画思维导图
■艾 琳(禹田文化)
直播这种网络社交+销售的模式无疑正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习惯。对编辑来说,直播是一次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尝试。从去年开始,禹田文化就已经加入了直播的行列。长青藤作为公司实力雄厚的品牌之一,团队内编辑也积极参与。
我们做直播的初衷很简单。其一,更细致地介绍优秀童书。“长青藤国际大奖小说”书系是团队的支柱产品,这些书的卖点不光体现在国际奖项、封面文案上,从文本翻译到装帧设计,每个元素单拎出来都可圈可点。其二,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通过弹幕,编辑可以知道消费者买书的关注点,从而做出讲书内容上的调整,满足观众需求并在将来做出更精准的营销方案。其三,“好玩”。这是对新营销模式的探索,也是对编辑个人的挑战。
“传播优秀文化”是禹田人的做书信念,是编辑讲书的核心理念,也是一场直播能否赢得观众认可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在直播前的准备工作。首先,编辑会与营销部门沟通,选择合适的直播平台,通常是天猫、当当这些拥有庞大消费群体的大平台。禹田的旗舰店在这些平台上有可观的销售业绩,并且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这些人会优先成为我们的观众,对产品更感兴趣,也更容易实现转化。
确定直播时间和平台后,需要构思直播的主题文案,尽量“接地气”,或者能够关联一些社会热点或者具体到某个现实问题。以最近一次直播为例,团队两位编辑分别策划了两场直播,要在 “宅家读好书”这个大标题下构思主题文案,最终定为“让孩子梦想成真的五个秘密”和“大奖小说给孩子的成长秘诀”,分别突出了“长青藤”书籍的两个特点:富有精神力量、获奖作品。两场直播都是在当当平台,前者结束时观看人数为12745人,后者结束时的观看人数为9200人左右。考虑到前期宣传途径主要是平台发布、朋友圈微信群转发,两场直播活动相对比较成功,也有相应转化率。
根据主题选择书单。一场直播一般在1——2小时左右,文学书的故事情节较为复杂,人物较多,所以编辑会选择5——6种书来讲,每种书15——20分钟。同时,还要考虑故事的趣味性,以及畅销品、非畅销品、新书在数量上的平衡。以“大奖小说给孩子的成长秘诀”为例,书单包含《天蓝色的彼岸》《午夜远航》《五年级的烦恼》《巧克力男孩》《那年深夏》5种书。该场直播的重点在介绍《天蓝色的彼岸》,不仅因为它是一部经典常销品,还因为它的主题是“珍惜生命”。在全国抗疫期间,生命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最耗费精力的准备环节是写直播稿。在介绍《天蓝色的彼岸》时,从引入到故事简介再到主题阐释和延伸,最开始写了近4000字。直播时长是1小时,光读完这4000字就需要20多分钟,再加上图书展示和互动时间,1种书就会用掉半个小时的时间。于是,4000字就被删减到2000字以下,仅保留最重要的信息。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把书讲得生动有趣,让观众愿意听。生命教育的话题不好讲,《天蓝色的彼岸》又跟死亡有关。因此,该书最有意思的地方需要先拿出来讲,向观众介绍小主人公和姐姐的吵架日常、小主人公的恶作剧,整个过程中不过度煽情、减少催泪情节,并留下悬念,尽量自然地启发观众了解该书主题——珍惜生命。
写直播稿时,新手编辑可能需要老老实实地把所有能想到的点都记录下来,以免自由发挥过度,浪费时间,甚至偏离主题。当然,直播前的模拟练习必不可少。资深编辑则会把更多精力放在直播内容的逻辑性、层次性和延展性上。例如长青藤团队的燕子老师会做直播时的思维导图。她的直播“干货”满满,不仅能把一本书讲得透彻细致,还能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给观众实用的阅读建议。当然,她还会为每一种书准备信息卡片,密密麻麻地记录各种需要的信息。
决定直播观看人数因素众多,变量也很多。不过,难免也有些突发情况。比如编辑不熟悉流程和操作,不知道有测试直播间,正式开场调试设备就花掉很多时间。了解不同平台直播设备的操作,对编辑来说也是一门需要下功夫的必修课。此外,每个平台观众的关注点不同,编辑需要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对同一种书做出不同的直播方案,才能真正提升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