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柯尊文
自疫情发生以来,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少集团)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因身处疫情中心,各方面的工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长少集团坚决推进“两手抓”,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自2月3日起,全员进入居家办公状态,以线上办公的形式,推进选题策划、稿件编审、产品宣传、渠道沟通,同时积极调配省外资源,推进图书印制、越库发货;充分利用员工隔离在家的时间,组织全员开展网上学习,提升员工政治素养、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发展
长少集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3个“特别工作组”:一是战“疫”主题出版工作组:策划了《战“疫”书简:致最牵挂的你》《等爸爸回家》《妈妈的秘密》《讲给孩子的病毒简史》等多部抗疫主题出版物,歌颂真情、抚慰心灵、普及新知,为读者同舟共济、抗击疫情提供精神文化支持。二是“线上学习”工作组:长少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2020年春季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号召,在2月1日上线了“长少学习”(小学版)APP,向用户免费投放学习资源及视频直播课。三是战“疫”宣传工作组: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抗疫正能量。工作组深入一线,挖掘广大员工坚守岗位、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采写制作文图、音视频近40条,记录下长少人的坚强和坚守。
对出版行业抗风险能力的思考
尽管我们多措并举、积极作为,但是生产经营在此次疫情中仍然可能遭受较大损失。总体来看,在疫情面前,出版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是脆弱的,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在目前的出版格局下,要积极创新,改变行业生态,着力推进三个转型。
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
虽然出版业不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重资产行业,但实际运营情况是,大量成本投入在图书产品上,而传统意义上委托代销制的销售链拉得过长,市场信息反馈缓慢,资金回笼周期长,一旦有“风吹草动”,往往就可能给出版社带来损失。
要改变这种格局,一是要在产品形态上进行创新,除传统纸质出版物之外,开发价值稳定、投入成本低、能持续赢利的产品,如比电子书、音频、视频、知识服务产品等;二是要主动调整销售渠道,延伸价值链,缩短销售链,比如扩大大单采购、定向销售的占比,以降低资金占用,提高库存周转率,加快资金回笼,降低风险,实现良性运营。
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型。
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的“生命线”还是传统出版主业,在“互联网+”的时代,并没有构建出适应新的知识传播的新业态。当前数字出版、线上教育等新兴产业生机蓬勃,但作为文化建设引领者之一的出版社,大部分只是充当内容提供商,在新形态产品构建、平台打造、推广运营方面,没有形成竞争力。如果不能尽快拥抱互联网,创建“互联网+”业态,出版之路只会越走越窄,前景堪忧。
由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型。
目前,出版业的主要服务对象,除文教产品外,用户画像不够清晰,大而化之是服务大众,但实际上没有精准锁定读者群,因此产品开发、市场投放、渠道建设、营销投入等都带有一定盲目性,存在一定程度上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精准了解并满足分众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我们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把出版工作各个环节纳入数据分析,提高工作精准度,以实现精细化运营,谋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