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每一个年轻设计师一样,我们都希望能够接到有趣的选题,并为它打造出活泼时尚的视觉形象,然而对单调乏味的学术书应该怎样设计得漂亮这件事,却很少有人过问,甚至很多时候连作者自己都不想过问。我就是这样一个,不经常被过问的设计师,日复一日地坚持着不经常被过问的设计理想。
剑桥系列丛书的整体视觉形象其实从去年就开始着手设计了,接到了剑桥系列丛书的设计任务,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选题高大上!翻看了原版剑桥系列的书籍封面,高大上得像字典一样的封面,仿佛跟普通读者有着距离感,不是不好,就是感觉没有温度,而我觉得,历史是每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谱写出来的一段段奇妙旅程,这些值得被记载的精彩瞬间都应该是有温度的,触摸起来不能是硬的、冰冷的。
因此,我为剑桥系列丛书的封面用材上选择了一款布料,一款既温和又有历史厚重感的布料。颜色的选择,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应该太出挑,而应该很沉着,就像一个身着长袍的学者,向读者娓娓道来的都是有温度的故事。所以,灰色质朴的棉质布料就成为了它的内封用材。质朴稳重的同时,剑桥系列又应该是“洋气”的,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特性要如何体现在一本书上?对于这一点,我真的是花了不少心思。我不希望它只能带给读者单一的视觉感受,我希望它能够让读者觉得有趣,不同的读者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样貌。
最终,我选用了淡淡亮光的温柔米色特种纸,作为它的外封,并且摒弃了传统的全护封装帧模式,改为半护封模式,柔和的光感特种纸和质朴的棉布两种完全不同质感的材料在同一个维度发生碰撞,在色彩上形成微妙的弱对比,一本高高在上的大厚书立刻变得有趣,拉近了它与读者的距离的同时,也让这款封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读者可以选择带着护封,也可以选择去掉护封,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感。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么我觉得,反过来,每本书也都像一个人,剑桥系列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个中年雅痞帅大叔,他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博古通今、学富五车,通晓中华文化的同时还有着海派的作风,同时颜值高,品位好,行事低调优雅不浮夸,细节之处尽显他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以上寥寥千字的流水账记录一下我设计这套书的心路历程。
孙婷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编,毕业于清华大学,她设计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丛书封面荣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年度优秀封面设计奖”。
图书信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通史分为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三部。近代史由阿克顿勋爵主编,共14卷,本世纪初出版。经过几十年后,到50年代,剑桥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克拉克爵士主编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新编本仍为14卷,共约800万字,论述自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自1493至1945年间共四百多年的世界历史。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论述,由英语国家著名学者分别执笔。新编本反映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有许多新的材料,内容也更为充实,代表了西方的较高学术水平,有较大的影响。《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14卷中,前12卷为正文,第13卷是补编,第14卷为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组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自1987年开始出版这套书的中译本,现已出版正文11卷,其中第5卷为新增中文译本,其余3卷将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