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是元宵节(阳历是3月5日),也是汪曾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本来有各种纪念活动的安排,但是在疫情面前,都不得不接受现实。不过我觉得,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对汪曾祺先生的喜爱,在每个热爱汪曾祺先生作品的人心里,是不需要在乎形式的,大家更在乎的是对汪先生的热爱和表达!
我有幸成为《仓老鼠和老鹰借粮》的责任编辑。该书的文字作者是汪曾祺先生,图画作者是王祖民老师!
三年前的一天,我有一个阅读圈的朋友袁本阳发来一个小故事,让我看看。我看后觉得很好玩,像一个民间故事,他说这是汪曾祺先生写的一个小故事,许是跟民间故事有关。于是我们聊了许久,他觉得这个故事很符合图画书的讲述逻辑,做成图画书一定不错。于是,这个故事就住进了我的心里。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他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创作生涯历经半个世纪,跨越两个时代。
说起汪曾祺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他去四川参加作家协会的一个活动,我在那里与他有一面之缘,那是在一个露天茶馆里,汪老和一帮作协的人,坐在四川茶馆里特有的竹椅子上,围坐一起聊天,我也在其中。当时记得特别清楚的就是汪老的烟不离手,说话风趣好玩,特别是说到吃东西,他的表情很丰富,看起来很享受的样子。那天都聊了什么,今天还真的想不起来了。那次之前,我几乎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之后就忍不住找来他的作品阅读,也慢慢喜欢上了他的作品。
他作品有三点最让我着迷:一是,他的故事几乎都是以小见大,充满着智慧;另外就是他的语言,我觉得他绝对算得上语言大师,精到到你无法动他一个字一个词,十分精准;再有就是他在文章里,将吃写得有感情有味道,就像每道菜他都亲自做过一样。《仓老鼠和老鹰借粮》是他受《红楼梦》里的一句话的启发,而创作的一则像民间故事般的小故事。
拿仓老鼠与老鹰的这个小故事来说,语句里简单的几个词,就能把故事里各个角色的性格和关系写得活灵活现。
比如第一个出场的喜鹊,它向仓老鼠借粮时,对小老鼠的称呼就很友好:“小胖墩,回去告诉老胖墩:有粮借两但,转过年来就归还。”从胖墩的称呼上可以看出两个信息——仓老鼠长得很胖,因为是守粮仓的。喜鹊讨好仓老鼠,为了顺利借到粮;
乌鸦出场的时候,称呼变成了:“小尖嘴回去告诉老尖嘴,有粮借两担,转过年来就归还。”语气上有了一点点变化,没有那么友好了,像刁民一般。老尖嘴觉得虽然乌鸦态度不太好,但总还是答应归还的;
当老鹰出场的时候呢:“小猫菜,回去告诉老猫菜,有粮借两担,转过年来不定归还不归还!”能看出老鹰的霸道,一个称呼小猫菜,就那么有生趣,老鼠和猫,老鼠是猫的下饭菜,这样的表达十分有意思。
加上不定归还不归还的霸道与嚣张。故事就从这里转折往下,结果会是什么呢?这样的故事叙事,短短的文字,就调极了读者的胃口。这样的故事太适合做图画书了,文字的节奏和画面的节奏完美演绎。
前面说到我对把这个故事做成图画书已经心心念念了很久。但是如何获取到汪曾祺家人的授权呢?我不认识汪家人呢。也巧了,2017年8月的一天,我在绿茶的朋友圈里看到一则消息,他们的“读邻61期”也就是8月26日下午,将做“汪曾祺闲话”专题,于是我报名了,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开车去了位于北京东边的青青家园小区。那天来的人有几位老师对汪曾祺先生很熟悉,对他的作品也很了解,听他们讲汪先生的故事,分析汪先生的作品,真是收获不少,同时还认识了王树兴、苏北和杨早老师。
大约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我跟王树兴老师联系,跟他提起想做仓老鼠的图画书,希望得到汪老后人的授权,他很热情地把汪曾祺的儿子汪朗先生约了出来。他们很好奇这么一个小故事如何能成为一本书?我信心满满地告诉他们,我肯定能把这个故事做成一本有意思的图画书。汪朗先生很支持,很爽快地答应了授权。对我来说走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要找合适的画作者了。也是机缘巧合啊,我们引进主办的“博洛尼亚插画展”,那一年刚好有个中国获奖的插画师王祖民老师,他用国画画的老虎让我喜欢得不得了,我当时就想,如果请他来画汪曾祺的仓老鼠,也一定不错。2017年11月,博洛尼亚插画展中国巡展(杭州站)开幕,我们邀请了王老师来参加活动,也就在那里,我认识了王老师。
当然我也不敢错过机会,就把汪曾祺先生的这个故事讲给他听了,他当时说,听起来有些意思啊,你发文字给我看看吧。大约过了一个多月,王老师回话说他愿意画,不过要等一等,因为他手上还有两本书没有画完。我当然愿意等啦。就这样,又过了快一年的时间,中间我不敢追问,只是静静地等待。直到2019年4月的一天,王祖民老师在微信上发给我他画的仓老鼠的黑白草稿,那个节点上我开心极了,看来我计划2020年3月推出这本书,是没有什么问题了。王祖民老师画了两种风格给我们挑选,我个人还是喜欢那种灵动轻松的国画风。
2019年6月,第一稿给到了我们,在跟王祖民老师讨论之后,他做了一些修改,直到2019年9月,完成稿来了,我一页一页打开,从角色造型/人物关系/气氛的烘托/很自由很放松也很浪漫的画风,到既传统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中国味道……都让我十分满意。
稿子拿到之后,我们排好版,反复读了很多次,也发给汪朗先生请他审阅,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还有就其中的两个问题与汪朗先生进行了沟通:第一是书名,如果按照现在的习惯,应该改成“仓老鼠向老鹰借粮”,到底是不是一定要把“和”改为“向”?“和”这个字在这里我的理解有几个意思:1、当动词=向;2、有和气的意味,读完故事后,会对这个字有进一步的理解;3、当连词——老鹰向仓老鼠借粮,仓老鼠也向老鹰借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仓老鼠和老鹰的故事;4、用“和”跟汪曾祺先生老家高邮的地方语也有关,到今天他们还用“和”表达“向”的意思。斟酌再三,保持“和”也更符合汪曾祺先生创作的语境和风味。最后还是选择了“和”;另外是原文中一句话的修改问题。原文是这样的:“老鹰一嘴就把仓老鼠叼住,一翅飞到树上,两口就把仓老鼠吞进了肚里。”我在认真读了画面的叙事之后,决定删除最后一句,让画面去讲述,更有韵味和张力,且结尾也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起来有想象空间也耐人寻味。当然,删去这句话,也得到了汪朗先生的确认。
这本图画书,从起意到最后出版,我们走过了3年多的时间,疫情让美好的事情延后了,但是我们相信,美好总会来到:汪曾祺先生的第一本图画书《仓老鼠和老鹰借粮》,值得孩子和大人,值得喜欢汪曾祺作品的所有读者共同期待。
最后,要特别感谢杨早和王树兴二位老师,感谢他们对这本书的出版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感谢汪朗先生给予的支持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