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儿女》许泽夫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年10月版/35.00元
巢湖,是安徽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是安徽省会合肥市的一张天然名片。巢湖地区人杰地灵,自古至今涌现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伟大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进程中,巢湖人民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胸怀祖国、投身革命、不畏艰难、英勇斗争、崇高无私、奉献所有。为了感恩先烈和前辈,铭记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巢湖儿女》一书应运而生。该书从人生轨迹到革命成就,全方位地重现了英雄人物,内容分为著名烈士篇、将军风采篇、英雄模范篇三部分。
“著名烈士篇”主要讲述了在中国早期革命中牺牲的巢湖籍中共党员。他们大多数勤奋好学,少时在求学的道路上接触到先进的思想,并为之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合肥地区最早的中共党员——李慰农。在启蒙教育阶段,李慰农先后遇到几位对其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到巢湖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后,受到教师和学堂氛围的影响,开始关注时局。1907年革命党人徐锡麟起义失败,被杀害于安庆。李慰农有感于怀,为之赋诗。一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表明了他投身革命的远大志向和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
“将军风采篇”中收录的几位著名的巢湖籍将领,他们的身份不同,但都在特殊的年代,为国家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布衣将军”冯玉祥、“隐蔽将军”李克农、“和平将军”张治中……如果不去发掘史实,他们的事迹鲜为人知;如果不去铭记历史,他们为国牺牲、敢于舍我的精神又如何传承和发扬。
“英雄模范篇”介绍了一些生平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们生于平凡,为了信念选择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曹祥华投身革命的洪流之中,作为地下党员潜伏敌营多年,历经风雨,最终迎来革命胜利;张效贤出身农门,志在报国,在抗日战争中的武汉空中战场上奋勇歼敌,直至壮烈牺牲;蔡永祥,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深受英雄模范精神的号召,从小就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所有,在平凡的岗位上牺牲了自己,保护了国家的资产。
就作品体例而言,《巢湖儿女》一书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汇编作品展现力强。《巢湖儿女》是汇编作品,由多位作者撰写,总体偏向故事性,属于人物传记题材。作者花较多篇幅去描述英雄人物的成长历程,通过多个标志性事件,来展现人物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引人入胜。
“冷门”历史呈现先辈英勇。除了耳熟能详的革命先辈,该书还收录了各个行业的模范人物,给读者带来很多“冷门”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既具有革命教育意义,又丰富了读者的知识体系。
多角度选材富有教育意义。书中不同层次的英雄人物都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这些英雄人物在动荡的历史环境中,积极地汲取先进的思想,为追求科学和民主思想,争取革命斗争的胜利奉献了一生。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将来。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代铭记英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