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牵动着国际友人的心。目前,很多国家的媒体人、出版人等纷纷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并通过各种方式声援中国。本版将外国友人支持援助中国战“疫”的感人故事呈现给读者,以此表达国家之间守望相助、携手并肩的友谊。
国际同行声援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愿意与中国人民共渡难关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袁舒婕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好的态势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但湖北省和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他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
正在防控疫情吃劲的关键时刻,曾来华参加由国家广电总局研修学院举办的国际研修项目的外国友人纷纷通过邮件、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发来慰问,赞扬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和努力,表达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和祝福。
主动作为让世界吃下“定心丸”
疫情发生后,中国的主动作为让世界吃下“定心丸”,多国媒体人表示,中国及时高效应对疫情,有力遏制了疫情在全球蔓延。
乌拉圭媒体协会秘书长费比安·西尔维利亚·黎巴蒂多从疫情开始就一直在关注中国新冠病毒疫情的相关报道。费比安说:“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非常艰难的战役,病毒的力量超乎人们的想象,但是中国政府有力的举措和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让人惊叹。我相信病毒带来的恶劣影响终会消退,战胜病毒的希望就在眼前。请中国人民保持你们的信心和力量,你们做得非常好,请继续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老挝总理府办公厅宣传司副司长宋宽·玛苏万每天都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他说非常高兴看到中国政府对疫情的管控和治疗有着较好的方式和效果。
埃塞俄比亚FANA广播公司副主编达维·阿勒姆也表示,即使病毒看起来很可怕,但相信它会得到控制,“中国政府针对该病毒采取的措施值得赞赏”。达维表示:“我想告诉中国的兄弟姐妹,我们的世界总是面临着各种危机,这场疫情让人们回想起了寨卡病毒,但是所有的病毒终将被人类打败而成为历史。新冠肺炎的命运亦是如此,它终将被打败,只会在世界病毒历史上留下注脚。让我们保持联系,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心与你们同在!”
媒体战“疫”在防控疫情上发挥巨大作用
疫情暴发以来,多国记者都密切关注,多国媒体都在报道抗疫进展。外国友人们表示,媒体在预防和控制疫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自疫情发生以后,印度尼西亚电影制作公司导演、制片人郭观宣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疫情发展的最新动态。他时常通过社交媒体,向中方发来全球疫情的最新统计数据,并积极转发中国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和最新动态。
郭观宣说,媒体在防控疫情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冠肺炎病毒在中国刚出现时,一些国际媒体发布负面、歪曲的消息,讨论病毒的来源。郭观宣认为媒体应该发挥正面的作用,来推动事态往积极方向发展。郭观宣通过社交媒体发来寄语:“我和我的朋友们对中国人民深感同情,我们全力支持你们!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最终会消灭新冠病毒。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印度尼西亚伦敦公共关系学院雅加达分校本科部主任鲁迪·苏坎达尔也认为,媒体在预防和控制疫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要更好地与世界分享中国所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向全球公众传达病毒预防、治疗和药物研究的进展情况。“此外,媒体应当有效打击与病毒相关的谣言、恶作剧和假新闻的传播。中国人民请一定要坚强!在各国的支持下,你们一定可以克服这场危机!”
穆纳什赫·阿什拉嘎·卡文德拉纳·哈沙纳·穆纳辛奇是斯里兰卡贾亚瓦德纳普拉大学的一名讲师。穆纳什赫来信提到,自疫情发生以来,斯里兰卡的各种媒体都在对这次疫情进行报道。通过互联网和电视新闻,他也看到了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相关举措,相信这些举措必将阻止疫情的蔓延。穆纳什赫倡导,各国媒体机构应该将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发布的信息协调起来,向世界各国公众提供真实、可靠和客观的消息。
心心相连希望中国早日恢复平静祥和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多国友好人士表达了愿与中国携手共渡难关的决心,并祝愿中国早日恢复平静。心心相连的人民,感情一定会更加深厚。
巴基斯坦公共关系部信息官贾韦德·哈夫萨说:“中国和巴基斯坦人民心心相连。我们了解到中国政府采取了很多预防、控制措施。巴基斯坦将永远和你们、和武汉人民站在一起,我们希望疫情早日过去,生活恢复正常。中国是一个非常勇敢、有智慧的民族,你们能创造奇迹。你们通过新建医院、培训医护人员、紧急救治患者等措施坚决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你们能在7天内建成一个医院,这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这次疫情。我们每天都能通过我们的媒体、国外媒体和社交平台了解到疫情防控的进展情况。”
巴拿马第四电台记者里奥斯·卡斯蒂亚·尼齐娅·亚米莱特表示:“中国正在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武汉和一些城市正在经历着新冠肺炎传播的风险。这牵动着巴拿马人民的心,我们在此向中国人民表达我们最大的关心、鼓励和最真挚的祝福!巴拿马将全力支持和帮助你们战胜当前的困难。希望你们早日从这个困境中走出来,尽快渡过疫情危机。”里奥斯还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汇聚多方力量,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走出困境。希望中国早日恢复平静祥和。武汉加油,中国必胜!”
“我们愿意与中国人民一起渡过此次难关。”穆纳什赫的这句话,让我们的心里倍加温暖。
国际出版人跨越山海来助力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刘蓓蓓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近日巴基斯坦巴中文化互联有限公司给江西人民出版社发来的抗疫声援信的结尾,他们写下了这首郑板桥的名诗《竹石》,希望与中国人民共勉。
疫情无情人有情,患难时刻见真情。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国际出版人、海外作者、汉学家等纷纷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国出版界表达关切,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给予真诚的鼓劲和衷心的赞誉。“相信大家很快又可以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加拿大Press Reader公司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图公司)表达的良好祝愿,也说出了中外出版人共同的心声。
关切祝福令人动容
“许多尼泊尔朋友和武汉的一些作家问我,你敢再去武汉吗?我告诉他们,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需要我的服务,我明天就会飞过去。”尼泊尔当代出版集团总经理凯兰·高塔姆在《武汉,要坚强》这篇文章中如此写道。
对武汉,凯兰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第一次来武汉是在2009年,从那以后,一有空他就会去武汉看看。2月中旬,他满怀深情写下了《武汉,要坚强》这篇文章。他说,说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等口号是容易的,但是克服挑战对所有民众在身体和心理层面来说,似乎都很困难。这注定是场艰难的斗争,但中国终将获胜。文中,凯兰还对国外社交媒体的不实报道给予了有理有据的抨击。
凯兰和中国许多出版人都是好朋友,五洲传播出版社副社长荆孝敏亲切地称凯兰为“我的尼泊尔弟弟”。凯兰还告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刘叶华,当代出版集团将推出“给孩子一支笔”出版项目,出版关于流行病的中英双语图画书。
疫情期间,国际友人发来的一句问候、一幅照片、一个视频、一首歌曲都让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感动不已。张洪波把国内很多感人的照片、诗歌、散文等发给海外朋友们,还把一些优秀的诗歌推荐给汉学家翻译。吉尔吉斯斯坦知识产权与创新部版权司司长艾雷思给张洪波发信息说:“我今天读了你发来的诗(经文著协联系,俄罗斯汉学家把汪剑钊、李培禹的诗歌翻译成了俄语),我的心被打动了。虽然我们相距遥远,但我们每天都关注中国,了解疫情。”
苏丹人雅西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培训专家、翻译家,他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有着良好的合作。2003年非典时期,雅西就选择留在中国,帮助外事办翻译非典防控的知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他再一次选择留下来,他想为深爱的第二故乡中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疫情期间,雅西不仅用3种语言写作相关文章,还和一些外国朋友承担国家应急管理部培训中心关于新冠肺炎的防护培训工作。雅西说:“我相信,中国人民一定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获胜,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也定会在不久之后恢复如初。”
积极推进业务往来
因为疫情原因,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图公司)和国图公司等文化出口业务受到了一定影响。但让他们感动的是,世界各地友商不仅发来慰问信息,而且对于疫情期间的工作安排非常理解与支持。
中图公司海外业务中心海外客户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出版物出口市场份额的30%以上。疫情发生后,海外业务中心团队第一时间给客户发信,说明受航班等影响,到货时间可能会延迟。令他们感动的是,世界各地友商都对此非常关心与体谅。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回信说:“不用抱歉,我们也是很揪心呢!”美国密歇根大学说:“我们非常理解,疫情状况下,健康第一。”
国图公司也收到了全球多个地区友商的慰问信,特别是美国地区有30多名图书馆客户发来了慰问信函。其中哈佛燕京图书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华盛顿大学东亚图书馆的馆长亲自发来邮件表示慰问。
实物出口虽然有所影响,但是通过远程办公,中外出版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仍然共同推动合作项目进行,体现出彼此之间的良好信任。
希腊MM出版公司总经理雅尼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老朋友,最近,双方开始在线商讨《畅通英语》(第二版)的引进合同,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出版。黎巴嫩数字未来出版公司总裁穆罕默德·哈提卜在疫情期间与高教社商讨合作出版《体验汉语中小学系列教材》(阿拉伯语版)的合同细节。尼泊尔马卡鲁出版社总裁巴苏还向高教社主动提出要引进《经济转型与发展之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通览》的版权,并翻译成尼泊尔语介绍给尼泊尔读者。新西兰鼎盛教育集团总裁刘文影在疫情期间,与高教社如期签署少儿汉语数字资源版权输出协议,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太平洋岛国推广汉语教学。
2月12日,英国伯明翰大学校长大卫·伊斯特伍德向凤凰集团董事长梁勇发来函件,向在华的朋友、同事和伙伴说:“我们与你们同在。”凤凰集团非常感谢大卫的关心。据了解,陆续复工后,凤凰版权团队充分发挥版权小组资源共享的优势,依托现有渠道和平台,通过网络渠道,按正常工作节奏与海外合作方进行联系接洽,力争将疫情对凤凰集团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影响降到最低。今年7月,凤凰集团还将组建代表团专访英国,依托伯明翰大学的优势系科和高端学术资源,开展更多交流互访活动。
捐出版权共克疫情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国出现,中国出版人不仅向国际友人表达慰问之情,并积极行动起来,将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积累的出版资源捐献出来,帮助国际社会科学应对疫情。
一周以前,伊朗资深出版人通过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平台寻求防疫图书版权合作,4天时间内,CCTSS就收到了29家出版社发来的40多本相关图书的简介与样章。经过初步筛选,CCTSS第一时间将符合要求的31本图书推荐给伊方。截至目前,伊方已经选定3本急需作品,分别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漫画版)》、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据了解,这3本书从版权授权到伊朗出版方完成部分翻译工作花费不到一周时间。
在CCTSS的协助下,目前,《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波斯语版本翻译工作已经完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张晨向媒体表示:“我们知道伊朗方对这本书的需求是公益性质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愿意免费授权,同时我们也征得了作者张文宏本人的同意,他也非常愿意参与到支援伊朗抗疫当中。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伊朗读者的需求,也希望科学的力量、知识的力量,能够使伊朗的人民受益。”据了解,该书在国内的印刷量已经达到了90多万册。
阿里·哈卡巴赞是伊朗一家儿童出版社的负责人,他们选择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漫画版)》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两本读物。阿里·哈卡巴赞认为,目前伊朗市场上缺少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通俗读物,而中国的读物通俗易懂,可以推荐给伊朗读者。
3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张明舟收到了凯兰发来的信息,他对于张明舟2月29日倡议中国创作者、出版社捐出最新出版的抗疫童书版权一事表示感谢。据了解,张明舟已经收到了近40家出版机构、创作者发来的童书信息;还有近百位译者报名参加翻译工作,涉及12个语种,其中还包括“哈利·波特”中文版译者、翻译家马爱农。目前,IBBY已经筛选出了首批5种图书,正在组织翻译工作。
一位埃及出版人对中国的爱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李婧璇
艾哈迈德·赛义德(中文名:白鑫),埃及希克迈特文化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获得者,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另一半生命和根基。
“通过这次疫情,我才知道我有多爱中国。我不知道是因为我在中国居住这么久,还是因为我是中国的女婿。”3月4日晚,身处国外的艾哈迈德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这种爱就如同对自己祖国的爱一样,“从心底油然而生的”。
1月下旬,当国内开始爆出有关疫情的新闻时,远在埃及的艾哈迈德也开始关注与之相关的各类消息,“我从中国朋友在朋友圈里分享的信息以及自己看到的各类新闻中知道中国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非常揪心、非常着急,我希望我能做些什么去帮助中国。”艾哈迈德向记者说道。恰逢开罗书展举办,他就制作了印有“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标语的宣传展架,放在了自家的4个展位上,“我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正在经历的事情,想表达自己对于中国的情感和支持”。
“当很多人看到我们的展架,了解事情之后,他们纷纷在展架旁边合影并且上传至自己的脸书,以此表达对中国的支持。我知道这样做,对于中国的疫情改变不会起什么作用,但是至少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事情,了解到我们的兄弟国家正在经历着什么。”艾哈迈德说。
当获悉中国医院医用口罩短缺的消息时,艾哈迈德立马开始在埃及采购口罩。在他看来,捐赠口罩可以切实帮助自己的中国“家人们”。“找口罩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艾哈迈德告诉记者,自己首批捐赠的2000只口罩,是从医院和黑市上购买的。
2月1日,埃及黑市的口罩价格已是市场的3倍,而医院的口罩一般不对外售卖。没有办法的艾哈迈德决定还是去医院试一试,同医院负责人沟通良久,最后医院真的把口罩卖给艾哈迈德。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时间内,艾哈迈德东拼西凑买到了2000多只医用N95口罩,在埃及实践了一把“中国速度”。
口罩买到了,如何运回中国,仍是艾哈迈德要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尽快将口罩运抵中国,他最终联络上一位2月2日要回中国的朋友,拜托他将这些口罩带回中国。
当地时间2月2日晚上8点,艾哈迈德带着5个纸箱子包装的口罩到达开罗机场。现场工作人员告知他最多只能携带两个箱子,并且因为口罩量太大,被质疑用作商业用途。出具捐赠证明、联络埃及海关总署署长帮忙沟通、将拆开的口罩封装在现场购买的4个行李箱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艾哈迈德与时间赛跑,口罩最终被中国朋友带进了安检。
可是,着急的事情好像永远都不会太顺利。艾哈迈德看到中国朋友上了飞机,但是行李箱却没有上飞机,这个时候机舱门已经关闭,飞机在准备起飞。他当即请求和航空公司的人沟通。“应该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这么多的朋友,有埃及人,也有中国人,都在帮我。在和航空公司的人沟通之后,他们居然真的叫停了即将起飞的飞机,将我们的口罩运送上了飞机。”当晚11点,飞机载着艾哈迈德及其朋友们的希望飞向中国北京。
回想起在机场的这3个小时的经历,艾哈迈德心头仍然会一紧,“可以说是百感交集。中国有句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你想做成的事情,总有办法可以达成。很多情况都是未知的,只能遇到了尽量去想办法”。
2月1日开始购买口罩,2月3日至4日受赠方陆续收到口罩,艾哈迈德告诉记者,这期间所经历的事情,自己毕生难忘。2月10日,他又向银川捐赠了一批口罩。“口罩越来越难买,到现在埃及也有了疫情。”想要继续捐赠的艾哈迈德坦言自己真的是有心无力。当初妻子提出给家里留一些购买的口罩时,也被他拒绝了。
继开罗书展之后,艾哈迈德还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展架带到了今年2月举行的卡萨布兰卡国际图书展上。“除了展架,我们还制作了很多书签,赠与每一位来参展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