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图书行业来说,每年3月都是“图采月”。往年的这时候,已经是“日出江花红胜火”。今年的春季图采会等线下活动被疫情打乱了节奏。与时俱进,因“疫”制宜,2020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将于3月30日——4月3日采取“线上订购”模式举行。本届图采会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指导,全国馆配商联盟主办,读者出版集团及全国馆配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承办,北京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举办线上图采会是特殊时期的创新之举,也是馆配行业线下活动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行业对这种新的办会模式充满思考与期待。本文综合了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全国馆配商联盟、读者出版集团、出版社代表以及两家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等对本届线上图采会的看法及趋势分析。
从现场到“云端”,图采会的“变”与“不变”
图采会从线下到线上,从现场到“云端”,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涵。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作为春季图采会的指导单位,积极支持此次线上图采会的举办。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指出:“全国馆配商联盟提出利用新技术和大数据平台举办线上馆配会的设想和方案,我认为这确实是一项创新,也是一次馆配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型的大胆探索与实践。”
关于线下图采会与线上图采会的较大区别,艾立民指出:线下举办现场感强,各类交流活动可以面对面,看样订货直接下单,馆配商的服务看得见,摸得着,现场采购情况即时发布,实时更新,有打擂台的兴奋和冲动。改为线上举办后,线下馆配的业务环节所必须完成手续以及馆配商提供的服务项目仍然一个不能少,这对平台技术开发和数据管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承办单位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力量,模拟了现场馆配业务的所有场景和服务功能,凡能够在线上解决的,尽可能在线上解决。
据全国馆配商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人天书店集团总经理施春生介绍,本次线上图采会形式高度模拟历届现场订货会。数百家出版社全品种图书、数十万种新书资源,更有抽奖、领红包、直播、留言等线上互动。与现场图采会一样,线上图采会的举办也设置了起始日期,尊重图采会的传统与规律。但线上图采会跨越时空的局限,免去参会人员奔波之苦。办会形式更加新颖,参与方式更加便捷高效。
中发协和全国馆配商联盟举办的馆配图书交易会,成功举办多年,已经是国内重要的馆配活动品牌。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原彦平表示:不管是线上采购还是线下采购,这一品牌的效应依然是存在的。图采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卖场,图书的生产者和图书的存藏单位直接交易,省去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图书采供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另外,馆配活动也是一个专业人士的交流场,双方获取有效业务信息的渠道更为直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相关业务的发展。
图采会从线下到线上的尝试是第一次,办会形式的改变会对交易成本及最终采书码洋产生影响吗?
艾立民提出:从完成交易的业务角度来说,线上和线下区别不大,只是物理空间上的差别。当然现场采购的热烈场面和面对面交流沟通大家是无法体验到了。从会展经济角度说,场地出租方没有了租金收入会是一个损失。而对于办会方来说,线上馆配除了不受时空限制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免除了大量的接待工作,节约场地租金和差旅费,降低了办会成本,提高效率。在防控疫情的形势下,举办线上馆配会是明智之举,也是减少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有效之举。
施春生表示,线上订购模式的图采会与历届现场订货会相比,预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一,疫情期间,图书馆基本停止采购,图采会能出现集中采书热潮。第二,以往现场图采会采书时间只有短短两天,图书馆想做到全品种类图书采购很难。而线上图采可根据中图分类法、营销分类法等,结合图书出版信息、馆藏特点等进行查重、筛选,大大提高采书效率。第三,以往现场图采会受经费、场地限制,参与人数有限,而线上图采会不受时空局限,图书馆、老师、学生、读者都可参与荐购,在线选书。图书资源更加丰富、参与人数更多。因此,预计本届线上图采会的采书码洋会有更高的突破。
畅想之星阿法购,“面子”“里子”都要有
办好线上馆配会,既要充分显示出电子商务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又要确实保证出版物内容质量、服务质量不降低。可谓“面子”、“里子”都要有,这对馆配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由北京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搭建的线上采书平台已完成,包含出版社展示模块、图书馆操作平台及图采会活动等模块,其中,出版社展示模块包含重点推荐出版单位及出版社专区等。此外,平台还有领导讲话、行业论坛、销售排行、促销活动、产品推广、客户互动等多项内容展示专区,用户可在线观看领导讲话视频、关注实时销售数据、聆听行业高端论坛、参与现场活动互动等,线上线下高度契合,客户在家动动鼠标,就如身临其境,足不出户,全品种图书资源一览无余。
人天书店集团副总经理、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绍介绍:畅想之星阿法购系统搭建的线上图采会平台,依照线下图采会的模式和特点量身打造,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所有书目及重点推荐产品均由参展商提供,平台只提供服务,不做干预,平台参展图书资源分类清晰,信息详尽,图文并茂。对图书馆客户而言,线上采书可支持馆藏查重、全员选书,每一位图书馆甚至院系老师都可参与,可单本荐购、批量采购,同时支持纸电同步,纸书电子书可完成一次性选购。这是以往现场图采会无法实现的。
线上图采会是对馆配产业链线上信息交互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出版社进行线上布局与营销的机遇与挑战。
科学出版社积极参与此次线上图采会,提供近3万种可供图书的商品信息,并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图书馆及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数据传递,提高终端馆需求满足率。科学出版社销售中心主任张秀波表示:线上图采会突出信息服务,通过“一站式”的选购模式,为采访人员提供更好的订购体验,提高选采效率。另外,今后的线上图采会可以根据用户(包括读者)的需求,也开展“读书月/读书日/开学季/假期”类似的主题订货会。
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赵晨阳表示:畅想之星阿法购搭建的线上图采会平台,高度模拟了历届线下图采会现场订货形式,出版社新书展示不再受到实体展架数量的局限,可参展出版社更多、图书品种更加丰富。出版社可以全品种参展,品种分类更加明确、线上检索更加清晰,出版社营销可以充分发挥线上互动的优势,不再受线下图采会物理实体空间的局限。
人天书店采购中心总经理宋海倩表示:线上图采会为客户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以前是面对面交流,信息分享空间有限,现在是云交流,平台上有直播,弹幕可以互动、实现信息共享。
危机中蕴藏契机,线上图采会或成趋势
丘吉尔曾说过,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一场好的危机会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中发协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艾立民指出:通过这次疫情爆发以来各发行企业的表现不难看出,融合发展快,技术储备充足、经营模式多样和业态多元的企业,能够根据疫情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状况,反应积极,迅速调整产品线,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春季图采会在极短时间内能够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快速转移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中国有句老话,“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的企业敲了警钟,必须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依托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出版社说:传统营销模式要快速转型,与时俱进
每年现场图采会产生的订单量都会对全年的销售指标有一定影响,疫情当前,供需不畅,出版单位也在积极探索各种的方式破解危机。采购中心总经理宋海倩表示:此次疫情期间感受最明显的就是直播的兴起,今年朋友圈的直播活动明显增加很多。比较明显的是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说明大家对疫情的反应都很快,出版行业及时跟上了互联网的云交流。
电子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赵晨阳说:疫情是对出版社线上渠道布局及线上营销工作能力的一次考验,出版社与馆配商要坚持与时俱进、营销工作不断创新、面对疫情的挑战要依托新技术,传统营销模式要快速转型,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电子工业出版社与全国主要馆配商均实现了可供书目模块EDI数据对接,可实现出版社新书信息同步发布。赵晨阳副社长表示: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馆配线上采选的快捷性,提升了馆配订单的到货速度,进一步提升了馆配服务的质量。
科学出版社销售中心主任张秀波说:线上图采会对馆、社、店三方意义重大。首先,商品信息在实现销售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线上图采会将促进出版社特别是中小出版社对信息商品的重视;其次,线上图采会将促进馆配商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真正实现“信息为先,快速响应”的服务理念;最后,线上图采会将促进图书馆现有的采访方式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馆藏质量的提升。
·馆配商说:线上VS线下,“危机”中蕴藏“契机”
人天书店集团副总经理、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绍表示:举办图采会的初衷就是搭建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信息与资源交互的平台,线上图采会能更好的发挥这些功能。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现场订货会与线上图采会相比,成本高、效率低。此次疫情带来的“危机”也是一个“契机”,伴随5G时代的到来,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行业对实现现场订货会向线上订货会的转变,线上与线下模式的结合,会有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作为2020春季图采会的承办单位,全国馆配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上海联诚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杜青江表示:此次“疫情”的发生推动了新技术的应用:网上办公、直播、抖音等各类新兴平台改变了我们工作、生活的习惯,带来了新的需求与发展机遇。
第一,图采会等行业活动形式更加多样化,线上、线下同步可举行,可以吸引更多活动对象参与其中,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线上的图采会可以变为常年24小时不打烊。
第二,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报告会也可以让更多的受众获益,影响更广泛。
第三,电子图书尤其教材电子书的迫切需求,将促进出版社变革现有的模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纸电同步、纸电同采等新的服务新的销售模式有望达成行业共识。
这次“疫情”危机,对馆、社、店的传统的服务模式有很大的影响或冲击,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线上服务大行其道,变为主渠道,线上服务将更趋成熟;“疫情”过后,线上/线下服务将成为常态;馆、社、店的信息互通的需求进一步放大,推动馆、社、店线上平台间的信息对接,有望实现可供书目动态共享。
全国馆配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天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芳琳表示:疫情当前的现阶段大家无法消除对聚众的恐惧,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线上采书会成为常态化的方式,馆,社,店需要逐步适应,只是我们这种传统行业需要向其他行业新的模式学习。
全国馆配商联盟秘书长、人天书店集团副总经理李铮表示:线上馆配会的成型凝聚了多家出版商、馆配商和图书馆共同的努力,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馆配行业也同样面临困境,但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业界同仁总要为特殊时期的行业发展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