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 疫情下的中国精神

2020-02-29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肖真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吕成冬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8月版/78.00元

  一场突如其来的全国性传染病打破了许多人的计划,包括我们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确定的“科学家家国情怀”丛书之《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年后印厂开工便开始重印的工作计划。这个工作计划在疫情面前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向着肆虐的病毒逆行而上的科学家、医护人员、解放军以及各领域工作者的勠力同心,还有我们出版人虽在后方,但快速应对,主动作为,拿起出版武器汇入战疫洪流的这种科学报国,勇于奉献精神,敢于担当的精神正是《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中所展现的钱学森精神。惟其艰辛,方显勇毅,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疫情不仅意味着风险和挑战,更是见证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是2019年度浙版传媒好书、中国版协2019年度30本好书,也是2019年度“优秀青少年出版工程”图书。它详细记录了1911——1955年间,钱学森幼年成长、青年留学和涉险归国的全过程,突出了钱学森思想启蒙和转变的历程,体现了钱学森远赴海外求学只为“他日归来”科学报国的人生信仰。

  家国情怀的时代诠释。在图书的终章“时代与韶华”篇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科学家心中有祖国”在钱学森心中是最重的。他在留美求学20年间矢志不渝初心理想,一切努力均“以作他日祖国成立共产党政权时回来为国效劳”。国家,有国才有家,己亥年末到来的这场疫情,让人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富强才是个体幸福最为坚实的保障。这次疫情中千千万万的一线医务工作者、解放军、科学家、工地建设者,他们是家国情怀的时代诠释。

  奉献担当的生命厚度。1955年,钱学森回到北京后,于12月26日在陈赓和朱兆祥的陪同下看望因病住院的国防部部长彭德怀。谈话过程中,彭德怀直接问钱学森:“射程为500公里的导弹我们自己能造出来吗?这样的导弹需要什么人力物力条件,估计要多少时间才能造出来?”面对彭德怀部长的询问,钱学森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他率领中国航天军事科技人员在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坚持研制、试验尖端科技武器。在这种奉献担当精神的指引下,新中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辉煌,这是钱学森精神所体现的生命厚度。

  疫情之下,许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为国家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力担当职责,虽然平凡,他们的精神却和钱学森一样伟大!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