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其明(数传集团CEO)
数字出版产业思路日渐清晰
随着技术的迅速更迭,数字出版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5G商用元年的开启,使人类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回顾2019年,数字出版行业最显著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出版社能够运用自己现有的资源,比如图书资源,去做相应的产业扩张。2018年之前,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项目更多是以建设自有平台或是与平台合作来进行数字出版工作;其中也有一部分是申请国家有关项目。但是,2019年我们看到出版社关于产业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明晰,申请项目不再成为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支点。
其次,整个出版行业非常乐于与大平台跨界合作,比如喜马拉雅、得到、阅文等,出版业与平台的合作模式也越来越明确。出版社对于这些平台的定位开始趋同化了,比如跟喜马拉雅的合作,出版社的认知是把自己的畅销书做成相应的电子音频进行售卖;跟阅文的合作,出版社将平台优质的IP进行出书。各种合作方式进入了一个模式清晰的阶段。
再次,以前,我们更多是与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出版集团下设的数字公司进行合作,而现在更多的是由各上市出版集团股份公司统筹相关工作。相较于往年与出版单位直接的一对一联络,2019年数传集团和14个出版集团进行了集团层面的联动。数字出版不仅仅是一项试点,而是由集团层面统筹安排规划、任务下发,在这个规划中有非常明确的方向,规划很清晰。
2019年,数字出版行业整体的努力还是比较积极的。出版社管理层让旗下员工参与融合出版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但落实到出版社具体的从业人员——传统编辑,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从业者的出版融合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非常期待2020年出版社能有一些突破,能有出版单位采取一些措施,来引领机制改革。
2019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5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5G商用元年。面对信息的传输速度与共享效率的大幅提升,对内容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2020年也必将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从2014年中央推动媒体融合作为一个起点开始,出版业对于新鲜事物往往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今天,面对技术的更迭,尤其是5G的出现,各出版单位不再是预判和观望,而是有了一种强烈的合作意愿。从这个角度来说,对行业是一件好事,只要继续去拥抱新技术,一定能够在发展中获得红利。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5G正处于基站建设、设备更新的初级阶段,出版社目前还没有典型的应用落地。5G概念抛出到真正的应用层面还需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各出版单位要更加耐心地布局、等待与尝试。
数字出版面临产业结构调整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出版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那么出版行业在万物互联5G时代必将迎来新的春天。5G不仅是网络设备的提升,而且也是出版社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从前,我们会因为手机阅读将纸书丢掉,而现在一本纸书就可以兼具视听功能。5G通过更高的宽带、更强的服务带来了将所有物品连在一起的可能性。
我认为,未来十年,数字出版将面对一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尤其是在利益结构方面。以时代发展为背景,面对未来十年数字出版的长周期发展,教材教辅出版等未来十年将出现质的变化。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等八大行动,目的是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同时在5G网络的加持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学智能设备进入课堂,这意味着出版社在教育领域所扮演的传统定位和角色必然发生变化。
此外,4G时代,文化教育领域主要依赖于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互联网络上很难实现盈利,也无法提供真正完善的个性化服务,还是要依靠线下一对一服务。5G将催生更多教育、文化等相关服务,技术设施使我们的服务能力达到相对平稳的状态,服务的系统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我。未来,随着5G的应用,出版业可能会更倾向于提供数据服务和个人文化服务等,而且相信还会出现两三个新兴大平台去承载此类服务。
数传集团作为一家专注于新闻出版行业大数据服务的互联网科技集团,致力于新闻出版行业大数据服务和传媒业数字化模型升级,2019年在数字出版领域深度布局。在2020年的规划里,数传集团将围绕终端用户的读书服务和读者服务两方面来提升服务能力,主打图书教育体系。一方面,数传集团会帮助读者大大提升阅读效率,并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多套读书计划,进行合理的时间规划管理。另一方面,数传集团会为纸书读者提供共读服务,读者拿到一本书之后通过手机扫描进入到不同的微信群里,通过共读来提升读书效率,分享自己的读书观点。
2020年,数传集团将为出版社提供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RAYS”4.0版本“RAYS小睿”。目前,数传集团已经储备了109个相关品类的纸书机器人项目研发,2020年的业务核心就是围绕为终端服务者提高读书效率的服务,对B端(出版社)提供人工智能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