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少儿出版版图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简称“二十一世纪社”)一直都是特殊的存在。这种特殊性不仅在于一家地方少儿出版社成为全国少儿出版的标杆,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化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桥头堡;也不仅在于其市场规模和销售收入的连年递增,而是作为一家专业少儿社,从传统的做书角度来说,它始终把打造好产品作为发展的动力源头;就企业运营和文化服务创新的产业变革视角而言,它积极应对变化,拥抱市场,无论是营销创新还是渠道建设,始终在做引领行业的先行者。
正所谓“守业更比创业难”,对于先行者来说,如何保持先发优势?如何在少儿出版充分竞争、资本介入、玩法更新的当下,找到新的增长极?除了来自变幻莫测又暗藏玄机的少儿出版市场的竞争,二十一世纪社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补足短板、突破自我。而在2019年,它用“连续4年稳居少儿零售市场第一,销售收入、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的答卷证明,要求发展,唯“变”不破。
机制创新,最大化激发人的潜能
当下的少儿出版,“百舸争流”下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资本介入了,一个稳定收益的项目可能因为资源变化给出版社带来重创。出版社要守住自己的既有优势,又要改变和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稳住领先地位。
这两年,最为业界所瞩目的便是二十一世纪社的“三制改革”。事实证明,通过内部机制创新提升管理能力、激发内部活力的方式,为社里带来了切实的“双效”。而从某种意义而言,对于二十一世纪社这家大社、强社而言,这种变革,也带来了阵痛后的一种重生。
作为“三制改革”的先行者,“大中华寻宝记”项目组自2018年3月成立至今,在该社头部重点产品“大中华寻宝系列”项目的融合发展、营销创新、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屡创佳绩。成立当年,“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即实现销量翻番。而2019年,在二十一世纪社社长刘凯军“以少儿出版为核心,以数字化传播和教育服务为两翼”的战略部署下,出系列新书、拍动画片、建网站,并努力推进“大中华寻宝记”IP与旅游、文创、研学等跨产业结合。截至目前,“大中华寻宝”系列总计造货码洋逾2亿元,预计可实现销售实洋1亿元;“《大中华寻宝记》融合出版项目”还入选2019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
紧随其后的南极熊低幼图书事业部不仅拥有200万元以内的自主投资权限,还拥有独立的印制和营销权限。目前,南极熊事业部除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米菲系列”“梦想家沃夫”等10多条系列产品线,还以“不一样的卡梅拉”为核心进行早教产业布局,与纸质图书相互拉动销售,每年实现近3亿元的造货码洋。
如果说项目制、事业部是为了便于调动各方资源,最大化发挥生产效能的举措,那么彭学军编辑室则是二十一世纪社对兼具作家和编辑双栖身份人才的最大鼓励。在童书作家工作室扎堆的当下,编辑室以作家更易接受的形式,持续发力打造原创儿童文学精品。为了重拾该社在国内儿童文学板块的领先地位,二十一世纪社2019年低调成立儿童文学编辑室,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打造的《鬼娃子》《巴颜喀拉山的孩子》等来自儿童文学名家和成人作家的转型之作,让业界看到了年轻编辑在选题策划和挖掘作品新内涵的潜力。
此外,二十一世纪社还会根据不同项目特性、不同生产需求配备相应的生产模式,设立合伙人制、工作室制,或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壮大自己的力量。刘凯军把这种机制创新形容为“就像水一样‘随物赋形’,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用最吻合的方式对接生产。
找准需求,打造“无可取代”的产品
越来越多的机构入局少儿出版,重复出版、低水平出版成为影响整体发展的沉疴。虽有搅局者抬高版税的非正常竞争,但可以看到的是,也有一些机构采取小切口策略,迅速占领细分市场。面对乱象和竞争,二十一世纪社在江西出版集团“三精出版”的指引下,坚持以精品出版扩展品牌价值,以精准出版扩展图书的社会效益和市场份额,以精细出版延伸图书内容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三精出版”理念究竟包含了哪些外延和内涵?在内容竞争上,二十一世纪社的策略是什么?在刘凯军看来,童书市场难做,本质上困难和挑战一直存在。要应对整个童书市场不断变化的格局,以及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的挑战,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坚守自己的文化底蕴,保持和优化编辑能力,做出无可取代的价值产品。而这,也真正考验出版社的创意策划和编辑功力。“对于出版社来说,只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做好了编辑、营销、发行工作,资源也就不那么容易被撬动。”
以这两年被视为各社工作重中之重的主题出版为例,刘凯军认为,做好主题出版的前提,一定是深刻理解主题的核心内涵,对什么是主题、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叫主题出版、如何讲好新时代的主题故事等等,要有充分认识。而主题出版工作,并不是任务出版、僵化出版,而是要将主题出版贯穿在整个出版工作中去,并采用逆向思维,“不要只想着怎么才能卖好主题出版物,要考虑如何在那些畅销书中巧妙融入主题出版元素。”除了《秋水河的秘密》《墙上的云朵面包》《我们驶向大海》等现实主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之外,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时代主题,该社策划出版的低幼主题出版读物《中国高铁图解百科》,包含了国家的科技成果,如高铁、桥梁等超级工程,书中专门设计点赞环节,让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为祖国取得的重大成就点赞,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面对每年上千亿元的儿童数字内容市场,少儿出版社大多通过内容资源合作试水,尚未开发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目前市场蓝海仍旧存在。在这方面,二十一世纪社已经“先人一步”——“大中华寻宝”系列通过动画片、小程序、音频、视频、知识服务等方式探索多元盈利模式和服务方式,南极熊低幼图书事业部“不一样的卡梅拉”有声故事收听量近5000万,实现利润70余万元,持续探索舞台剧、新媒体等新业态。刘凯军坚信,未来出版社肯定不只是单纯地提供图书和内容,要通过数字化的传播介质,实现内容运营。“而融合也绝不是单纯的形式创新,而是找准需求,打造适销对路的产品。”
总而言之,体现大社、名社品牌和价值之初,还是在于品质过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