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品的三维互动推理游戏书《胜者出局》正式上市。2019年8-10月,该书在众筹平台上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众筹,最终筹得近百万元,冲入该平台出版类众筹项目的前5名,仅次于“三体”“哈利•波特”“盗墓笔记”等知名IP的衍生产品,堪称奇迹。
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坦白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本凝聚了如此多创造力的作品。因为推理小说在我的概念里,就是名侦探柯南和东野圭吾。但是,在与《胜者出局》一起度过半年时光后,我渐渐意识到这本书的诞生有多么不容易。可以说,这本书在纸质书的阅读体验上实现了诸多突破。
突破一,国内乃至世界首部三维互动推理小说
早在2016年,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的《S•忒修斯之船》便在国内掀起了一场纸质书阅读的体验革命,读者们惊呼:“书还可以这么读!”《胜者出局》在《S•忒修斯之船》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向三维互动的阅读体验迈进。
传统的推理小说,尤其是本格推理小说,受众十分有限。《胜者出局》希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让读者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心跳加速,而不只是作为冷静的旁观者来解谜;其次,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解谜的难度,从而流畅地体验整个剧情;再次,让读者拥有选择结局的权力,而不是始终被作者牵着鼻子走;最后,让书不仅具有娱乐体验,还有收藏价值,成为一份特别的礼物。
于是,作者先用半年时间撰写和修改了超过10万字的小说情节,然后才开始进行谜题设计和产品形态设计。
最终呈现出的《胜者出局》,有别于单纯的纸质书。它突破了图书的形式,被封装在礼盒内,盒中包括近100件精美道具,书中的不少推理线索来自于真实生活场景,代入感极强。经过解谜和推理,匪夷所思的真相将伴随着全书的最后一行文字呈现出炸裂效果。
突破二,使用了罕见的“口袋”工艺
有据可查,袋封工艺的应用起源于推理小说。1929年2月,美国哈珀兄弟(Harper Brothers)出版社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书系——“Sealed Mystery”(被封印的推理小说)。构成该书系的全部是推理小说,每本书在解答篇之前都是正常的书页,解答篇的所有页码都被封起来。要阅读真相,就必须拆开封印。
1959年,日本的推理小说也首次出现了类似的封印装帧,分别是河出書房新社出版的《推理教室》(江户川乱步)和《消された時間》(比尔•S•博林格),在日本被称为“袋とじ”。1981年,日本推理之神岛田庄司的巅峰之作《占星术杀人魔法》出版,第一次印刷和第三次印刷都采用了袋とじ装帧。
到了1994年,一本被誉为世界出版史上的奇书——《生者と死者》登场了,这本推理小说的作者是日本的泡坂妻夫。全书都采用了“袋とじ”工艺,每16页被封在一个口袋里,如果不拆开口袋阅读,全书只是一部25页的短篇小说,拆开后阅读,则变成了一本200多页的长篇小说。
《胜者出局》以封印书的形式面世,同样是全书封印,但是工艺比《生者と死者》更复杂:口袋的数量是后者的近两倍,而且每个口袋内的页数也各不相同!
接到订单后,印厂的工作人员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创意。我每次催促印厂、询问进度,得到的反馈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让我再等等。直到9月底的某天,在经过两个月的打样和所有人的集思广益后,《胜者出局》终于以理想的状态诞生了!那一刻,我有想哭的冲动。
一开始,我们设想的是将每一个剧情单独封装在信封里,可20多个剧情,意味着要用20多个单独的信封封装,读者在读完整本书后,这20多个信封将成为“废弃物”。
于是我们最终摒弃了这个方案,采用了“口袋”工艺,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包装”,同时也实现了期待的“神秘”效果。这种工艺需要读者一边阅读,一边裁开章节,不同的选择,会导向不同的结局。读者还可以选择阅读的难度,一个人可以只拆封侦探和助手两个角色的章节,和朋友一起合作闯关,每个人只需要拆开自己扮演的角色对应的章节。
突破三,引入案发现场立体纸模
最早在推理小说中大量引入案发现场插图的是美国的Dell出版社。20世纪40年代开始,Dell出版的一系列推理小说的封底,都配有案发现场的平面图、剖面图或区域地图,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胜者出局》不仅延续了这一优秀传统,更将其发扬光大,并进行升维——不仅有现场平面图,还有立体模型。模型不能只有功能性,因为这样一来,解谜结束后,模型就失去了价值,还需要耗费读者很多时间进行制作,于是设计团队在保留纸模功能性的基础上,对模型的外观进行设计,使其成为一个有收藏价值的摆件。模型所有图案均为手动绘制,设计师对细节的还原度也令人惊叹:阳台栏杆的铁艺雕花,是逐个像素绘制而成的;团队以官方图纸为蓝本绘制室内平面图,确保读者可以理解案发现场的布局。
为增添趣味性,设计师在模型上还隐藏了N个彩蛋。在后期的打样过程中,设计师也时刻保持着对于完美的追求,多次打样,多次反复修改。
突破四,可以实景打卡的游戏书
《胜者出局》的故事以上海为舞台展开,故事中出现的地点都真实存在,均是上海知名的景点。书中的30幅实景插画,每一幅均为插画师亲自踩点后创作。我们希望打造出的作品,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身临其境,感受推理带来的心跳加速。读者在推理过程中,可以前往这些地点打卡,进行一次特别的推理旅行,如果对剧情进展感到一筹莫展,还可以放松心情,享受上海的城市风景。
一点感悟:说到这本书的诞生,不得不提到整个创意的最大策划人——作者吴非。埃勒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带少年吴非进入推理世界的大门,自此便一发不可收。进入大学校园后,他发现世界上有海量的优秀推理作品都没有中文版,便走上了推理迷的进阶之路。
熟悉推理的读者,一定会知道新星出版社的午夜文库和吉林出版集团的古典推理文库,正是吴非策划引进了这两个文库的大量早期作品。除了埃勒里•奎因,他还陆续引进了约翰•迪克森•卡尔、安东尼•伯克莱、爱德华•霍克、克莱顿•劳森等数十位名家的代表作。
此外,吴非还实现了从推理迷到优秀推理作家的进阶。他是首位在日本本格推理杂志发表密室推理论文的中国作家,也是殿堂级推理杂志《EQMM》成立78年来唯一的中国内地作者。
《胜者出局》是吴非在推理小说领域的一次突破性探索,众筹期间,他极其勤奋地保持几乎两天一次的更新频率,详细解答了作品的设计理念、游戏机制等内容。
本书的热度最早在推理圈蔓延开。綾辻行人、有栖川有栖、保罗•霍尔特等推理小说家都对本书进行了签名支持。提前得知本书内容后,法医秦明立即决定在微博推荐。岛田庄司表示将全力支持本书在日本出版。
可以说,众多因素的合力,在众筹期间成就了这本《胜者出局》,未来,我们也期待着它的进一步发酵,以及它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