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信息

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2020-01-22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作 者】遆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摘 要】随着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市场化、资本化、数字化、融合化已开始成为出版改革的主要内容。这对我国出版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亟须契合行业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的特点和不足,从加强"双导师"制、加强社会认同度、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根据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统计,我国目前已有29所高校获得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不同于学术硕士的培养,专业硕士的培养侧重于学生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解决出版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出版业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多年来在摸索中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特点

  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适应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变化产生的,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鲜明的行业特点和职业特色。

  1.突出创新性与实践性,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业不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界限分明、线性地发展。为契合行业需求,高校以增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中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管理体制、管理机制、教师配置等方面都运用创新性思维,大胆改革与尝试。在培养“术业有专攻”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其次,为彰显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的特色,高校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通过与出版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2.生源结构不同,教学安排更显针对性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以及一小部分应届毕业的本科毕业生,除了一部分是编辑出版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更多的是中文、信息技术、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法律等跨专业的学生。不同的生源结构势必有不同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在业务基础和实践课程的学习上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有工作经历的学生更擅长学习实践课程,应届学生则感觉力不从心。跨专业学生往往对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有深刻的理解,对编辑出版、出版政策法规等基础课程则感觉晦涩,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因此,生源结构的不同要求出版专业硕士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0年国家设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类型以来,从应用型指向、满足行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尚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全日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迟滞了全日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011年11月,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培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政策的权威性加之培养单位的执行力度较强,各高校纷纷落实“双导师”制政策。但该《意见》没有明确“双导师”制度的规范和准则,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培养单位出现“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还存在校外导师对学生没有实际有效的指导等等一些仪式化、过场化的问题。

  此外,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校内外导师“只分工不合作”的现象,如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学业规划、指导论文理论部分,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以及指导论文实践部分。双方分工明确,互不干涉。这种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同度有待提高

  学生的评价、行业的评价是衡量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他们的认同度可以从主动报考意愿和对学位认同感两方面进行考量。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在职人员攻读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小。据统计,2016年度全国共招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约400人,在每年招收的1000多名出版硕士(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两种)中占比不足50%。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出版学术学位研究生相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和特点。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市场认知度和认同度还有待提高。

  3.教育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由于开展时间较短,我国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也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合理机制。例如招生制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首要环节,生源质量直接影响到培养质量的高低。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考试内容和招录模式等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统一制定的,高校仅仅以制度执行者身份参与,缺乏真正的招生自主权。出版行业、企业作为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者,也没有参与此环节。这种统一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导致高校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从一开始就无法准确反映行业发展需求。

  同时,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主要还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高校邀请的个别行业专家参与评估。出版行业、市场等外部主体并未充分介入到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评估,难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监督,同时也不利于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的培养。

  4.教育与出版职业资格转入制度尚未衔接

  职业性、实践性、综合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的三个属性。出版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属性,决定了其与出版职业资格制度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衔接机制。2013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在我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中已明确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1年者,可以按有关规定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取得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也将比照同等对待。但相关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核心课程等方面与出版职业资格的要求还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度“出版职业资格考试通知”中仍然没有体现出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性。

  三、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1.建立科学评聘制度,逐步完善“双导师”制

  导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是影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各高校可以实行校内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选拔制度,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重要的选拔标准。此外,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释放的红利,积极聘请和邀请出版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授课。选聘校外导师则不需要拘泥于职称、学位、职业资格等条件,只要在新闻出版科研、生产或管理领域取得公认的学术成果,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即可。各高校之间也可遴选优秀教师互派教学,取长补短,实现教学研究成果的共享。

  同时,全国出版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制定“责权利”相统一的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考核激励机制。鼓励高校明确校内导师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承担主要职责,并参与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校外导师则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主要承担学生在专业实践环节中的指导责任。此外,高校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双导师”制的良好发展创造条件,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将校内外导师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双导师”制,为出版硕士专业学生营造互助、和谐的学习氛围。

  2.不断提高生源质量,提高专业硕士人才社会认同度

  出版各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高校应加大对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教育的宜传力度,让广大考生认识到“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是专业型学位注重实践,学术型学位注重理论,两者都是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次,高校通过课程设置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环节的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培养一体化,从招生数量、培养质量到用人单位认可等方面形成一系列良性循环,逐步提高社会对出版专业硕士的认同度。

  3.以实践为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

  首先,建立更加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送到行业、产业中检验。产业界、学界、政府对人才评价标准形成共识,才是高校开展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未来导向,由高校主导,产业界、政府三方全程参与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包括从选拔新生、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到答辩评审等各个环节;三方共同参与制定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评价标准,形成既能够满足学界要求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又能够满足业界需要的业务性和职业性相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其次,以实践为核心,根据学生不同的实践能力,匹配与之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例如,针对理论基础好但实践基础弱的学生,学校应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侧重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对于理论基础弱,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学校应安排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对其加强理论知识教学。通过这种取长补短,人(导师)尽其才,物(教育教学资源)尽其用的方式,逐步摸索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4.通过学科融合方式,促进跨学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在当前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背景下,出版业也正经历着重大转型,形成“大出版”态势。迅速变迁的环境对新闻出版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经营管理理念、熟练掌握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实务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学科培养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是将传统出版教育与法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科学等多学科进行融合,是学生实现“出版+”创造性思维能力最为有效、最为便捷的路径。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逐步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为高校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其次,高校可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的教育实践。例如,在跨学科知识融合体系建设方面,高校可以保留各系的建制,尊重学科专业发展的传统和各自鲜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创新观念,进一步加强师资建设、跨学科平台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探索以“新闻出版+”为主的知识结构和课程结构,从学生兴趣、特长出发有侧重地加强跨学科基础知识教学,而不局限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层面。

  5.寻找契合点,实现与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

  首先,出版行业主管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制度层面统筹协调,寻找行业与高校间利益的结合点,让出版硕士专业学位成为出版从业人员的准人条件,逐步推进此项工作。其次,出版行业组织及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应该积极参与、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推动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两方面形成一致性的标准,逐步促进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与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的全方位衔接,让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之时,既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又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出版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不仅促进了我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满足了社会对出版专业人才的需求。这是一项双赢举措。

  总而言之,开启我国出版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将为我国成为出版强国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魏红梅.新常态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3).

  [2]刘丹凌,董小玉.出版学专业硕士学位设置的必然性与培养模式初探[J].新闻界,2010(2).

  [3]蔡翔,赵数旺.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问题、症结与制度设计[J].现代出版,2013(2).

  [4]白冰.出版专业硕士培养再思考——以四川大学出版专业硕士生培养为例[J].中国出版,2015(13).

  [5]孟捷.大出版背景下出版专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3(6).

  [6]曹建辉,周霞.关于构建“就业导向”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思考[J].现代出版,2012(5).

  [7]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 武汉市人民政府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报刊发行局 | 湖北省广播电视局 |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长江广电传媒集团 |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 知音传媒集团 | | 湖北中图长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决策信息网 | 湖北新闻出版广电传媒周

copyright(c) 2013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鄂ICP备19004605号-4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016号